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业经

迦牟尼佛宣说因果的一部作品

《百业经》是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的一部作品。其中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人物,讲述了善恶之因必感善恶之果的因果关系。

译序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善恶之果的真谛。
龙猛菩萨在《中观宝鬘论》中曾有“无见堕恶趣,有见生善道”的教言,即没有因果正见的人难免堕落恶趣,而有因果正见的人自然能往生善道。大恩上师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也在六千余名四众弟子前强调:“凡听闻、读诵、受持此《百业经》的人,若能对因果不虚生起坚定的信心,谨慎遵循因果,并且精进修持、忏悔罪障,一定不会堕落。”故弟子们对此经生起了极大信心。从藏文《大藏经》目录可知,此经是在唐代由汉文译成藏文,为此汉族弟子在各地、各类汉文《大藏经》中反复查找,但未能找出此汉文本。法王开讲此经在即,故本学院五百多汉族僧俗弟子,再三劝请本人将此经重新译成汉文。我本人也很想在这一生中能与佛经结下一个殊胜的缘份,以报诸传承上师之恩德,加之以汉族为主的国内外弟子们由于语言障碍等原因,不能亲聆上师的传讲,为了更多人暂时和究竟的利益,故本人发心重译此《百业经》。本人以为,这部汉译本不但对现在的众生有利益,乃至我离开人间后的数百年、千年或许仍能利益众生。
因果规律是在世俗谛中一条真正打不破的真理,此经主要细说。纵经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作为一名佛门弟子,坚信因果缘起法是学佛的首要条件,一个不信因果的人,无论修什么法门,都不可能成就,而如果深信因果,则不可能造恶业,修行易得成就,如《涅槃经》所云:“知由善因生善果,知因恶因生恶果,恶远恶离矣。”而且,弘扬这部经典也是我的大恩上师法王如意宝的一大心愿,法王曾郑重地对弟子们说:“我一直都很想传讲一次《百业经》,这样我一生中的许多愿望就可实现了。”由此也可见这部经典的重要。真诚希望大家通过拜读此《百业经》能产生增上对因果的信心。
考虑到原汉文译本,以后即或找到,恐现代人在文字上也不易读懂,故本人在翻译此经时,采取了意译并略译的方式,其汉文是由藏文传讲中所译,词句虽然未全直译出来,但其含义已是合盘托出。尽量译成通俗易懂的白话文,以使人们一读便能了知其中要义。若译本中存在不达意之处,本人在诸佛菩萨及诸位高僧大德前诚心忏悔。
在翻译《百业经》的过程中有很多人给予了热情的支持,在此谨表谢忱。以此功德,愿我们及一切有情坚信因果,同生极乐! 愿增吉祥!
译 者
一九九九年一月三十日
目录
(1) 一只母狗
——恶口骂僧 累世转狗 …………………………… 1
(2) 小眼沙弥
——责骂圣者 累世狗报 …………………………… 5
(3) 能愿比丘
——杀生之报 短命多病 …………………………… 9
(4) 驼背人
——无意害兄 受驼背报 …………………………… 12
(5) 春乾摩比丘尼
——两世驼背 等流果报 …………………………… 14
(6) 恰嘎国王
——轻慢圣者 王位复得 …………………………… 16
(7) 嘎希美女
——六国争娶 毅然出家 …………………………… 19
(8) 生乐母
——婚前证果 智慧第一 …………………………… 21
(9) 宝光天子
——宝珠供塔 报为天子 …………………………… 23
(10) 豆蔻花
——以花供塔 生降花雨 …………………………… 23
(11) 阿那新
——种下善根 得佛授记 …………………………… 25
(12) 集聚母
——雄辩获胜 合家证果 …………………………… 26
(13) 跛 子
——恶骂圣者 得跛子报 …………………………… 27
(14) 第一辆马车
——绕佛三匝 得佛授记 …………………………… 31
(15) 第二辆马车
——对佛生喜 得佛授记 …………………………… 32
(16) 第三辆马车
——供佛鲜花 得佛授记 …………………………… 32
(17) 第四辆马车
——供佛马车 得佛授记 …………………………… 33
(18) 干布国王
——杀众罗汉 恒受狱报 …………………………… 34
(19) 耶惟檀王妃
——同行等流 两世被辱 …………………………… 38
(20) 梳发女
——同佛母愿 精进第一 …………………………… 39
(21) 莲花色比丘
——供圣得报 今证圣果 …………………………… 40
