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9日,江西九江市11岁男孩宽宽在自家小区高楼跳楼自杀,后来其父母在宽宽的身上找到一封遗书,内容为指认班主任邹某对其使用暴力。
案件经过
2021年11月9日,江西九江市11岁男孩宽宽在放学后,在自家小区高楼跳楼自杀,后来其父母在宽宽的身上找到一封遗书,内容为指认班主任邹某对其使用暴力。在事发后宽宽父母在查看教室当天及前半个月监控发现,邹某多次对宽宽进行言语讥讽、侮辱,甚至还揪起学生的脸。
事发后第三天,张定杰、汪蓓蕾夫妇看到了儿子留下的遗书:“我,本人张宽,诚(注:错别字,应为承)认:本人的死亡不与父母、家长、社会、国家有关,只和邹某有关,她用暴力的手段。”遗书中所说的邹某,是张宽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
案件处置
案件审理
2021年12月,张定杰夫妇向九江市濂溪区法院提起刑事自诉,请求判定邹某犯侮辱罪,追究其刑事责任,当月中旬,法院立案。
2023年4月29日法院一审开庭审理此案,男孩父亲张定杰在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时说,“被告邹某出庭了,看到她态度依旧很顽固,没有丝毫认罪认罚的态度,一直在逃避责任,对于此前教育局通报的她讽刺挖苦、侮辱歧视学生的行为拒不承认,并称她这是幽默式教学,对此我感到非常气愤。”
2023年8月9日,该案在江西九江市濂溪区人民法院一审开庭宣判,法院认定被告邹某不构成侮辱罪、虐待被看护人罪,宣判被告邹某无罪。男孩父亲张定杰当庭提出上诉。
2023年11月16日,张定杰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二审开庭时间已经确定,“将会在下周二,11月21日在九江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张定杰表示,此次二审开庭时间比他预想的要早一些,他将在本周末从上海返回九江,准备此次二审开庭。张定杰向记者透露,此次二审他们还会提交一些最新证据,“另外法院也将教室内有删除痕迹的监控视频进行了恢复,虽然目前我还没看到具体视频内容,但这也让我们有了希望。”
2023年11月22日,男孩父亲称:昨天没有当庭宣判,因为还牵扯到一个原始的SD卡的恢复问题,前期也向法院提交过不止两次的申请。
二审宣判
2024年5月14日,张定杰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二审于5月17日在九江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宣判。但是法院表示,此前法院确认过被删除的教室监控,仍未被恢复。
2024年5月17日上午,江西省九江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上诉人张某某、汪某某诉原审被告人邹某侮辱、虐待被看护人一案进行二审公开宣判。
九江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查明,2021年11月9日16时左右,九江市区某小学六年级学生张某在其居住小区坠楼身亡。公安机关接报警到达现场,发现张某身上有遗书一份,称其死亡与班主任、语文老师邹某有关。事发前,张某存在多次未按规定的时间、质量完成作业的情形。教室监控视频显示邹某在批评张某时使用了“欠债大王”“言而无信”等言语,实施了调换座位、用小册子拍打头颈部、罚站听课等行为。邹某在课堂上批评教育其他同学时,与对张某使用的言语基本相同。
九江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邹某在日常教学中对张某的批评教育行为,未实质偏离教育目的,其在课堂上对其他同学进行批评教育时,同样语气严厉,并未刻意针对张某,张某同班同学能够正确认识并接受邹某的批评教育,张某的死亡与邹某的行为之间不具有刑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邹某的行为不构成侮辱罪、虐待被看护人罪。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适用法律正确,审判程序合法,遂驳回上诉,维持一审宣告邹某无罪的判决。
邹某在批评教育时,未能关注身心尚未成熟的张某的心理情绪变化,事后未加强对学生的帮扶并及时与家长沟通,邹某部分言语行为与人民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亦不相符,教育主管部门结合邹某其他违规违纪行为,已对其作出相应的党纪政务处分。
再审申诉
2024年5月17日,二审宣判后,张宽的父母张定杰、汪蓓蕾表示,“案件兜兜转转快三年了,我们只是想要个真相。一审法院第一次鉴定为什么送去的检材是优盘而不是原始监控卡?没有我们自诉人的主张怎么可以秘密进行?二审法院送上海鉴定的TF卡的数据为什么与一审法院送去鉴定的优盘镜像文件哈希值不一致?二审法院对我们提出的视频数据卡同一性鉴定为什么置之不理?上诉人作为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对自己主张的证据有权知情和举证,为什么关键证据对自诉人保密?”
