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载县,江西省宜春市辖县,位于北纬27°59′37″~28°27′48″,东经113°59′13″~114°36′11″之间,地处江西省西北边陲,锦江上游,峰顶山以北,总面积1719.63平方千米。截至2024年2月,万载县辖1个街道、9个镇、7个乡。截至2023年末,万载县常住人口为488667人。
历史沿革
万载殷商时属吴。
战国初(公元前473年)属越。
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置
豫章郡,设
建成县,万载为建成属地。西汉末年,改豫章郡为九江郡,建成县改为多聚县,万载属多聚县。东汉建武元年(25年),恢复豫章郡,复置建成县,万载仍归属建成。中平年间(184-189年),划建成县一部分地置上蔡县,万载属上蔡县地。
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鼎立,上蔡县属吴管辖。孙吴黄武年间(222-229年),从上蔡县划出一部分地区设置
阳乐县,县治设罗城,这是本县单独列为县级行政单位的开始。
西晋太康元年(280年),阳乐县更名康乐县。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置
洪州,康乐县并入建成县,隶属洪州。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废州复郡,康乐仍属豫章郡建成县。
唐武德五年(622年),改郡为州,置靖州,复设阳乐县,县治由罗城迁龙山下(今康乐镇)。武德七年,州名更迭,初为米州,后改筠州,阳乐隶属筠州。武德八年,筠州并入洪州,阳乐并入
高安,属洪州。
五代十国时期,高安属
杨行密的吴政权管辖。天祐年间(904-908年),吴王分高安的万载乡置万载场,属洪州。
杨吴顺义元年(921年),分高安的进城、康乐、高侯、万载四乡置万载县,仍属洪州,取万载乡的“万载”二字为县名。南唐保大十年(952年),分洪州复置
筠州,万载隶筠州。
北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年),将万载县划归袁州管辖。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万载县更名建城县,仍属袁州。高宗绍兴元年(1131年),复名万载县,隶属未变。
元世祖初年,万载县属袁州总管府(归湖南行省管辖)。至元十九年(1282年),改州为路,万载县隶袁州路,属
江西行省。
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路为府,万载县仍隶
袁州府。
清代沿明制。
辛亥革命后,万载县属江西军政府管辖。民国三年(1914年),全省划为四道,万载县属庐陵道。1915年废道,各县直属省管辖。1921年划全省为13行政区,万载县属第八行政区管辖。1924年缩改全省为八行政区,万载县属第二行政区管辖。
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年),万载县大部分地方为红色苏区,建立了苏维埃政府,属于湘鄂赣省管辖。
1949年7月16日(农历己丑六月二十一日),万载解放,7月21日成立县人民政府,万载县属袁州分区管辖(1950年9月分区改专区)。1952年9月改属南昌专区,1959年1月又改属
宜春专区,1968年2月至1985年底宜春专区改宜春地区,万载县属宜春地区。
2000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宜春地区,改设
宜春市,万载县属宜春市。
行政区划
截至2024年2月,万载县辖
康乐街道、
株潭镇、
黄茅镇、
潭埠镇、
双桥镇、
三兴镇、
罗城镇、高村镇、高城镇、
白良镇、
鹅峰乡、
马步乡、
赤兴乡、
岭东乡、
白水乡、
仙源乡、
茭湖乡等1个街道、9个镇、7个乡,共181个行政村、25个社区、3358个村民小组。县城驻地康乐街道。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万载县,位于江西省西北部,地处武功山脉之北,九岭山脉西南,居锦江上游,东连上高、宜丰,南接宜春,西与湖南浏阳毗邻,北和铜鼓接壤,位于北纬27°59′37″~28°27′48″,东经113°59′13″~114°36′11″之间。总面积1719.63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万载县属丘陵山区县,地理概貌为“七山半水分半田,一分道路和庄园”。
气候
万载县属
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对工业生产和人们生活也较为有利。但也常出现一些不利于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不利气候因素,如春季低温、阴雨,初夏小满寒、盛夏洪涝和干热风,夏秋干旱,秋季寒露风和烂秋天气以及冬季寒潮所带来的冰雪、霜冻天气等。由于全球性气候变暖的影响,万载县在气温等要素值的变化上略有反映。
气温
万载县全年平均气温为16.9℃~18.2℃之间。一月为全年最冷月,平均气温为3.7℃~8.0℃之间。7~8月为全年最热时期,月平均气温为26.5℃~30.6℃之间。历年极端最高气温为40.9℃,是万载县有气象记录以来最高值,出现在2003年8月2日。历年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10.6℃。出现在1991年12月29日。春季回暖较迟,常有冷空气影响万载,造成平均气温低于10℃,有的年份可降至5℃左右,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初日平均为3月23日,最迟的年份为4月5日(1996年)。夏季气温高,时间长,7~8月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月平均气温为26.5℃~30.6℃之间。秋季时间较短,入秋后,随着北方冷空气势力加强,不断有冷空气影响万载,气温明显下降,日平均气温一般在20.0℃~22.0℃之间。冬季较寒冷,气温变幅较大,常有较强冷空气影响,带来降温、降雪和霜冻天气。
