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H-1直升机(英文:UH-1 Iroquois),是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研制装备的一型军用中型通用直升机。
发展沿革
1954年,美国陆军提出招标,1955年2月选中贝尔公司的方案,公司内部代号定为204,军方初期代号为H-40。
1955年,美国陆军在试验贝尔204后,正式采用并命名为HU-1(Helicopter Utility),暱称Huey。HU-1在1959年首次服役,并在1962年起改名为UH-1。UH-1在1976年停产,产量超过16000架,其中约7000架曾服役于越战中。
在越战时期,2202名UH-1飞行员死亡,损失各型号UH-1约2500架。
UH-1直升机军用编号原为HU-1,1963年改为UH-1“休伊”通用直升机。绰号“美国老爹”,但常用的绰号为“依洛魁”(Iroquois)。公司编号为“贝尔204”。这种直升机主要为满足美国陆军招标要求而研制的,主要装备陆军,空军、海军也有装备,其中
美国海军陆战队装备UH-1E,
美国海军装备HH-1K和TH-1L、UH-1L等机型。
1956年10月20日,三架
原型机中的第一架首次飞行,接着又研制6架YH-40试用型和9架预生产型HU-1。1958年9月第一架HU-1首次试飞,1959年6月30日开始交付。1959年6月30号交付空军使用并被命名为HU-1“依洛魁”。1962年9月重新命名为HU-1。1963年改用UH-1编号。
UH-1的改型很多,除供美国武装部队使用外,还出口美、欧、澳、亚各洲许多
国家和地区,生产总数在16000架以上,是世界上生产数量最多的几种直升机之一。UH-1系列直升机至70年代末仍是美国陆军突击
运输直升
机队的主力,从80年代开始,其地位逐渐被UH-60直升机代替。UH-1系列的各种型号
均已停产。
技术特点
总体布局
UH-1直升机为单发单旋翼带
尾桨布局,尾桨装在尾
斜梁左侧。采用普通全金属半硬壳式
机身结构,由两根纵梁和若干隔框及金属蒙皮组成。机身分前后两段,前段是主体,后段是
尾梁。
旋翼系统
UH-1直升机的2桨叶
半刚性跷跷板式旋翼。为了工作平稳,采用了预
锥度和悬挂措施。
旋翼桨叶是全
金属胶接的,由挤压
铝合金大梁、铝蒙皮和峰窝芯组成,前缘包覆抗磨蚀的
不锈钢包条。旋翼桨叶用桨根套和
桨毂主体相连。桨毂主体与旋翼主轴采用
万向接头连接形式。旋翼上方装有与桨叶成90°的
稳定杆,并与液压
减摆器相连接。尾桨是2金属桨叶的
刚性结构,尾桨轴以
斜交球头铰接,有预锥度和
悬挂装置,发动机
动力涡轮通过一根
浮动轴与
主减速器的
输入轴相连,主减速器降低转速后带动旋翼和尾桨。主减速器
传动轴与电路都设有快卸接头,以便迅速拆卸和更换。
动力装置
UH-1B直升机装一台美国阿维科·莱卡明公司T53-L-11
涡轮轴发动机,起飞功率为820
千瓦。
电子设备
UH-1直升机安装了全套全天候
飞行仪表,
多通道高频收发报机,航向、机体与
下滑道相对位置全向
指示器和仪表着陆指示器,
甚高频信标接收机,C-4导航罗盘,12.7厘米全姿态飞行指示器。
结构特点
UH-1直升机采用单旋翼带尾桨形式,扁圆截面的机身前部是一个座舱,可乘坐正副飞行员(并列)及乘客多人(军官,士兵或作战
空勤人员),后机身上部是一台莱康明公司的T53 系列涡轮轴发动机及其减速传动箱,驱动直升机上方的由两枚桨叶组成的半刚性跷跷板式主旋翼,为保持稳定,还与桨叶成90度装有一对稳定杆。机身后是稍上跷的尾梁,与机身一样,均系半硬壳构造。尾梁末端是一个尾桨,用来抗衡旋翼造成的扭矩。UH-1的
起落架是十分简洁的两根杆状滑橇。机身左右开有大尺寸舱门,便于人员及货物的上下。
性能数据
乘员:2人
载员:13人
主旋翼直径:14.63米
机长:12.62米
机宽:2.86米
动力装置:T53-L-13涡轴式发动机,1X1400
轴马力 最大时速:207公里/时
系列型号
由贝尔204发展的军、民用各改型总数超过2500架,其中的UH-1军用直升机约有以下几种主要改型:
UH-1A 第一生产型,1961年开始使用,共生产74架。
UH-1B 越战时曾使用过,常用于对地
火力压制,故可在机舱中临时架设枪炮,也用于
战术空运、
机降。
UH-1C B的改进型,使用
门铰链新旋翼。以上为陆军型。
UH-1E 供
海军陆战队使用,生产到1968年止。
UH-1F 空军用的改型,从B发展而来,主要为
战略导弹基地执行支援勤杂飞行任务,共146架。
以上诸改型均为杂用/运输用途。
TH-1F UH-1F的教练型。
UH-1G:UH-1D/H的
武装直升机版本,
柬埔寨军队命名为UH-1G
UH-1J:由日本
富士重工合法生产的UH-1H改进版,日本命名为UH-1J。
HH-1K 海军的海上救生机,共27架。
TH-1L 类似于UH-1E,海军教练型.