(22) 屠夫之子
——猎人供圣 今证圣果 …………………………… 43
(23) 金色比丘尼
——供养佛塔 得金色身 …………………………… 44
(24) 牧 人
——恶口戏骂 今证罗汉 …………………………… 46
(25) 扎德沃
——青年供花 佛述前因 …………………………… 48
(26) 无畏与鼓声
——孩童发心 得佛授记 …………………………… 51
(27) 宝海童子
——供养佛塔 俱生具宝 …………………………… 52
(28) 宝 喜
——舍自生命 救五商主 …………………………… 54
(29) 第一只大熊
——舍命救人 遭彼杀害 …………………………… 58
(30) 第二只大熊
——舍命救人 恩得仇报 …………………………… 60
(31) 小驼背
——饿死母亲 圣者受报 …………………………… 62
(32) 一只大虫
——盗用僧物 恒时受报 …………………………… 66
(33) 甘藏嘎比丘尼
——百世佛母 解经第一 …………………………… 70
(34) 两位仙人
——偕五百人 出家证果 …………………………… 72
(35) 娶媳妇
——调化丈夫 亦证圣果 …………………………… 78
(36) 法施女
——成熟音讯 出家之愿 …………………………… 79
(37) 大鲸鱼
——冤害他人 得鲸鱼报 …………………………… 85
(38) 饿 鬼
——错用僧物 得饿鬼报 …………………………… 87
(39) 饿 鬼
——擅用僧物 得饿鬼报 …………………………… 89
(40) 裸体饿鬼
——无因谤僧 得饿鬼报 …………………………… 90
(41) 肉团饿鬼
——擅用僧物 得饿鬼报 …………………………… 92
(42) 一位老人
——百世佛父 今证圣果 …………………………… 93
(43) 土地变金地
——农夫供佛 土地变金 …………………………… 94
(44) 升天的先父
——先父升天 引子证果 …………………………… 96
(45) 果嘎勒嘎比丘
——假因谤圣 堕无间狱 …………………………… 97
(46) 三藏法师
——无因诽谤 堕无间狱 …………………………… 103
(47) 月光国王
——因地果时 同赞布施 …………………………… 104
(48) 慈力国王
——以已鲜血 满夜叉愿 …………………………… 106
(49) 五百商主
——世尊伸手 除夜叉障 …………………………… 108
(50) 一只乌龟
——血肉施蚁 获证菩提 …………………………… 110
(51) 一只雪蛙
——以血肉施 八万蚂蚁 …………………………… 111
(52) 新来的比丘
——骗他受害 今遭毒打 …………………………… 112
(53) 寂静者
——俱宿命通 断散乱行 …………………………… 114
(54) 一只大象
——对佛欢喜 得以升天 …………………………… 115
(55) 宝贤龙子
——供养皈佛 授记独觉 …………………………… 116
(56) 商主之子
——粪污独觉 丑相臭气 …………………………… 117
(57) 破和合僧
——破和合僧 佛受等流 …………………………… 119
(58) 五百罗汉
——愿力成熟 证罗汉果 …………………………… 121
(59) 施主的儿子
——供塔发愿 证罗汉果 …………………………… 122
(60) 丑陋者
——吝啬恶口 丑相饥贫 …………………………… 125
(61) 安宁太子
——两世极刑 得佛救度 …………………………… 128
(62) 一个贱种人
——复仇未遂 得罗汉果 …………………………… 130
(63) 极贤一家
——修塔起信 全家证果 …………………………… 133
(64) 俱天太子
——引诸青年 得证圣果 …………………………… 135
(65) 一头牦牛
——辱骂罗汉 累世为牛 …………………………… 137
(66) 悲贤童子
——处以极刑 得佛救度 …………………………… 138
(67) 胖 子
——愿力成熟 信心第一 …………………………… 139
(68) 黑 者
——断除死惧 终得证果 …………………………… 141
(69) 持 箭
——畏死受戒 得生善趣 …………………………… 142
(70) 婆罗门儿子
——供塔生喜 善辩证果 …………………………… 145
(71) 狐 狸
——恶骂罗汉 食粪便报 …………………………… 146
(72) 一只孔雀
——愿力成熟 转生孔雀 …………………………… 150
(73) 哥玛达鸟
——恶口骂僧 累世受报 …………………………… 152
(74) 圣身父子
——害怕被杀 出家证果 …………………………… 153
(75) 本 师
——两世引导 亲眷证果 …………………………… 155
(76) 迦叶尊者