降水
万载县年平均降水量为1742.5毫米,年际变化较大,最多的2002年达2353.3毫米,最少的1986年仅1321.2毫米。各地雨量分布不均,山区多于平原。呈北多南少的降水分布。降水的季节性差异较大,由于季风影响,4~6月降水最多,占全年降水量的42%左右。最多的2002年6月降水量达587.5毫米,11月至翌年2月降水最少,占全年降水量的20%,其他月份占38%。
日照
万载县处于中纬度(北纬28°),光照条件良好,据20年资料统计,年平均日照时数1567.3小时,占可照时数的35%。山区由于云雾多和地形影响,日照时数少于平原和丘陵地区。4~10月间为作物生长季,平均日照时数在100.0小时以上,7~8月为最多,平均日照时数在200.0小时以上,最多为1988年7月达282.9小时,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发育和成熟,11月至翌年3月,日照时间短,月平均日照时数在120.0小时以下,最少的1998年1月全月日照时数仅15.7小时。
霜
至2013年,据近20年资料统计年平均霜日为29天,最多的1986年达48天,最少的1994年14天,历年平均初霜日期为11月8日,平均终霜日期为3月6日,平均有霜期为109天,历年平均无霜期为256天,最多的1998年达302天。
雪
至2013年,据近20年资料统计历年平均雪日为8天,最多的1988年为18天。历年平均初雪日期为12月27日,最早的1987年为11月28日,历年平均终雪日期为2月20日,最晚的1998年为3月21日。历年最大积雪深度为1991年18厘米。
风
至2013年,据近20年资料统计全年平均风速为0.8米/秒,全年静风约占52%,年最多风向NNE占7%,破坏性大风出现较少。1986年至2005年出现8级以上大风共出现16次,多的年份可出现2~3次,少数年份全年无大风出现,大风多出现在夏秋季节,大风出现时常伴随雷雨天气。
水文
锦江是万载主要河流,
流域面积1480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44.6秒立方米,主河长77.5千米,坡降0.0011,落差66米,水能蕴藏量22605千瓦,可开发利用的为3575千瓦,现已开发495千瓦,占可开发量的13.8%,还有3080千瓦待开发。
白水河发源白水老山,流域面积104平方千米,主河长19千米,坡降0.0105,多年平均流量2.96秒立方米,落差200米,水能理论蕴藏量4140千瓦,可供开发利用的为3900千瓦,已开发570千瓦,占可开发量的14.6%,还有3330千瓦待开发。
黄茅水发源于黄茅镇兴源冲,流域面积74平方千米,主河长26.6千米,坡降0.0043,落差110米,多年平均流量2.06秒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1586千瓦,可供开发的700千瓦,已开发550千瓦,占可供开发量的78.6%,还有150千瓦待开发。
山口水发源于赤兴乡书堂村黄家坊,流域面积90.1平方千米,主河长14千米,至双桥柏树街入蜀江,坡降0.0043,落差260米,多年平均流量2.56秒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3075千瓦,可开发量1900千瓦,已开发500千瓦,占可开发量的26.3%,还有1400千瓦待开发。
牟溪水分东、西两源,正源西溪发源于仙源牟源里九龙山之南;东源出黄皮尖下,至江口(亦为双江口),东、西二源汇合后经西江出双桥。流域面积157.7平方千米,主河长24.5千米,坡降0.0082,多年平均流量4.99秒立方米,落差206米,水能理论蕴藏量9986千瓦。可开发量9665千瓦,已开发6750千瓦,还有2915千瓦待开发利用。
龙溪水流域面积71.5平方千米,主河长24.4千米,坡降0.0081,落差122米,多年平均流量1.98秒立方米,水能蕴藏量4000千瓦,可供开发量为2670千瓦,已开发1515千瓦,还有1155千瓦待开发。
龙河流域面积102平方千米,主河长12千米,坡降0.0033,落差40米,多年平均流量2.96秒立方米,水能蕴藏量812千瓦。可开发量400千瓦,已开发175千瓦,待开发量为225千瓦。
白水河流域面积177.9平方千米,主河长18.5千米,坡降0.0086,多年平均流量5.05秒立方米,落差160米,水能蕴藏量5656千瓦,可开发量2065千瓦,已开发1540千瓦,待开发量525千瓦。
泰溪水古称“康乐水”,流域面积395.6平方千米,主河长34.7千米,坡降0.0104,多年平均流量10.4秒立方米,落差360米,水能蕴藏量34208千瓦,可供开发量34190千瓦,已开发16170千瓦,还有18020千瓦待开发。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根据相邻县、市提供面积量算工作界,万载县控制面积为2566854.7亩,折合1711.24平方千米。根据万载县外业调绘境界,万载县土地面积为2570804.4亩,折合1713.87平方千米。万载县区域面积(含工作界外重叠面积)为2577428.9亩,折合1718.28平方千米。1996年江西省土地管理局下达万载县的年末面积指导数(即平差后的面积数据)为2566971.4亩,折合1711.31平方千米,并以此数据为统计上报国家库数据(1998年民政部门勘界后万载县国土面积为1719.63平方千米)。
生物资源
万载县境内分布的野生动物约92种,其中鸟类有白鹭、池鹭、罗纹鸭等;兽类有刺猬、猕猴、穿山甲等;爬行类有蝾蚖(四脚蛇)、眼镜蛇等;两栖类有青蛙、树蛙、中华蟾蜍等;
