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L自动步枪

比利时研制自动步枪

FAL自动步枪(英文:FAL Automatic Rifle)由比利时枪械设计师迪厄多内·塞弗(Dieudonne Saive)设计,在比利时国营赫斯塔尔公司研制的一型自动步枪。

发展沿革
历史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期,德国人认为步兵在实战中射击的目标通常在400米范围内,因此他们开发出射程较近的7.92 毫米短弹(7.92 毫米 Kurz)和发射这种枪弹的MP43(Stg44)突击步枪。1945年后,这种概念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开始研究类似的射程较近的突击步枪及枪弹,而最成功和最著名的当然是苏联的AK-47突击步枪及其发射的7.62x39毫米中间威力(Com Bloc)步枪弹,英国也于40年代未开发了.280/30(7×43毫米)枪弹,并在两种步枪上进行了试验。1950年,这两种步枪还送到美国本宁堡进行北约标准弹的口径选型试验,这两种步枪一种是英国的无托步枪EM2,而另一种就是比利时FN公司的轻型自动步枪(法文:Fusll Automatique Leger),简称FAL;对应的英文名称是:FN LAR(Light Automatic Rifle)。
FAL自动步枪由比利时枪械设计师迪厄多内·塞弗(D.J. Saive)设计,是FN公司40年代未开始研制的战后第一代新型自动步枪——突击步枪。塞弗的机构设计与苏联的托卡列夫(Tokarev)半自动步枪很接近。早期的FAL原型枪的自动机是容纳德国的7.92 毫米短弹的,后来才改为.280英寸口径(7x43毫米)。
由于二次大战后,世界各国的步枪都存在品种多、火力弱、口径不一和弹种杂乱的情况,当时北约(NATO)要求轻武器弹药标准化和通用化,英国和比利时都希望.280步枪弹已成为北约制式弹。但美国人有另一种见解:减小枪弹口径和威力对实际战斗没有改变(there have been no changes in combat tactics which would justify a reduction of rifle caliber and power.)。所以美国人对他们的T65枪弹所作的改进仅仅是把原来的.30-06弹壳缩短一点点,并强行在NATO内推广。1953年,美国的权力政治取胜,T65弹成为NATO制式弹的标准——7.62×51毫米。
FAL自动步枪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新的步枪研制计划。最初FAL全自动原型枪设计使用德国StG44突击步枪的7.92×33毫米中间型威力枪弹,根据英国的需求改成7毫米口径(7×43毫米枪弹)。时逢北约为简化后勤供应进行弹药通用化选型,由于美国坚持没有必要改变步枪口径和减小威力的立场,并施加影响坚持推行大威力的7.62×51毫米T65枪弹,1953年北约选择T65枪弹作为标准步枪弹。FAL最终确定使用7.62×51毫米NATO标准步枪弹。使用T65枪弹的FAL被命名为T48,参加了美国军方的新步枪选型试验,后来美军选择了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的T44(定型命名为M14‎),T48落选。
研制进程
