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和三妙手,是十二世本因坊丈和在与幻庵因硕的得意弟子赤星因彻的争棋中下出的扭转胜负的三手妙棋,这三妙手(68,70,78)被后人称为古今无类之妙着,赤星因彻在输棋后吐血而亡,因此这局也被称为因彻吐血局。
故事背景
第十二世本因坊丈和运用种种谋略,继元丈之后兵不血刃地登上了名人棋所的宝座,时在天保二年(1831)。安井家的掌门人知得和井上家的十一世幻庵因硕,虽然气得发昏,但木已成舟也别无办法。知得年纪大了,门下后辈又不得力,更无打倒丈和雄心。唯有幻庵因硕,自觉被愚弄,心不甘服,便决心要在棋盘上打败丈和,出口恶气。殊不知,幻庵此念一出,竟送掉了心爱弟子赤星因彻的性命,演出了一场千古绝唱。
幻庵苦心策划了四年,好容易才使幕府元老中最有势力的松平周防守同意在他的官邸举行一次“名手大会”。会后有宴,宴后有赛。这样,不战而取棋所宝座的丈和,就难免要“丑媳妇见公婆”——拿出几着棋来给大家瞧了。
比赛之前,“倒阁派”也曾有一番精密布置。幻庵原想亲自去和丈和拼个你死我活。但自忖没有太大把握,便改由他的得意弟子赤星因彻出马。这因彻乃是承受幻庵衣钵的嫡系,当时才二十六岁,棋力名为七段实际上已有八段,实是个年轻有为的棋士,幻庵在决定由因彻出马之前,先和他对弈数局,结果因彻四战四胜,幻庵满心欢喜。于是这次大会的“余兴”节目-由五对棋手对局表演-就排定:本因坊丈和对赤星因彻。
这一场比赛,如果丈和输了,那么他的名人资格有问题,棋所自然坐不住,如果因彻输了,那么以后便再无此良机,幻庵就注定要称臣一辈子,影响之大,不言而喻。故而,比赛之前几天,因彻就戒斋沐浴,静心地养精蓄锐,准备应付来日之大战了。幻庵因硕又听说密宗法师所尊奉的不动明王菩萨,有大无畏法力,奉大日如来教令,现忿怒形,专降伏一切恶魔及强徒,认为应加礼拜,便陪了因彻同到寺院里香花供养,
一心顶礼,无论如何要保佑因彻得胜。大约日本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比赛,无过于丈和、因彻之战了。
比赛之日,群雄齐聚。大厅上整整齐齐地排好五副棋具,十条好汉,
捉对儿厮杀。当然最引人注目的正是丈和、因彻二位。当时丈和已四十九岁,身躯肥大,浓眉大眼,一脸精悍之色;对手赤星因彻脸色因过度紧张而变为苍白,两眼若开若闭,澄气凝神,态度非常严肃,二人对施一礼后对局开始。
主要人物
本因坊丈和(Jowa,1787-1847),日本古代著名围棋手。信州水内郡(在的长野市)生人,初姓户谷,后姓葛野,幼名松之助。时传言丈和有“躯短肥大,脸大眉浓,从容不迫,利光相犯”之貌。
丈和的棋艺属于晚成一型,二十岁时不过初段而二段之间,在所谓修行时代,关于丈和有这样的说法“在十六岁成为初段,锋芒渐显,不久就渐渐湮没,想要成为国手恐怕无望。”
文政年间是丈和棋艺的鼎盛期。
井上幻庵因硕(1798-1859),井上十一世。井上家历史上与名人因硕(中村道硕、桑原道节)相提并论的棋杰。
丈和比幻庵(服部立彻、井上安节)大十一岁,二人自文化九年(1812)到文政五年(1822)一共下了70局棋(占《丈和全集》的四分之一)。从立彻受先二开始,升到先,再到半先(先相先),又降到先,最后以半先停止对局。从来没有以分先对弈。70局棋具体的成绩是:
立彻受二子:6胜3负1和
立彻执黑:28胜19负2和4打挂
立彻执白:1胜6负
总成绩是立彻35胜28负3和4打挂。
丈和与立彻的对局大都成为激战,双方都弈出许多失着,但也时常弈出鬼手、妙手,内容充实。
幻庵在其名著《围棋妙传》中写道:“文政七年(1824)以前,我的棋力很弱,不堪一击。文政七年之后,我的棋力有进步。”
很遗憾,丈和与幻庵自文政五年(1822)后再也没有交手。