万载县森林植被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植被资源丰富,种类繁多,主要木本植物约59科、800余种。森林植被基本类型有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竹林、针阔混交林和矮林。阔叶树种主要有枫香、南红枣、木荷、拟赤扬、桤木、杨树以及槠树、椎栗、小叶栎、红栲等壳斗科树种;针叶树以杉木、马尾松、湿地松等为主;主要经济树种有油茶、油桐、柑桔、板栗、杨梅、胡柚、葡萄等;主要药用植物有杜仲、厚朴、山茱萸、黄枝子、柴胡、山苍子、金银花、木瓜等。万载县共有珍稀古树、名木1766株,树种有27科32种,其中树龄100年以上胸径50厘米以上的1112株,主要分布在白良、三兴、罗城、高村、高城、仙源、黄茅、株潭、茭湖等乡镇。1998年5月被国家林业局选入《中国珍稀古树奇观》专刊的有3株,分别为白良乡歧里村一株黄檀树,白良村一株南酸枣和该村一株胸径达170厘米的苦槠树,为宜春地区胸径最大的经济树种之最。珍稀树种有南方红豆杉、银杏、罗汉松等;古树名木有古樟树、柏树、苦槠等;珍稀植物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南方红豆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苏铁、银杏、金钱松、省级重点保护植物罗汉松、大叶冬青、杜仲等。
万载县林草湿与国土三调对接融合后国土面积171778.3公顷,图斑个数229257个,林地面积118126.7公顷。按森林资源“一张图”地类分,乔木林面积64372.1公顷,竹林面积44487.3公顷,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面积4277公顷,其它灌木林面积112公顷,疏林地面积141公顷,未成林造林地面积2229.1公顷,未成林封育地面积7.7公顷,苗圃地面积71.6公顷,采伐迹地面积173.9公顷,火烧迹地面积227.3公顷,宜林地面积35.4公顷,无立木林地面积1992.3公顷;按起源分,天然林面积90355.3公顷,人工林面积25342.6公顷。全县森林面积(乔木林、竹林和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地)113136.4公顷,活立木总蓄积7080396m3,其中林分蓄积4996090m3、散生木蓄积1849729m3、四旁树蓄积233896m3,国家级公益林面积24314.2公顷,省级公益林面积8966公顷,Ⅰ级保护林地面积646公顷,Ⅱ级保护林地面积33113.6公顷,森林覆盖率65.86%,林木绿化率67.25%。
矿产资源
截止2005年底,万载县发现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矿泉水及地下热水等18种,各类矿产资源储量潜在经济价值50亿元左右。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有无烟煤、烟煤和金。无烟煤资源量14701千吨,基础储量2200千吨;烟煤资源量1990千吨,基础储量335千吨。金矿资源量为403.9公斤,其中基础储量为206.34公斤。万载县最具资源潜力的矿产资源有水泥用灰岩、白云岩、砖瓦粘土、建筑用砂和陶瓷土等。水泥用灰岩和建筑用石料以马步乡量大质优,估计资源量在1~1.2亿吨;白云岩分布在鹅峰东溪,储量约542吨;砖瓦粘土分布在康乐、鹅峰等地,资源量在1000~1500万吨;建筑用砂沿蜀江分布,资源量500~600万立方米;陶瓷土(高岭土)主要分布在白水、赤兴、茭湖、高城乡境内,资源总量在311万吨。
石英矿
石英矿又名硅石,主要成份为二氧化硅。主要分布在西坑、九龙、罗城、白水、赤兴等乡镇,万载县总体储量约300万吨。其矿床呈脉状产出,储量丰且品位高的当数白水老山(储量约16.3万吨,品位含二氧化硅为99.8%),双桥白石尖(储量4.45万吨,品位含二氧化硅为99.76%)。
瓷土矿
瓷土又名陶瓷土(石)、高岭土,多属风化残积型矿藏,主要成份为三氧化二铝,万载县瓷土储量丰富,万载县总储量为311万吨,广泛应用于瓷器、陶釉制品和化工原料,主要分布于:
①赤兴浙桥:资源储量为39.6万吨;
②茭湖槽头:资源储量为113.2万吨;
③仙源山枣:资源储量为10.08万吨;
④白水槽岭:资源储量为6.74万吨;
⑤高城燕仔窝瓷土矿,地处高城粮管所附近,地质普查储量100万吨,矿石形状呈片状结构,属风化矿土。该矿石泥经淘洗含三氧化二铝37%以上,且杂质少,白度达84%。用途主要用于制作建筑、生活瓷制品,还可作造纸填料,涂布等。
长石
万载县长石有钾长石、钠长石及钾纳长石。地表因风化作用多形成高岭土,深部则为长石,多为细晶岩脉侵入形成,也有部分为伟晶岩脉型。长石呈脉状产出,脉幅宽一般为1~5米,长几十至几百米。主要分布于赤兴乡淅桥、皂下村、仙源新市村、茭湖乡槽头村,储量估算约为100万吨左右。长石用途多为化工原料,如用做陶瓷坯体配料、釉料玻璃熔剂、搪瓷原料等。
万载县钾、钠长石开采始于2001年,以赤兴乡为先,继而仙源、白水、茭湖逐步开发。至2001年底开采量达4万吨。矿产品主要销往广东、浙江等地。2005年开采量达5万吨。
白云岩
白云岩分布于鹅峰东溪村、马步布城村、黄茅镇光明村等地,储量约5000万吨,用于做耐火材料,提炼金属镁等。
金矿
①高城桃源金矿区,位于县城西13千米的高城乡境内。矿体为石英脉型与硅化破碎带型。矿石以含金黄铁矿和银方铅矿为主,伴生矿物有闪锌矿、磁铁矿、赤铁矿及辉铜矿、钨、铋、锡、铷等。初步勘查工业储量1.9吨,地质储量2吨。
②岭东金矿区。位于丰顶山花岗体的北缘,桃源岩体的南端,岩石性及矿石类型同桃源金矿,品位均在10克/吨左右。
青石
出金钟湖,青质黑理,有松竹纹,可为屏。又一种出东坑,色青黑有黄斑,细润而坚。土人琢以嵌桌櫈,佳者琢为砚,亦出墨。
麻石
麻石俗称苏石,出吹藜、丁田,色白质,粗无纹理。石工雕镌精巧,无所不可。旧时万载城内街道所铺石料皆取之于此。
菊花石
