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行或浪漫》是中国当代作家张炜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发表于《大家》2003年第3期。
内容简介
在二十年前荒诞而扭曲的社会里,封闭落后的乡村世界里出生的女主人公刘蜜蜡,美丽善良又聪明好学。她在知青老师雷丁的启蒙鼓励下,喜爱写作并且有了相当不错的作品。可是那个特殊的年代里,一切美好的东西都会被摧毁,于是女主人公为了追寻她精神上的爱人雷丁,两次出逃。等到她千辛万苦找到雷丁的家,却得知她精神上的爱人已经被人迫害致死,她在精神上陷于绝望。在走投无路想要于河岸上结束自己生命时,她邂逅了男主人公少年铜娃。正是铜娃的青春与热爱给她带来一线希望,使她有了活下去的勇气。但她并不确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只服从了内心的欲望,进而不辞而别,继续流浪。她一路流浪追寻过来,改名换姓,从乡村到城市,终于在二十年后的邂逅中认出了她的真性爱人男主人公铜娃。两人互相倾诉诉说过往的追寻经历,在精神上、肉体上融为一体。
男主人公虽然在灵魂深处时时怀念着二十年前的邂逅与激情,但是由于女主人公的突然离开,他的青春从此失落,他屈服于世俗世界,并且几乎放弃了对爱人的追寻;而女主人公依然勇敢执着地追寻自己的精神之爱,在雷丁死后,坚持把精神之爱作为指引自己的方向,把追寻化为梦呓和书写,直到最后找到了自己的真性之爱。不过当他们的追寻重合的时候,男主人公选择了勇于面对,帮助女主人公找到幸福,开始了新的追寻过程。
作品目录
人物介绍
刘蜜蜡
在作品中,刘蜜蜡的父亲是一个老实巴交的人,母亲是一个水性杨花的人。刘蜜蜡被认为“孬人的孩子”。因为特殊的身份和情窦初开的羞涩,她不敢和相爱的人相恋,错失机会,后来被“食人番”小油矬抢占圆房。逃脱后,又被捉回。后又因背负“杀人罪名”而逃离,又开始了她的逃亡之旅。从她内心而言,她渴望有一个家,能和自己喜欢的人生活在一起。家是她魂牵梦绕的地方,每次梦中她都梦见自己的家乡和自己的恋人,家乡是她的栖息地,恋人是她的精神的依恋。但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愿望在那样的年代都得不到满足,让人感到怜悯和惋惜。正如作品所描述的,“她面向溪水轻声呼叫,仿佛又看到妈妈伏身捶打衣服,听到了‘啪哒啪哒’声……她还想书房,想通上崖头的石阶路。‘老师啊,我怎么办,我要为你从南到北去赶路,为你火铳逼身不眨眼。我这回就是上天入地也要找到你,两手大张把你搂住,没一丝害羞扳住就亲。这等于是小媳妇千里寻夫啊。’”
铜娃
男主人公少年铜娃是在刘蜜蜡走投无路想要于河岸上结束自己生命时与她邂逅的。铜娃与刘蜜蜡之间是一种成熟的性爱。如同许多传奇故事的大团圆结局:动荡奔披了半生之后,主人公铜娃终于赢得了平静而美好的生活。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在张炜《丑行与浪漫》中,漂亮、拥有优美身体的人都被称作了“野蹄子”“浪荡货”,如蜜蜡的母亲漂亮却风流成性,毫无东方女性对身体的隐晦和矜持,相反她更多的是对身体进行大胆的暴露和展览。从一个层面来说,她是一个尊重身体感觉的女人,甚至是被身体牵着鼻子走,她可以毫不避讳地与别的男人在月亮天的东河里洗澡,或与男人走进玉米地里。哪怕是身体因此而受到非人的侮辱和破坏,她也依然我行我素,胆敢跟修水利的年轻人们“宿荒山野泊,吃百家饭儿”。这种对身体放纵式的追随和尊重无疑会受到来自权力方面的惩罚甚至是迫害,她被“剥光了衣服,用脚踩住一顿泼揍,再让赤脚医生把她劁了算完”。这种侮辱和破坏无疑是建立在乡村人对身体美的不敢承认,但又忍不住对身姿绰约的身体的羡慕,因此不能拥有就干脆破坏它的心理植根于每个乡村人的观念里。而张炜在这里为我们展示了蜜蜡妈犹如戴凤莲般火辣的生命力和她如此至情至性的一面,而对她的身体进行虐待甚至破坏的村头黑儿就成了一位刚愎自用的破坏者,他把人所犯的一切罪行都归结到身体上,而对身体进行畜生般的伤害。她的女儿刘蜜蜡这个身胖脸白、肥嘟嘟喜人的小油矬嘴里的“大水娃”,她如此“庞喜煞人”的身体也得不到村里人的肯定和欣赏,相反她受了母亲的牵连,越发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身体受到了人们的诟病。“高干女”因自己风头被蜜蜡妈掩盖就怀恨在心,夜晚碰到刘蜜蜡去上夜学,毫无避忌地捏了两下刘蜜蜡的乳部说:“大婶要生下你这野蹄子浪货,早卷巴卷巴扔进河里了。”除此之外,村里人从没有停止对刘蜜蜡健美身体一些不怀好意的揣度和猜测。无论是村头还是村民,他们都不会去正视美丽的身体,而是带着歧视的眼光去否定它,而刘蜜蜡和其母亲敢于突破流俗、尊重身体美妙和痛苦的任何感觉,她们在张炜笔下总是呈现着身体最本己、最自由的一面,也正是通过对她们的塑造,张炜颠覆了传统文化中否定身体这一亘古不变的歪理。
