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430年,农历庚午(马年)。5月,在被日耳曼族旺达尔人包围的希波城中,罗马在北非统治的代表奥古斯丁离开了尘世。罗马在北非的统治寿终正寝。教会在悼文中称奥古斯丁为“伟大的教父”、“杰出的大师”和“上帝的圣使”等。后来,奥古斯丁的亡日被教会定为祭拜日。《论三位一体》是奥古斯丁最重要的神哲学著作之一,是从上帝三位一体自身的角度来讲神人关系,认为圣父、圣子、圣灵不可分割,同其一个实体。
纪年
北魏神麚三年
北燕太平二十二年
胡夏胜光三年
本年年表
中国大事件
7月,
宋军进驻黄河,北魏守军全部撤退。
宋军推进至
碻磝、
滑台、
虎牢、
金墉、洛阳、潼关一线。
9月,
拓跋焘三攻
胡夏,进攻
胡夏首都
平凉。
北燕宋夫人发动政变,北燕天王
冯跋受惊而死,
冯弘发动政变,杀死宋夫人,逼迫太子冯翼自杀,自称天王,杀冯跋儿子一百余人。
10月,魏军集结主力发动反击,安颉占领洛阳。
11月,魏军攻占平凉,赶走胡夏皇帝
赫连定。北魏向
宋国北伐军发动全面反击,收复虎牢。
宋军总指挥
到彦之带头逃跑。
公元430年秋,北燕天王
冯跋病危,以太子冯翼监摄国事。
公元430年,
刘宋北伐,北魏用防守反击的策略,击溃南军主力,打败了刘宋,夺取黄河南岸数个重镇。
刘宋元嘉7年(公元430年)日本王赞第三次遣使朝贡。
公元430年,觉音论师在斯里兰卡大寺注释三藏完成,奠定了大寺派复兴和教学的基础,影响深远,而形成日后及今日流传的
南传佛教。
宋文帝元嘉七年(公元430年),律范清高的外国沙门求那跋摩来到京都,净秀再次在他那里,受具足戒。受戒以后,净秀更加严于律已,整饬寺风,同时精勤修持,攻研禅默。
孝武帝
刘骏(公元430年-464年),中国南北朝时期宋朝的第五位皇帝。
欧洲大事件
奥古斯丁一般认为12月25日作为圣诞节可能开始于公元336年的
罗马教会,约公元430年传到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
公元430年奥古斯丁在河马去世,终年76岁。当时一个侵略过摇摇欲坠的罗马帝国的野蛮部落──旺达尔人正在包围着河马市。几个月以后,他们攻克了该市,几乎把全城都焚为灰烬;然而奥古斯丁图书馆和大教堂却安然无恙。
公元430年,奥克塔在莱茵河畔的一次宴会上意外去世,慌乱中的匈人被伯艮第人突袭,损失十分惨重。
公元430年为止,除了奥克塔的部落以外,大部分胡人都已成为卢阿的属民。
公元430年前后,匈奴人再次大举西迁,到达定都班加尼亚(今匈牙利西部)。其帝国势力东起里海,西至莱茵河,南到阿尔卑斯山,北到波罗的海。控制了东欧和西欧大部分地区。这就是今天匈牙利的前身。
公元430年5月,日耳曼族汪达尔人,包围了希波城。
大事
[1]春,正月,癸巳,以吐谷浑王慕为征西将军、沙州刺史、陇西公。
[1]春季,正月,癸巳(初六),刘宋文帝任命吐谷浑可汗慕容慕为征西将军、沙州刺史,封为陇西公。
[2]庚子,魏主还宫;壬寅,大赦;癸卯,复如广宁,临温泉。
[2]庚子(十三日),北魏国主
拓跋焘回宫。壬寅(十五日),下令大赦。癸卯(十六日),又前往广宁,观赏温泉。
[3]二月,丁卯(初十),北魏阳平威王
长孙翰去世。
[4]戊辰,魏主还宫。
[5]帝自践位以来,有恢复河南之志。三月,戊子,诏简甲卒五万给右将军
到彦之,统
安北将军王仲德、兖州刺史竺灵秀舟师入河,又使骁骑将军
段宏将精骑八千直指虎牢,
豫州刺史
刘德武将兵一万继进,后将军长沙王义欣将兵三万监征讨诸军事。
义欣,道怜之子也。
[5]刘宋文帝自从即位以来,就有收复黄河以南失地的雄心。三月,戊子(初二),文帝下诏挑选披甲精兵五万人,分配给右将军
到彦之,并责令
到彦之统率
安北将军王仲德、兖州刺史竺灵秀带水军进入黄河。同时,文帝又派骁骑将军
段宏率领精锐骑兵八千人,直指虎牢;命令
豫州刺史刘德武率军一万人随后进发;命令后将军、长沙王刘义欣统兵三万人,监征讨诸军事。刘义欣是
刘道怜的儿子。
先遣
殿中将军田奇使于魏,告魏主曰:“河南旧是宋土,中为彼所侵,今当修复旧境,不关河北。”魏主大怒曰:“我生发未燥,已闻河南是我地。此岂可得!必若进军,今当权敛戍相避,须冬寒地净,河冰坚合,自更取之。”
在
军事行动开始以前,刘宋文帝先派殿中将军田奇出使北魏,正告北魏国主
拓跋焘说:“黄河以南的土地本来就是
宋国的领土,中途却被你们侵占。现在,我们收复旧土恢复旧日疆界,与黄河以北的国家毫无关系。”拓跋焘暴怒如雷,喝道:“我生下来头发还没干,就已经听说黄河以南是我国的土地。这块土地怎么是你们能妄想得到的呢!你们如果一定要出兵攻取,现在我们会暂且撤军相避,等到冬天天寒地净,黄河结上坚冰,我们自然会重新夺回来。”
甲午(初八),刘宋文帝任命前南广平太守尹冲为
司州刺史。
长沙王义欣出镇
彭城,为众军声援;以
