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0年是明世宗嘉靖三十九年;庚申年(猴年)。这年是闰年。全年366天。以下为本年发生大事。
月份
一月
1月9日,
戚继光改任台(州)、金(华)、严(州)参将,驻守台州。
1月31日,葡萄牙殖民者入刚果王国以南的
恩东戈王国。
二月
2月深志城真田昌信要控制熊野港,貌似有点难度。
2月塞塔提拉王迁都万象。
2月,
信长传召藤吉郎,提拔其为武士,任命为足轻组头。
三月
3月12日,武家开始热衷茶道、连歌、能乐,歌舞伎等等的庶民文化也逐渐兴起。
3月28日,瓦莱塔未来城市的奠基石安放。
3月,
阿克巴果断地宣布解除培拉姆汗的宰相职务,亲自掌握大权,亲自处理行政、军事大事。
四月
五月
1、
信长完成尾张统一的翌年1560年5月,身为足利将军家庶流的骏河战国
大名今川义元,当时国力如日中天,人称“
东海道第一弓”。
今川义元率领2万5000大军(以“北条五代记”的说法),并对外号称有4万大军
上洛觐见将军。由于上京之路必经尾张,
信长不愿臣服,决定兴兵对抗,但总兵力只有5000人。今川军以三河松平元康(日后的
德川家康)率领的三河兵为先锋,攻陷一个又一个织田军堡垒。
2、永禄三年(1560年)五月,北条军大举攻入总州,包围了里见氏本城久留里城,
里见义尧急忙向长尾景虎请求援军。
六月
面临织田家危机的
信长则保持静寂,深夜舞起了幸若舞“敦盛”后,身着武具出阵,首先到热田神宫参拜。之后在善照寺堡垒以约4000人兵力(一说为3000人)出击,强袭今川军的阵地,导致当时被称为最接近天下的
今川义元战死。1560年6月12日的战事,后来称为
桶狭间之战。总大将战死的消息传出,今川军崩溃逃回本国骏河。
七月
八月
8月,藤吉郎升任奉行,织田家攻落鹫津城。
十月
10月2日,当朝著名军事家
戚继光著成《纪效新书》。
10月27日,
三好长庆对
河内高屋城的守护畠山高政发动攻击。
十一月
11月1日,太一收归了斋藤家。
11月3日,
阿尼巴尔·卡拉齐(Annibale Carracci)出生。
十二月
逝世
2、
查理九世 Charles IX 1560年12月5日驾崩。
5、唐顺之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四月一日逝于泰州,年五十四。
大事记
玛丽·斯图亚特(1542~1587年),出生一周后便即位为
苏格兰女王。
1552年同法国王子
法兰西斯结婚。1560年,夫死,次年返回
苏格兰亲政。信仰
天主教,为
苏格兰贵族和加尔文教徒所不满。1567年被废黜,次年逃入英格兰,后
西班牙国王勾结英格兰
天主教势力,图谋扶持她夺取英格兰王位。事情泄漏之后,为英女王伊利莎白一世处以死刑。
日本东海道大名
今川义元为实现
上洛,领军征伐当时为尾张小大名.
