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1式自动步枪(QBZ-95-1,QBZ为源自官方翻译的拼音“轻武器—步枪—自动”的类别代码,照正常而言的拼音是“1995-1式自动步枪”),亦简称95-1式。是一支由中国北方工业集团公司研制的突击步枪,属于95式枪族的最新型,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制式步枪之一,发射国产的5.8×42毫米口径步枪子弹。
发展沿革
95式5.8mm班用枪族是中国第一代军用小口径班用枪族,它的装备标志着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力轻武器跨入世界先进行列。该枪族于1995年设计定型,1997年首次装备驻港部队亮相,随后陆续装备军队。但该枪族在使用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2004年6月,研制部门正式启动对95式枪族的改进研制工 作。2010年7月1日,该改进系统正式通过 设计定型,被命名为“95-1式5.8mm枪族系统”。随后95-1式枪族系统逐步装备部队。
技术特点
新型QBZ-95-1是在QBZ-95为基础并且改进而成的,在总体结构、自动原理和动力特性等方面基本上亦与QBZ-95相同,在改型研制中,针对95式枪族装备部队后暴露的问题进行了改进。它改进了其可靠性和使用难度的问题,并改进了人体工学设计。
枪机、击发及气动机构
QBZ-95-1改进了气体调节器结构、缓冲器结构和抛壳机构。
气体调节器改为提环式设计,用手或借助弹壳口部向上提起拉环即可转动调节器。而且圆滑的外露表面并使操作时更舒适。
缓冲器结构由压缩弹簧式杠杆缓冲器改为扭转弹簧式杠杆缓冲器,缓冲杠杆受力条件好,使枪机后座到位和复进运动更为平稳。
抛壳机构方面则将抛壳口后沿向前缩进5 毫米。抛壳口后端增加反射面,保证了子弹弹壳的抛壳方向稳定在步枪右前方45 °方向(大约是枪管的1 点钟位置)弹出,提高了抛壳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左撇子使用者也能正常射击。
枪管及枪口装置
QBZ-95-1的枪管长度为463 毫米(18.2 英吋),较原来的QBZ-95加重,膛线改进为6 条。
QBZ-95-1改进了其枪口装置,提高了其与枪管的连接强度,可以安全、可靠地发射
空包弹。膛口装置上亦增加了闭气环,有效提高在发射
枪榴弹的射程。
拉机柄
QBZ-95-1的拉机柄在QBZ-95拉机柄的基础上优化结构形状,并增高3 毫米,使之便于装填时用力。
手枪握把
QBZ-95-1的手枪握把和扳机护圈的形状有很大改变。手枪握把角度由原来的81 °减小至75 °,后端向前移了3.5 毫米,快慢机并从枪托后部改装在其左上方,同时移除了扳机护圈上的前握把设计。除了方便手枪握把能于单手以内共用QLG-10A榴弹发射器的扳机,在装上及拆卸弹匣时候的前部空间也有所增加。
护木
QBZ-95-1改进了上、下护木的形状和结构。增大枪管至下护木的内腔的距离,将上护木散热孔由6 个小孔改为5 个大孔,下护木外壁的散热槽/防滑槽由直槽改为斜槽并且增加其数量。经试验验证,改进后枪族下护木温度比QBZ-95降低,散热效果更好,明显改善烫手问题,握持亦更为舒适。
枪托
QBZ-95-1移除了枪托后部的快慢机,并且在枪身下方、弹匣释放按钮的后面装有
空仓挂机释放按钮。
材料
QBZ-95-1改进了枪械用工程塑料材料,采用全新研制的WS SL-1045改性尼龙66、WS SL-1046改性尼龙610和TPAC HPN 3502A等新型材料。通过调整注塑成型工艺和制品后处理工艺,全面提高了塑料件的强度、韧性和表面硬度,塑料件表面并由光滑型改为细麻点型,改善了易磨毛发白和易留划痕的情况。新研制的工程塑料材料亦具有良好的耐腐蚀和抗老化效果。
针对上护盖上方薄壁处在使用中易断裂的问题,QBZ-95-1除了使用新材料、新工艺和增加壁厚加以改进以外,还沿上护盖的薄弱部位增加了3 毫米高的加强筋,增强了上护盖的整体刚度。
针对部队使用中暴露的问题,QBZ-95-1改进了铝合金部件的表面处理工艺,采用陶瓷化新工艺,提高了铝合金部件表面抗老化性能和耐磨性。其钢制部件表面采用改进黑色磷化和QPQ处理等新工艺,使钢件表面防腐能力较QBZ-95有明显提高。
QBZ-95-1还改进了枪托、上护盖和下护木等塑料部件的搭接形式,提高了分解及结合时塑料件入位的准确性及全枪外观的美观性。
