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申年(猴年)
纪年
高昌延昌四年
北齐河清三年
本年年表
斛律光陈文帝
天嘉五年(公元564年),封
陆子隆为
潮阳县伯。
北周初置沙州,公元564年改敦煌县为
鸣沙县,属
敦煌郡,因县南
鸣沙山而名之。
北齐武成帝名高湛,年号太宁、
河清,从公元561年到564年,在位仅仅四年,后为太上皇。
河清三年(公元564年),北周派大将达奚成兴侵齐平阳(山西临汾西南),北齐派
斛律光率步骑3万抵抗。在
芒山大败周兵。
公元564年改绳州为
汶州,凤仪镇为
汶州,北部郡和
广阳县治所。
北齐在武成帝
河清三年(公元564年),由
封述等人在总结十余年的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北齐律》,使之成为当时具有最高水准的封建法典。
公元564年(北齐·
河清三年)
齐州(治历城)大水,人民死者不可胜计。
四禅寺遗址北周武帝
保定四年(公元564年),宇文护联合突厥准备讨伐北齐,北齐立即遣使与北周通好。
公元564年,昏庸无能的
武成皇帝采纳了和士开的建议,让位给太子高纬。
公元564年,大将军
欧阳頠去世,
欧阳纥继承了父亲的爵位。
北周
保定元年(公元561年)置
平羌县,定四年(公元564年)建平羌郡,自此即成为川西重镇,一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北周
保定四年(公元564年)撤消安乐戍,设合江县至 今。
北周
保定四年(公元564年)改为
同昌县,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更名为
归仁县,清置江口分州。
徐显秀,北齐政权的太尉太保尚书令。河靖三年(公元564年)因作战英勇,被封为武安王。
逝世名人
梁弥定(541—564)西晋永嘉元年(公元307年),羌人始建宕昌国。为南北朝时期宕昌国君主之一。前任君主
梁仚定之弟。
公元564年,大将军
欧阳頠去世。
欧阳頠,字靖世,长沙临湘人也。为郡豪族。祖景达,梁代为本州治中。父僧宝,屯骑校尉。頠少质直有思理,以言行笃信著闻于岭表。父丧毁瘠甚至。家产累积,悉让诸兄。州郡频辟不应,乃庐于麓山寺傍,专精习业,博通经史。年三十,其兄逼令从宦,起家信武府中兵参军,迁平西邵陵王中兵参军事。
大事
(1)春,正月,庚申朔,齐主登北城,军容甚整。突厥咎周人曰:“尔言齐乱,故来伐之。今齐人眼中亦有铁,何可当邪。”
(1)春季,正月,庚申朔(初一),北齐武成帝登上
晋阳北城,军容非常整齐。突厥人埋怨北周人说:“你们说齐国混乱,所以来讨伐他们。现 在齐人眼中都放出铁一样的光来,怎么能抵挡啊。”
周人以步卒为前锋,从西山下去城二里许。诸将咸欲逆击之,
段韶曰:“步卒力势,自当有限,今积雪既厚,逆战非便,不如阵以待之。彼劳我逸,破之必矣。”既至,齐悉其锐师鼓噪而出。突厥震骇,引上西山,不肯战,周师大败而还。突厥引兵出塞,纵兵大掠,自
晋阳以往七百余里,人畜无遗。
段韶追之,不敢逼。突厥还至陉岭,冻滑,乃铺毡以度,
胡马寒瘦,膝已下皆无毛;
比至长城,马死且尽,截杖之以归。
北周军队以步兵为前锋,从西山下来,离城二里多路。北齐将领们都准备迎击,
段韶说:“步兵的兵势,力量很有限,现 在积雪很厚,迎战很不方便,不如
