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词牌名

满江红,词牌名,又名“上江虹”“满江红慢”“念良游”烟波玉”“伤春曲”“怅怅词”。以柳永满江红·暮雨初收》为正体。另有双调九十三字,前段八句五仄韵,后段十句六仄韵;双调九十三字,前段八句四平韵,后段十句五平韵等变体。代表作品有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厉声教满江红·浩浩长江》、辛弃疾满江红·敲碎离愁》等。

词牌沿革
满江红,调名来源说法不一。一说调名咏水草。满江红是一种生长在水田或池塘中的小型浮水植物。秋冬时节,它的叶内含有很多花青素,群体呈现一片红色,所以叫作满江红。一说调名咏江景。唐代诗人白居易《忆江南》词有“日出江花红胜火”之句,描绘太阳出来光照江水的美丽景象。一说调名咏曲名。清毛先舒填词名解》和清冯金伯词苑萃编》等书记载,唐朱庆余志怪小说《冥音录》中载有“上江虹”曲名,后转易“上”“虹”二字得《满江红》调名。
词谱》卷二十二:“此调有仄韵、平韵两体。仄韵词宋人填者最多,其体不一。今以柳词为正体,其余各以类列。《乐章集》注仙吕调。元高拭词注南吕调。平韵词,只有姜词一体,宋元人俱如此填。”姜夔平韵《满江红》词序:《满江红》旧调用仄韵,多不协律。如末句云‘无心扑’三字,歌者将‘心’字融入去声方谐音律。予欲以平韵为之。久不能成。因泛巢湖,闻远岸箫鼓声,问之舟师,云:‘居人为此湖神姥寿也。’予因祝曰:‘得一席风径至居巢,当以平韵《满江红》为迎送神曲。’言讫,风与笔俱驶,顷刻而成。末句云:‘闻佩环’,则协律矣。书以绿笺,沉于白浪。辛亥正月晦也。是岁六月,复过祠下,因刻之柱间。有客来自居巢云:‘土人祠姥,辄能歌此词。’按曹操至潘须口,孙权遗操书曰:‘春水方生,公宜速去。’操曰:‘孙权不欺孤。’乃撤军还。潘须口与东关相近,江湖水之所出入。予意春水方生,必有司之者,故归功于姥云。”贺铸词名《念良游》,又名《伤春曲》。王吉昌词名《满江红慢》。陈维崧词名《怅怅词》。
此为北宋新声,柳永词为创调之作。柳永四词,两首俗词表达市民妇女情感,另两首为羁旅行役之词。它们都属仙吕调,即夷则宫,其基音较高,故有激越之感。此调在南宋至清代都可付诸歌喉。清代《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有几支《满江红》曲。1920年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发现另一古曲,所配之词是元代萨都剌的,声情悲壮雄浑。1925年由杨荫浏将岳飞词配此古曲,词曲契合,艺术效果极佳,自此广为传唱。岳飞词与柳永“暮雨初收”词格律相同,为宋人通用之正体。此调为换头曲,后段自第六句始与前段相同。后段第一句之三字句第一字应为平声,岳词作“靖”,偶异。词中可平可仄之字较多,宋人作者极众。调中有三个四字句,一个五字句,两个灵活的八字句,四个可以对偶的七字句,六个三字句。其基本句式为奇句,三字句与七字句的配合,造成奔放与急促的声情;又由于有三个平声句脚与仄声句脚相配,形成拗怒的声情;四字句、八字句及对偶句的穿插又使此调和婉而多变化。因而此调之表情既丰富又具特色,可表达清新绵邈之情,亦可表达悲壮激越之情。辛弃疾三十三首之中如“点火樱桃”“家住江南”“敲碎离愁”三词清新而和婉,如写春归的:“点火樱桃,照一架、荼藤如雪。春正好、见龙孙穿破,紫苔苍壁。乳燕引雏飞力弱,流莺唤友娇声怯。问春归、不肯带愁归,肠千结。层楼望,春山叠。家何在,烟波隔。把古今遗恨,向他谁说。蝴蝶不传千里梦,子规叫断三更月。听声声、枕上劝人归,归未得。”宋季宫人王清惠《题驿壁》一词悲痛愤激而声韵谐美,词云:“太液芙蓉,浑不似、旧时颜色。曾记得、春风玉露,玉楼金阙。名播兰馨妃后里,晕潮莲脸君王侧。忽一声、鼙鼓揭天来,繁华歇。龙虎散,风云灭。千古恨,凭谁说。对山河百二,泪盈襟血。驿馆夜惊尘土梦,宫车晓碾关山月。问恒娥、于我肯从容,同圆缺。”