游击将军胡藩戍广陵,行府州事。
长沙王刘义欣出兵坐镇彭城,为各路大军的声援;又命
游击将军胡藩戍守广陵,全权代理州、府事务。
[6]壬寅(十六日),北魏国主拓跋焘封被俘的前夏王赫连昌为
秦王。
[7]魏有新徙敕勒千余家,苦于将吏侵渔,出怨言,期以草生马肥,亡归漠北。
尚书令刘、左仆射安原奏请及河冰未解,徒之
河西,向春冰解,使不得北遁。魏主曰:“此曹习俗,放散日久,譬如囿中之鹿,急则奔突,缓之自定。吾区处自有道,不烦徙也。”等固请不已,乃听分徙三万余落于
河西,西至白盐池。敕勒皆惊骇,曰:“圈我于
河西,欲杀我也!”谋西奔凉州。刘屯五原河北,
安原屯悦拔城以备之。癸卯,敕勒数千骑叛北走,追讨之;走者无食,相枕而死。
[7]北魏新近强行迁徙的敕勒部落牧民一千余家,不堪北
魏军将和官吏的敲榨勒索之苦,怨声载道,暗中约定等到野草繁盛牧马肥壮时,逃回
漠北的故乡。尚书令刘、左仆射
安原上疏
拓跋焘,奏请趁黄河冰封尚未融化的时候,把他们强行迁移到
河西,等到春天黄河冰解,让他们无法向北逃走。
拓跋焘说:“他们这些人的习俗,就是长期游牧放荡。就好象关在栅栏里的野鹿,逼得太急就会乱闯乱跳,对他们缓和宽容一些,自然就会安定下来了。我自有对付办法,不必再行迁徙了。”刘等人一再请求,
拓跋焘最后只好允许分出三万多帐落的牧民迁移到
河西。向西行进到白盐池,敕勒部的牧民都惊骇不已,说:“朝廷把我们圈到
河西,是要杀我们呀!”于是,又策划乘机向西逃奔凉州。刘当时屯驻在
五原黄河以北;安原则驻扎在悦拔城,严密防备。癸卯(十七日),敕勒部落的移民几千人骑马向北逃去,刘指挥军队紧紧追击;敕勒部落逃走的移民因为无食无水,互相挤压着死在一起。
[8]魏南边诸将表称:“宋人大严,将入寇,请兵三万,先其未发,逆击之,足以挫其锐气,使不敢深入。”因请悉诛河北流民在境上者以绝其乡导。魏主使公卿议之,皆以为当然。
崔浩曰:“不可。南方下湿,入夏之后,水潦方降,草木蒙密,地气郁蒸,易生疾疠,不可行师。且彼既严备,则城守必固。留屯久攻,则粮连不继;分军四掠,则众力单寡,无以应敌。以今击之,未见其利。彼若果能北来,宜待其劳倦,秋凉马肥,因敌取食,徐往击之,此万全之计也。朝廷群臣及西北守将,从陛下征伐,西平赫连,北破蠕蠕,多获美女、珍宝,牛马成群。南边诸将闻而慕之,亦欲南钞以取资财,皆营私计,为国生事,不可从也。”魏主乃止。
[8]北魏守卫南方边境的将领们上疏说:“宋人已经戒严,很快就要向我们进攻,我们请求增援三万人,在他们尚未进攻之前先发制人迎击敌人。这样,足以挫折他们的锐气,使他们不敢深入我们国土。”因而请求把边境一带黄河以北的流民全部屠杀,以便断绝刘宋军的向导。
拓跋焘命令朝廷中的文武大臣讨论,大家全都同意。
崔浩却说:“不行。南方地势低洼潮显,入夏以后雨水增多,草木茂盛,地气闷热,容易生病,不利于军事行动。况且,
宋国已经加强戒备,因此城防一定坚固。我们的军队驻守城下长期进攻,后方粮秣就会供应接继不上;把军队分散,四处掠夺,就会使本来集中的力量分散削弱,没有办法对付敌人。所以,在眼下这个季节出师进攻
宋国,还没看出有什么好外。
宋国的军队假如真的敢来进攻,我们应当以逸待劳,与他们周旋,等到秋天天气凉爽战马肥壮的时候,夺取敌人的粮食,慢慢地进行反击,这才是万全之计呀。朝廷中文武群臣和西北边防守将跟从陛下出征作战,向西削平了夏国的赫连氏,向北大破
柔然汗国,俘获了许多美女、珍宝和成群的牛马。驻守南部边防的将领们听说后早就羡慕不已,也想南下攻打
宋国,抢劫资财,他们都是为自己的利益,却为国家惹事生非,他们的请求,万万不能答应。”
拓跋焘才停止。
诸将复表:“南寇已至,所部兵少,乞简
幽州以南劲兵助己戍守,及就漳水造船严备以拒之。”公卿皆以为宜如所请,并署
司马楚之、鲁轨、
韩延之等为将帅,使招诱南人。浩曰:“非长策也。楚之等皆彼所畏忌,今闻国家悉发
幽州以南精兵,大造舟舰,随以轻骑,谓国家欲存立司马氏,诛除刘宗;必举国震骇,惧于灭亡,当悉发精锐,并心竭力,以死争之,则我南边诸将无以御之。今公卿欲以威力却敌,乃所以速之也。张虚声而召实害,此之谓矣。故楚之之徒,往则彼来,止则彼息,其势然也。且楚之等皆纤利小才,止能招合轻薄无赖而不能成大功,徒使国家兵连祸结而已。昔
鲁轨说
姚兴以取荆州,至则败散,为蛮人掠卖为奴,终于祸及
姚泓,此已然之效也。”魏主未以为然。浩乃复陈天时,以为南方举兵必不利,曰:“今兹害气在扬州,一也;庚午自刑,先发者伤,二也;日食昼晦,宿值斗、牛,三也;荧惑伏
于翼、轸,主乱及丧,四也;太白未出,进兵者败,五也。夫兴国之君,先修人事,次尽地利,后观天时,故万举万全。今
刘义隆新造之国,人事未洽;灾变屡见,天时不协;舟行水涸,地利不尽。三者无一可,而义隆行之,必败无疑。”魏主不能违众言,乃诏冀、定、相三州造船三千艘,简
幽州以南戍兵集河上以备之。