严阵以待。对方疲劳而我方安逸,一定能打败对方。”北周军队来到,北齐精锐的军队呐喊着全数出击。突厥震动惊怕,领军队上了西山,不肯出战,北周的军队大败而还。突厥带着军队出了塞外,放纵士兵大肆抢劫,从
晋阳以北的七百多里地方,人畜被劫掠一空。
段韶追赶,但不敢靠近。突厥退到陉岭,地冻路滑,只好在路上铺了毛毡行走,胡地的马受冷病瘦,膝盖以下的毛都没有了,等到了长城,马都快
死光了,于是截短矛杆当棍子拄着回去。
达奚武至平阳,未知忠退,
斛律光与书曰:“鸿鹄已翔于寥廓,罗者犹视于沮泽。”武得书,亦还。光逐之,入周境,获二千余口而还。”
北周的
达奚武到平阳,不知道
杨忠已经退走。北齐的
斛律光写信给他说:崐“鸿雁已在
蓝天翱翔,张网的却还在水草丛生的沼泽地等候。”
达奚武见到信,也退走了。
斛律光追逐进入北周境内,俘获二千多人就返回了。
光见帝于
晋阳,帝以新遭大寇,抱光头而哭。任城王进曰:“
何至于此,”乃止。
斛律光在
晋阳朝见武成帝,武成帝因为刚遭到大肆劫掠,抱住斛律光的头痛哭。任城王高劝他说:“何至于。”这才不哭。
初,齐显祖之世,周人常惧齐兵西渡,每至冬月,守河
椎冰。及世祖即位,嬖幸用事,朝政渐紊,齐人
椎冰以备周兵之逼。
斛律光忧之,曰:“国家常有吞关、陇之志,今日至此,而唯玩声色乎。”
当初,文宣帝在世时,北周常常怕北齐军队西渡,每到冬天,守在黄河边凿开冰凌。到武成帝即位,奸佞小人当权,朝政逐渐混乱,北齐人凿冰防备北周军队入侵。
斛律光很担忧,说:“国家常有吞并关、陇的志向,到了今天这样的地步,只好喜好声色狗马。”
(2)辛巳,上祀南郊。
(2)辛巳(二十二日),陈文帝到南郊祭天。
(3)二月,庚寅朔,日有食之。
(3)二月,庚寅朔(初一),出现日食。
(4)初,齐显祖命群官刊定魏《麟趾格》为《齐律》,久而不成。时军国多事,决狱罕依律文,相承谓之“变法从事”。世祖即位,思革其弊,乃督修律令者,至是而成,律十二篇,令四十卷。其刑名有五:一曰死,重者之,次枭首,次斩,次绞;二曰流,投边裔为兵;三曰刑,自五岁至一岁;四曰鞭,自百至四十;五曰杖,自三十至十;凡十五等。其流外官及老、小、阉、痴并过失应赎者,皆以绢代金。三月,辛酉,班行之,因大赦。是后为吏者始守法令。又敕
仕门子弟常讲习之,故齐人多晓法。
(4)当初,文宣帝下令群臣刊定魏朝的《麟趾格》为《齐律》,过了很久还没有完成。这时军务和国家的事情很多,叛决案件很少依据法律条文,习惯上叫做“变法从事。”武成帝即位后,想革除这种弊病,于是督促修订法律条令,这才制订了《律》十二篇,《令》四十卷。刑法的名目有五种:第一是死,罪重的
车裂,依次是割下头示众、斩杀、绞死;第二是流,充军到边域;第三是刑,刑期从五年到一年不等;第四是鞭,从一百到四十下不等;第五是杖,从三十到十下不等;一共分十五等。凡是流放去外地的官员以及年老、年幼、
太监、痴呆和犯有过失可以赎罪的,都允许用绢代替罚金。三月,辛酉(初三),《律》、《令》颁布实行,大赦在此以前的犯人。自此以后官吏才按照法律办案。又下令官吏家庭的子弟经常学习,所以北齐人都知道法律。
又令民十八受田输租调,二十充兵,六十免力役,六十六还田,免租调。一夫受露田八十亩,妇人四十亩,奴婢依良人,牛受六十亩。大率一夫一妇调绢一匹,绵八两,
垦租二石,义租
五斗;奴婢准良人之半;牛调二尺,垦租一斗,义租五升。
垦租送台,义租纳郡以备水旱。