此调前后段各两个七字句,可以不对偶,但以对偶为佳,如张先的“过雨小桃红未透,舞烟新柳青犹弱”,苏轼的“衣上旧痕余苦泪,眉间喜气添黄色”,周邦彦的“芳草连天迷远望,宝香薰被成孤宿”。后段过变四个三字句是要求对偶的。但有两对偶的如辛弃疾的“佳丽地,文章伯。金缕唱,红牙拍”,有一个对偶的如刘辰翁的“记犹是,卿卿惜;空复见,谁谁摘”;也有一、二句对偶,三、四句不对偶的。《词谱》于此调列十四体,但实际上仅有仄韵与平韵两体。南宋姜夔创一体,将原调仄韵改为平韵,字数、句式、韵数皆与正体相同。此后词人赵以夫吴文英彭元逊张炎等少数作品偶用此体,但声情效果与正体颇异。
格律说明
正体,双调九十三字,前段八句四仄韵,后段十句五仄韵。以柳永《满江红·暮雨初收》为代表。此调押仄声韵者以柳词此体为定格,若张词之多押两韵,戴词之多押一韵,吕词之减字,苏、赵、辛、柳、杜词之添字,以及叶词之句读异同,王词之句读全异,皆变格也。 周紫芝词前后两结“问向晚、谁欲画渔蓑,寒江立”,“便准拟、一醉广寒宫,千山白”,“向晚”、“准拟”四字俱仄声。“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功名”、“梅花”四字俱平声。程垓词“但独褰、幽幌悄无音,伤离别”,“问甚时、重理锦囊书,从头说”,“独”字、“甚”字俱仄声,“褰”字、“时”字俱平声,均属正体,填者不拘。 又换头四句原属六字折腰两句,当以此词之平仄为定格,如谱内张词、戴词亦为合格,若蔡伸词起句之“并兰舟”,“舟”字平声。范成大词起句之“志千里”,“志”字仄声。袁去华词第二句之“道傍李”,“道”字仄声。曹冠词第三句之“醉梦里”,“醉”字仄声。杨炎昶词第四句之“酒无力”,“酒”字仄声,非定格也。 又侯寘词后段第六句“经营拂掠”,“拂”字入声。张炎词结句“白鸥识”,“白”字入声,此皆以入作平,不注可仄。 又苏轼词后段第七句“欲向佳人诉离恨”,“离”字平声。柳词别首后段第九句“待到头,终究问伊著”,“著”字仄声。赵师侠词结句“无杜宇”,“杜”字仄声,此皆偶误,亦不注可平可仄。 按张孝祥词前段第三、四句“动远思、空江小艇,高丘乔水”,“高”字平声。范成大词后段第六句“桃根双楫”,“桃”字平声。
变体一,双调九十三字,前段八句五仄韵,后段十句六仄韵。以张元干《满江红·春水连天》为代表。此与柳词同,惟前段第五句、后段第七句皆押韵异。 按程珌“颇恨登临”词前段第五、六句“当日卧龙商略处,秦淮王气真何许”,后段第七、八句“可笑唐人无意度,却言此虎凌波去”,正与此同。
变体二,双调九十三字,前段八句四仄韵,后段十句六仄韵。以戴复古满江红·赤壁怀古》为代表。此与柳词同,惟换头句多押一韵。 按晁补之“莫话南征”词“清时事,羁游意,尽付与,狂歌醉”,段
克己词“活国手,谈天口,都付与,尊中酒”正与此同。 此词后段第五、六句作上三下六句法,宋词如此者甚多,如柳词别首之“尽思量,休又怎生休得”,周紫芝词“又何如,聊遣舞衣红湿”皆与此同。
变体三,双调九十一字,前段八句四仄韵,后段十句五仄韵。以吕渭老《满江红·燕拂危樯》为代表。此亦柳词体,惟前段第三句减二字异。 按程垓词“况人间元似,泛家浮宅”,吕本中词“对一川平野,数椽茅屋”,康与之词“正青春未老,流莺方歇”,严羽词“正钱塘江上,潮头如雪”俱与此同。
变体四,双调八十九字,前段七句四仄韵,后段十句五仄韵。以吕渭老《满江红·晚浴新凉》为代表。此亦柳词体,惟前段第三句减四字。 按吕词别首“笑语移时”词“鲜明是、晚来妆饰”正与此同。
变体五,双调九十四字,前段八句四仄韵,后段十句五仄韵。以苏轼《满江红·东武会流杯亭》为代表。此亦与柳词同,惟后段第七句添一字。 按苏轼别首“忧喜相寻”词后段第七、八句“君不见、周南歌汉广,天教夫子休乔木”,李婴“荆楚风烟”词“君不见、淩烟冠剑客,何人气貌长似旧”,正与此同。
变体六,双调九十四字,前段八句四仄韵,后段十句五仄韵。以赵鼎《满江红·丁未九月南渡泊舟仪真江口作》为代表。此亦与柳词同,惟后段第八句添一字。 按李昴英“薄冷催霜”词后段第七、八句“万里寒云迷北斗,望远峰夕照类西顾”正与此同。