UH-1L 从TH-1L改成,海军的多用途型。
HU-1M 陆军多用途型。
RH-2 从UH-1A改成3架,用来试验新仪表和
操纵系统。
由贝尔205发展的军用直升机改型有:
UH-1D 陆军型,发动机为1115轴马力的T56-L-11型。油箱重新布置,座舱容积增至6.23立方米。可载14名士兵或6副担架加1名医护人员或1815千克货物(飞行员2名不计在内),
有效载重大大超过了贝尔204。成为越南战场主力直升机,广泛用于运兵、武装巡逻及护航,并出口许多国家,1961年8月首飞,1963年8月服役,1972年停产。
UH-1H UH-1D的改进型,1967年9月服役,到1986年已生产4668架,后来又陆续
小批生产过,直到80年代末。有几个国家与地区(如中国的台湾)仿制过。美军用于补给运输、兵员运输、
指挥与控制、
电子作战,医疗救护、布雷、机降等方面,并希望在下一世纪初仍保留2700架。UH-1H的
加拿大使用型 号为CH-118。
HH-1H 空军救生型,构造同UH-1H。
EH-1H 陆军的电子对抗型,从UH-1H改来。装有“第1阶段迅速
定位系统,”可截获辐射目标方位并施加干扰(如对敌雷达进行对抗),可保证飞机“不受已知与可能的威胁。”
CUH-1H:
加拿大军队对UH-1H通用直升机命名为CUH-1H,后来又改为CH-118
JUH-1H:五架加装SOTAS战场
监视系统(
假想敌部队)的UH-1H,外型故意模仿
俄罗斯的Mi-24。
TH-1H:
美国空军以UH-1H运兵直升机改装,用于基本训练用的
教练机版本。
UH-1P:美国空军用于特别行动(如
心理战、攻击及隐蔽潜入/脱离任务)的UH-1F改装版本。
UH-1U:一架用于反炮击及反雷达干扰的测试型,在
爱德华空军基地测试时坠毁。
EH-1X:十架加装AN/ALQ-151装置,用于HF/VHF截听、VHF干扰的版本HF/VHF的版本,后被EH-60A取代。UH-1Y Venom:UH-1N后期型升级改进版本。注:在美国,代号G、J、Q、R、T及Z亦有用于AH-1上,UH-1及AH-1皆属于H-1系列。
UH-1Y:UH-1系列的最新
双引擎版本,2008年起服役。又称“超级休伊”,“毒液”。
其他军用型号
贝尔204:
贝尔直升机公司的官方命名,包括了UH-1A、UH-1B、UH-1C、UH-1E、UH-1F、HH-1K、UH-1L、UH-1P及UH-1。
奥斯塔-贝尔AB 204:由意大利奥斯塔(Agusta)合法生产的通用
运输直升机。
奥斯塔-贝尔AB 204AS:AB 204的反潜/水面作战直升机版本。
富士-贝尔204B-2:由日本
富士重工合法生产的通用运输直升机。被
日本陆上自卫队采用版本,命名为“鹊”。
贝尔205:贝尔直升机公司对UH-1D及UH-1H的官方命名。
贝尔205A-1:以UH-1H改进而成通用运输直升机。
贝尔205A-1A:
以色列版本,装有
武器系统及军用航电设备的205A-1。
贝尔205:由意大利奥斯塔合法生产的通用运输直升机。
贝尔Huey II:UH-1H的重新设计版本,大量内部零件升级。此外,贝尔公司还在60年代末从UH-1的基础上发展出外形不变但改装2台加拿大生产的PT6T-3
涡轮轴发动机(单台1825轴马力)的
贝尔212直升机,贝尔212的军用型叫UH-1N,加拿大型号CUH-1N。该机种在美国各
军兵种内都有少量订货。由于发动机台数倍增,功率大大提高,使
飞行性能,特别是
安全系数大为改善,可外挂1814千克货物或载14人。正在进行的新的升级计划中UH-1N将分别
被升级为UH-1Y
著名的
战地记者拉里·伯罗斯乘坐的”老爹13号“直升机是一架 UH-1”休伊“通用直升机,这种由美国贝尔直升机公司生产的军用直升机在1959年首次服役,前后一共生产了1.6万架,其中7000多架曾经在越南战争中服役。在整个越南战争中,美军损失了各种型号的UH-1直升机2500架左右,大约有2200名直升机飞行员阵亡。
服役动态
UH-1直升机几乎参加过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历次
局部战争,是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
西方国家最常用的多用途
军用直升机。
越南战争时美军使用的两种主力直升机分别是UH-1休伊通用直升机和
AH-1眼镜蛇攻击直升机。在
越南战争中,蝗虫般
漫天飞舞的UH-1,成了越战的一个标志性符号。大规模使用各类直升机,配合地面部队作战,以克服越南的高山密林、沟谷水网。一旦发现游击队,就利用悬挂在