又命令老百姓中满十八岁的授给田地并交纳赋税,二十岁的当兵,六十岁可以免除劳役,六十六岁时交还田地,免去赋税。男子一人授给八十亩露田,妇女授给四十亩,奴婢授给同样的亩数,有一头耕牛的增授六十亩。大致一对夫妇的赋税是一匹绢、八两棉,
垦租二石,义租
五斗。奴婢是平民的一半,一头牛征赋税二尺绢,
垦租一斗,义租五升。
垦租上缴中央,义租缴给所在郡以防水旱灾年。
(5)已巳,齐群盗田子礼等数十人,共动太师彭城景思王为主,诈称使者,径向第,至内室,称敕,牵上马,临以白刃,欲引向南殿。大呼不从,
盗杀之。
(5)已巳(十三日),北齐的田子礼等数十名盗贼,要裹胁太师彭城景思王高当首领,诈称是使者,去到高的宅第,进了内室,说是皇帝的命令,拉高上马,用刀对着他,要他领着去皇宫的南殿。高大叫不肯服从,被
盗贼杀死。
(6)庚辰,周初令百官执笏。
(6)庚辰(二十四日),北周第一次令百官上朝时手执“
朝笏”。
(7)齐以
斛律光为司徒,武兴王普为尚书左仆射。曾,归彦之兄子也。
甲申,以冯翊王润为司空。(7)北齐任命
斛律光为司徒,武兴王高普为尚书左仆射。高普是
高归彦的侄子。
甲申(二十八日),任命冯翊王
高润为司空。
(8)夏,四月,辛卯,齐主使兼散骑常侍皇甫亮来聘。
(8)夏季,四月,辛卯(初三),北齐武成帝派兼散骑常侍皇甫亮来陈朝聘问。
(9)庚子,周主遣使来聘。
(9)庚子(十二日),北周武帝派使者来陈朝聘问。
(10)癸卯,周以
邓公河南
窦炽为大宗伯。五月,壬戌,封世宗之子贤为毕公。
(10)癸卯(十五日),北周任命
邓公河南
窦炽为大宗伯。五月,壬戌(初五),封明帝的儿子
宇文贤为毕公。
(11)甲子,齐主还邺。
(11)甲子(初七),北齐武成帝回邺城。
(12)壬午,齐以
赵郡王睿为录尚书事,前司徒娄睿为太尉。
甲申,以
段韶为太师。丁亥,以任城王为大将军。
(12)壬午(二十五日),北齐任命赵郡王
高睿为录尚书事,以前的司徒娄睿为太尉。
甲申(二十七日),任命
段韶为太师。丁亥(三十日),任命任城王高为大将军。
(13)壬辰,齐主如晋阳。
(15)六月,齐主杀乐陵王百年。时白虹晕日两重,又横贯而不达,赤星见,齐主欲以百年厌之。会博陵人贾德胄教百年书,百年尝作数敕字,德胄封以奏之。帝发怒,使召百年。百年自知不免,割带留与其妃
斛律氏,见帝于凉风堂。使百年书敕字,验与德胄所奏相似,遣左右乱捶之,又令曳之绕堂
行且捶,所过血皆遍地,气息将尽,乃斩之,弃诸池,池水尽赤。妃把哀号不食,月余亦卒,犹在手,拳不可开;其父光自擘之,乃开。
(15)六月,北齐武成帝杀死乐陵王高百年。当时太阳周围有两道白虹,横贯而不相通,赤星出现,武成帝想用
高百年的性命来驱除灾异现象。恰巧博陵人贾德胄教
高百年写字,高百年曾经写了几个“敕”字。贾德胄把它封好奏报给武成帝。武成帝看后大怒,派人召来
高百年。
高百年自知免不了被治罪,便
割下佩带上的玉留给妃子
斛律氏,在凉风堂见到武成帝。武成帝叫
高百年写“敕”字,证实字迹和贾德胄所奏报的相似,于是命令侍从对他乱打,还拖着他绕凉风堂边走边打,经过的地方遍地是血,临断气时,将他杀死,把尸体仍进水池,池水都染红了。妃子拿着玉哀叫绝食,一个多月后也死去,玉还在手里,紧握成拳无法掰开;她的父亲
斛律光亲自去掰,才掰开。
(16)庚寅,周改御伯为纳言。
(16)庚寅(初三),北周把御伯改变纳言。
(17)初,周太祖之从
贺拔岳在关中也,遣人迎晋公护于
晋阳。护母阎氏及周主之姑皆留晋阳,齐人以配中山宫。及护用事,遣间使入齐求之,莫知音息。齐遣使者至玉壁,求通互市。护欲访求母、姑,使司马下大夫尹公正至玉壁,与之言,使者甚悦。