变体七,双调九十四字,前段八句四仄韵,后段十句五仄韵。以辛弃疾《满江红·点火樱桃》为代表。此亦与柳词同,惟前段第三句添一字异。
变体八,双调九十七字,前段八句五仄韵,后段十句六仄韵。以柳永《满江红·万恨千愁》为代表。此即“暮雨初收”词体,惟前段第五、六句,后段第七、八句各添一衬字,又“意”字、“事”字皆押韵。
变体九,双调九十四字,前段九句四仄韵,后段十句五仄韵。以杜衍《满江红·无利无名》为代表。此词见《花草粹编》,采之《言行录》,即柳词九十三字体。惟前段第一句平仄不同,第二句添一衬字作四字两句,若减去衬字,则“无荣辱无烦无恼”仍是上三下四句法,便合调矣。
变体十,双调九十一字,前段八句四仄韵,后段十句五仄韵。以叶梦得满江红·雪后郊原》为代表。此亦与柳词同,惟前段第三、四句作三字一句、六字一句异。
变体十一,双调九十一字,前段八句四仄韵,后段九句五仄韵。以叶梦得《满江红·重阳赏菊,时予已除代》为代表。此亦与柳词同,惟后段起句作六字一句异。
变体十二,双调九十二字,前段八句五仄韵,后段八句七仄韵。以王之道《满江红·竹马来迎》为代表。此词前后段两结及换头句句读与诸家全异。
变体十三,双调九十三字,前段八句四平韵,后段十句五平韵。以姜夔《满江红·仙姥来时》为代表。此调押平声韵者只有此体,句读与仄韵词同。 此词两结三字句并用“平仄平”,吴文英、彭元逊、彭芳远、李琳诸词皆然。 按吴词前段第一、二句“竹下门敲,又呼起、蝴蝶梦清”,“竹”字仄声,“呼”字平声。又一首“云气楼台,分一派、沧浪翠蓬”,“分”字、“浪”字俱平声。第三、四句“闲里看、邻墙梅子,几度生仁”,“里”字仄声,“邻”字平声,“几”字仄声。彭词“西楼外、天低水涌,龙挟秋吟”,“水”字仄声。吴词第五、六句“风送流花时过岸,浪摇晴练欲飞空”,“风”字平声,“浪”字仄声。彭词“衔尽吴花成鹿苑,人间不恨雨和风”,“不”字仄声。吴词第七句“算鲛宫,只隔一红尘”,“鲛”字平声,“只”字仄声。彭词后段第一、二、三、四句“山雾湿,倚熏笼,垂㔩叶,鬓酥融”,“雾”字、“倚”字俱仄声,“熏”字、“垂”字俱平声,“㔩”字仄声。第五、六句“恨宫云一朵,飞过空同”,“宫”字平声,“一”字仄声,“飞”字平声。吴词第七句“秋色未教飞尽雁”,“未”字仄声。李词“佛界三千笼日月”,“佛”字仄声。第八句“仙楼十二挂星辰”,“仙”字平声,“十”字仄声。吴词第九句“看高鸿飞上碧云中”,“高”字平声。彭词“问故人、忍更负东风”,“忍”字仄声。
格律对照
正体
格律对照例词:《满江红·暮雨初收》
中仄平平,中中仄、中平中仄。中中中、中平中仄,中平平仄。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仄。仄中中、中仄仄平平,平平仄。
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几许渔人横短艇,尽将灯火归村落。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平中仄,平中仄。平中仄,平平仄。中中中中中,中中平仄。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中中、中仄仄平平,平平仄。
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游宦区区成底事,平生况有云泉约。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
变体一
格律对照例词:《满江红·春水连天》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
春水连天,桃花浪、几番风恶。云乍起、远山遮尽,晚风还作。绿遍芳洲生杜若,楚帆带雨烟中落。认向来、沙嘴共停桡,伤飘泊。
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韵。
