1001年,辛丑年(牛年);契丹统和十九年;北宋咸平四年;越南应天八年;日本长保三年。
大事记
1、匈牙利:教皇为
伊什特万一世加冕,匈牙利升格为
王国。 在
伊什特万一世统治时期,马扎尔人完成了从游牧部落向
封建国家的转变。
伊什特万一世废除了旧有的按氏族划分人民的办法,实行行政区制度(设立国王省)。埃格尔大教堂是匈牙利第二大教堂,始建于圣·伊斯特万国王统治时期(公元1001年起),在公元1241年毁于蒙古铁骑。
2、
藤原行成是右近卫少将义孝之子,曾祖是摄政藤原伊尹。行成也是摄政家藤原氏家族的一员。长保三年(1001),年方三十岁的行成就已经身肩参议要职了,虽在幼年时经历过祖父和父亲相继而去这一家庭中的
悲剧,但行成是在保光的庇护下成长的,加上他沮厚的性格和宽宏雅量,使得他比起三迹中的其他两逾——道风和佐理来,官运通达得多了。长保三年(1001)七月,二十九岁的行成为内里殿舍诸门挥毫题字,是关于他书法活动的最初记录。
3、直至北宋真宗
咸平四年(1001年)将川陕路分为益州、
梓州、
利州、
夔州四路,简称四川路,至此始有“
四川”之名。
4、安培晴明:长保3年(公元1001年),被封从四位,次年被封为大膳大夫。
5、宋真宗
咸平四年( 1001年),在
宁夏兴起的西夏图谋攻取
甘州,扬言要“西掠吐蕃健马,北收
回鹘锐兵”。
甘州回鹘得知这一消息,一面准备迎敌,一面派者龙旗骑兵赶赴
西凉府协助共同抗击西夏。西夏
李继迁于宋
咸平六年( 1003年)攻入
西凉府,结果被者龙族射死。几年后,
李继迁的儿子
李德明为了报复,伺机劫留回鹘的贡使与贡品,两次进犯
甘州,均被击退。但后来西夏约辽国围攻肃州,尽俘其生口,使
甘州回鹘的国力受到很大损失。
6、
定州塔建在
开元寺塔内,故名“开元寺塔”,又名“开元宝塔”。考定县志载,此塔为宋代所建。宋真宗时,开元寺的
和尚“会能”常到西竺(西域天竺)取经,得“
舍利子”回来。
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皇帝诏“会能”建塔,把“
舍利子”埋在塔底下石匣内(即金棺银椁)。建塔工期从
咸平四年(1001年)开始,到宋仁宗至和二年(公元
1055年)告成,前后共经历五十四年,工程浩大用材极多,有“砍尽嘉山(曲阳境内)木,修成
定州塔”的传说。
7、宋
咸平四年(1001年),宜禄县改称
长武县,隶属
泾州保定郡,归彰化军节度。
8、哈拉汗王朝信奉伊斯兰教,于1001年(宋咸平四年)哈拉汗王朝攻占于阗国,于是于阗成了哈拉汗王朝的一部分,也逐渐信奉伊斯兰教,于田人也由
佛教、
摩尼教改奉
伊斯兰教。
出生
尹洙(1001年~
1047年)
宋朝政治人物,世称河南先生。
逝世
王禹任,北宋文学家
历史记载
咸平四年(1001),宋设置龙图阁,宋初沿袭唐代制度。在崇文院内建置史馆、
昭文馆、集贤殿,合称三馆,分别执掌起草制诰诏书、整理典籍、编纂图书、教授生徒等工作,并有专门的官员担任官职,待遇优厚。1001年,建置了龙图阁,专门负责收藏太宗御收、御制评论文集、各种典籍、
图画、祥瑞之物,以及宗正寺所进的宋氏宗族名册、谱牒等,类似于皇帝的个人图书馆。龙图阁的官员职位,相继置有龙图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
龙图阁学士、直龙图阁等,掌管阁内一切事务。因涉及皇帝,这种官职要求很严,一般文士经过考选才能授职。
界观 文学家王禹偁(954——1000)。禹偁字元之,巨野人。以直言谏诤贬黄州(今湖北黄冈),又迁蕲州(今蕲春东北)而死。蓍有《小畜集》。
