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兆网吧是一个主要提供互联网连接服务的公共场所。
网吧
网吧(英文:Internet caf'e 或 coffeenet),是一个主要提供互联网连接服务的
公共场所。1994年世界上第一个网吧在
伦敦开业。在中国,网吧兴起于1998年前后。网吧为那些没有电脑和上网条件的人们提供了一个经济、便捷的触网机会。
诞生背景
自1995年在北京
白石桥出现第一家网络咖啡店开始,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各类网吧如
雨后春笋般地覆盖了每个角落。网吧的规模也从最初的几台计算机,发展成几十台,上百台,甚至于上千台。随着网吧数量的增多,行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为了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网吧的成本控制和整体性能成为了网吧业主不可不考虑的重要因素,同时网吧服务已不仅仅局限于提供上网、
游戏,而是日趋成为一种大众娱乐方式,甚至可能成就一种全新的在线生活方式。这种趋势就要求网吧构建面向未来的稳定性高,速度快的网络。从二十世纪七十年
以太网技术发明到98年
千兆以太网技术的标准化,到2002年万兆技术的标准化,从早期的
集线器互联到目前的全球互联网,当人们还在感慨以太网技术普及之迅猛、影响之广泛超乎想象时,更先进的以太网技术已经悄悄走近我们的生活。 今天,人们对网络的依赖超过以往任何时候,我们在不经意中发现我工作、生活、娱乐、
人际交往或多或少都开始与网络有关甚至是不可或缺。网络已经实实在在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
在上个世纪末的一次关于“影响人类生活方式的100项发明”的讨论中,
以太网技术也入选其中。1973年,Xerox公司提出以太网技术并实现之。最初以太网的速率只有2.9Mbps。1980年,Xerox、Digital、3Com三家联合推出了10Mbps DIX以太网标准。1995年IEEE正式通过了
802.3u快速以太网标准,1998年,IEEE 802.3z
千兆以太网标准正式发布。2002年7月18日,IEEE通过了
802.3ae,即10Gbit/s以太网,又称
万兆以太网,它包括了10GBASE-R、10GBASE-W、10GBADW-LX4三种物理接口标准。2004年3月,IEEE批准铜缆
10G以太网标准802.3ak,新标准将作为10GBASE-CX4实施,提供双绞电缆的10Gbps。
随着局域网技术的发展,随着百兆、千兆、万兆技术的应用,逐步出现了
快速以太网、千兆以太网和万兆以太网的概念,每一个组网模式都是与更高带宽技术的应用紧密联系,同时每一个新的组网模式又都不仅仅只是带宽的扩充,伴随着带宽的提升往往会出现更多的新型技术与应用,从而使得新型的组网技术比以往的组网技术有了质的提升。
网吧网络发展至今,关注点依然是:稳定、速度和安全三大问题。
网吧系统与游戏的运行速度是影响网吧网民上网体验的重要环节,目前网吧的
网络规划是非常不合理的,PC客户机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千兆,交换机网络更是早已千兆普及,可是到网吧最重要最核心的服务器上的网卡输出仍然还是千兆。,网吧的基础网络建设还会面临更高的要求。众所周知,Win7 Pro的数据量,是XP的八倍以上,支持 DirectX 11及3D模式的游戏和大量的高清影片,更会产生巨大的网络数据流量。现今网吧一台服务器基本要面向100台左右的PC客户机提供数据服务, PC客户机的千兆速度除了空载时的理论测试外根本没有发挥实际作用。尽管现在有服务器开始做双线甚至四线的网卡汇聚,但汇聚的原理决定了性能提升的局限性,千兆还是千兆,只不过比单千兆在多应用数据流下表现稍好一些,这点有限的提升对于需要提供大数据流量的服务器来说只是杯水车薪。另外随着服务器硬件成本不断降低及技术的高速发展,制约服务器性能最关键的磁盘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除了直接应用SSD提高IOPS(即每秒进行读写(I/O)操作的次数)及读写速度外,目前服务器最流行的缓存技术,可以将最常用的数据放在内存中,通过网络发送给客户机。随着内存价格平民化,越来越多的网吧开始使用高于16G以上内存的服务器,有些网吧甚至达到了64G。虽然说内存够快,但不能通过网络及时、高效的传输给客户机,导致虽然