北魏南部边防守将又上疏奏报:“南方的敌寇已经攻来,我们的兵员太少,请朝廷挑选幽州以南的劲旅帮助守卫城池。并请在漳水沿岸,建造战舰,来抵抗宋兵的进攻。”北魏朝中的文武大臣们,都认为应该批准这项请求,并应该任命
司马楚之、鲁轨、
韩延之等为将帅,使他们引诱刘宋的百姓归附。
崔浩却说:“这不是长久之计。
司马楚之等人都是
宋国畏惧和忌惮的人物,如今宋国一旦听说我们调动全部幽州以南的精锐部队,并且兴造舰只,又有大批轻骑兵为后继部队,他们一定会以为我们朝廷打算恢复晋朝司马氏的政权,消灭刘氏家族;一定会全国震惊,害怕灭亡。于是,他们就会动员全国的精锐部队,齐心竭力,拼死抵抗。这样一来,我们南方驻防的各将领就无法抵抗
宋军的攻势。现在诸位大臣打算用声威击退敌人,其结果只能是加速他们的进攻。虚张声势,却招来了实际的损害,指的正是这种做法。所以
司马楚之这些叛变过来的将领去打
宋国,宋国一定北来;不去,他们一定停止,这是必然的。而且
司马楚之这些人,都是目光短浅、贪图小便宜的人物,只能招集一些见识浅薄的无赖之徒,不能成就大事,白白使国家兵连祸结而已。当年
鲁轨劝说
姚兴派叛人夺取荆州,刚进入东晋境内,大军突然瓦解,士卒们被南蛮人活捉,卖为奴隶,造成的灾祸最终殃及
姚泓,这是看得到的结果啊!”
拓跋焘对
崔浩这一席话却不以为然。
崔浩于是又为
拓跋焘分析天象,说明刘宋发动军事攻击,一定会损兵折将,说:“今年的‘害气’在扬州,这是第一。今年‘庚午’,‘庚’‘午’相克,先发动战争的必受伤害,这是第二。发生日食白天昏暗,太阳停留在斗宿牛宿,这是第三。火星隐藏在翼宿、轸宿,预示天下大乱和丧亡,这是第四。金星没有出现,军事上的攻击一定失败,这是第五。作为一个有志于振兴国家的君主,应该先治理好百姓的事,然后充分利用地利,最后顺应天时,所以才能做什么事都成功。而今,
刘义隆统治的是一个刚刚建立的国家,君臣与百姓的关系并未融洽;天变和灾异多次出现,这是天时不助;各地河水干涸,舟行困难,这是地利不畅。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之中,没有一项对他们有利,而
刘义隆却举兵进攻,结果一定要失败,毫无疑问。”
拓跋焘还是不能不考虑大多数人的意见,于是下诏命令在
冀州、
相州、定州三州造战船三千艘;选派幽州以南各地驻军在黄河北岸集结戒备。
[9]秦乞伏什寅母弟前将军白养、镇卫将军去列,以什寅之死,有怨言,
秦王暮末皆杀之。
[9]西秦国乞伏什寅的胞弟、前将军乞伏白养,镇卫将军乞伏去列二人对于乞伏什寅的死,深怀怨恨,口出怨言,被
乞伏暮末先后杀死。
[10]夏,四月,甲子,魏主如云中。
[10]夏季,四月,甲子(初八),北魏国主拓跋焘前往云中。
[11]敕勒万余落复叛走,魏主使尚书封铁追讨,灭之。
[11]被北魏俘虏的敕勒部落的牧民一万多帐落,再次叛逃。拓跋焘派尚书封铁前去追击讨伐,把他们全部消灭了。
[12]六月,己卯,以氐王杨难当为寇军将军、秦州刺史、武都王。
[12]六月,己卯(二十四日),刘宋朝廷任命氐王杨难当为
冠军将军、秦州刺史,晋封武都王。
[13]魏主使平南大将军、丹阳王大毗屯河上,以
司马楚之为安南大将军,封琅邪王,屯颍川以备宋。
[13]北魏国主
拓跋焘命令平南大将军、丹阳王拓跋大毗驻防黄河北岸;任命
司马楚之为安南大将军,封琅邪王,屯驻颍川来防备
宋军的进攻。
[14]吐谷浑王慕将其众万八千袭秦定连,秦
辅国大将军段晖等击走之。
[14]吐谷浑汗国可汗
慕容慕率领他的部众一万八千人,突袭西秦所属的定连。西秦辅国大将军段晖等击退了来犯的吐谷浑军队。
[15]
到彦之自淮入泗,水渗,日行才十里,自四月至秋七月,始至须昌。乃溯
河西上。
[15]刘宋右将军
到彦之率领大军从
淮河进入泗水,天旱水浅,每天行军才十里,从四月出发一直到秋季七月,才抵达须昌。于是,进入黄河逆流而上。
魏主以河南四镇兵少,命诸军悉收众北渡。戊子,魏戍兵弃城去;戊戌,
滑台戍兵亦去。庚子,魏主以大鸿胪阳平公杜超为
都督冀·定·相三州诸军事、太宰,进爵
阳平王,镇邺,为诸军节度。超,密太后之兄也。庚戌,魏洛阳、虎牢戍兵皆弃城去。
北魏国主
拓跋焘认为黄河以南四个军事重镇的兵力太少,命令坐镇的各路将军一律收兵,撤退到黄河以北。戊子(初四),北魏驻防在的军队弃城而去;戊戌(十四日),
滑台的守军也撤离。庚子(十六日),
拓跋焘任命大鸿胪、阳平公杜超为
都督定、相、冀三州诸军事、太宰,进封为
阳平王,负责镇守邺城,总领各路大军。杜超是
拓跋焘乳娘密太后杜氏的哥哥。庚戌(二十六日),洛阳、虎牢两镇北魏的守军也都弃城逃去。
到彦之留朱之守
滑台,尹冲守虎牢,
建武将军杜骥守
金墉。骥,预之玄孙也。诸军进屯灵昌津,列守南岸,至于
潼关。于是司、兖既平,诸军皆喜,王仲德独有忧色,曰:“诸贤不谙北土情伪,必堕其计。胡虏虽仁义不足,而凶狡有余,今敛戍北归,必并力完聚。若河冰既合,将复南来,岂可不以为忧乎!”