赤星因彻(1810-1835),肥后人,幼名千太郎。十一岁时十世井上因硕入门,取名因诚。十五岁后随幻庵学棋,十七岁三段,易名因彻。二十四岁七段,为井上家寄予厚望的青年俊英。天保六年(1835)年,为争夺名人棋所,由幻庵谋划促成松平家棋会,因彻代表井上家与本因坊丈和对局,局败吐血,一月后因肺结核去世。著有《玄览》,为诘棋名著。
妙手典故
黑1、3是井上家的得益手法,以下至11是正常布局。白12,丈和就拿出“独门”的杀手锏来了。
白12几所谓大斜。在丈和出世之前,大斜的手法不曾露过面,所以在日本棋士都相信大斜创自丈和。大斜号称千变,可以说是步步陷阱,着着罗网。当然因彻在赛前,也对此定式细加研究,下过一番苦功。白28是严酷的手法,丈和的棋风就是这样欺人。黑33是巧妙的
手筋,可说是因彻的得意之着,白34如A位打则黑有B位跨的手段。白36无奈,如在38位长出,则黑C位虎成劫。这一局部战役,白棋虽在实地上便宜几目,但黑棋走到39和41显然大势有利。当时旁观者交头结耳,议论纷纷,认为白吃亏了。丈和的徒弟宫重丈策虽也在比赛,但对老师的对局至为关怀,时时斜目窥视,照他的想法也认为老师不利。再看丈和面上却神色自若,颇以为怪。
当天,下至第五十九手就打挂了,其余四局也同时休战,约好后再续。幻庵因硕师徒出得门来,笑容满面,皆以为黑棋极占上风。当时天气甚热,二人雇了一只船,就在江上食宿,果然清风徐来凉快非常。因彻借月作灯,仔细地复盘研究,彻夜未眠。
那边丈和回到坊门,众徒弟当然也问长问短。丈和一向刚愎自用,从来不肯承认有错,对大斜变化的利弊如何,他先说是“姑为尝试”,又说是“白棋可着”。但复盘至44拐头时,他的一位徒弟土屋恒太郎却“哎哟”一声。此人就是后来很有名的第十四世
本因坊秀和。
丈和嗔目而视,恒太郎不慌不忙地说:“老师,你在拐44之前,应当D位立一手,逼黑E位补,再拐,那就好多了。之后,黑45
拐则白可49位跳出。”丈和一生不服人,但今番却连连点头。很明显,白D立时,黑不能不在E位应,否则白48位先
吃,黑
粘,白F
冲,黑挡,白G
挤E断就可
打劫杀黑棋。
于是,丈和回到房中独自闭门研究,夫人和他讲话他也不理睬,胡乱用过饭,就静心研究起来,倦了就伏在棋盘上打盹。到了第二天中午,丈和忽然在里面大呼小叫起来,夫人赶去一看,不由掩鼻而笑,原来丈和专心研究忘了小便,竟表演了一出“秃子溺炕”的把戏。
丈和夫人一看丈夫的神情如此严重,心中着实忧虑。她本是个虔诚的
佛教徒,于是三步一拜,拜到市内浅草地方的观音大士前面去烧香,祈祷丈夫得胜。这一场比赛,从地上打到天上,竟动员到菩萨身上,真是少见的血战啊。
大约不动明王菩萨的法力,没有观音大士广大。续战一上场,因彻就出了个大毛病。
白60提二子,原在一般意料之中。但黑61竟在下边一间拆,实在是不知所云。此棋如在63位虎,使白棋不敢轻易侵入上边,兼有威胁左上白角之利,可谓上策;如马上在73位关起或在上边补一手,呼应全局保全右上大地,也不失为中策。如谱之拆,虽对右下角有棋,但究竟犯了攻坚之弊,昧于大势,乃是最下的下策。因彻搜肠刮肚地想了一天一夜,却想出如此臭棋来,真是被鬼迷了头。
白62、64立即侵入上边为必然。黑65、67原以为是
绝对先手,之后便可在73位关起,这样黑棋仍是优势。不料白68鬼斧神工,竟走出一步任何人也想不到的妙手来,顿使因彻为之一呆。黑69不能不应,如不应则白H,黑I,白69、黑J、白K、黑70、白L,便可在黑棋大本营内活出一块,黑棋如何受得了。白70又是非凡之妙着,这手棋被日本棋史称之为“古今无类之妙着”。黑71非补不可,不然则如参考图:白△后,黑如脱先,白1是妙手。黑2只得如此,如4位扳,白2位退即活,以下黑6提,白7可断,至白9长出,A、B两点白必得其一,黑顿成崩溃之势。
