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丽君是清代杭州才女陈端生(1751年—约1796年)长篇弹词《再生缘》笔下的女主人的名字。
戏剧剧目
莆仙戏、越剧、
黄梅戏、
淮剧、
祁剧、
闽剧、
锡剧、京剧、潮剧、
扬剧、粤剧、
琼剧、
歌仔戏等剧种均有该
传统剧目,有些剧种甚至是二版再版再再版。但众多的版本间情节出入较大,难于三言两语简而概之。越剧-
王文娟版、淮剧-陈芳版、黄梅戏-
韩再芬版等所饰演的《孟丽君》流传极广,深受人们喜爱。给人们留下了经典的名段,
游上林(
上林苑)、认母、赏春、金殿抗本等。
经典名段
黄梅戏版
黄梅(安徽台录制的
韩再芬版本)如是:“风和日丽百花香,粉蝶
双飞斗春光。”百花盛开,年少天子(由
扬剧演员
侯长荣反串
黄梅戏)风流倜傥伴着貌胜潘安的少年宰相(安庆的韩再芬饰演)缓缓并辔而行,果真是“牡丹掩映芙蓉面,紫薇花对
紫薇郎”!可惜
落花虽有意,流水却无情。任凭皇帝如何语意
双关,郦相尽自毫不动容,这一段对手戏甚是精彩,尤其是最后皇帝按捺不住,直截了当:“奇才可以为良相,风流又应当娘娘。”丽君则面色一端,转身举目远眺:“自古来君明臣直国运昌,君戏臣谀危家邦,今日戏臣失礼仪,不敢谄媚侍君王。”言毕回身拱手为礼,白衫飘拂,面色凛然,不由得让人心神为之一折,好一个君明臣直国运昌,好一个不敢谄媚侍君王,言行间丽君的风骨尽显。
越剧版
越剧(上越二团
王文娟版)亦然:皇帝(
金美芳饰):“上林三春好风光,君臣携手心欢畅。”孟丽君(王文娟饰)应声和唱:“层楼飞阁彩云绕,画栋雕梁好辉煌。”好一幅迷人的影像。良辰美景伴佳人,皇帝是明里吟诗暗带双关:“看池边一片嫩绿随风摇,卿可知此乃新栽相思草?草木有情也相思,问郦卿人若钟情何时了?”丽君是:“才疏不识相思草,臣只闻自尊自重有
含羞草,草木也知自尊重,人情当比草情高。”“君赐臣一幅
湖山收眼底,臣报君万家无忧乐升平。”王文娟老艺术家以她高超的演技,迷人的风采,舞台上再次重现了孟丽君这一传奇才情惊绝的风姿。
淮剧版
淮剧
陈芳“游上林”一场。孟丽君的出场可用气质高贵、态度从容、不卑不亢、举止优雅来形容。也是是全剧精彩的一段,丽帝唱和之间--丽君:“绿荫如盖遮骄阳,亭台楼阁绕回廊,青山绿水通幽径,白鹤红莲映
小塘。林中清泉叮叮响,山顶松柏郁苍苍。”让观众强烈地感受到孟丽君置身上林荣辱忘的
唯美意境,旋即
接唱:“人在画中心莫醉,我还须谨言慎行且留神。”又谨慎地保持着那么一份冷静与清醒。可以说陈芳将孟丽君这个人物把握的恰如其分。还有临去时的回眸一顾,“一个是情眷眷,一个是意绵绵”真是情意缠绵、含蓄隽永。陈芳以她过人的表演天赋,又与生俱来的好嗓子,把古与今、生与旦、文与武等等形形色色的角色,都塑造得真实可感。在此又塑造了孟丽君这位惊才绝艳的千古传奇人物形象。难怪许多人皆因淮剧版《孟丽君》而爱上淮剧。
值得一提的是,
淮剧--陈芳版(以剧作家张兴华的《孟丽君》为蓝本)颠覆以往援引梁楚生后续“华丽缘(皇甫少华、孟丽君)”的才子佳人喜结良缘的老套,独劈溪径,别出心裁,以其超然的表演天赋,演绎出了一代传奇人物--少年
大学士孟丽君的卓绝风采,还丽君一个令人神往而又耐人寻味的结局。
越剧剧目
传统剧
剧情简介
写元代才女孟丽君为救被权奸陷害的未婚夫——皇甫少华一家,女扮男装离家出走,后中试,官居丞相。元成帝识破丽君乔装,欲纳为妃,丽君不从,后在太后帮助下,丽君得以救忠除奸,与皇甫少华完婚。