织田信长的势力,在桶狭间之役中遭到织田军急袭而陨殁,此役奠定织田信长日后成为霸主的契机。
出生
郭居静,(Lazzaro Cattaneo ,1560年-1640年),
天主教耶稣会
意大利籍传教士。
德川龟姬(1560年—1625年),是德川幕府初代将军
德川家康的长女,母亲正室濑名姬(
筑山殿)。
伊丽莎白·巴托里(Báthory Erzsébet,1560年8月7日-1614年8月21日)沃什、肖普朗州长费伦茨·纳达斯迪的妻子
石田三成(いしだ みつなり 罗马字:Ishida Mitsunari,1560年-1600年),
日本桃山时代名将,以忠诚、仁义、足智多谋著称。
丰臣秀吉的得力干将,
日本最高权力机构【
五奉行】首席元老。
直江兼续(1560年-1620年1月23日),
日本战国后期名将,越后上杉家家臣,人称文武兼备、内外皆能之才将,更与伊达之
片仓景纲并称“天下第一
陪臣”。
历史记载
南京振武营军变
南京振武营,是嘉靖三十四年(1555)十二月初三日,由南京
兵部尚书张鳌为抗倭而创建的。按旧制:南京各营官军月米,有妻者一石,无妻者减十之四。春秋二
仲月,每石折银半两。及马坤为南京
户部尚书时,奏减折色银为零点四两,诸军始怨。而督储户部右侍郎黄懋官性刻削,各月各卫送支册,必责其逃亡多寡;又奏停补役军丁妻粮,诸军益不堪。其后马坤召入为
户部尚书,新任南京户部尚书蔡克廉因病不能视事。诸军以岁大饥,米每石贵至银零点八两,要求恢复原额每石折银零点五两,黄懋官不予理睬。又按规定:每月应于上旬发给军粮。而嘉靖三十九年(1560)二月,时至中旬,黄懋官犹未支给,于是诸军益怒。同月二十一日,
兵部尚书张鳌到南京振武营阅军,诸军遂大哗,围攻黄懋官住宅,杀之,裸尸于市。并胁迫张鳌发银犒军。守备太监何绶许给赏银十万两,诸军稍定。至同年四月初七日,南京兵部右侍郎李遂密捕二十五人下狱,后以计悉毙之,军中始定。朝廷令折色银复为原额。
马坤罢官
马坤,生卒年不详,字顺卿,号南渚,南直隶通州(今江苏南通)人。嘉靖二年(1523)进士,累官至南京
户部尚书,终户部尚书。嘉靖三十九年三月初九日,以激南京振武营兵变事被论罢去。有《南渚遗稿》。
张鳌去官
张鳌,生卒年不详,字济甫,号蒙溪,江西南昌县人。嘉靖五年(1526)进士,改
庶吉士,授
礼部主事。嘉靖十九年升浙江副使,
提督学政。再历广东参政,福建
按察使,官至南京
兵部尚书。嘉靖三十九年三月初九日,因南京振武营兵变一事被劾去官。
蔡克廉去官
蔡克廉,生卒年不详,字道卿,号可泉,福建
晋江县人。嘉靖八年进士,累官至南京
户部尚书。嘉靖三十九年(1560)三月初九日,因南京振武营兵变事被论去官。有《可泉集》。
嘉靖三十九年(1560)三月初十日,户部以两浙、两淮、长芦、河东盐政不举,请遣大臣总理。
严嵩遂用其私人、右副都御史
鄢懋卿为之。旧制:大臣理盐政,无总四运司者。
鄢懋卿仗恃
严嵩父子,尽握天下利柄,骤增盐课银至一百万两,而且所至市权纳贿,受赂巨万,滥受民讼,虐杀无辜,扰害乡里,苛敛商贾,几至激变。而世宗皆置之不问。
郑晓(1499-1566),字窒甫,号淡泉,浙江海盐县人。嘉靖二年(1523)进士,授职方主事。喜披阅旧文牍,尽知天下扼塞和兵马虚实强弱。兵部尚书
金献民嘱其撰《九边图志》,时人争相传抄。后以争“大礼”,被廷杖。
大同兵变,
郑晓极言叛军不可赦,为
张孚敬所赏识,欲改置翰林及言官,郑晓皆不赴,不久即以父丧归家。至
许赞为
吏部尚书,调他为吏部考功郎中,逆大学士
严嵩,被贬为和州(今安徽和县)
同知,迁太仆丞,历南京太常卿。后改兵部右侍郎,兼
副都御史总督漕运。时大江南北皆为
倭寇所扰,漕船几为阻塞。
郑晓请发库银数十万,造战船,筑城堡,练兵将,积米粮,前后督兵斩倭九百余级。进
吏部左侍郎,迁南京吏部尚书。世宗以郑晓知兵,改
右都御史协理戎政,寻拜
刑部尚书。因为上疏反对各衙门私自受理词讼,要求事权归一,为
严嵩所陷,嘉靖三十九年四月十九日被罢落职。