弹药
QBZ-95-1发射较重的5.8 × 42 毫米DBP-10式通用步枪子弹,同时仍然可以使用旧式弹药(DBP-87普通弹和DVP-88重弹)。
供弹方式
QBZ-95-1使用的分别是改进了弹匣托弹板的结构的30 发可拆卸式弹匣和75 发可拆卸式弹鼓。并在机匣中增加了空仓挂机卡笋和解脱按钮。当弹匣内的子弹射尽以后,通过弹匣托弹板推动空仓挂机卡笋以实现空仓挂机功能。同时针对弹匣底部容易磨损的问题,把弹匣底板改为金属部件。由于弹匣插槽与QBZ-95仍然通用,因此QBZ-95-1亦可以与旧式弹匣共用,但将无法使用空仓挂机机能。
瞄准具
针对
瞄准基线过高、准星滑座容易松动和夜间瞄准装置光度的问题,QBZ-95-1改进了瞄具座。首先将机械瞄具的瞄准基线高度降低了5 毫米,改进了瞄准时的舒适性;另外也将准星座结构由准星滑座修为整体式准星座,而在机械瞄具的照门位置方面则设置了调整机构,设计了可左右定量移动、定位可靠的照门结构,彻底解决了部队反映的射击偏差问题;夜间瞄准装置方面则以氚光管取代荧光涂点作为发光源,由于氚光的半衰期可达13年,提高了发光点的亮度和使用寿命,以及夜间瞄准的方便性。
根据部队的作战需求,QBZ-95-1并改进了照门分划设置,其照门分划设置为3 码(觇孔直径3 毫米)、3 码(觇孔直径1 毫米)、4 码(觇孔直径1 毫米)和5 码(觇孔直径1 毫米),分别对应300 米、300 米、400 米和500 米射程。由于自动步枪在300 米以内的弹道接近直线弹道,因此其最小射程就设置为300 米。其中两个分划3的区别在于觇孔直径不同,觇孔直径为3 毫米的3 码分划是在突发情况下快速瞄准目标或瞄准移动目标的时候使用,而觇孔直径均为1 毫米的另一个3 码分划、4 码以及5 码分划则在精确瞄准射的时候使击用。
附件
QBZ-95-1可挂装或使用随系统一同研制的
白光瞄准镜、
微光瞄准镜以及
激光指示器、
战术灯、弹匣并联器、弹壳收集袋、枪口帽等配套附件,还可加装QNL-95刺刀。枪口装置 可以用以发射中国制DQJ03式、DQP-1式和DQD-1式40毫米枪榴弹。
QBZ-95-1保留了提把上具有中国专用快速装拆式瞄准镜安装导轨(俗称燕尾轨),与通用导轨有差别,而且使用了新研制的正顶式枪镜锁紧机构。该机构除了锁紧可靠,彻底解决了部队使用中暴露的松动现象问题的同时,还大大降低了高低方向的结构尺寸,使改进后的白光和微光瞄准镜的瞄准基线高度分别降低15 毫米和36 毫米,进一步提高了配镜瞄准射击的舒适性和减少士兵使用瞄准镜的暴露面积。另外也还增加了MIL-STD-1913式导轨版本作为国内或出口用途。
QBZ-95-1在导气箍(准星座)的两侧增加了小型燕尾连接座,用以安装配套研制的新型QM/QMJ雷射瞄准器、战术强光灯等光学产品。但由于尺寸比MIL-STD-1913式导轨和韦弗式导轨都要小得多,因此该两导轨接口的装置并不能直接装挂在其导轨上。
QBZ-95-1改进了枪背带环的位置,增加了前背带环与下护木以及后背带环与托底板之间的距离。同时随系统一同研制的枪背带采用三点式结构,士兵在不脱卸枪背带的情况下,单手操作分离插扣,使枪背带上的3 道梁快速滑动,即可由背负状态迅速转入作战射击状态,解决了传统两点式枪背带战术状态转化慢、易掉枪的缺点。三点式枪背带还具有多种背负形式,可单肩背负、双肩背负以及斜挎等。
QBZ-95-1重新设计了其附件筒、铰刀、准星扳手、冲子、油毛刷、槽刷、觇孔针、通条头和整体式通条杆,实现了导气孔清理、准星及照门调校、辅助拆卸、枪械外表面(含沟槽)清理、觇孔清理、内膛擦拭清理和涂油等多种功能,满足日常擦拭保养的需求。附件工具的改进设计并注重一件多能、减少附件数目,改进后附件工具结构简单、使用功能完善。
为提高步兵班反轻型装甲和面杀伤能力,QBZ-95-1增设了前后两点固定式步枪下挂式榴弹发射器接口。后方由发射器尾端与步枪、短自动步枪的后支座连接,而前端由发射器挂枪卡笋与步枪刺刀座尾端或短自动步枪膛口扣合。前后两点式接口方式使步枪下挂式榴弹发射器的安装和拆卸更为方便、快捷以及定位可靠。QBZ-95-1可挂装原为QBZ-95研制的35 毫米91B式榴弹发射器和随系统一同研制的35 毫米口径QLG-10和QLG-10A两种步枪下挂式榴弹发射器。
QBZ-95-1专门配备了结实耐用、密封性好的塑料包装箱,以便武器运输及储存。
服役动态
2016年,95-1式自动步枪以优异的使用性能、广阔的应用前景,荣获中国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