2024年5月17日,二审宣判后,张定杰当庭大喊“不服!”并表示会向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请重审。“正义的车轮向前滚动时总会遇到很多阻碍,但我相信它一定会驶向光明。”张定杰说。
教育局通报
2022年7月10日,当地教育局通报了对邹某的处理意见。通报指出邹某存在“违规收受服务对象红包礼金,接受服务对象宴请和接受庐山住宿安排等问题”、“多次对多名学生有讥讽、歧视行为等违反师德师风的问题”,给予邹某党内严重警告处分、降低两个岗位等级处分和调离教学岗位处理。
记者采访
2023年11月25日,新黄河记者在上海采访了宽宽的父亲张定杰。张定杰告诉新黄河记者,邹某在法庭上发言时对宽宽作了多种“污蔑”,称宽宽患了癌症、有心理精神疾病、曾一个学期没来上课等等。对此,他在法庭上一一举证进行了批驳。
案件后续
张宽去世后,张定杰夫妇选择离开九江,来到上海。张定杰成为律师后,许多有类似经历的家长看到了张宽的案子,慕名而来。代理这类案件的难度往往很大,张定杰却接手了很多,他把这看做儿子留给自己的使命。
汪蓓蕾多年前曾是九江电视台的一名记者,后来辞职开设了一家心理咨询工作室。她认为,失去儿子后,是以前所学的心理学知识给了她救赎,让她慢慢走出痛苦。到上海后,她重启了自己的心理咨询工作室,在治愈别人中慢慢治愈自己。来找汪蓓蕾的家长和孩子越来越多,很多又在外地,她就把心理咨询室开到了线上,她不停歇地工作着,近期还筹备在香港成立一个分部。
案件细节
视频显示,邹某曾多次把张宽叫到办公室,此外还有肢体接触、罚站、调换座位和批评讽刺。比如11月2日9时40分的视频中,邹某在检查作业时,先用手推了一个学生的头,而后又用书挥向张宽的头说:“张宽,你原来不是很老实的人吗?现在变鬼了是吧!
张宽是欠债大王,全班你欠的债最多。试卷试卷不过关,小册小册不过关,作文作文还欠债。”2021年11月9日上午的语文课上,邹某批评张宽。这是事发当天监控中邹某对张宽的第一次批评。汪蓓蕾说,事后他们花了很长时间才搞明白邹某为什么要这样批评张宽。
监控视频显示,事发前一天的语文课上,邹某曾严厉质问张宽为什么没有交回试卷。11月9日上午,张宽答应邹某,第二天将一张用手誊抄的新卷子交给邹某。当天下午,邹某临时将第一节课调换成了自己的语文课,课上又对张宽发难。
视频中,14时11分,张宽两次举手试图回答问题。
“下午刚上课的时候张宽坐得这么端正,还举手想回答问题。怎么会马上要去自杀呢?邹某事后又怎么能诽谤张宽是个不爱学习的孩子呢!”张定杰在二审法庭上说。
几分钟后,邹某走到张宽身边,继续催其交试卷。
“我做梦都没有想到张宽是我们班的骗子,言而无信。”邹某说着,将张宽从座位上拉起来。因为邹某背对摄像头,无法确认邹某如何将其拉起。但张定杰夫妇坚持认为邹某是掐着张宽的脸让他站起来的。据《南方周末》此前的报道,班里另一位学生曾向警方证实了这一点。
邹某又问张宽找到卷子没有,张宽回答:“没有。”
邹某继续说:“你告诉我,什么时候可以全部写完?回答!大点声,让所有人帮我作证……明天早上?你明天早上又请假不来了!”课堂上一阵哄笑。
“邹某向张宽要的是一张他根本就没有领到的试卷,怎么订正?怎么交?”汪蓓蕾在二审法庭上愤怒地质问邹某。他们一家认为,“正是邹某一次又一次的逼问,把张宽推向了对面的24楼。”
几分钟后,已经回到讲台开始讲课的邹某又对张宽吼了一声:“你的语文书呢?”她再次走到张宽面前,翻看张宽的作业本,先说“错别字一大堆”,又举起本子说:“看看你的本子,你是有多穷?你中午没吃饭吗?要咬本子吃?我就不相信本子会自然地破损,这绝对是人为的,中午没吃饭所以要咬本子吃。”全班再次哄笑。
邹某返回讲台,拿了一个本子丢给张宽:“来,你太穷了,送你一个本子吧。希望这个本子明天不会又被你吃了。”
张定杰在法庭上强调,张宽的情绪就是在这一刻急转直下的:“视频里孩子的脸色和之前完全不同了,他非常低落,还向左边的窗户看了一眼。”张宽所看的方向正是他自杀跳下的高楼。张定杰说,在以往的教学中,邹某曾多次辱骂学生:“你还不如找个对面的高楼跳下去呢!”邹某当庭否认自己曾说过这样的话。
几分钟后,邹某在教育另一位学生时说:“你也要学张宽是吗?你也要请假不来是吗?”她还说,没有信用的人,以后到社会上也无法立足。
张定杰认为,邹某作为老师,这样的话语否定了孩子的未来,对张宽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从他的神色和坐姿来看,他已经崩溃了”。在14时30分到14时51分的监控视频中,张宽再也没有心思认真听讲,先后5次望向对面的高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