FAL自动步枪采用导气式工作原理,枪机偏移式闭锁方式。导气装置位于枪管上方,导气箍前端有可调整的螺旋气体调节器,可根据不同的环境状况来调整枪弹发射时进入导气装置的火药气体压力。带保险装置快慢机柄可选择单发和连发射击模式,由20~30发弹匣供弹,带空仓挂机机构,不随枪机运动的拉机柄位于机匣左侧,机匣上方装有可折叠的提把,枪口装有消焰器,可选择发射枪榴弹。FAL的机匣最初是锻压的,在1973年FN公司把机匣生产工艺改为包埋铸造法(investment-cast),目的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但其他国家生产的FAL大多仍采用机加工艺。据说,铸造机匣锻压机匣的寿命降低了一半。FAL自动步枪工艺精良,可靠性好,易于分解,枪托接近枪管轴线,有效抑制枪口跳动,单发精度好。问题出在弹药的选择上,FAL自动步枪存在与美国装备的M14自动步枪类似的弹药威力大,射击时后坐力大使连发射击时难以控制,散布面较大的问题,如此英联邦国家制式FAL干脆取消了连发射击模式,只能单发射击,作为半自动步枪使用。
1953年FAL自动步枪开始投入生产。世界各国生产的FAL大致上可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公制式,另一类是英制式。英制式FAL主要是装备英联邦国家。在1955年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的军工部门开始制定FAL步枪标准化,要求所有的部件都可以互换,部件的尺寸和公差都以英寸为量度单位。而其他北约国家都只采用公制式FAL,部件的尺寸标注都采用公制单位。英制式FAL的上的大多数部件都不能与公制式FAL互换。
包括特许生产与仿制,该枪曾被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军队采用,包括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英联邦国家,以及比利时、德国(联邦德国,即西德)、奥地利以色列、印度、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南非等国都装备了FAL自动步枪系列。FN公司直到1980年代仍在生产。FAL自动步枪成为装备国家最广泛的军用步枪之一。FAL具体产量无法准确统计,估计达到400万支。 随着小口径步枪的兴起,1980年代持续到1990年代,许多国家装备的FAL都被小口径步枪替换。
总之,在1953年,英国不得不采纳美国步枪弹,比利时紧随其后,塞弗和欧内斯特(Ernest Vervier)对FAL进行了修改,改为发射7.62×51毫米 NATO弹。就是在这个嘈嘈吵吵的背景下,FAL的时代开始了。
7.62×51毫米 FAL很快就被列为比利时军队制式步枪,然后又被其他国家所采用,首先是英联邦国家。由于英国认为FAL易于生产、价格较低,所以正式采用了FAL,并命名为L1A1,而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等也相继采用。随后西德、印度、以色列等以及为数众多的拉丁美洲国家、非洲国家共90多个国家都采用了FAL,还有不少国家进行仿制或特许生产,FAL成为二战后产量最大、生产与装备国家最多、分布最广的军用步枪之一。
技术特点
总体设计
FAL自动步枪是导气式自动步枪,闭锁方式为枪机偏移式,可以单发、连发选择射击。FAL的导气装置有调节器,通过改变气室的排气量来进行调节,调节的方式很简单。在理想的射击条件下,排出气室内的部分火药燃气可以减少跳动。
比利时FN公司的FAL、德国HK公司的G3和美国的M14,都是同年代同口径的自动步枪,M14在越南丛林中表现不佳,结果促成美国的制式步枪小口径化,M14的其中一个缺点就是连发是难以控制,但FAL和G3的用户就没有这种问题的反映,而FAL及其变形枪所历经的实战最多,英国SAS(特别空勤团)从马来西亚的丛林、安曼的山区、亚丁的荒漠都是使用FAL/L1A1作为主要武器。