到彦之留下司徒从事郎中朱之镇守
滑台,司州刺史尹冲驻守虎牢、
建武将军杜骥驻守
金墉。
杜骥是
杜预的玄孙。刘宋其他各路大军进驻灵昌津,沿黄河南岸列阵守御,一直到潼关。于是,司州、兖州全部收复,各路军队都大喜过望。只有
安北将军王仲德满面忧愁,说:“各位将军完全不解北方的真实情况,一定会中敌人的计谋。胡虎虽仁义道德不足,凶险狡诈却有余,他们今天弃城北归,一定正在集结会师。如果黄河冰封,势必会再次南下进攻,怎能不让人担忧!”
[16]甲寅,林邑王范阳迈遣使入贡,自陈与交州不睦,乞蒙恕宥。
[16]甲寅(三十日),林邑国王范阳迈派遣使臣到刘宋进贡,承认与刘宋所属的交州有冲突,请求宽恕。
[17]八月,魏主遣
冠军将军安颉督护诸军,击
到彦之。丙寅,彦之遣裨将吴兴
姚耸夫渡河攻冶坂,与颉战;耸夫兵败,死者甚众。戊寅,魏主遣征西大将军
长孙道生会丹杨王大毗屯河上以御彦之。
[17]八月,北魏国主
拓跋焘,派遣冠军将军安颉统御各路人马,袭击
到彦之的军队。丙寅(十二日),
到彦之派遣副将军吴兴人
姚耸夫渡黄河北上,进攻冶坂,迎战安颉。结果,
姚耸夫兵败,战死的士卒很多。戊寅(二十四日),
拓跋焘派征西大将军
长孙道生会合丹杨王拓跋大毗屯兵黄河北岸,防御
到彦之。
[18]燕太祖寝疾,召
中书监申秀、侍中阳哲于内殿,属以后事。九月,病甚,辇而临轩,命太子翼摄国事,勒兵听政,以备非常。
[18]
北燕王
冯跋重病,征召
中书监申秀、侍中阳哲来到寝殿嘱托后事。九月,
冯跋病情加重,乘辇车到金銮殿,命令皇太子冯翼主持朝政,统率全国的军队,防止发生意外的变化。
宋夫人欲立其子受居,恶翼听政,谓翼曰:“上疾将瘳,柰何遽欲代父临天下乎!”翼性仁弱,遂还东宫,日三往省疾。宋夫人矫诏绝内外,遣阍寺传问而已,翼及诸子、大臣并不得见,唯中给事胡福独得出入,事掌禁卫。
冯跋的妃子宋夫人,打算立自己的儿子冯受居继承帝位,她厌恶太子冯翼主持朝政,对冯翼说:“皇上的病就要痊愈了,你何必急于代替父亲君临天下呢?”冯翼的性情文弱仁厚,他听从了宋夫人的话,退位返回了东宫,每天三次去看望父皇。冯翼出来后,宋夫人就假传圣旨,不许朝廷内外的官员再进宫探病,如有事,只能派宦官传达。冯翼及其它几个皇子、朝中文武重臣全都不能见到皇帝。唯有中给事胡福一个人,可以自由出入,专门负责皇宫的安全警卫。
福虑宋夫人遂成其谋,乃言于司徒、
录尚书事、中山公弘,弘与壮士数十人被甲入禁中,宿卫皆不战而散。宋夫人命闭东,弘家僮库斗头劲捷有勇力,逾阁而入,至于皇堂,射杀女御一人。太祖惊惧而殂,弘遂即天王位,遣人巡城告曰:“天降凶祸,大行崩背,太子不侍疾,群公不奔丧,疑有逆谋,社稷将危。吾备介弟之亲,遂摄大位以宁国家;百官扣门入者,进陛二等。”
胡福非常忧虑宋夫人的阴谋将会成功,于是,就把宋夫人的异常举动报告给司徒、
录尚书事、中山公
冯弘。
冯弘亲自率领几十个全副武装的武士,闯进后宫。负责宫廷禁卫的军队未加抵抗就一哄而散了。宋夫人命令关闭东,
冯弘的家僮库斗头敏捷而有勇力,翻墙跳过门进入寝宫,一箭射死一个宫女。
冯跋躺在床上看到眼前发生的一切,不胜惊骇,霎时气绝而死。
冯弘乘势来到金銮殿,登上了大位,他派人到城中街巷中宣告:“天上降下大祸,皇帝驾崩,太子冯翼不在病榻前侍候,朝中文武大臣也不赶来奔丧,恐怕有人阴谋叛逆不道,危及社稷。于是我以天王大弟的身份,暂时登上大位,安定国家;百官中入宫朝见的人,进级二等。”
太子翼帅东宫兵出战而败,兵皆溃去,弘遣使赐翼死。太祖有子百余人,弘皆杀之。谥大祖曰文成皇帝,葬长谷陵。
太子冯翼统率东宫卫队出宫抵抗,大败,他手下的士卒全部溃散,
冯弘派人逼迫冯翼自尽。北燕王
冯跋共有儿子一百余人,
冯弘把他们全部杀死。谥
冯跋称文成皇帝,庙号称太祖,安葬于长谷陵。
[19]己丑,夏主遣其弟谓以代伐魏城,魏平西将军始平公隗归等击之,杀万余人,谓以代遁去。夏主自将数万人邀击隗归于城东,留其弟上谷公社干、广阳公度洛孤守
平凉,遣使来求和,约合兵灭魏,遥分河北:自
恒山以东属宋,以西属夏。