服务器内存增加了,但速度却没有明显提升,数据的传输瓶颈实际从磁盘转移到服务器网卡与
核心交换机的传输之间。即便你花了上百万配了顶级配置的客户机,即便你用配置大量SSD跟内存的顶级服务器,关键部位(服务器和核心交换机之间)的传输瓶颈不打开,性能提升只能是浮云,网民的体验跟满意度仍然得不到提高。
摘自《2011年中国网吧网民上网及消费习惯调查报告》
从上图我们可以了解到上网速度、网吧环境、网吧气氛、机器配置,这四项仍然是网民选择网吧时考虑的主要因素。很多网吧业主都清楚
网速的重要性,他们也在想尽办法提升网速,由于现时很多网吧都是采用
无盘系统构建,内网读写数据成倍增长,所以影响很多
无盘网吧网速的并不只是
宽带接入速度,还包括内网的速度。正因为如此,优化网吧内部网络已成当务之急。网吧一般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优化:一是使用性能更好的交换机与路由器产品,内部网络要升级至千兆;二是改善服务器至
核心交换机的速度,例如可以将核心交换机升级至万兆。
成就
2011年万兆网吧由TG-NET打造——金龙泉网吧于广东诞生,至此代表网吧局域网发展又进入一个新的里程碑。
全WIN7环境万兆网吧由TG-NET打造——浙江嘉兴四方网吧诞生。
发展前景
随着DirectX 11和3D等新技术、新应用在网吧的流行,越来越多的无盘软件及三层更新软件开始全面支持WIN7。众所周知,Win7 Pro的数据量,是XP的八倍以上,庞大的数据量对网吧的网络环境带来更严峻的考验。由于国内目前网吧基本都是千兆网络,所以网吧都只是开启部份WIN7体验区,少则三五台,多则也就十几台。如何提高网民上网的体验度成为大家所关注的焦点。
万兆局域网能否大规模推广首先要解决的是技术成熟的问题,大家都希望能够获得最大带宽,但是没有人希望自己的网络成天出问题,为了解决网络问题绞尽脑汁、疲于奔命。对新技术稳定性的担忧一度阻碍了千兆、万兆的大规模应用。
万兆标注已经成熟。目前,千兆和万兆的标准已经相当完善。
万兆以太网2002年就已经提出并通过IEEE评审发布,而
1000BASE-T的标准(
802.3ab)早在1999年就已经发布,并且采用标准第5类(Cat 5)铜线电缆传送信号,这使得大部分网络改造无需重新布线。千兆接口可以通过
自适应技术兼容以前的10M、100M终端。技术的标准化大大推动了千兆、万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目前,客户对于千兆甚至万兆稳定性的担忧正逐渐成为过去。
千兆网卡的大量应用。目前新的PC主板中很多已经包含了内置的千兆网卡。调查显示,2006年,Intel公司主板上的
千兆以太网功能将成为主要品牌的桌面机、工作站和笔记本电脑的标准配置。
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半导体技术的发展拉动了“千兆到桌面”的发展。千兆网络芯片市场竞争激烈,
Broadcom占有近60%的市场,
Marvell约占3成市场。芯片市场的激烈竞争使得千兆网端口的价格大幅下降,网络用户成为最大的获益者,“千兆到桌面”必将成燎原之势。
(2) 价格
价格的大幅下降是实现“千兆到桌面”前提条件,要规模应用就必须在休息使客户能够接收,特别是在接入侧,端口数量巨大,端口的价格差民会极大的影响整个网络的建网成本,太高的网络建设成会使客户望而却步。
目前,千兆接口、万兆接口的价格已经低下高贵的头颅,走向平民化。平均每端口千兆电接口价格已经降低到百兆端口价格的130%-150%;平均每端口千兆光接口价格已经降低到百兆端口价格的130%-160%。
来世
万兆局域网能否大规模推广最终还得取决于客户的实际需求,网络建设者是否认可万兆局域网的理念,是否有足够的业务支撑,是否有合理的资金预算,多方面问题都会影响到万兆局域网的大规模推广。然而无论实际情况有多复杂,万兆局域网的理念必将是今后局域网的发展趋势,新一代的万兆局域网理念迟早会深入人心,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