演出历史
该剧源出清代
陈端生弹词《
再生缘》,原系小歌班剧目,以《五美再生缘》于1917年6月演于上海镜花
戏园。1920年,
嵊县人俞 龙孙根据《华丽缘》
唱本改编成28集
连台本戏《孟丽君》。于1921年3月5日由男班
梅朵阿顺班演出于上海升平
歌舞台。
卫梅朵饰孟丽君,
张云标饰皇甫少华,
王永春饰元成帝,
马阿顺饰刘奎壁,
马潮水饰皇甫敬,
白玉梅饰苏映雪。演出效果良好,连演连满。后剧本被京剧以300银元买去,改名《华丽缘》,这是越剧史上第一个正式输出的剧目。情节曲折离奇,塑造了敢于反抗、
敢于斗争、忠于国家、忠于爱情的一代巾帼孟丽君形象。但存在枝蔓太多、五美联姻等
不足之处。后为
绍兴文戏时期常演剧目。解放后,此剧有多种改编单本。1956年
唐远凡据连台
本戏《华丽缘》整理改编,由
浙江金华市越剧团首演,
胡桂珍饰元成宗,
筱湘芝饰孟丽君,高杏琴饰皇甫少华。改编者着重发挥越剧唱腔的长处和刻画孟丽君的内心活动,颇受欢迎。如“观园”、“游苑”、“探病”中元成宗的大段唱腔,皆酣畅淋漓,影响较大。 1957年根据周恩来总理在杭州观后所提意见(不提皇甫少华东征高丽;突出孟丽君与元成帝斗智,不强调男女私情)又作了修改,同年7月参加
浙江省第二届戏曲会演获多项奖。剧本由
东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上海越剧院于1957年7月25日演于
大众剧场。剧本由张桂凤、
吕瑞英、
陈少春根据男班艺人刘金玉、金喜棠的
整理本整理,陈少春执笔。导演朱铿,副导演张桂凤,音乐整理薛岩,
舞台设计顾大良,服装设计
陈利华,
灯光设计吴报章,技术指导
薛传纲、李君庭。吕瑞英饰孟丽君,
陆锦花饰元成帝,陈少春饰皇甫少华,
张桂凤饰皇甫敬,
吴小楼饰孟士元,
金采凌饰苏映雪。1980年3月上海越剧院二团根据
丁西林的话剧《孟丽君》改编排演,改编
吴兆芬,导演
吴伯英,编曲
金良、子川,
舞美设计杨楚之、王强华,服装设计张娟娟,化装造型设计孙志贤,灯光设计
明道宣,技导夏阳、
刘永珍。王文娟饰孟丽君,
丁赛君、
曹银娣饰皇甫少华,金美芳饰元成帝,
孟莉英饰荣兰,唐月英饰皇后,
周宝奎饰
皇太后,
钱妙花饰太师,许矞云饰皇甫敬,吕云甫饰皇甫夫人,
徐天红饰孟士元,
徐慧琴饰刘国丈,
竺菊香饰梁尚书
2022年6月10日晚,数千位祁剧爱好者聚集在
祁阳市白竹湖广场的祁剧大舞台前,欣赏阔别40多年的大型祁剧《孟丽君》。
灌制唱片
1982年夏,该剧由上海电视台摄制成戏曲电视剧播映,获全国第一届戏曲电视剧评比一等奖。剧中主要唱段已由中国唱片社等音像出版单位制成唱片和音带发行。1936年,高亭唱片公司
灌制了男班王永春、张雪芳演唱的《孟丽君·游上林苑》唱片1张。1937年,丽歌唱片公司灌制了
施银花、
屠杏花演唱的《孟丽君·看图》和
赵瑞花演唱的《孟丽君·看画》唱片各1张。
1958年,中国唱片社灌制了张云霞演唱的《孟丽君·描容》唱片1张。
棃园美谈
--孟丽君演孟丽君,孟丽君(1911年宣统三年~1991年10月1日农历辛未年八月廿四日):
京剧旦角小生演员。
1926年15岁即于南京挑班演出极受赞誉。1927年北上来京,居住于
宣武区棉花头条。她青衣、花旦、
刀马旦皆精,能演
梅派的《嫦娥奔月》、《
廉锦枫》等,
尚派的《秦良玉》等,