菊花石位于黄茅新泉村泉塘组地下,呈深灰色,敲开可见小菊花纹,是制作砚台的上等石料,蕴量不多。
袁石
袁石,江西八大观赏石之一。南宋绍兴三年(1133年),杜绾著《云林石谱》载:距万载县县城十余里,石无数,出野田间,其质嶙峋,微青色,间多峰峦,岩突四向,又有石罅,中上下生小林木,蓊郁可喜。或高三四尺,或五六尺,全如一大山气势,经行凡数百步不断。地名为乱石里(即八角亭)。土人以石占田砻,有妨布种,恨不之去。惜乎地远,人罕知之。
人口
人口
截至2023年末,万载县户籍人口579869人(公安局提供),其中城镇人口281641人,乡村人口298228人。年末常住人口488667人,比上年末增加264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64366人,乡村人口224301。全年出生人口4385人,出生率为8.98‰;死亡人口4029人,死亡率为8.25‰;自然增长率为0.73‰。
民族
万载县有汉族和壮族、满族、瑶族、回族、苗族、蒙古族、藏族、
维吾尔族、彝族、侗族、土家族、哈尼族、畲族等13个少数民族。
政治
经济
综述
2023年,万载县实现生产总值(GDP)264.5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68亿元,同比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127.10亿元,同比增长6.2%;第三产业增加值114.79亿元,同比增长2.5%。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8.6:48.0:43.4。分季度看,1季度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4.5%,1-2季度增长0.7%,1-3季度增长4.2%,1-4季度增长4.5%。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88.28亿元,增长2.8%,占GDP的比重为71.2%。
2023年,万载县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完成投资同比下降11.6%,其中第一产业同比下降21.6%,第二产业同比下降30.1%、第三产业同比增长21.2%。分投资主体看,国有投资增长38.7%;非国有投资下降24.5%,其中民间投资下降23.5%,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6.8%。从投资主要构成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2.5%,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8.5%;工业投资下降30.1%,工业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为20.9%。在资金来源中,国家预算资金增长176.3%,其中利用外资占本年资金来源的比重达68.2%。
2023年,万载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28亿元,比上年增收1.37亿元,增长7.6%。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4.58亿元,比上年增收3.43亿元,增长30.8%,税收占比为75.6%;非税收入完成4.7亿元,比上年减收2.07亿元,下降30.6%。全县有4个乡镇(街道)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过5000万元,分别是康乐街道、黄茅镇、株潭镇、鹅峰乡。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3.37亿元,比上年增支0.28亿元,增长0.5%。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13亿元,比上年减支0.22亿元,下降5.0%;公共安全支出1.93亿元,比上年增支129万元,增长0.7%;教育支出11.74亿元,比上年增支4637万元,增长4.1%;科学技术支出1.45亿元,比上年增支449万元,增长3.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23亿元,比上年减支1.05亿元,下降12.6%;卫生健康支出3.2亿元,比上年增支0.55万元,增长20.6%;节能环保支出2.62亿元,比上年增支855万元,增长3.4%;城乡社区支出4.86亿元,比上年增支5360万元,增长12.4%;农林水支出7.09亿元,比上年增支8900万元,增长14.4%。
第一产业
2023年,万载县农业总产值47.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4.7%。粮食播种面积66.5万亩,粮食产量26.6万吨。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16.3万亩,同比下降0.1%,蔬菜及食用菌总产量20.1万吨,同比增长3.3%;油料作物播种面积7.6万亩,同比增长37.9%,油料作物总产量8428.8吨,同比增长56.6%;甘蔗种植面积1990亩,甘蔗总产量2834吨。
2023年,万载县肉类总产量68271.0吨,其中,猪肉产量55834.0吨,牛肉产量3729.0吨,羊肉产量3081.0吨,禽肉产量5627.0吨。年末生猪存栏39.0万头,生猪出栏67.5万头;年末牛存栏5.8万头,牛出栏2.9万头;年末羊存栏13.3万头,羊出栏18.8万头;年末家禽存笼190.3万羽,家禽出笼365.2万羽,全年水产品产量20448.0吨。
第二产业