勋州刺史
韦孝宽获关东人,复纵之,因致书为言西朝欲通好之意。是时,周人以前攻晋阳不得志,谋与突厥再伐齐。齐主闻之,大惧,许遣护母西归,且求通好,先遣其姑归。
(17)当初,北周太祖在关中追随贺拔岳时,曾派人到晋阳迎来晋公宇文护。宇文护的母亲阎氏和北周国主的姑母留在晋阳,北齐人把她们安置在中山宫。宇文护当权以后,派人到北齐去寻找她们,得不到音讯。北齐派使者到玉壁,要求开通和北周之间的贸易来往。宇文护想访求母亲和姑母的下落,便派司马下大夫尹公正去玉壁商谈,北齐的使者非常高兴。
勋州刺史
韦孝宽捉到关东人,又把他们放掉,还写信给北周表示愿意和对方友好相处。这时,北周因为以前进攻晋阳没有达到目的,准备联合突厥再次攻打北齐。武成帝听到后十分害怕,于是答允送回
宇文护的母亲,请求双方和好,先把宇文护的姑母送回去。
(18)秋,八月,丁亥朔,日有食之。(18)秋季,八月,丁亥朔(初一),发生日食。
(19)北周派柱国
杨忠会同突厥讨伐北齐,兵到北河就返回了。
(20)戊子,周以齐公宪为雍州牧,宇文贵为大司徒。九月,丁巳,以卫公直为大司空。追录佐命元功,封
开府仪同三司陇西公李为唐公,太驭中大夫长乐公
若干凤为
徐公。,虎之子;凤,惠之子也。
(20)戊子(初二),北周任命齐公
宇文宪为雍州牧,宇文贵为大司徒。九月,丁巳(初二),任命卫公
宇文直为大司空。追录当初辅佐君主的元勋功臣,封开府仪同三司陇西公李为唐公,太驭中大夫长乐公
若干凤为徐公。李是李虎的儿子,
若干凤是
若干惠的儿子。
(21)乙丑,齐主封其子绰为南阳王,俨为东平王。俨,太子之母弟也。
(21)乙丑(初十),北齐武成帝封儿子
高绰为南阳王,
高俨为东平王。
高俨是太子的同母弟。
(22)突厥寇齐幽州,众十余万,入长城,大掠而还。
(22)突厥入侵北齐的幽州,共有十多万人,进入长城,在大肆抢掠后退去。
(23)周皇姑之归也,齐主遣人为晋公护母作书,言护幼时数事,又寄其所著锦袍,以为信验。且曰:“
吾属千载之运,蒙大齐之德,老开恩,许得相见。禽兽草木,母子相依。吾有何罪,与汝分离!今复何福,还望见汝!言此悲喜,死而更苏。世间所有,求皆可得,母子异国,何处可求!假汝贵极王公,富过山海,有一老母,八十之年,飘然千里,死亡旦夕,不得一朝见,不得一日同处,寒不得汝衣,饥不得汝食,汝虽穷荣极盛,光耀世间,于吾何益!吾今日之前,汝既不得申其供养,事往
何论;今日以后,吾之残命,唯系于汝尔。
戴天履地,中有鬼神,勿云冥昧,而可欺负!”
(23)北周武帝的姑母回去时,北齐武成帝派人代晋公宇文护的母亲写了回信,信中说到宇文护年幼时的几件事,还寄去自己穿的锦袍,作为证明。信上说:“我遇到千载难逢的运气,蒙受大齐的恩德,怜悯我年老特别开恩,允许我们母子见面。就是禽兽草木,也都母子相依为命。我犯了什么罪孽,竟会和你分离!现在又得到什么福气,还能回去和你相见!说到这些,悲喜交集,死而复生。世上所有的东西,只要追求都能得到,母子
分处异国,又能向哪里求得团聚!即使你的尊贵到达王公,富有超过山海,但有个年已八十的老母亲,还飘泊在千里之外,生命在旦夕之间,得不到一天短暂的相见,得不到一天的共同生活,寒冷而
得不到你的衣服,饥饿而得不到你的饮食,你虽然极其荣华富贵,光辉照耀人间,对我有什么好处!在今天以前,你没有尽供养我的本份,事情已过就不必再说了;从今以后,我的余生就依赖于你了。天地之间,中有鬼神,不要以为天地冥冥,可以欺骗负心!”