[19]己丑(初六),夏王
赫连定派他的弟弟赫连谓以代攻击北魏的城。北魏平西将军、始平公拓跋隗归等,率兵反击,杀死夏军一万余人,赫连谓以代远逃。
赫连定又亲自统率数万人,在城以东截击拓跋隗归,留下他的弟弟、上谷公赫连社干和广阳公赫连度洛孤驻守
平凉。又派使臣出使刘宋请求和解,约定联合起来灭掉北魏,预先瓜分黄河以北地区:从
恒山以东,划归刘宋;恒山以西,划归夏国。
魏主闻之,治兵将伐夏,群臣咸曰:“
刘义隆兵犹在河中,舍之西行,前寇未必可克,而义隆乘虚济河,则失山东矣。”魏主以问
崔浩,对曰:“义隆与
赫连定遥相招引,以虚声唱和,共窥大国,义隆望定进,定待义隆前。皆莫敢先入;譬如连鸡,不得俱飞,无能为害也。臣始谓义隆军来,当屯止河中,两道北上,东道向
冀州,西道冲邺,如此,则陛下当自讨之,不得除行。今则不然。东西列兵径二千里,一处不过数千,形分势弱。以此观之,伫儿情见,此不过欲固河自守,无北渡意也。
赫连定残根易摧,拟之必仆。克定之后,东出潼关,席卷而前,则威震南极,江、淮以北无立草矣。圣策独发,非愚近所及,愿陛下勿疑。”甲辰,魏主如
统万,遂袭
平凉,以卫兵将军王斤镇蒲坂。斤,建之子也。
北魏国主
拓跋焘得到这个消息,立即动员军队,准备进攻夏国。朝廷中的文武群臣都说:“
刘义隆的大军,还在黄河中游逗留,我们却放弃南方的防御,转赴西征。前面夏国的军队未必能一举攻克,后方的
刘义隆就要举兵渡过黄河,乘虚而入,我们就会失去太行山以东的大片领土。”
拓跋焘又征求
崔浩的意见,崔浩回答说:“
刘义隆与
赫连定遥相勾结,互相呼应,只不过是虚张声势,一唱一和,共同窥伺强邻。
刘义隆希望
赫连定大举进攻,赫连定却等待
刘义隆先打,结果没有一个敢先打进我们的国土。他们就象被捆缚在一起的两只鸡一样,不能同时起飞,当然也就不会产生威胁。我当初认为:
刘义隆的大军开来,应该据守黄河中游,分兵两路北伐。东路军直指冀州,西路军则进攻邺城,这样一来,陛下您就可以亲自出马打击他们,不能怠慢。现在形势的发展却完全不同,
宋军从东向西所设的防线,长达二千里,每个地方分布的兵力量多不过几千人,兵力分散,力量削弱。如此看来,他们困顿虚弱的本质已经暴露无遗,这只不过是打算固守黄河防线,并没有北伐的意图呀。而
赫连定,就象枯树的残根,很容易摧毁,一击就倒。我们攻克
赫连定以后,就可以东出潼关,席卷向前,必会威震最南面的地方,而长江、淮河以北将没有一根草可以生存。皇上的英明决断,不是一般愚劣之人所能领会的,希望陛下不要迟疑。”甲辰(二十一日),拓跋焘前往
统万,于是指挥军队袭击
平凉,命卫兵将军
王斤镇守蒲坂。
王斤是王建的儿子。
[20]秦自正月不雨,至于九月,民流叛者甚众。
[20]西秦从正月以后,天旱无雨,直到九月,百姓流亡叛逃的人数很多。
[21]冬,十月,以竟陵王义宣为南徐州刺史,犹戍石头。
[21]冬季,十月,刘宋文帝任命竟陵王刘义宣为南徐州刺史,仍旧驻守石头。
[22]戊午(初五),刘宋设置钱币署,铸造
四铢钱。
[23]刘宋右将军
到彦之、安北将军王仲德沿黄河南岸布防之后,回守东平。
乙亥,魏安颉自委粟津济河,攻
金墉。
金墉不治既久,又无粮食;
杜骥欲弃城走,恐获罪。初,高祖灭秦,迁其钟于江南,有大钟没于洛水,帝使
姚耸夫将千五百人往取之。骥绐之曰:“
金墉城已修完,粮食亦足,所乏者人耳。今虏骑南渡,当相与并力御之;大功既立,牵钟未晚。”耸夫从之。既至,见城不可守,乃引去,骥遂南遁。丙子,安颉拔洛阳,杀将士五千余人。
杜骥归,言于帝曰;“本欲以死固守,
姚耸夫及城遽走,人情沮败,不可复禁。”上大怒,诛耸夫于寿阳。耸夫勇健,诸偏裨莫及也。
乙亥(二十二日),北魏冠军将军安颉从委粟津渡过黄河南下,攻打
金墉城。
金墉已经很久没有得到修缮,防御工事破败,加上城中缺少粮食。刘宋守将
杜骥打算弃城逃走,又惧怕受到朝廷的军法惩治。当初,
刘裕消灭后秦时,把后秦皇家巨钟运回江南,途中有一只巨钟沉没洛水。这时,刘义隆派
姚耸夫率领一千五百人前去打捞。