2023年,万载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6%,其中规模以上轻工业增加值下降19.9%,重工业增加值增长14.5%。分经济类型看,股份制企业增长10.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34.2%;其他经济类型企业下降4.7%。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39.6%,制造业增长7.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1.9%。全年锂电新能源、烟花爆竹、有机(富硒)食品、电子信息四大重点产业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6%、1.4%、4%和下降6.4%,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8%,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0.9%。
2023年,万载县营业收入超亿元的工业企业达78户,其中超10亿元的5户,超20亿元的3户,超100亿元的1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87.2亿元,同比增长5.2%;实现利润总额49.1亿元,同比增长-2.4%;营业收入利润率为10.08 %,比上年下降0.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5.26元,增加了1.34元。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提高6个百分点。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统计重点监测的7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3种实现增长,增长面达到42.8%。其中,化学原料药增长34.1%,机制纸及纸板增长25.7%。
2023年,万载县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8%。其中,建筑工程产值同比增长2%,占全县建筑业总产值的比重为88.9%;安装工程产值同比增长4%,占比5.5%;其他产值同比增长44.9%,占比5.6%。资质以上总、专包建筑业企业共25家,比上年增加1家。其中,总承包企业24家,增加1家;专业承包企业1家。
第三产业
2023年,万载县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14.78亿元,比上年增长2.5%。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18.48亿元,增长5.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8.31亿元,增长3.7%;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5.62亿元,增长10.7%;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3.22亿元,增长7.0%;房地产实现增加值12.64亿元,增长-0.9%;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6.43亿元,增长-3.9%;非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9.56亿元,增长2.1%。
2023年,万载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5839.4万元,增长5.9%。从四大行业来看,批发业完成商品销售额598160.1万元,同比增长8.8%;零售业完成商品销售额667858.4万元,同比增长4.9%;住宿业完成营业额8001.8万元,同比增长10.3%;餐饮业完成营业额78604.5万元,同比增长17.3%。
2023年,万载县外贸进出口总额累计完成293837万元,同比增长-46.6%,其中出口总额288036万元,同比增长-47.4%,进口总额5801万元,同比增长137.8%。全年利用外资现汇进资累计完成8万美元,同比增长-99.6%。
截至2023年末,万载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77.39亿元,比年初增加30.7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79.73亿元,比年初增加41.4亿元。住户存款余额中,活期存款100.36亿元,比年初增加8.39亿元,定期及其他存款179.37亿元,比年初减少33.01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22.25亿元,比年初增加34.19亿元,其中住户贷款余额122.81亿元,比年初增加10.47亿元。住户贷款中,短期贷款52.7亿元,比年初减少0.77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70.11亿元,比年初增加11.24亿元。全县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70242.08万元,比上年减少1268.12万元,同比下降1.8 %。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1944.27万元,比上年增加1106.68万元,同比增长3.59%;寿险保费收入38297.80万元,比上年减少2374.81万元,同比下降5.8%。
社会事业
科学技术