舱门附近的
M60机枪和机载的
火箭弹进行闪电式的袭击,或者闪电式的撤退。总之,越战影片中没有UH-1的身影就不能称其为越战影片。
UH-1直升机在
越南战争,第一次向人们证明了直升机在
现代战争中的作用,也是直升机第一次大规模走向战场。也是在越南战场上,
美国陆军装备的UH-1直升机展示了其优秀的性能,并因此一战成名,打开了
世界市场,几乎成了世界通用直升机的代名词。而其表现最突出的一场战斗,就是拉德龙谷地之战。
在1965年11月的一场4日战争中,美国骑兵部队同越南步兵部队遭遇,双方在Pielku附近的越南中心高地上展开了对峙,此后在高高的大象
草丛里展开了近乎面对面的残酷战斗。战争持续了四天四夜,几乎分不清白天黑夜。双方距离如此之近,以致于步枪、
手榴弹甚至匕首全都派上了用场,当然,美国陆军还动用了直升机。
这次战斗结束的标志,是被称作“奥尔巴尼登陆”的突击行动,这也是越战中一次最为血腥的单一行动。也就是在这次战斗之后,贝尔公司的UH-1“伊洛魁”直升机“休伊”(Huey)这个绰号开始成了越南战场上响当当的名字,美国
陆军航空兵的一个空中突袭大队在这次战斗中几乎被全歼。根据参加过这场战斗的李·克米奇的回忆,“是‘休伊’帮助他们扭转了战局”。
那场战斗被称作拉德龙谷地之战,战斗从1965年11月14日开始,持续了4天,于17日结束。美国陆军的UH-1直升机在这次战斗中多次出入于越南人的炮火之中,将人员和装备成功运送到新开辟的两个着陆带,两个着陆带分别称作XRay 和Albany(奥尔巴尼)。克米奇是一名1964年开始进入陆军航空兵服役的新飞行员,在此之前,他曾在
佐治亚州本宁堡步兵团服役。也正是在本宁堡,美国组建了陆军第11空中突击师,这在当时只是
美国国防部尝试大规模使用直升机的一项试验,克米奇有幸加入了该师。在被送到战场之前,该师的士兵开始配发新装备并换上了新
臂章,臂章为黄底黑边,中间绣着一个马头。随后,他们的部队编号也改变了,从此有了一个神圣的名字:第1
骑兵师。
当时
美国陆军第1骑兵师训练时使用的都是UH-1A型直升机,该型直升机当时的口碑并不好,因为其发动机推力不足,不能满足当时多种任务的需要。后来,本宁堡的训练基地开始换装UH-1B型直升机,许多飞行员都喜欢驾驶该机,但是该机发动机也有一个缺陷,那就是停车后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重新启动。另外,当时该机的发动机没有安装
空气滤清器,所以训练过程中通常会有杂物吸进发动机,并且当时该基地还缺少发动机配件,所以造成许多飞机被迫停飞。直到贝尔公司后来改进了发动机
进气口设计,并补充了大量配件之后,这个问题才得到解决。
总体评价
战争总是新武器最好的展示平台,新武器往往也影响着战争的进程和发展。越南战争和直升机就是这场战争真理最好的证明。在美国参与越南战争期间,UH-1直升机的身影几乎出现到了战场的任何一个角落。无论是向前线运送弹药,还是营救跳伞的飞行员;无论是对陷入重围的部队进行火力支援,还是在
战略要地进行机降作战,直升机都是美国人的首选武器。它既是”飞行的战场出租车和
救护车“,也是”威力巨大的空中炮台“,甚至还是”空中起重机和超级货车“,越南战争彻底变成了一场直升机的战争。
然而,更为重要的是,直升机的广泛应用让一群每天只能步行数十千米的步兵变成了每小时可以移动数百千米的”空中骑兵“,这也催生了一种全新的作战模式——
空中机动作战。美军可以用运输直升机搭载大批步兵,跳跃着进攻前进,这就是所谓的”蛙跳“战术,也可以用多路直升机从不同方向对重点目标进行向心攻击,也就是所谓的”铁锤“战术。
越战当时美军使用的两种主力直升机分别是UH-1”休伊“通用直升机和AH-1
眼镜蛇攻击直升机。UH-1”休伊“通用直升机前面已经介绍过, 另一种美国当时主要的直升机AH-1”眼镜蛇“则是人类武器发展史上一种武装直升机,它无需搭载步兵,无需承担繁重的
侦察任务,只负责将所有敌方的地面目标摧毁和撕碎。
尽管装备有异常先进的武器,但直升机仍不是万能的武器。在整个越南战争中,至少有4500架直升机被击落,上万名直升机飞行员阵亡或负伤。
服役事故
当地时间2024年12月9日,土耳其国防部发布消息称,当日一架UH-1型直升机在伊斯帕尔塔进行训练飞行时坠毁,造成5人死亡,另有1名工作人员受重伤,送医后不治身亡。此次事故已导致6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