田锡,字表圣,原名继冲,嘉州洪雅(今
四川洪雅西)人。倾慕唐朝名臣
魏征的品德为人,以谏诤为己任,多次上书直言时政得失。咸平四年(1001)六月,
田锡奏称以前写成的《御览》只是分门类记事,愿抄略四部,另著《御览》三百六十卷,备皇上日读一卷;再采集经史书籍中的精要之言著《御屏风》十卷,以助总结治天下之道。真宗嘉纳之,并让史馆提供著录所需的群书。不久,先呈上《御览》三十卷、《御屏风》五卷。
咸平六年冬,
田锡卒,官终于
右谏议大夫、史馆修撰。疑《御览》未全部完成。
邢呙,字叔明,曹州济阴(今山东定陶西南)人。
咸平二年,真宗始置
翰林侍讲学士,举
邢呙为首任,并命其与
杜镐、孙爽等校订《周礼》、《仪礼》、《公羊》、《谷梁传正义》、《孝经》、《论语》、《尔雅》等群经义疏。咸平四年(1001)九月,
邢呙等呈上校订诸经,共一百六十五卷。真宗下令刻印颁行全国。
邢呙又撰《论语正义》、《尔雅疏》、《孝经正义》,孙爽撰《孟子正义》,合唐人九经正义,十三经正义至此具备。
咸平三年(1000)十月,真宗命
翰林学士承旨宋白等续修唐杜佑《通典》。明年九月,
宋白等上新修《续通典》--百卷,诏入藏秘阁。因重复杂乱,为时人所非,故未传布。
柳开,宋大名(今河北大名东北)人。少年仰慕韩愈、柳宗元文,因名肩愈、字绍元,后改名为开,字仲途,示意开圣道之途,又号东郊野夫、补亡先生。
开宝六年(973)举进士。太宗灭北汉,攻太原,曾随同督运八州军粮。历知
宁边军、全州、邻州等地。真宗即位,知代州,上疏呼吁重视对党项的防务及省职官、减虚费。
咸平二年(999),辽大举攻宋,他又请求真宗亲征,愿身任前驱。四年(1001)病卒,年五十四。
柳开是北宋倡导古文运动的先躯者之厂,反对宋初的华靡文风,提倡作文要古其礼,高其意,随盲长短,应作变制,同古人之行事。并主张文道合一。作品存《河东先生集》,其散文多是表、疏、论、序,古朴平实,但有辞涩言苦之病;其诗,学习韩愈的风格,语言流于艰涩。
开元寺塔在今河北定县城内,原屑开元寺,今寺已毁,仅存一塔。咸平四年 (1001)始建,至和二年(1055)完工。为砖塔,高达八十余米,八角十一层,各层东、南、西、北皆设门,内有游廊环绕。塔中心八角形柱内设砖阶可达各层眺望。时定州为军事要地,宋为防御辽,借塔了望军情,故又称了敌塔等。
开元寺塔为我国现存最高的砖塔。
中印度摩伽陀国那烂陀寺僧,通晓三藏.宋初与兄法护也携梵本佛经入宋鄜州,与河中府梵学僧法进同译《大乘圣无量寿决定光明如来陀罗尼经》、《最胜佛顶陀罗尼经》和《七佛赞呗伽陀》,太祖召至京师,赐紫衣。
太平兴国七年(982),奉敕入译经院翻译佛经。咸平四年(1001)圆寂,谥玄觉大师。
赞宁,俗姓高,后梁
贞明五年 (919)出生于德清县(今浙江)。幼年入祥符寺习南山律部,时称律虎。钱俶赐号朋义宗文大师,署为两浙僧统。
太平兴国三年(978),随钱倾入朝觐见太宗。太宗赐名通惠,授紫方袍。七年(982),太宗诏其编撰《大宋高僧传》,拱端元年(988)书成,遣弟子进书朝廷。太宗诏其入京,除为
翰林,充任史馆编修,先后还任左右两街僧录、知西京教门事。咸平四年(1001)圆寂,年八十三岁。著作还有《大宋僧史略》。
通鉴记载
真宗膺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
咸平四年(辽统和十九年)
春,正月,中外官上封事者甚众。诏枢密直学士
冯拯、
陈尧叟详定利害以闻。
庚寅,知
河南府、武胜
节度使李至卒,赠侍中。至好贤乐善,为学精力;然刚严简贵,人士罕登其门。