2023年,万载县特派员工作站组织开展科技培训10次、科技服务200次,培训人员501人次,服务人员1000人次;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6家、科技领军入库企业1家、瞪羚企业1家,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24家;“科贷通”累计放贷12000多万元;获批市级以上重点科技计划项目3项,其中,省级科技项目1个;获批市级技术创新中心2家;被评为“国际领先水平”技术成果1项。
教育事业
截至2023年末,万载县有各级各类学校213所(不含幼儿园),在校学生98284人,教职工6263人。2023年全县实际参加高考人数7018人(6月高考,剔除3月份高职单招录取的751人),普通文化类考生中一本上线人数883人,二本以上上线人数2582人;全县录取一本751人,录取二本以上3241人。
截至2023年末,万载县共有普通和职业高中、初中毕业生17182人,其中高中5595人;全县在校学生98284人,其中高中17074人,中职3376人, 初中30170人,小学47465人,特殊学校199人。2023年,全县招收高中生6166人,初中生9760人,小学生6895人。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100%,小学毛入学率100%,初中毛入学率100%。
文化事业
截至2023年末,万载县共有各类文化机构3个:文化馆、博物馆和图书馆。公共图书馆藏书量41.54万册,图书总流通量16.325万人次,综合文化站20个,农家书屋181个。
截至2023年末,万载县通广播行政村181个,广播覆盖率达100%,电视覆盖率达100%以上。通有线电视的行政村181个,有线电视用户达到6.11万户,其中农村用户3.51万户。全县共有规上文化企业106家,实现营收69.9亿元,同比增长2.5%,从业人员1.65万人,资产总计35.33亿元。
2023年,万载县成功组织举办8场“人间烟火 家和万载”焰火文艺晚会,单场活动现场观众达6万余人。
医疗卫生
截至2023年末,万载县设有县乡卫生健康单位23个,其中县直卫生健康单位6个(人民医院、中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妇保院)、皮肤病防治所),乡镇(街道)卫生院17个(中心卫生院5所、普通卫生院12所);共有医疗机构网点4家、民营医疗机构14个(龙湖医院、医学会医院、梁成秀医院、和谐医院、爱心精神病医院、华安口腔医院、红星医院、广仁骨科医院、杏林中医院、诚济医院、仁济体检中心、博视眼科医院、泰康老年护理院、百年颐康老年护理院),乡镇(街道)卫生健康办17个;全县共有181个行政村,村卫生室191家,医务室2家,社会个体医疗机构55个(含联合诊所7家)。全县共有实有床位数3735张。县直单位现有在编人员681人,大集体人员27人,聘用卫技人员758人,合计1466人;17所卫生院现有在编人员449人,大集体65人,小集体4人,聘用卫技人员878人,合计1396人;县乡卫生健康单位取得高级职称170人(正高职称22人、副高职称148人)、中级职称687人,研究生学历18人;在岗注册乡村医生514人。
社会保障
截至2023年末,万载县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96739人,比上年增加6228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为21544人,比上年增加3657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95610人,比上年减少24346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632人,比上年减少124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19678人,比上年增加819人。
交通运输
县城距江西省南昌昌北国际机场185千米,距湖南省长沙黄花国际机场168千米,距宜春明月山机场42千米,距沪昆铁路(“浙赣线”)的宜春火车站39千米,距沪瑞(“昌金段”)高速公路26千米。320国道和“湘赣”、“芳万”两条省道穿境而过。
2023年,万载县公路汽车客运量327.6万人,旅客周转量16052.4万人/千米,货运量3867万吨,货运周转量367365万吨千米。
风景名胜
杜平将军陵
杜平将军陵1999年3月4日,杜平将军在南京逝世,骨灰葬于家乡黄茅茶亭岭的金銮殿观音莲(小地名),陵墓坐北朝南,高瞻远瞩,气势磅礴。陵园占地面积300多平方米,耗费3万多元,由其子女出钱,万载一建公司建造,墓正中望山碑上有迟浩田题词:“丹心献中华,雄才书春秋”。两旁的对联左边是卜明题“一生戎马南征北战,为劳苦大众求解放端戈终年;一身正气坚持真理,为国富民强求安康两袖清风”。右边是戊中奇题:“文韬武略一代英豪,坚贞职守堪为吾辈典型;孺将雍容大家风度,文才书艺尽称万代师表”。
谢灵运墓
谢灵运墓坐落于县城东北康乐里泉村12组莲花形山,距县城约2千米。
谢灵运墓为土封墓,墓前立有谢氏后裔刻立的麻石质墓碑。碑文曰:“合族嗣孙某某立始祖谢公讳灵运字公义墓光绪七年春月重修。”谢灵运归葬何处说法不一,但万载谢灵运墓为全国唯一仅存有碑之实墓,且万载为谢灵运世袭封爵地,又有其族谱准确记载,其墓应为可信。但是否确系谢灵运肉身墓,尚有待考证。
翰林桥
翰林桥位于高村镇歧源水口,长14米,宽4米。原石桥上无亭,清代杨姓兄弟二人倡捐修阁于桥上。为勉励后代要出人头地,以“翰林”命名。嘉庆十八年(1813年)冬重修。1978年,歧源村又投资修缮一新。
康乐桥
康乐桥又名毓英桥、丁田桥,位于县城东北5500米处,横跨蜀江。该桥4墩5拱,长98米,宽7米,高8.5米,有麻石砌筑,砖块栏墙,单向舟形墩高3.5米,券拱跨径15米,拱券由9道单券磋列而成。桥头有石雕残狮1对。
龙江桥