护得书,悲不自胜。复书曰:“区宇分崩,遭遇灾祸,违离膝下,三十五年。受生禀气,皆知母子,谁同萨保,如此不孝!子为公侯,母为
俘隶,暑不见母暑,寒不见母寒,衣不知有无,食不知饥饱,泯如天地之外,无由暂闻。分怀冤酷,终此一生,死若有知,冀奉见于泉下耳!不谓齐朝解网,惠以德音,
磨敦、四姑,并许矜放。初闻此旨,魂爽飞越,号天叩地,不能自胜。齐朝霈然之恩,既已沾洽,有家有国,信义为本,伏度来期,已应有日。一得奉见慈颜,永毕生愿。
生死肉骨,岂过今恩;
负山戴岳,未足胜荷。”
宇文护接到书信,忍不住悲痛。复信说:“天下四分五袭,遭遇灾祸,离开母亲,已经三十五年。禀性承受天地自然之气,都知道母子之情,谁象我萨保一般,这样不孝!儿子是公侯,母亲却是被俘虏的奴隶,热天看不见母亲受暑,冷天看不见母亲挨冻,不知道有没有衣穿,不知道吃得饱不饱,踪迹消失在天地以外,无从得到一点音讯。分别怀有冤屈和惨痛,结束一生以后,身后如果有知,希望能在
九泉之下侍奉母亲!不意齐朝网开一面,赐给好消息,母亲和四姑母,获得怜悯允许释放。刚听到这道诏旨时,连魂魄都变得清朗而飞升起来,
呼天抢地,不由自己。现在受到齐朝雨露般恩泽的滋润,家庭和国家,应该以信义为根本,估计母亲归来之期,已经不远。一旦能够见到母亲慈祥的面容,永远了却我毕生的愿望。死者复生,白骨长肉,怎能比得上今天这样的恩情;象背负大山
高岳,真是担当不起。”
齐人留护母,使更与
护书,邀护重报,往返再三。时
段韶拒突厥军于塞下崐,齐主使黄门徐世荣乘传赍周书问韶。韶以“周人反覆,本无信义,比
晋阳之役,其事可知。护外托为相,其实主也。既为母请和,不遣
一介之使。若据
移书,即送其母,恐示之以弱。不如且外许之,待和亲坚定,然后遣之未晚。”齐主不听,即遣之。
北齐人留下宇文护的母亲,再次给宇文护去信,希望宇文护再次回信,这样往返了好几次。当时
段韶在边塞抵御突厥的军队,北齐武成帝派黄门郎徐世荣乘驿车带了北周的书信去问段韶的意见。
段韶表示“周人反复无常,本来就没有信义,比照晋阳之役,事情就明白了。宇文护在表面上仅仅是相国,实际上是一国之主。既然为了母亲请求和好,却不派一个使者来。如果根据他送来的书信,就把他的母亲送回去,恐怕会给对方留下我们软弱的印象。不如暂且对外表示答允,等和睦亲善的事完全肯定以后,再把他的母亲送回去也不晚。”武成帝不听
段韶的意见,立即把
宇文护的母亲送回长安。
阎氏至周,举朝称庆,周主为之大赦。凡所资奉,穷极华盛。每四时伏腊,周主帅诸亲戚行家人之礼,
称觞上寿。
阎氏回到北周,满朝欢庆,北周武帝为此在国内大赦。他对阎氏所供奉的一切,美好丰盛到了极点,每逢四季的节日,武帝带领所有亲戚不行国礼而行家礼,举杯祝阎氏长寿。
(24)突厥自幽州还,留屯塞北,更集诸部兵,遣使告周,欲与共击齐如前约。闰月,乙巳,突厥寇齐幽州。
(24)突厥从
幽州返回,屯兵在塞北,进一步召集各部落的军队,派使者告诉北周,打算象以前所约定那样共同进攻北齐。闰月,乙巳(二十日),突厥入侵北齐幽州。
晋公护新得其母,未欲伐齐;恐负突厥约,更生边患,不得已,征二十四军及左右厢散隶秦、陇、巴、蜀之兵并羌、胡内附者,凡二十万人。冬,十月,甲子,周主授护斧钺于朝庭;丁卯,亲劳军于沙苑;癸酉,还宫。