杜骥哄骗
姚耸夫说:“金墉城已修整完竣,粮食也充足,最为缺少的就是兵员。如今魏国胡虏的骑兵大举南下,我们应当齐心协力地抵御敌人的进攻,等大功告成,再去打捞沉钟也不迟。”
姚耸夫同意了
杜骥的一番话。等到了
金墉,姚耸夫看到城池难以据守,于是率军退走。
杜骥也乘机放弃破城,向南逃走。丙子(二十三日),北魏将军安颉攻陷洛阳城,屠杀刘宋守城将士五千余人。
杜骥逃回京师,向刘宋文帝报告说:“我本打算拼死固守
金墉,可是姚耸夫刚一进城转身就走,使城中的将士人心涣散,情绪低落,难以挽救。”文帝听到这些,暴怒如雷,立即下诏将
姚耸夫在寿阳就地斩首。
姚耸夫勇猛善战,其他将领都赶不上他。
魏河北诸军会于七女津。
到彦之恐其南渡,遣裨将王蟠龙溯流夺其船,杜超等击斩之。安颉与
龙骧将军陆俟进攻虎牢,辛巳,拔之;尹冲及荥阳太守
清河崔模降魏。
北魏黄河以北的各路军队在七女津会师。
到彦之担心敌人要渡过黄河南下进攻,就派
副将王蟠龙逆流而上,劫夺敌人的战船,却被北魏阳平王杜超等击败,王蟠龙被杀。于是,北魏冠军将军安颉、
龙骧将军陆俟合兵进攻虎牢。辛巳(二十八日),攻克
虎牢城。司州刺史尹冲以及荥阳太守
清河人崔模投降了北魏。
[24]
秦王暮末为
河西所逼,遣其臣王恺、乌讷阗请迎于魏,魏人许以
平凉、安定封之。暮末乃焚城邑,毁宝器,帅户万五千,东如上。至高田谷,给事黄门侍郎郭恒谋劫
沮渠兴国以叛;事觉,暮末杀之。夏主闻暮末将至,发兵拒之。暮末
留保南安,其故地皆入于吐谷浑。
[24]西秦王
乞伏暮末在
北凉的军事威胁下,派使臣王恺、乌讷阗出使北魏,请求派兵援助。北魏许诺把尚在夏国掌握中的
平凉郡和安定郡封给
乞伏暮末。
乞伏暮末于是纵火焚烧城邑,捣毁了宝物,统率部众一万五千户,向东前往上。
乞伏暮末的大队人马刚走到高田谷,给事黄门侍郎郭恒等人阴谋劫特
沮渠兴国,反叛西秦。郭恒的密谋泄漏,
乞伏暮末杀掉了郭恒。夏王赫连定听说
乞伏暮末的大军将来进攻,发兵抵抗。
乞伏暮末只好就地固守南安,西秦的故土全被吐谷浑汗国占领。
[25]十一月,乙酉,魏主至平凉,夏上谷公社干等婴城固守;魏主使
赫连昌招之,不下,乃使
安西将军古弼等将兵趣安定。夏主自城还安定,将步骑二万北救平凉,与弼遇,弼伪退以诱之;夏主追之,魏主使
高车驰击之,夏兵大败,斩首数千级。夏主还走,登鹑觚原,为方陈以自固,魏兵就围之。
[25]十一月,乙酉(初三),北魏国主
拓跋焘抵达平凉,夏国上谷公赫连社干等人绕城固守。拓跋焘命
赫连昌招抚他们,赫连社干等不听赫连昌的劝招。于是,
拓跋焘派
安西将军古弼等率兵直指安定。夏王赫连定从城返回安定,率领步、骑兵二万人向北增援
平凉。途中,正巧与
古弼军遭遇,古弼假装撤退,诱敌深入。夏王赫连定紧追不舍,
拓跋焘派高车部落飞速增援,截击夏国军队,夏军大败,被斩首的士卒达几千人。
赫连定仓皇逃回,退守鹑觚原,布置方阵自保。北
魏军队赶来把他团团包围。
[26]壬辰,加
征南大将军檀道济都督征讨诸军事,帅众伐魏。
[26]壬辰(初十),刘宋加授
征南大将军檀道济为都督征讨诸军事,统率大队人马讨伐北魏。
甲午(十二日),北魏寿光侯叔孙建、汝阴公
长孙道生渡过黄河南下。
到彦之闻洛阳、虎牢不守,诸军相继奔败,欲引兵还。殿中将军
垣护之以书谏之,以为宜使竺灵秀助朱之守
滑台,自帅大军进拟河北,且曰:“昔人有连年攻战,失众乏粮,犹张胆争前,莫肯轻退。况今青州丰穰,济漕流通,士马饱逸,威力无损。若空弃
滑台,坐丧成业,岂朝廷受任之旨邪!”彦之不从。护之,苗之子也。
到彦之听说洛阳、虎牢失守,各路军队相继失败的消息,打算撤军。殿中将军
垣护之写信给
到彦之劝阻他,认为到彦之应派竺灵秀帮助朱之死守
滑台,然后亲自统率军队进攻黄河以北,还说:“过去,曾有人连年攻战,损兵折将,粮草断绝,仍然奋勇出击,不肯轻易向后退却。何况如今青州粮食丰收,粮草充足,济河漕运畅通,将士战马都饱食强健,战斗力并没有受到削弱。如果白白地放弃
滑台,坐视成功的大业丢失,岂不是辜负了朝廷的重托吗!”