龙江桥俗称鹏程桥,位于县城东北1000米处的龙河渡,横跨蜀江河面。此桥4墩5拱,由粗料石与灰浆粘合而成。桥高8.7米,长98米,宽5.5米,两侧有高0.9米的青石板栏墙。单向舟形墩高3米,券拱跨径17米,拱券由9道单券磋列而成。桥堍向上设30级石阶。
观鹰桥
观鹰桥亦作观音桥,位于万载县北官元山船埠潭,离县城60千米。据清道光版《万载县志》载,该桥建于“宋淳化元年(990年)12月,易霁翁、汤文学重修,旁有石崖镌字。”比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赵州桥约晚400年。观鹰桥,虽历经一千多年的沧桑,依然完好无损,仍稳稳当当地横跨在绿水之上。整座桥规模不大,由6块长约10米、厚约40厘米、宽约30厘米的花岗岩组成桥面,两端的桥基均由雕凿整齐的花岗岩石块衬砌而成,显得十分稳固和沉重。观鹰尖山阴水绿波荡漾自桥下流过,屈曲东流进入泰溪(康乐水)。遗憾的是,桥两边的石崖因风雨剥蚀,石上所镌之字已遍寻无着。
文明塔
文明塔位于城南,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监生易琼等捐建。道光五年(1825年)和光绪十八年(1892年)易琼后裔先后重修。塔身由砖石砌成,通高约30米,共7层。下6层为六角形(底层为基座),最上一层为圆柱形,层与层相接处有腰檐挑出;7层之上是灰色圆锥形宝盖,盖上垒有塔刹。塔座开有两门,一门朝北偏西,一门朝东偏南,门高1.8米;第2层至第6层均设有6道拱门,其中4道假门;塔内底层东侧嵌有一方石碑,上刻阳文楷书“光绪十八年岁壬辰春月立,易琼公后裔重修”。1983年初夏,县人民政府拨款整修,将塔内木梯改为铁梯。1998年县人民政府对文明塔进行了装修,在塔的各个角上装铃铛,塔基四周配有灯光设施,并将塔身漆成米黄色,被列为县城实施的10个形象工程之一。
城隍庙
城隍庙明洪武三年(1370年)县丞冯厚礼以红巾刘仁旧居改建,坐落在康乐街道龙河东岸集贤坊(今仿古街),后屡建屡毁,该寺坐北朝南,占地5000平方米,建筑古朴典雅,五进大殿,青墙灰瓦,雕梁画栋,庙内有方形石柱17对,木柱20对,配以鼓形基座,柱正面有阳刻楹联十数副。总体布局充分体现了明代建筑风格,左右对称。
包公庙
包公庙位于黄茅镇洪炉村铁山界,距县城58千米,与湖南浏阳接壤。清雍正八年(1730年)建,乾隆庚子年(1780年)重修。嘉庆年间(1796~1820年)又由浏(阳)万(载)士民募款扩建,置有田产。庙坐北朝南,穿斗式砖木结构,三进,17间,面阔9.34米,进深31.76米,占地面积约312.52平方米,硬山顶,脊饰宝葫芦。侧山花板自山面檐柱中线向内收进一檀径。山花板上绘有花草,三面的风火墙高达12米,整个建筑分前、中、后三殿。前殿已倒毁,仅存鼓形石柱基4只,中殿与后殿均用石柱木梁穿插法架成。檐下、梁前均见木雕、木梁与石柱间施斜穿斗拱,上雕花草。雀替镂刻精致多彩,有龙、鱼、牛、羊等造型。室内设有天花板,表面加工较细。
周家大屋
周家大屋位于株潭镇株山村丁家桥,建于清嘉庆年间,距今约200年历史,大屋分3列,每列5进,门坊、牌楼、雕檐、镂窗均古色古香,均为木质结构,共计有房间200多间,栋栋相连,列列相通,属江南地区保存较为完好的大型清代汉族古民居,曾在此处拍过多部电影,对研究古代文化、历史、建筑、习俗等有重要作用。
百岁牌坊
百岁牌坊坐落于茭湖乡谢溪村牌坊组,整座牌坊均为麻石建造,建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牌坊正面刻有“百岁坊”三个大字,旁有一幅对联“中婺星辉西江人瑞,南山寿永北阙恩荣”,牌坊背面石刻“万载县儒士钟之妻黎氏立”。在古代,年逾百岁之人极少,地方官发现百岁婆婆以后,便上奏朝廷,清光绪帝便下圣旨予以褒奖,如今在其后人家中照方上仍悬挂着一块金字木匾,上书:
光绪己丑年,奉旨贞寿之门
百有余岁寿妇儒童钟质之妻黎氏立
据当地人介绍,百岁婆婆膝下有9子,其去世时8子9媳年龄均超花甲,其有一子病时娶媳,婚后子亡,其媳至终未再嫁。为表彰其贞节,在百岁坊旁立有贞节牌坊,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修公路时被毁,贞节牌坊荡然无存。
中共湘鄂赣省委旧址
中共湘鄂赣省委旧址(1932年4月~1934年1月)位于仙源乡月山下王家屋,该屋坐西朝东,背靠青山,面临稻田,土木结构,成“凹”字型,分正屋和侧屋,侧屋东面为“山”字型垛子墙。两层,每层5厅10房,互相连通。正厅后墙上还保留着原书写的“办公厅”字样。全屋总面积748平方米。1955年由江西省人民委员会拨款修缮。1980年,修复后进行复原陈列,现陈列室宣传的有省委办公厅、组织部、宣传部、少共湘鄂赣省委办公厅等,1984年9月,湘鄂赣革命纪念馆新馆在县城建成后,将大部分文物移交纪念馆收藏。1959年颁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旧址
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旧址(1932年4月~1934年1月)位于仙源乡桥头王家大屋(现仙源乡政府大楼旁)。该屋坐东朝西,两幢并列相衔接。南栋有高达10米的风火墙。土木结构,平房,分前后两进,各有12平方米的天井,天井两旁的照枋上还保存着当年书写的标语“列宁之路”、“马克思路”。全屋共4厅20间房,总面积1010平方米。该旧址建于清咸丰年间。1955年由江西省人民委员会拨款修复。1959年颁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4年10月21日,在由红色之旅万里行组委会、江西省旅游局主办,江西日报、江南都市报、大江网协办的“江西百姓喜爱的十大红色旅游景点”评选活动中,仙源乡“中共湘鄂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旧址群”以20320票,排位第五入选。2006年5月,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旧址批准为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县城毛泽东旧居