晋公宇文护刚迎来了母亲,不想进攻北齐;但又怕违背了和突厥的约定,反而发生边患,不得已,征召关中的府兵二十四军、左右厢的禁卫兵及其隶属的秦、陇、巴、蜀等地的军队,加上归附的羌人、胡人等,一共二十万人。冬季,十月,甲子(初十),北周武帝在朝廷授给宇文护斧钺;丁卯(十三日),亲自到沙苑慰劳军队;癸酉(十九日),回宫。
护军至
潼关,遣柱国尉迟迥帅精兵十万为前锋,趣洛阳,大将军权景宣帅山南之兵趣悬瓠,少师杨出轵关。
宇文护的军队抵达潼关,派柱国尉迟迥领十万精兵做前锋,向洛阳进发,大将军权景宣率领荆州、襄阳的兵向悬瓠进发,少师杨进攻轵关。
(25)
周迪复出东兴,宣城太守钱肃镇东兴,以城降迪。
吴州刺史
陈详将兵击之,详兵大败,迪众复振。
(25)
周迪再次进攻东兴岭,宣城太守钱肃镇守东兴,献出城池向
周迪投降。
吴州刺史
陈详领兵攻击
周迪,陈详的军队大败,周迪的部众又振作起来。
南豫州刺史西丰脱侯周敷帅所部击之,至
定州,与迪对垒。迪绐敷曰:“吾昔与弟
戮力同心,岂规相害!今愿伏罪还朝,因弟披露心腑,先乞挺身共盟。”敷许之,方登坛,为迪所杀。
南豫州刺史西丰脱侯周敷率领所属部队去攻打
周迪,抵达定川,和周迪两军对垒。周迪欺骗
周敷说:“我以前和弟弟同心协力,怎会谋划加害于你!现在我愿意认罪归顺朝廷,乘弟弟前来时表露我心里的想法,先请你挺身而出和我一起盟誓。”
周敷答允了,刚走上举行盟誓的土台,就被
周迪杀死。
(26)
陈宝应据晋安、
建安二郡,水陆为栅,以拒
章昭达。昭达与战,不利,因据上流,命军士伐木为筏,施拍其上。会大雨江涨,昭达放筏冲宝应水栅,尽坏之,又出兵攻其步军。方合战,上遣将军余孝顷自海道适至,并力乘之。十一月,己丑,宝应大败,逃至莆口,谓其子曰:“早从
虞公计,不至今日。”昭达追擒之,并擒留异及其族党,送
建康,斩之。异子贞臣以
尚主得免,宝应宾客皆死。
(26)
陈宝应占据晋安和
建安两郡,在水路和陆路修起栅栏,用来抗拒
章昭达。
章昭达和他打仗,很不顺利。因此占据江水上游,命令军士砍树木造木筏,筏上配备了“拍竿”。恰巧大雨以后江水猛涨,
章昭达放木筏顺流而下,冲撞
陈宝应在水中设立的栅栏,全部破坏。又出兵进攻
陈宝应的步军。正当双方崐会战时,陈文帝派将军余孝顷从
海路赶到,和
章昭达合力围攻。十一月,已丑(初五),
陈宝应大败,逃到莆口,对儿子说:“如果早听
虞寄的计谋,不致于象今天这样。”
章昭达追到将他捉住,还一并抓获留异和他的族党,解送
建康,将他们斩首。留异的儿子留贞臣因为娶公主为妻,被免罪;
陈宝应的宾客都被处死。
上闻
虞寄尝谏宝应,命昭达礼遣诣建康。既见,劳之曰:“
管宁无恙。”以为衡阳王掌书记。
陈文帝听说
虞寄曾经规劝过
陈宝应,于是命章昭达礼请虞寄到建康来。见面时,陈文帝慰问他说:“问候
管宁的身体健康。”任用他为衡阳王的书记。
(27)周晋公护进屯弘农。尉迟迥围洛阳,雍州牧齐公宪、同州刺史
达奚武、泾州总管王雄军于
邙山。
(27)北周晋公
宇文护进屯弘农。尉迟迥包围了洛阳,雍州牧齐公宇文宪、同州刺史
达奚武、泾州总管王雄驻军在
邙山。
(28)戊戌,齐主遣兼散骑常侍刘逖来聘。
(28)戊戌(十四日),