寒犹在,衾偏薄。肠欲断,愁难著。倚蓬窗无寐,引杯孤酌。寒食清明都过却,可怜辜负年时约。想小楼、日日望孤舟,人如削。
变体二
格律对照例词:《满江红·赤壁怀古》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烈炬鱼龙怒。卷江波、一鼓困曹瞒,今如许。
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
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问道旁、杨柳为谁青,摇金缕。
变体三
格律对照例词:《满江红·燕拂危樯》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
燕拂危樯,斜日外、数峰凝碧。正暗潮生渚,暮风飘席。初过南村沽酒市,连空十顷菱花白。想故人、轻箑障游丝,闻遥笛。
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句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
鱼与雁,通消息。心与梦,空牵役。到如今相见,怎生休得。斜抱琵琶传密意,一襟新月横空碧。问甚时、同做醉中仙,烟霞客。
变体四
格律对照例词:《满江红·晚浴新凉》
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晚浴新凉,风蒲乱、松梢见月。庭阴静、暮蝉啼歇。萤绕井阑帘入燕,荷香兰气供摇箑。赖晚来、一雨洗游尘,无些热。
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
心下事,峰重叠。人甚处,星明灭。想行云应在,凤凰城阙。曾约佳期同菊蕊,当时共指灯花说。据眼前、何日是西风,吹凉叶。
变体五
格律对照例词:《满江红·东武会流杯亭》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
东武城南,新堤固、涟漪初溢。隐隐遍、长林高阜,卧红堆碧。枝上残花吹尽也,与君试向江边觅。问向前、犹有几多春,三之一。
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
官里事,何时毕。风雨外,无多日。相将泛曲水,满城争出。君不见、兰亭修禊事,当时座上皆豪逸。到如今、修竹满山阴,空陈迹。
变体六
格律对照例词:《满江红·丁未九月南渡泊舟仪真江口作》
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惨结秋阴,西风送、丝丝雨湿。凝望眼、征鸿几字,暮投沙碛。欲往乡关何处是,水云浩荡连南北。但修眉、一抹有无中,遥山色。
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
天涯路,江上客。肠已断,头应白。空搔首兴叹,暮年离隔。欲待忘忧除是酒,奈酒行欲尽愁无极。便挽将、江水入尊罍,浇胸臆。
变体七
格律对照例词:《满江红·点火樱桃》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点火樱桃,照一架、酴醾如雪。春正好、见龙孙穿破,紫苔苍壁。乳燕引雏飞力弱,流莺唤友娇声怯。问春归、不肯带愁归,肠千结。
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读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层楼望,春山叠。家何在,烟波隔。把古今遗恨,向他谁说。蝴蝶不传千里梦,子规叫断三更月。听声声、枕上劝人归,归难得。
变体八
格律对照例词:《满江红·万恨千愁》
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平平仄。