县城毛泽东旧居康乐街道猪子墟路31号。该屋坐西朝东,系砖木结构民房,1969年按原貌修复,面积100平方米。1930年8月12日下午,毛泽东和朱德率领红一军团从宜丰出发,到万载县城后,毛泽东在此屋住了一个晚上。
黄茅毛泽东旧居
黄茅毛泽东旧居即黄茅镇桥会公房,该屋坐西朝东,砖木结构,一厅两房,厅堂后有一天井,天井两边各有一小厅。于1977年修复进行复原陈列,面积80平方米。1930年8月18日,毛泽东到达黄茅后住在这里。当天,毛泽东、朱德在黄茅主持了高级军事干部会议,作出了歼灭文家市之敌的英明决策,发布了《向文家市进军的命令》。第二天,又写了一封给赣西南特委转闽西特委并转中央的信。
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旧居在官元山西南6.5千米处的过山埚谢家上屋。该屋坐东北朝西南,背依青山,土木结构,上盖青瓦,前后分水,面积为983平方米,民国民居。1929年8月,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红五军主力从湘赣边境返回湘鄂赣边区。8月8日,部队从永新出发,10日到达莲花,11日抵萍乡,14日,又一次攻克万载县城,缴获了大量的物资,取得了返回边区的第一个胜利。接着向万载、铜鼓县边境游击,消灭了万载高村的一个靖卫团。红五军军部驻“万四区边特处”。后彭、滕率领的红五军与黄公略带领的湘鄂赣边境支队汇合,同住于此。他们在万载活动达数月之久。在此,参加了湘鄂赣边特委在官元山城坑召开的“九·二”扩大会,决定红五军与边境支队合编,统称红五军。下辖5个纵队,军长彭德怀、副军长黄公略、政委滕代远、参谋长邓萍。10月中旬在此召开过红五军军委会议和五军随营学校支部会议。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风尘仆仆,转战万载城乡,动员和教育群众,发展革命组织,壮大革命武装,加强湘鄂赣的武装割据,对革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1983年10月,该旧居经万载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湘鄂赣革命纪念馆1960年筹建,馆址原设仙源月山下中国共产党湘鄂赣省委旧址,1962年5月1日开始预展,1963年9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共分3部分12单元,有291件展品。“文化大革命”期间被冲击,停止开放。1982年在县城筹建新馆。1983年10月破土动工。1984年9月建成。新馆位于县城宝塔路中段,占地1474平方米。1985年10月18日举行了隆重的开馆典礼,原中共江西省委书记江渭清题了馆标,南京军区政委杜平题了词:“欣逢开馆日,缅怀众先烈,学英雄精神,成未竟事业。”馆舍坐东朝西,面朝大街,是一座砖瓦结构的仿古建筑,四合院式,外形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纪念馆共有6个展厅,建筑面积580平方米。整个陈列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历史。首为序厅,后分3部分: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湘鄂赣革命根据的巩固和发展;坚持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
革命烈士纪念馆
革命烈士纪念馆万载县革命烈士纪念馆是经省政府批准公布的省级烈士建筑保护单位。全馆占地6亩,座落于县城沿河东路128号。1995年6月,被县委、县政府授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年9月,投资12万多元装修了该馆门面和扩建了店面,通过装修、扩建,该馆黑色的花岗岩馆面,金碧辉煌的琉璃瓦和金光灿烂的馆标及对联,相互对应辉映,把整个烈士馆的临街门面装点得更加雄伟、庄严,展示了老区党政和群众对褒扬和慰藉革命先烈的心愿,再现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风貌。
名优特产
罗城扎粉
辣椒
康乐黄鸡(三黄鸡)
百合
表芯纸
夏布
著名人物
南唐尚书吏部郎中、保大十年任袁州刺史——李征古
元末明初《元史》史学家——黄盅
广州护法非常国会议员、黎大总统府顾问——谢济沂
庐山画院院长——杨豹
1993年荣获微书项目吉尼斯世界记录——谢水林
1994年就载入美国《世界名人录》的美国福特汽车公司高级工程师研究员——张剑红
1999年获英国阿伯丁大学博士后,现任深圳市国土局市政设计院高级工程师、桥梁总工——彭栋木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706所副所长、中国计算机安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谢小权
荣誉称号
2019年8月,入选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2019年11月18日,万载县入选“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支撑体系建设试点县”。
2020年7月10日,入选2020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
2020年8月,入选农业农村部“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名单。
2020年12月2日,江西省双拥模范城(县)命名表彰大会表彰为“江西省双拥模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