在M16所带起的小口径风潮影响下,FAL仍然受到广泛使用,直到1987年,比利时军队决定装备5.56毫米口径的FNC,FN公司生产的FAL才开始停产,而许多原来装备FAL的国家也相继用5.56毫米口径的步枪取代FAL。但FAL及其改型枪仍在广泛使用,尤其在非洲国家。
FAL采用活塞短行程导气系统,其结构类似于美国的勃朗宁自动步枪活塞筒的前端置于导气箍内,和气体调节器相连接。气体调节器通过改变排出气量的多少来控制作用于活塞头上气体能量,射手根据不同气候环境或枪的污染状况来调整合适的气量,也可关闭导气孔以便发射枪榴弹。气体调节器上打上1~7的数字,代表不同的排气量。标记数字越大,排气孔的截面越大,排气量越大,气室内的气体压力就越小。
当枪弹击发,弹头通过导气孔时,部分火药气体进入活塞筒中,推活塞向后并带动工作部件(机框和枪机)完成后坐和抛壳动作,多余的气体则由排气孔泄出。当活塞的后坐能量消失后,被压缩活塞簧就驱使活塞独自回到前方位置。
枪体结构
闭锁机构为偏移式枪机。机框位于枪机上方。机框内有开、闭锁斜面,在自动循环过程中与枪机上对应的开、闭锁斜面相互作用,使枪机后端上抬或下落,完成开、闭锁。机框后坐时,机框上的开锁斜面与枪机上对应的斜面贴合。于是,机框后坐就使枪机后端上抬,枪机后下端的闭锁支承面与机匣中的闭锁支承面解脱,枪机开锁。
机框上的斜肩与枪机上斜肩衔合,机框带动枪机一起后坐,通过铰链结合于机框后端连杆压缩枪托中的复进簧。在此过程中,拉壳钩将膛内弹壳抽出。击针簧则使击针复位。当枪机弹底窝平面后坐至抛壳孔后端面时,弹壳碰及抛壳挺(抛壳挺伸入枪机弹底窝中)面向右抛出。抛壳挺槽在的枪机侧下方。抛壳后,工作部件继续后坐,当与发射机座相碰时,后坐终止。
机框开始后坐时,便解除对不到位保险阻铁的压力。保险阻铁在其弹簧作用下,前端稍向上抬,尾端则与向后旋转的击锤轴相摩擦。当击锤完全被压倒时,保险阻铁尾端就与击锤轴的前卡槽扣合。此时,保险阻铁的前端上抬至最上方位置,击锤则为保险阻铁限定在待发位置上。复进簧伸张,又通过连杆推机框复进。枪机上的斜面与机框上的斜面贴合,机框带动枪机向前。枪机后端下方有闭锁支承面,当它抵在机匣中的闭锁支承面上时,即实现闭锁。在机框底部有一个凸笋,当机框复进到位时,该凸笋便压下不到位保险阻铁。
在复进过程中,枪机前下端与弹匣中最上面一发弹的弹底的上端衔合,推弹向前。枪弹脱离弹匣的抱弹口并沿导弹斜面进入弹膛。枪机继续复进,拉壳钩卡入弹底环槽,当枪机抵住枪管尾端面时,复进停止,但并未闭锁。此时机框的闭锁斜面和枪机闭锁斜面贴合,迫使枪机后端下降,枪机的闭锁支承面最终抵在机匣的闭锁支承面上。于是,枪机再次闭锁。闭锁后,机框继续复进,走完闭锁后的自由行程。机框上的支撑面压住枪机上的支撑面,防止枪机上抬或误开锁。
枪机机构
机匣前端和枪管相连接,上方装有可折叠的提把,下方为弹匣插座和弹匣卡笋,弹匣卡笋的后面是发射机座和机匣的连接销轴。闭锁镶块、抛壳挺及空仓挂机机构均置于机匣内。机匣左侧有机柄和拉杆,射击时不随枪机运动。在不同的型号上,拉机柄有折叠式和非折叠式两种。
发射机座位于机匣后下方、弹匣座后面,下面有扳机护圈握把。发射机座内装有机匣卡笋、扳机、击发阻铁、击锤和不到位保险阻铁。发射机座在铰接在机匣底部,可撅开来维护。保险/快慢操作柄在扳机护圈上方。FAL的板机机构设计得很好,既简单又容易操作,很灵敏。扳机和击发阻铁共用一个轴,半自动或全自动模式时都共用一个阻铁。
枪械附件
枪管配有长形消焰器,也兼作枪榴弹发射器。不同国家采用不同设计的消焰器,前护木的设计也不尽相同,有木制也有塑料或金属制。轻机枪型配有独特的消焰/制退器而抑制全自动射击时的后坐力。