到彦之没有接受。
垣护之是垣苗的儿子。
彦之欲焚舟步走,王仲德曰:“洛阳既陷,虎牢不守,自然之势也。今虏去我犹千里,
滑台尚有强兵,若遽舍舟南走,士卒必散。当引舟入济,至马耳谷口,更详所宜。”彦之先有目疾,至是大动;且将士疾疫,乃引兵自清入济。南至历城,焚舟弃甲,步趋彭城。竺灵秀弃须昌,南奔湖陆,青、兖大扰。长沙王
义欣在彭城,将佐恐魏兵大至,劝义欣委镇还都,义欣不从。
到彦之打算烧毁战船步行撤退,安北将军王仲德说:“洛阳陷落,虎牢失守,这是必然的趋势。但是,现在敌人距我们还有千里之遥,滑台城又有强兵把守,如果突然放弃战船步行逃走,士卒们一定会四处溃散。我们应该乘战船进入济河,等到了马耳谷的关口,再作进一步的决定。”
到彦之原先就有眼病,这时更加严重,疼痛难忍。况且军中将士染上瘟疫的人也很多,
到彦之于是率军从清口驶进济水,又南下抵达历城,焚毁战舟,抛弃铠甲,步行直奔
彭城。兖州刺史竺灵秀也放弃须昌,南下逃往湖陆,
青州、兖州陷于混乱。长沙王刘义欣这时正在
彭城,他的将领们惧怕北魏大军大批攻来,都劝刘义欣放弃彭城返回京师,刘义欣没有听从。
魏兵攻济南,济南太守武进萧承之帅数百人拒之。魏众大集,承之使偃兵,开城门。众曰:“贼众我寡,柰何轻敌之甚!”承之曰:“今悬守穷城,事已危急;若复示弱,必为所屠,唯当见强以待之耳。”魏人疑有伏兵,遂引去。
北魏的军队开始进攻济南,济南太守武进人
萧承之率领几百名士卒奋勇抵抗。北魏军队聚集城下,准备攻城。
萧承之命令士卒们隐蔽起来,大开城门。
萧承之的部下说:“现在敌众我寡,怎么可以如此轻敌!”萧承之说:“我们困守一座被抛弃在敌人后方的孤城,情势危急。如果向敌人示弱,必定会遭到屠杀,只有摆出强大的姿态来等待敌人。”北魏兵看到这种情形,怀疑城里有重兵埋伏,于是撤退。
[27]魏军围夏主数日,断其水草。人马饥渴。丁酉,夏主引众下鹑觚原。魏武卫将军丘眷击之,夏众大溃,死者万余人。夏主中重创,单骑走,收其馀众,驱民五万,西保上。魏人获主之弟丹
杨公乌视拔、武陵公秃骨及
公侯以下百余人。是日,魏兵乘胜进攻安定,夏东平公乙斗弃城奔长安,驱略数千家,西奔上。
[27]北魏军队围攻
赫连定已有几天,切断了水源和粮草运输线。夏国的人马饥渴交加。丁酉(十五日),夏王赫连定率众冲下了鹑觚原。北魏武卫将军丘眷截击敌人,夏国军队全军溃败,被杀一万多人。
赫连定也身负重伤,只身骑马逃跑,途中又集结残兵败将,驱使老百姓五万人,向西退保上。魏军生擒
赫连定的弟弟丹杨公赫连乌视拔武陵公赫连秃骨以及公、侯以下的贵族和大臣一百多人。这天,北魏军又乘胜进攻安定,守城的夏国东平公赫连乙斗丢弃城池,逃奔长安。又强行裹胁百姓数千家向西逃往上。
[28]戊戌,魏叔孙建攻竺灵秀于湖陆,灵秀大败,死者五千余人。建还屯范城。
[28]戊戌(十六日),北魏寿光侯叔孙建,进攻刘宋兖州刺史竺灵秀据守的湖陆,竺灵秀大败,被斩杀的士卒达五千多人。
叔孙建得胜收兵,驻防范城。
[29]己亥,魏主如安定;庚子,还,临平凉,掘堑围之。安慰初附,赦秦、雍之民,
赐复七年。夏陇西守将降魏。
[29]己亥(十七日),北魏国主拓跋焘抵达安定。庚子(十八日),返回平凉城外,指挥将士在平凉城四周,深挖沟堑,重重包围。拓跋焘又安抚慰问新归附的百姓,免除秦、雍二州百姓的赋役七年。夏国陇西守将向北魏军投降。
[30]辛丑(十九日),北魏冠军将军安颉督率各路军队攻打
滑台。
[31]
河西王蒙逊遣尚书郎宗舒等人贡于魏,魏主与之宴,执崔浩之手以示舒等曰:“汝所闻崔公,此则是也。才略之美,于今无比。朕动止咨之,豫陈成败,若合符契,未尝失也。”
[31]
北凉河西王沮渠蒙逊派遣尚书郎宗舒等人到北魏进贡。
拓跋焘设宴招待,拉住
崔浩的手,向宗舒介绍说:“你们听说的崔先生,就是这位。他智略与才华的高妙,举世无双。我的一举一动,都要征求他的意见。他预测战场上的成败,就象合在一起的符信一样,不差分毫,从来没有失误。”
[32] 魏以叔孙建都督冀、青等四州诸军事。
[32]北魏朝廷任命
叔孙建为都督冀州、青州等四州诸军事。
[33]魏尚书库结帅骑五千迎
秦王暮末。秦卫将军吉毗以为不宜内徙,暮末从之,库结引还。
[33]北魏尚书库结率领骑兵五千,迎接西秦国王
乞伏暮末。西秦卫将军乞伏吉毗认为不应内迁投靠北魏,
乞伏暮末同意。库结只好领兵而回。
南安诸羌万余人叛秦,推
安南将军、督八郡诸军事、广宁太守焦遗为主,遗不从;乃劫遗族子长城护军亮为主,帅众攻南安。暮末请救于氐王杨难当。难当遣将军苻献帅骑三千救之,暮末与之合击诸羌。诸羌溃,亮奔还广宁,暮末进军攻之。以手令与焦遗使取亮,十二月,遗斩亮首出降,暮末进遗号镇国将军。秦略阳太守弘农杨显以郡降夏。