召西川转运使、兵部员外郎马亮入朝,问以蜀事。初,
雷有终既平贼,诛杀不已,亮多所全活。城中米斗千钱,亮出廪米,裁其价,人赖以济。乃至京师,会械送为贼所诖误者八十九人,知枢密院事周莹欲尽诛之,亮言:“愚民胁从者众,此特百之一二,馀皆窜伏山林。若不贷此,则反侧之人,闻风疑惧,一唱再起,是灭一均,生一均也。”帝悟,悉宥之。二月,加直史馆,复遣还部。时诸州盐井岁久泉涸,而官督所负课系捕者,州数百人,亮尽释之而废其井,又除属郡旧逋官物二百馀万。
宰相
李沆等以旱,表求罢,不许。戊午,雨。自去冬旱,帝每御蔬菜,忧问切至。是日,方临轩决事,雨沾衣,左右进盖,却而不御。
壬戌,枢密直学士
冯拯、
陈尧叟上言:“请令群臣子弟奏补京官或出身者,并试读一经,写家状,以精熟为合格。”从之。
秘书丞、知金州临川
陈彭年上疏言五事:一日置谏官,二曰择法吏,三曰简格令,四曰省官员,五曰行公举。疏奏,并从之。帝因谓辅臣曰:“自今谏官宜精择其人。”
甲子,三司都催欠司引对逋负官物人,帝亲辨问,凡七日。释二千六百馀人。蠲所逋负物二百六十馀万;已经督纳而非理者,以内库钱还之,身殁者给其家。
丙寅,诏:“学士,两省、
御史台五品,尚书省诸司四品以上,于内外京朝、
幕职、州县官及草泽中,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各一人,不得以见任转运使及馆阁职事人应诏。”
兵部尚书
张齐贤上言:“终南山处士
种放,守道遗荣,栖迟衡泌,愿备贤良方正之举。”诏赐装钱五万,令京兆府遣官诣山备礼发遣,放辞不至。
先是三院御史多出外任,风宪之职用它官兼领,乃诏本司长吏自荐其属,俾正名而举职。壬午,以太常博士张巽为监察御史,从新制也。
己丑,宴射后苑,帝言及大射、投壶、乡饮酒之礼,因命直馆各赋《射宫诗》。凡节序赐宴,则宗室、禁军大校、牧伯、诸司皆令习射。
庚寅,以左仆射
吕蒙正、
兵部侍郎、参知政事
向敏中并守本官、同平章事。国初至是三入相者,惟赵普及蒙正焉。
初,《乾元历》气朔渐差,诏判
司天监京兆史序等编新历。于是历成来上,赐名《仪天》,颁行之。
辛卯,
参知政事王化基罢为
工部尚书。化基任
中书,不以廕补诸子官,然能训导,皆有所立。
以
同知枢密院事王旦为
工部侍郎、参知政事,
枢密直学士冯拯、
陈尧叟并为
给事中,同知枢密院事,礼部郎中
薛映、兵部员外郎梁鼎、左司谏
杨亿并
知制诰。帝初欲用着作佐郎、直
集贤院梅询,命中书召试映、鼎及询等。宰相李沆素不喜询,言于帝曰:“
梅询险薄,不可用;
杨亿有盛名。”帝惊喜曰:“几忘此人!”又以亿望实素着,但召映、鼎就试,翼日,与亿并命。
辽赐大丞相韩德让名德昌。德昌自拜大丞相,进王齐,总二枢府事,宠任益隆。
先是有图鲁卜者,从伐宋,尝以言触德昌,德昌怒,诘之,图鲁卜词无所挠,德昌笑而释之。至是德昌荐图鲁卜材可任统军使,太后曰:“彼尝不逊于卿,何善而荐?”德昌曰:“于臣犹不屈,况于其馀!若任使之,必能镇抚诸籓。”太后从之。
夏,四月,丁未,以吏部
员外郎陈省华为鸿胪少卿。时省华子尧叟擢任枢密,故特优宠之。
壬子,诏:“京朝官及吏部选人,亲老无兼侍者,特与近任。”
审官院初引对京官于崇政殿,迁秩有差。京朝官磨勘引对自此始。
乙未,翰林学士
王钦若使西川还,对于崇政殿;即日,以钦若为左
谏议大夫,
参知政事。
辛未,帝御崇政殿试制举人,得秘书丞查道、进士陈越入第四等,定国军节度推官
王曙人次等,以道为
左正言、直史馆,越
将作监丞,曙着作佐郎。曙,河南人。
五月,庚辰,翰林学士、
吏部郎中、
知制诰朱昂罢为