郑晓通经术。嘉靖四十五年九月十四日卒,年六十八。隆庆初,赠
太子少保,谥端简。著作有《禹贡图说》、《吾学编》、《端简文集》等。
遣官清理畿内庄田
嘉靖三十九年(1560)五月二十三日,世宗遣御史沈阳、户部郎中张大化清理畿内庄田。清出隐冒庄田之数为二千五百二十九余顷。另有先朝给赏地一千九百余顷应予追夺还官。经户部复奏,世宗诏可。
魏谦吉逝世
魏谦吉(1509-1560),字子惠,号槐川,北直隶柏乡县(今河北柏乡)人。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授监察御史,历甘肃、
山西巡抚。进兵部右侍郎,总督
陕西三边军务。魏谦吉性狂率,历官无善状,淫暴掊克。嘉靖三十九年六月初三日卒,年五十二。赠
右都御史。
罗嘉宾奏报浙直督抚大臣侵盗军饷银数
嘉靖三十九年(1560)六月初七日,查盘给事中罗嘉宾、御史
庞尚鹏等奏报:自浙、直抗倭军兴以来,督抚诸臣侵盗军需银多达数十万两。除去侵欺有术,文饰多端、册籍沉埋,条贯混乱而无法清查之外,仅有案可查的,即有已故督察江南军情
工部尚书赵文华侵盗十万零四千两,原总督都御史周琉二万七千两,总督侍郎
胡宗宪三万三千两,原任浙江巡抚都御史
阮鹗五万八千两,操江都御史史襄善一万一千两,巡抚应天都御史
赵忻四千七百两。疏上,令罢
赵忻,而对
胡宗宪则以有功为借口,不予问罪。
石永(?-1560),字寿卿,号静斋,北直隶威县(今河北威县)人。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由
中书舍人历
监察御史、南阳知府、滨州
通判、南京太仆寺丞、平阳知府。升
都御史,巡抚延绥,改南京
大理寺卿,迁南京兵部右侍郎。进兵部左侍郎兼
右佥都御史,总督
湖广川贵军务。不久,改户部左侍郎,嘉靖三十九年七月十五日卒于官。
石永为人刚直,为官廉洁,素以风裁著称,死后,家无余积,时以为贞士。
嘉靖三十九年(1560)七月二十八日,南京粮储都御史
章焕眼见朝政日坏,中原征敛繁急,贪吏肆行,水旱连年,民不堪命,遂上言经略中原八事。其中最主要的三件事是:选良吏,欲清中原,必先清吏治;优恤宗藩,使其成为皇家藩屏;慎治黄河,避免兴工聚众,以致乱起。
顾可学(?-1560),字舆成,南直隶无锡县(今江苏无锡)人,
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正德中,官至浙江参议,后被劾落职,家居十年。嘉靖时,世宗好求长生,
顾可学自言能延年术,用重贿进
严嵩,官至右通政。嘉靖二十四年(1545)超拜
工部尚书,寻为
礼部尚书,再加太子
太保。世宗为
顾可学延年术所惑,采芝求药,中官四出,大为民害,于是人多怨顾可学。嘉靖三十九年八月二十九日卒,谥荣僖。
开桑乾河
嘉靖三十九年(1560)九月二十九日,从巡抚大同右
副都御史李文进所议,开桑乾河,以通大同运道,全长计727里。
陆炳(1510-1560),字
文孚,浙江
平湖县人。祖陆墀,以军籍隶
锦衣卫为总旗。父
陆松,袭职,从兴献王驻守
安陆,为仪卫司典杖,累官后府都督佥事,协理锦衣事。母为世宗乳媪。
陆炳幼即从母入宫中。嘉靖八年(1529)武会试,授锦衣副
千户。其父死,袭
指挥佥事,寻进署指挥使,掌南镇抚事。嘉靖十八年,从世宗南巡至
卫辉,入夜行宫起火,从官仓猝不知世宗所在,
陆炳从大火中救出世宗,自是益得宠,擢都指挥同知,掌锦衣事。
陆炳骤贵,又得阁臣
夏言、
严嵩欢心,以故权益重。后
夏言劾其不法事,遂
严嵩陷夏言至死。不久进左都督,加
太子太保。又加少保兼
太子太傅,复加太保兼少傅。明代三公无兼三孤者,仅
陆炳而已。
陆炳势倾天下,积赀数百万,营别宅十余所,庄园遍四方。世宗数起大狱,
陆炳多所保全。嘉靖三十九年十二月十一日暴死于官,年五十一,赠忠诚伯,谥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