万恨千愁,将年少、衷肠牵系。残梦断、酒醒孤馆,夜长滋味。可惜许、枕前多少意。到如今、两总无终始。独自个、赢得不成眠,成憔悴。
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句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
添伤感,消何计。空只恁,厌厌地。无人处思量,几度垂泪。不曾得、都来些子事。甚恁底、抵死难拌弃。待到头、终久问伊著,如何是。
变体九
格律对照例词:《满江红·无利无名》
平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无名无利,无荣无辱,无烦无恼。夜灯前、独歌独酌,独吟独笑。又值群山初雪满,又兼明月交光好。便假饶、百岁拟如何,从他老。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
知富贵,谁能保。知功业,何时了。算箪瓢金玉,所争多少。一瞬光阴何足道,但思行乐常不早。待春来、携酒殢东风,眠芳草。
变体十
格律对照例词:《满江红·雪后郊原》
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
雪后郊原,烟林外、梅花初坼。春欲半,犹自探春消息。一眼平芜看不尽,夜来小雨摧新碧。笑去年、携酒折花人,花应识。
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兰舟漾,城南陌。云影淡,天容窄。绕风漪十顷,暖浮晴色。恰是槎头收钓处,坐中仍有江南客。问如何、两桨下茹溪,吞云泽。
变体十一
格律对照例词:《满江红·满江红·重阳赏菊,时予已除代》
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一朵黄花,先催报、秋归消息。满芳枝凝露,为谁装饰。便向尊前拌醉倒,古今同是东篱侧。问何须、特地赋归来,抛彭泽。
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
回首去年时节,开口笑,真难得。使君今那更,自成行客。霜鬓不辞重插满,他年此会何人忆。记多情、曾伴小阑干,亲攀摘。
变体十二
格律对照例词:《满江红·竹马来迎》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
竹马来迎,留不住、寸心如结。历湖滨、须濡相望,近同吴越。阙里风流今未灭,此行报政看期月。已验永沂富有国,千古曾无别。
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
多谢润沾枯辙,令我神思清发。新命欢浃,两邦情惬。明日西风帆卷席,高樯到处旌麾列。忽相思、吾当往,谁谓三山隔。
变体十三
格律对照例词:《满江红·仙姥来时》
中仄平平,中中仄、平中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平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仄中平、中仄仄平平,平仄平。
仙姥来时,正一望、千顷翠澜。旌旗与、乱云俱下,依约前山。命驾群龙金作轭,相从诸娣玉为冠。向夜深、风定悄无人,闻佩环。
平中仄,中仄平。中中仄句仄平平。仄中平中仄句中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仄中平、中仄仄平平,平仄平。
神奇处,君试看。奠淮右,阻江南。遣六丁雷电,别守东关。应笑英雄无好手,一篙春水走曹瞒。又怎知、人在小江楼,帘影间。
(说明:词牌格律与对照例词交错排列。格律使用宋体字排印,例词使用斜体字排印。词牌符号含义如下:平,表示填平声字;仄,表示填仄声字;中,表示可平可仄。句末加粗为韵脚。)
典范词作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