工部侍郎,致仕。昂有清节,淡于荣利,初为洗马,十五年不迁,不以屑意,及在内署,非公事不至两府。帝知其素守,故每加褒进。昂累章告病,帝不得已从之,谓辅臣曰:“昂侍朕左右,未尝以私事干朕,今其归老,可给全俸。”诏本府岁时省问,如有奏章,许附驿以闻。又命其子正辞知公安县,使得就养。旧制,致仕官止谢殿门下。于是帝特延见,命坐,劳问久之,令候秋凉上道,复遣中使锡宴于玉津园,
两制、三馆儒臣皆预,仍诏赋诗饯行。
丙戌,辽册萧氏为齐天皇后。后即太后弟平州节度使辉依之女,韩德昌之甥也,年十二选入
掖庭,美而才,至是册为后,事太后甚谨,太后亦以德昌故深爱之。后尝以草莛为殿式,密付有司,令造清风、天祥、八方三殿,既成,益宠异。所乘车置龙首、鸱尾,饰以黄金,又造九龙辂、诸子车,以白金为浮图,各有巧思,夏秋从行山谷间,花木如绣,车服相错,人望之以为神仙。
六月,汰冗吏,诸路计省十九万五千八百二人。
丁巳,诏“东川民田先为江水所害者,除其租。”
辽以所俘将康昭裔为昭顺军节度使。
初,黄州境二虎斗,其一死,食之殆半;群鸡夜鸣,经月不止;仲冬,雷震暴作。知州王禹偁手疏言之,引《洪范》陈戒,且自劾。帝亟命中使乘驿劳问,醮禳之。又询于日官,言守土者当其咎。帝惜禹偁才名,即命徙知蕲州;至未逾月,卒。戊午,讣闻,帝嗟悼,厚赙其家,赐一子出身。禹偁词学敏赡,为后进宗师,直躬行道,遇事敢言。虽履危困,封奏无辍,尝云:“吾若生元和时,从事于
李绛、
崔群间,斯无愧矣。”然性刚直,不能容物,太宗尝命宰相切戒之。其为文亦多涉规讽,以是不容于时。
初,田锡知泰州,几三年不得代。锡上章自陈,即诏归阙。屡召对言事,尝奏曰:“旧有《御览》,但记分门事类,臣愿钞略四部,别为《御览》三百六十卷,万几之暇,日览一卷。又采经史要切之言为《御屏风》十卷,置扆座之侧,则治乱兴亡之事常在目矣。”帝善其言,诏史馆以群书借之,仍免其集贤校雠之职。至是先上《御览》三十卷,《御屏风》五卷;手诏褒答之。
丁卯,诏:“州县学校及聚徒讲诵之所,并赐《九经》。”
戊申,出阵图示宰相,命督将练士以备北边。
秋,七月,庚午朔,以河朔馈运劳民,诏转运使减徭役存恤。
己卯,边臣言契丹谋入边,以山南东道节度使
王显为镇、定、高阳关三路都部署,天平节度使王超为副都部署。
丙戌,辽以东京统军使耶律诺衮为南府宰相。
八月,帝以边臣玩寇,朔方饷道愈难,辛丑,命
兵部尚书张齐贤为泾、原等州、保安等军安抚经略使,
知制诰梁颢副之,即日驰骑而往。
己酉,复亲试制举人,得成安
县主簿丁逊、
舒州团练推官
孙仅入第四等,并为光禄寺丞、直
集贤院;秘书丞何亮、
怀州防御推官
孙暨入第四次等,以亮为
太常博士,暨为光禄寺丞。
初,太常寺丞陈尧佐为开封府推官,坐言事切直,贬潮州通判。潮去京七千里,民俗陋鄙,尧佐至州,修孔子庙,作韩愈祠堂,率其民之秀者使就学。鳄鱼复出害人,尧佐捕得,更为文,鸣鼓于市而戮之,潮人以比韩愈。三岁,召还,命直吏馆。尧佐,尧叟弟也。
甲子,职方员外郎丹阳
吴淑上言:“诸路所纳闰年图,当在职方收掌,近者并纳
仪鸾司。伏以天下山川险要,皆王室之秘奥,国家之急务,故《周礼》
职方氏掌天下图籍,又诏士训以夹王车。汉祖入关中,
萧何独取秦图籍,由是周知险要。岂有忽而不顾哉!请令以今闰所纳图并上职方。又,州郡地里,犬牙相入,向者独画一州地形,则不可以傅合他郡。望令诸路转运使每十年各画本路图上职方,使知天下山川险要。”从之。
帝以巴、蜀地远,时有寇盗,丁卯,命
户部员外郎南丰
曾致尧等分往川、峡诸州提举军器,察官吏能否。
九月,知
封驳司
陈恕请铸本司印,诏:“如有封驳事,取