南安的各羌族部落一万余人背叛了西秦的统治,共同推举
安南将军、督八郡诸军事、广宁太守焦遗为盟主,焦遗拒绝。羌族部众于是劫持焦遗的族侄、长城护军焦亮为盟主,聚众攻打南安城。乞伏暮末向氐王
杨难当请求援兵,杨难当派将军苻献率骑兵三千人,赶赴救援,与乞伏暮末合兵反击各羌族部落军队的进攻。羌军溃败,焦亮逃回广宁,
乞伏暮末进攻广宁。亲自下手令命焦遗诛杀
焦亮。十二月,焦遗将焦亮斩首,出城投降。
乞伏暮末为焦遗加封号称
镇国将军。西秦略阳太守弘农人杨显献出郡城,投降夏国。
[34]辛酉,以长沙王义欣为
豫州刺史,镇寿阳。寿阳土荒民散,城郭颓败,盗贼公行;
义欣随宜经理,境内安业,道不拾遗,城府完实,遂为盛藩。芍陂久废,义欣修治堤防,引河水入陂,溉田万余顷,无复旱灾。
[34]辛酉(初九),刘宋朝廷任命长沙王刘义欣为
豫州刺史,镇守寿阳。寿阳土地荒芜,人民流散,城垣坍塌,盗贼公开抢劫。刘义欣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治理寿阳,不久,寿阳境内的人民就安居乐业,路不拾遗,城池坚固,仓廪充实,于是成了强盛的藩镇势力。
芍陂也早已残旧不堪,刘义欣修整堤防,引肥河水入陂,灌溉农田一万余顷,从此没有再出现旱灾。
[35]丁卯,夏上谷公社干、广阳公度洛孤出降,魏克平凉。
[35]丁卯(十五日),夏国上谷公赫连社干、广阳公赫连度洛孤出城投降,北魏军攻克了
平凉。
关中侯
豆代田得
奚斤、
娥清等,献于魏主。魏主以夏主之后赐代田,命斤膝行执酒以奉代田,谓斤曰:“全汝生者,代田也。”赐代田爵井陉侯,加
散骑常侍、右卫将军,领内都幢将。
北魏关中侯豆代田,救出了被俘
司空奚斤、宗正娥清等,呈献给
拓跋焘。
拓跋焘把赫连定的皇后赏赐给豆代田,命令
奚斤跪下用膝盖行走,向豆代田敬酒。
拓跋焘对
奚斤说:“是豆代田保全了你的性命。”赐封
豆代田为井陉侯,加授散骑常侍、右卫将军,兼领内都幢将。
夏长安、
临晋、武功守将皆走,关中悉入于魏。魏主留巴东公
延普镇安定,以
镇西将军王斤镇长安。壬申,魏主东还,以奚斤为宰士,使负酒食以从。
夏国长安、
临晋、武功等城的守将都弃城逃走,关中大片土地都纳入魏国版图。
拓跋焘留下巴东公拓跋
延普镇守安定;命镇西将军
王斤镇守长安。壬申(二十日),
拓跋焘班师东还,任命奚斤为宰士,命他背驮着酒类、饭菜跟从左右。
王斤骄矜不法,信用左右,调役百姓;民不堪命,南奔汉川者数千家。魏主案治得实,斩斤以徇。
北魏镇西将军王斤骄恣纵欲,多行不法,纵容左右亲信,随意调动和役使百姓。人民不堪忍受,向南逃往刘宋汉川的有几千家。
拓跋焘访查证实了
王斤的罪状,斩王斤示众。
[36]右将军到彦之、安北将军王仲德皆下狱免官,兖州刺史竺灵秀坐弃军伏诛。上见
垣护之书而善之,以为北高平太守。
[36]刘宋右将军
到彦之、安北将军
王仲德都被免职,逮捕入狱。兖州刺史竺灵秀,因弃军逃跑,斩首。文帝刘义隆看到
殿中将军垣护之给
到彦之的信,大加称许,随即任命垣护之为北
高平太守。
彦之之北伐也,甲兵资实甚盛;及败还,委弃荡尽,府藏、武库为之空虚。他日,上与群臣宴,有荒外降人在坐。上问尚书库部郎顾琛:“库人仗犹有几许?”琛诡对:“有十万人仗。”上既问而悔之,得琛对,甚喜。琛,和之曾孙也。
到彦之大军北伐之时,武器及各种军用物资十分充实,等到大败而回,一路上抛弃殆尽。朝廷仓库和武器库,因此空虚。有一天,文帝召集大臣们宴饮,有远方归降的人在座。
刘义隆问尚书库部郎
顾琛:“军械库中还有多少武器?”顾琛虚报说:“只够十万人使用。”文帝问完就很后悔,听到
顾琛的回答,才略觉宽慰,十分高兴。
顾琛是顾和的曾孙。
[37]彭城王义康与
王弘并录尚书,义康意犹怏怏,欲得扬州,形于辞旨;以弘弟昙首居中,为上所亲委,愈不悦。弘以老病,屡乞骸骨,昙首自求吴郡,上皆不许。义康谓人曰:“王公久病不起,神州讵宜卧治!”昙首劝弘减府中文武之半以授义康,上听割二千人,义康乃悦。
[37]刘宋彭城王
刘义康与
王弘共同担任
录尚书事,刘义康仍感到怏怏不快,打算代替
王弘兼任
扬州刺史,在言辞中毫不隐瞒。又因为王弘的弟弟
王昙首在朝中担任要职,深得文帝的倚重和信赖,就愈加不满。这时
王弘年老多病,多次请求辞职回乡;
王昙首主动要求担任吴郡太守,文帝都一概不许。
刘义康对别人说:“
王弘患病长期卧床,难道能在床上治理天下吗?”
王昙首劝王弘把府中文武官员的一半,分给刘义康管理。文帝下诏同意拨给
刘义康二千人,刘义康这才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