如谱黑71后,白棋有I位和M位的先手挤之利,角上白棋便不怕强攻,因彻的先手权就被丈和夺走了。白72打入后,因彻面色大变,真是惊惶失措。白80是所谓本局“三大妙手”之一,不过比起前面68、70两手,此棋似乎称不上绝妙,黑81只要简单地在N位粘,白O冲,黑P飞,在下方围成大地,局面还是差不多。但比赛时最怕对方下出意外之着来,因彻想破了头也没有想到白68、70之夺先,此时又忽然被白80走出怪着来,神情上不免焦躁,所以铤而走险,硬抢先手,在右下81位扳。此棋与当初61拆有关联,显然因彻在船上已经研究过,角上可以
打劫活。但此棋现动手的时机大有问题。
以下右下角变化极其复杂,丈和不敢大意,到黑99后,他就施展特权,说一声“
打挂”,便回家去从长计议了。当时,只有拿白棋的一方才有打挂权,而且用不着“封手”,这当然对黑棋很不利,可是因彻也只得眼睁睁地看着丈和悠哉悠哉打道回府。
三天后接着又下。谱中白106先去实利,黑107如于108位补,被白于107位冲断,则黑棋目数肯定不够,所以只好先补107位,且看下边这块白棋如何活法。
以下折冲可说是“着着皆辛苦”。黑棋有好几次机会可以打劫杀白,但白棋在左边有的是劫材,所以不敢妄动。等到白124跳后,黑棋再要捉龙,就有些勉强了。
黑137过分,应当老实地138位粘,右边六个黑子看白棋如何吃法,如此虽然转胜希望仍微,但比谱中下法要好得多。至白138提后,黑棋
四面楚歌,就难以为继了。
当天172手时打挂。从盘面看来,很明显是黑棋劣势。幻庵因硕安慰爱徒不必难过,说“丈和这家伙“狗”运亨通,让他多活二年,将来有机会再杀他好了。”因彻听了愈觉羞愤交迸。他仍在船上食宿,一连二日夜,千遍万遍钻缝觅隙地寻找,总找不出白棋的毛病,只好掷子长叹。抬头看着天上那轮淡淡的
下弦月亮,已经偏西,这时恰有一只夜鸟飞过,哑哑地叫了两声。因彻忽然想起一首唐诗来,仿佛是“月落乌啼”开头,拼命地想再想不起下文,嘴里反复自诵“
月落乌啼”,不知不觉东方破晓。第二天一早因彻怀着“月落乌啼”的心情去拼命了。
这一天,规定五局棋一定要终局。不久,其余四局已赛完,于是众人全围在丈和、因彻这局棋周围观战。
因彻173、175极意求变,负隅顽抗。又要吃左上白棋,又要保右上黑子;又想救出右边孤子,又想破上边白地。实在是心力交悴,形神俱困了。众人眼见这位为师雪恨的青年,脸色惨白咬牙切齿的模样,都感到有些不忍。
白246手后,因彻细算目数,即使此劫被黑无条件取得,目数也肯定不够了,盘面再无争胜余地。因彻抬眼看师父,见他是一脸悲哀忧伤之色,只觉
万箭钻心。完了。一切都完了。因彻伸出颤抖的手,在棋罐盖上取了几颗白子放在棋盘上,刚点了点头还不曾说声“完了”,猛觉胸中一股热潮直冲咽喉,来不及用手去掩,鲜血已经喷了出来,只溅得黑白分明的棋盘上殷红片片,洁净的大厅里血迹斑斑。围观者顿时一阵大乱,幻庵因硕更是老泪纵横。
于是这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比赛宣告结束。获胜的丈和足足在家卧床三天三夜,但幻庵因硕想打倒丈和的念头也同时告吹。而二十六岁的英才赤星因彻,终于在一个月后,饮恨而结束了他的一生。据说此战之后,
林元美曾去拜访某寺的
方丈,说起松平家的棋会之事,那方丈叹道:“贫僧早已知之。丈和的本领连神佛也不得不庇护他”林元美觉得奇怪,便问其故。方丈道:“井上因硕曾暗暗委托贫僧,在丈和与因彻对局之际,向不动明王祈祷,望能降福于因彻。贫僧已尽力而为,然而天命所归,不能勉强,却白白断送了因彻的性命。此事切不可与人言。”林元美回去后,悄悄地告诉了丈和,丈和大惊道:“果真有此事。难怪那天因彻认输的刹那间,我忽觉心神恍惚,头晕目眩,忙潜诵佛号,闭目静坐,才恢复过来。原来多亏神佛庇护。今思之,仍觉颤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