北齐国主派遣兼散骑常侍刘逖来陈朝聘问。
(29)初,周杨为
邵州刺史,镇捍东境二十余年,数与齐战,未尝不捷,由是轻之。既出轵关,独引兵深入,又不设备。甲辰,齐太尉
娄睿将兵奄至,大破军,遂降齐。
(29)起初,北周杨做邵州刺史,镇守捍卫东边国境二十多年,好几次和北齐打仗,战无不胜,因此轻敌。这次出了轵关,独自领兵深入敌方,又不设防。甲辰(二十日),北齐太尉
娄睿领兵突然来到,大败杨的军队,杨便向北齐投降。
权景宣围悬瓠,十二月,齐豫州道行台·豫州刺史太原
王士良、永州刺史
萧世怡并以城降之。景宣使开府
郭彦守豫州,谢撤守永州,送士良、世怡及降卒千人于长安。
权景宣围困悬瓠,十二月,北齐
豫州道行台、豫州刺史太原王高士良、永州刺史
萧世怡一起献城投降北周。
权景宣任命开府
郭彦守豫州,谢彻守永州,把高士良、萧世怡和降兵一千人送到
长安。
周人为土山、地道以攻洛阳,三旬不克。晋公护命诸将堑断河阳路,遏齐救兵,然后同攻洛阳;诸将以为齐兵必不敢出,唯张斥候而已。
周人筑土山、挖地道攻打洛阳,三十天也没有攻下来。晋公宇文护命令部将们挖掘切断河阳的道路,阻止北齐的援军,然后一同攻打洛阳;部将们以为齐兵一定不敢出城,所以只派人侦察而已。
齐遣
兰陵王长恭、大将军
斛律光救洛阳;畏周兵之强,未敢进。齐主召并州刺史
段韶,谓曰:“洛阳危急,今欲遣王救之。突厥在北,复须镇御,如何?”对曰:“北虏侵边,事等疥癣。今西陵
窥逼,乃腹心之病,请奉诏南行。”齐主曰:“朕意亦尔。”乃令韶督精骑一千发晋阳。丁巳,齐主亦自
晋阳赴洛阳。
北齐派
兰陵王高长恭、大将军
斛律光救援洛阳,因为惧怕北周的兵力强大,不敢前进。
北齐国主召见并州刺史
段韶,对他说:“洛阳危急,现在派
兰陵王去援救。突厥在北面,也要加以防御,
怎么办?”
段韶回答说:“北虏侵犯边境,只不过象身上长了疥疮皮癣。现在西边的邻国对我们窥伺进逼,这才是心腹之患,我愿意奉陛下的诏命到南方去。”
北齐国主说:“我的意思也是如此。”于是下令
段韶率领一千名精锐的骑兵从
晋阳出发。丁巳(初三)
北齐国主也从
晋阳赶赴洛阳。
(30)已未,齐太宰平原靖翼王淹卒。
(30)已未(初五),北齐太宰平原靖翼王高淹去世。
(31)
段韶自晋阳行,五日济河,会连日阴雾,壬戌,韶至
洛阳,帅帐下三百骑,与诸将登邙坂,观周军形势。至太和谷,与周军遇,韶即
驰告诸营,追集骑士,结陈以待之。韶为左军,
兰陵王长恭为中军,
斛律光为右军。周人不意其至,皆惧。韶遥谓周人曰“汝宇文护才得其母,遽来为寇,何也?”周人曰:“天遣我来,有何可问!”韶曰:“天道赏善罚恶,当遣汝送死来耳!”
(31)段韶从
晋阳出发,五天以后渡过
黄河,正巧连日来阴天有雾,壬戌(初八),段韶到达洛阳,率领帐下的三百名骑兵,和将领们一同登上邙阪,观察北周军队的形势,到太和谷,和北周军队遭遇,段韶立即派人骑马遍告各营崐,会集骑士,
严阵以待。
段韶是左军,
兰陵王高长恭是中军,
斛律光是右军。周人没有想到
段韶等人到来,感到恐惧。
段韶远远地向周人说:“你宇文护刚得到母亲,就马上来侵扰,这是为什么?”周人说:“上天派我们来,有什么好问的!”段韶说:“天道是赏善罚恶的,是派你们送死来了!”