固定枪托型上的复进簧收容在枪托内,而折叠枪托型的复进簧则固定在机匣中,因此折叠枪托型的机框、机匣盖和复进簧都稍有不同。伞兵型上的管状铝制折叠枪托是一个复杂的装置,要打开或折叠时要用力向下压,操作不方便。瞄准具通常是带护翼的准星和可调整的觇孔式照门,但不同枪型的射程标定不一样。大多数的FAL配有刺刀凸笋。
性能数据
衍生型号
系列型号
FAL 50.00型
FAL 50.00型是该系列自动步枪的标准型,采用固定式尼龙枪托,与木枪托相比,在承受发射时的后坐冲击效果更好,而枪托尾部有橡胶底板也可以减少跳动。
FAL 50.63型
折叠枪托、短枪管型;枪托折叠长770毫米,枪管长458毫米,重量3.75千克;该型短步枪,采用短枪管构型,折叠枪托,没有折叠式提把,没有空仓挂机,回转式拉机柄可立起或倒下,采用300米单一分划瞄具,主要供特种部队使用。
FAL 50.64型
折叠枪托型;枪托折叠长845毫米,重量3.9千克。FAL 50.64型自动步枪,采用标准型的长枪管、铝管结构的折叠金属枪托,增加了准星照门的护翼。
FAL 50.41型
FAL 50.41型作为班用自动步枪(班用机枪)型,采用重型枪管(FN LAR HB)、配两脚架、固定式枪托。全长1150毫米,重量6千克。FAL 50.41型自动步枪采用重枪管型的枪管,是标准型枪管的两倍重量,并配有两脚架,可以提供持续和准确的火力支援,因此可作为班用轻机枪使用,但比同时代的机枪结构紧凑轻便,更便于携带。FAL重枪管型采用标准型的尼龙枪托,但不能装刺刀和发射枪榴弹。
各枪参数
服役动态
主要国家
阿根廷 澳大利亚 奥地利 巴西 加拿大 德国 印度 以色列 荷兰 新西兰 菲律宾 葡萄牙 南非 英国 美国 委内瑞拉
其他国家/地区
其他采用FN FAL的国家还包括: 阿布扎比、巴拿马、印尼、巴拉圭、爱尔兰、秘鲁、葡萄牙、巴林、牙买加、卡塔尔、孟加拉、约旦、巴巴多斯、肯尼亚、罗德西亚、卢旺达、科威特、博茨瓦纳、圣卢西亚、利比里亚、苏丹、布隆迪、马达加斯加、塞拉利昂、智利、刚果、多米尼加、摩洛哥、坦桑尼亚、莫桑比克、厄瓜多尔、阿曼、冈比亚、尼泊尔、乌姆盖万、玻利维亚、黎巴嫩、莱索托、圣文森特、利比亚、沙特阿拉伯、柬埔寨、卢森堡、喀麦隆、马拉维、新加坡、马来西亚、毛利塔尼亚、古巴、墨西哥、叙利亚、突尼斯、希腊、新西兰、圭亚那、尼日尔、海地、尼日利亚、洪都拉斯、巴基斯坦、圣基茨、沙迦、上沃尔特、拉斯海玛。
总体评价
20世纪1960年代至1970年代FAL自动步枪是西方雇佣兵爱用的武器之一,因此被美国的雇佣兵杂志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雇佣兵武器之一”。
FAL自动步枪价格便宜、操作可靠、用途广泛,既可作为突击步枪使用,也可作为中程的狙击步枪,所以很受雇佣兵的欢迎,尤其在非洲,只要有雇佣兵出没的地方,就有FAL的身影。所以美国的雇佣兵杂志《士兵的命运》(Soldier of Fortune)形容FN FAL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战狗之一”(原文:one of the 20th-century's grandest dogs of war,“dog of war”指雇佣兵)。
FAL自动步枪一经推出,就成为北约国家军队的标配,累计生产制造超过300万支,远销90多个国家。直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小口径步枪的兴起,FAL自动步枪才渐渐退役。(《士兵的命运》、新浪网、中国军网 评)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