荀派的《盘丝洞》、《英杰烈》等,并能兼演小生戏《水淹下邳》、《
白门楼》等,尤其《花木兰》、《孟丽君》戏中女扮男装极见光彩。孟丽君演《孟丽君》红遍京、津、沪等地,声誉日显。1930年当选“四后”之时,年仅19 岁。曾与
言菊朋、
雷喜福、
安舒元、
唐韵笙、梁一鸣等合作演出。解放后以演小生戏为主。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任
济南“大众京剧团”副团长,1963年调
山东省戏曲学校任副校长。
1950年她作为
华东区代表,参加了
全国戏曲工作会议。在全国第一届
文代会时,周恩来总理握着她的手笑道:“孟丽君,
好名字,孟丽君演孟丽君,希望你更多地演戏、演
好戏。”1976年,得知周总理逝世的消息悲痛欲绝,数日不能安眠,从而引发了
脑血栓症,导致
半身不遂卧床不起。这位多才多艺勇于开拓奋进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和戏曲教育家,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多年的夙愿。她曾任全国
剧协理事、
山东省剧协副主席、
山东省政协副主席等职。1991年10月1日因病故于济南,享年80岁。
孟丽君爱人陆少楼(武生),女婿
孟喜平(
孟小冬之侄)。妹孟丽华适麒派老生刘少春。
潮剧曲目
上集
元成宗时,
兵部尚书孟士元之女丽君,才貌兼美。云南
兵马大元帅皇甫敬之子少华、当朝国舅刘奎璧皆来求婚。一女难许二婿,孟尚书只好约两人比箭定婚,因而选定少华为婿。
刘奎璧比箭失败,怀恨在心,请少华到府中小秦庭饮酒,乘机纵火。幸刘府家人江进喜母子相救,少华才得火里余生。刘奎璧又设毒计,陷害皇甫满门,然后又挟旨到孟家迫婚。孟士元摄于君命,劝丽君出嫁。丽君出嫁前夕自
描图容并留书以慰双亲,与婢女荣兰乔装出走。
翌日,刘家
花轿临门,乳娘之女
苏映雪仗义代丽君出嫁,刺奸不遂投江自尽,幸遇梁相夫人官船相救,契为
义女,一同进京。
孟丽君改名丽君玉男装赴试,只中状元。谒相之日,梁相命义女苏映雪彩楼选婿,丽君固辞不脱。时适孟士元到相府,梁相请他作媒,丽君怕被父亲觉破,只好勉强从亲。
洞房之夜,丽君认出新娘就是苏映雪,映雪亦探出新郎是丽君。姐妹相会,悲喜欢交集,假夫妻誓言共生死,报仇雪恨待将来。
下集
孟丽君入赘相府,与苏映雪假夫妻相守相安。后因医治太后功,官拜
右相,遂举
皇甫少华率兵平夷,重振皇甫家声。
孟母思女心切,探知丽
相即丽君,诈病请其诊治。迫于王法,丽君只好暗中认母,并决意伺机恢复女装。
少华眷恋丽君亲描之图容,思念丽君。丽君亦眷念少华,过府探亲。少华借图试妻,若即若离,最后才得证实,即上表并附图容请成宗赐其完婚。成宗得知丽君即丽相,痴心夺爱乃邀同游御苑,丽相未为所动。事被太后觉察,即召丽相内宫画像,并赐美酒将其醉倒,然后命宫女脱靴验鞋,以辨男女。丽君
绣鞋被成宗截获,一面向太后谎报丽相是男,一面命人护丽君回府,随后扮成内侍潜至相府还鞋迫爱。丽君不得已用了三天后复命的缓兵之计。
三天后,丽君女装上殿,恳求赦罪赐婚。成宗恼差成怒,欲斩丽君与少华,君臣力保无无效。太后及时赶到,告诫成宗以社稷为重,收丽君为义女,当殿与少华完婚。
[考释]编剧:
李志浦、方展潮、陈竟飞。80年代
普宁潮剧一团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