周人以步兵在前,上山逆战。韶且战且却以诱之;待其力弊,然后下马击之。
周师大败,一时瓦解,投坠溪谷死者甚众。
周人以步兵在前,上山迎战。
段韶且战且退诱敌深入;等对方兵力疲竭,于是下马进攻。北周军队大败,立刻崩溃,坠落在溪流和山谷中而丧生的很多。
兰陵王长恭以五百骑突入周军,遂至
金墉城下。城上人弗识,长恭免胄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周师在城下者亦解围遁去,委弃营幕,自
邙山至
谷水,三十里中,军资器械,弥满川泽。唯齐公宪、达奚武及庸忠公王雄在后,勒兵拒战。
兰陵王高长恭以五百名骑兵冲进北周军队的包围圈,到了
金墉城下。城上的人不认识他,
高长恭脱去甲胄露出自己的面孔,城上派了弓箭手下来救他。在城下的北周军队也解围逃走,丢下营帐,从邙山到
谷水的三十里间的川泽之地,都是北周丢弃的兵器辎重。只有齐公宇文宪、
达奚武和庸忠公王雄在后面统率兵士抵抗作战。
王雄驰马冲斛律光陈,光退走,雄追之。光左右皆散,唯余一奴一矢。雄按不及光者丈余,谓光曰:“吾惜尔不杀,当生将尔见天子。”光射雄中额,雄抱马走,至营而卒。军中益惧。
王雄策马冲入
斛律光的阵营,斛退光退走,王雄紧紧追赶。
斛律光的左右都走散了,只剩下一名奴仆和一支箭。王雄手按着长矛离
斛律光不到一丈多远,对他说:“我因为爱惜而不杀你,要活捉你去见天子。”
斛律光放箭射中王雄的额头,王雄用手抱住马颈逃走,到军营时就死去,军中更加恐惧。
齐公宪拊循督励,众心小安。至夜,收军,宪欲待明更战。
达奚武曰:“洛阳军散,人情震骇,若不因夜速还,明日欲归不得。武在军久,备见形势;公少年未经事,岂可以数营士卒委之虎口乎!”乃还。
权景宣亦弃豫州走。
齐公宇文宪抚慰激励部下,部众心里稍为平定。夜晚时,他将军队集中起来,准备到天亮时再战。
达奚武说:“洛阳的军队都散了,人们的心情震撼害怕,如果不趁晚上迅速退走,只怕明天想走也走不成。我在军队很久了,完全了解这种形势;您年轻没有经历多少事情,怎能把几个营的士兵送进虎口!”于是退兵回去。
权景宣也放弃豫州退走。
丁卯,齐主至洛阳。已巳,以
段韶为太宰,
斛律光为太尉,
兰陵王长恭为尚书令。壬申,齐主如虎牢,遂自
滑台如
黎阳,丙子,至邺。
丁卯(十三日),
北齐国主到洛阳。已巳(十五日),任命
段韶为太宰,
斛律光为太尉,
兰陵王高长恭为尚书令。壬申(十八日),
北齐国主去虎牢,便从
滑台去
黎阳,丙子(二十二日),抵达邺城。
杨忠引兵出沃野,应接突厥,军粮不给,诸军忧之,计无所出。忠乃招诱稽胡酋长咸在坐,诈使河州刺史王杰勒兵鸣鼓而至,曰:“大冢宰已平洛阳,欲与突厥共讨稽胡之不服者。”坐者皆惧,忠慰谕而遣之。于是诸胡相帅馈输,军粮填积。属
周师罢归,忠亦还。
杨忠领兵从沃野出发,接应突厥,由于军粮短缺,军中担忧,想不出办法。
杨忠便召集诱骗稽胡部落的酋长入座,假装叫河州刺史王杰统率士兵敲着战鼓赶到这里,说:“大冢宰已经平定洛阳,准备和突厥共同讨伐稽胡部落那些不服从的人。”在座的酋长们都很害怕,
杨忠安慰劝说后让他们回去。于是那些胡族部落相继送来粮食,军粮于是充足。北周命令军队罢兵回朝,
杨忠也一起返回。
晋公护本无将略,是行也,又非本心,故无功,与诸将稽首谢罪。周主慰劳罢之。
晋公宇文护本来就没有将帅的胆略本领,这次行动,又不是他的本意,所以无功而归,只得和将领们向周武帝听头请罪。北周国主对他们加以慰劳了事。
(32)是岁,齐山东大水,饥死者不可胜计。
(32)这一年,北齐的山东水灾,饿死的人数不胜数。(33)宕昌王梁弥定屡寇周边,周大将军
田弘讨灭之,以其地置宕州。
(33)宕昌王梁弥定屡次进犯北周的边界,北周的大将军
田弘将他讨平,在那里设置宕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