门下省印用之。”因遂改知
封驳司为兼门下封驳事。
丙戌,
翰林学士承旨宋白等上新修《续通典》二百卷,诏付秘阁。
先是诏国子监祭酒
邢昺等校定《周礼》、《仪礼》、《公羊》、《谷梁传》《正义》;丁亥,昺等上其书,凡一百六十五卷。命模印颁行,赐宴国子监。于是《九经疏义》悉具。
庚寅,诏陕西民家出一丁,号保毅军,凡得六万七千八百九十五人;其缘边军士先选中者并升为禁军,号保捷军。
辛卯,辽主如南京。冬,十月,己亥朔,南伐;壬寅,次盐沟。徙封皇弟吴王隆佑为楚王,留守京师。丁未,命皇弟梁王隆庆统先锋军以进。
帝语近臣曰:“近者庆州地再震,昨司天奏荧惑犯舆鬼,秦分野当有灾,宜戒边将以静。且上天垂象示戒,可不恐惧修省!”知
枢密院王继英曰:“妖不胜德。”帝曰:“朕何德可恃!”同知
枢密院陈尧叟曰:“陛下克己爱民,河防十馀溢而不决,岁复大稔,此圣德格天所致也。”帝曰:“天下欲困生灵耳,岂朕德能感之?自此益须防戒。”
己酉,
张齐贤上言:“请募江、淮、荆湖丁壮八万以益戍兵,广边备。”帝曰:此不唯动摇人心,抑又使南方之人远戍西鄙,亦非便也。”遂寝其奏。
庚戌,帝以陕西二十三州图示辅臣,历指山川险易、蕃部居处。又指秦州曰:“此州在
陇山之外,号为富庶,且与羌戎接畛,昨已命张雍出守,冀其绥抚有方也。”次复指殿北壁《灵州图》曰:“此冯业所画,颇为周悉,山川形势如此,安得知勇之为朕守之乎?”又指南壁甘、伊、凉等府图及东壁幽州已北契丹图曰:“契丹所据地,南北千五百里,东西九百里,封域非广也,而燕蓟沦陷,深可惜耳!”
甲寅,北面前阵钤辖
张斌,与辽师遇于长城口。时积雨,辽人弓用皮弦皆缓湿,斌击败之,渐近界首,辽伏骑大起,而三路统帅未及进,前阵兵少,为辽师所乘,退保
威虏军。
诏高阳三路兵增骑二万为前锋,又命将五人各领骑三千陈于先锋之前,别命
莫州都部署桑赞领万人居莫州、顺安军,为奇兵,以备邀击,北平寨部署荆领嗣万人以断西山之路。
诏:“购馆阁逸书,每卷给千钱;及三百卷者,当量材录用。”
十一月,丙子,王显奏前军与
契丹战,大破之,戮二万馀人,获其统军铁林。
职方员外郎
吴淑,上疏请复古车战之法,累数千言,帝称其博赡。
丁亥,御崇和殿,阅
张去华所着《元元论》及《授田图》,谓近臣曰:“经国之道,必以养民务穑为先。朕常冀边鄙稍宁,兵革粗足,则可以力行其事,使吾民富庶也。”
先是边臣议城绥州,大屯兵积谷以遏党项,朝臣互执利害,久未决。十二月,中书、枢密会议,
向敏中、
周莹、王继英、
冯拯、陈尧叟皆曰修之便。帝以境士遐邈,不可遥度,乃命比部
员外郎洪湛、合门祗候程顺等同往按视。
时灵州孤危,丁卯,诏群议弃守之宜。
知制诰杨亿即日奏疏,请弃灵州,退保环、庆。帝访于左右,咸以为灵武乃必争之地,苟失之,则缘边诸州亦不可保;帝颇然之。宰相
李沆奏曰:“若继迁不死,灵州必非朝廷所有。莫若发单车之使,召州将部分戍卒居民,委其空垒而归,如此,则关右之民息肩矣。”
闰月,
洪湛等使还,言城绥州,其利七而害有二。丙戌,诏筑绥州城。
壬午,灵州言河外砦主李琼等以城降西夏,帝念其力屈就擒,特释其亲属。
甲午,以王超为西面行营都部署,环庆路部署张凝副之,
秦翰为钤辖,领步骑六万援灵州。
是月,以
西凉府六谷首领巴勒结为灵州西面都巡检使。会西凉使至,言六谷分左右厢,左厢副使折逋游龙钵实参巴勒结军事,宜授以官,乃以游龙钵领
宥州刺史。
辽大丞相韩德昌,以南京、平州岁不登,奏免百姓农器钱,又请平州郡商贾价。是年,诏减关市税,复免南京、平州租税,从德昌之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