——功德无量 世尊亲赞 …………………………… 156
(77) 阿难尊者
——佛入灭前 授记未来 …………………………… 158
(78) 能持子
——愿力成熟 富家证果 …………………………… 162
(79) 极 贤
——佛临涅槃 调化证果 …………………………… 165
(80) 两位施主
——愿力成熟 得证罗汉 …………………………… 173
(81) 大施主
——愿力成熟 无人可胜 …………………………… 174
(82) 两位老人
——前世愿力 七岁证果 …………………………… 175
(83) 吉祥跛子
——恶口骂僧 报以跛脚 …………………………… 179
(84) 五百仙人
——脚印引路 两世得度 …………………………… 180
(85) 盲 人
——挖出他眼 累世成盲 …………………………… 182
(86) 裸体迦叶
——临终信佛 证罗汉果 …………………………… 184
(87) 迦叶主尊
——以慢心故 迟得圣果 …………………………… 186
(88) 角宿大象
——被诱等流 两世还俗 …………………………… 188
(89) 萨Ra那
——前世鞭打 今生受报 …………………………… 192
(90) 野兽禁行者
——恶口骂僧 百世兽报 …………………………… 195
(91) 月亮比丘尼
——愿力成熟 听闻第一 …………………………… 196
(92) 人非人
——摧毁傲慢 令得解脱 …………………………… 197
(93) 人非人
——耶输陀罗 为夫殉身 …………………………… 198
(94) 刚 布
——神变生信 得佛授记 …………………………… 199
(95) 供 施
——供施功德 得佛授记 …………………………… 200
(96) 懒惰者
——见佛生喜 得佛授记 …………………………… 200
(97) 给孤独
——依给孤独 得佛授记 …………………………… 201
(98) 贫穷者
——供佛发愿 而得授记 …………………………… 202
(99) 莲 花
——供养莲花 得佛授记 …………………………… 203
(100) 莲 花
——供佛莲花 得佛授记 …………………………… 204
(101) 见解者
——发殊胜愿 得佛授记 …………………………… 204
(102) 珠宝者
——供佛及僧 得佛授记 …………………………… 205
(103) 财宝者
——清净供养 得佛授记 …………………………… 206
(104) 两个国王
——蒙佛加持 证果授记 …………………………… 206
(105) 老父亲
——蒙佛加持 今昔得乐 …………………………… 207
(106) 五百商主
——蒙佛解救 证罗汉果 …………………………… 208
(107) 施主之子
——往昔愿力 年幼证果 …………………………… 210
(108) 两个狮子
——闻法善根 转生天界 …………………………… 211
(109) 猎 人
——恶口骂僧 受劣众报 …………………………… 213
(110) 鹧 鸪
——菩萨行力 飞救火灾 …………………………… 214
(111) 父 亲
——累世佛子 今证圣果 …………………………… 215
(112) 野蛮人
——蒙佛两度 今得涅槃 …………………………… 216
(113) 食肉鬼
——世尊调化 千食肉鬼 …………………………… 217
(114) 王布果
——杀五千人 今得圣果 …………………………… 218
(115) 帝释天
——畏惧堕死 得佛度化 …………………………… 219
(116) 老婆罗门子
——佛救两世 终证圣果 …………………………… 221
(117) 猎 人
——两世救护 恩得仇报 …………………………… 224
(118) 愚痴者
——残害他人 今证圣果 …………………………… 227
(119) 婆罗门
——两世做贼 终证圣果 …………………………… 229
(120) 婆罗门
——惧怕被害 出家证果 …………………………… 230
(121) 婆罗门
——互起争执 得佛度化 …………………………… 232
(122) 遍入尊者
——调化国王 十万眷属 …………………………… 233
(123) 诤 者
——世尊调和 得证圣果 …………………………… 236
(124) 恶 龙
——恶愿害人 得佛调化 …………………………… 237
(125) 昔普国王
——舍自血肉 换得半偈 …………………………… 238
(126) 昔普国王
——舍自血肉 换得半偈 …………………………… 240
(127) 两个僧团
——调和僧团 佛法久住 …………………………… 242
注:文中Ra代表上日下阿字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