性暴力是女性生命中莫大的苦难,其实也是全体人的生命自身的苦难,对这种苦难的叙述,是张炜《丑行或浪漫》之前所有作品中少有的。性暴力并不是独立存在的现象,它往往借政治的名义在民间广泛“流行”,它是在无形的政治阴霾之下滋生的一种丑行。张炜敏锐地体悟到:民间有民间的秩序,官方有官方的制度。无论是在下村,还是在上村,领头所说的话就是政治,就是“法”,没有人敢怀疑它的真实性和权威性。宗法制成为维系全体民众的纽带,成为极权者随意操纵的工具,成为对他人人身攻击的“合法”的武器;政治在诸如伍定根这样的极权者手中,不再是温柔敦厚的思想说教,而变成了奴役下村人意识形态的桎梏,变成了合法化地逼迫他人肉体和精神的刑具。
艺术特色
传记文体
在文体上,《丑行或浪漫》是以刘蜜蜡的传记体的爱情传奇(传记形式的传奇体小说)串联起来的各个人物的列传。作为刘蜜蜡的爱情传奇和传记故事,《丑行或浪漫》的情节复杂多变:刘蜜蜡被自身不能控制的势力劫夺,后出逃并踏上追寻被逼出走的雷丁的路,结果发现雷丁已经死去,陷入绝望,徘徊之中遇到另一个心仪的对象——铜娃,但仅仅有过一次以身相许之后又被再次劫夺,以致为抗暴而杀人并又一次出逃,踏上寻找铜娃的路途。不仅如此,小说的传奇性还体现在搜奇记异上,诸如对村头儿河马的异相、瞌睡虫抬人飞走、俄罗斯女人铺路助蜜蜡渡河、看瓜老人讲兔子精的故事、手捏火炭等的记述,均属搜奇记异的范畴;在叙述大河马、老獾父子等的经历时也往往突出其奇异的一面:比如为人钉马掌式的异想天开、离奇古怪的迫害;铁姑娘被火气甚大的小油矬父子折磨致死而“大水娃”(刘蜜蜡)却能够克服小油矬父子的火性等。这许多怪诞离奇的故事杂入传记体的人物故事中,造成了小说的神秘感和荒幻离奇的浪漫色彩,同样可说是《丑行或浪漫》的文体上的传奇性的注脚,而这种传奇性无疑昭示了想象力的灵动与活跃,可谓生命力之不受拘束的生动形态的象征,这是《丑行或浪漫》文体形式创造中内涵的伦理意蕴。这部小说文体形式上的多变和生新隐喻了一种普遍流行的生命境界和气韵生动的宇宙机趣。张炜站在作为生命的人的层次上去理解宇宙、自然和人生,试图在文体的传奇变幻中点化出富于生香活意的伦理意味,从而表露其为天地立生生之心的努力。换言之这部小说的文体形式创造中藏纳的是张炜对人的生的意趣和生命精神的追求,这是文体的变幻中蕴含的简洁的伦理内容。
作品影响
2003年,《丑行或浪漫》获中国书刊协会年度畅销书奖。
2003年11月,《丑行或浪漫》获2003年“中国最美的书”奖。
2004年3月,《丑行或浪漫》入选2003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
作品评价
这是一部写爱的热烈和恨的残酷的书,既写昨天,也写今天,但写昨天也是为了写今天。这部作品包含着当代人精神救赎的复杂内涵,摒弃了农业文明的乌托邦神话,情节相对简单却盛满精妙细节。(文学评论家
雷达评)
张炜是最早寻找到“民间”世界的作家之一。《丑行或浪漫》是一曲现代民间叙事诗。(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评论家
陈思和评)
出版信息
《丑行或浪漫》首次发表于《
大家》2003年第3期,2003年3月由云南人民出版社首次出版,后有不同版本再版。
作者简介
张炜,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栖霞市人。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
古船》《
九月寓言》《
刺猬歌》《
外省书》《
你在高原》等21部;诗学专著《
也说李白与杜甫》《
陶渊明的遗产》《
楚辞笔记》《读〈诗经〉》等多部。作品获 “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世界华语小说百年百强”、
茅盾文学奖、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特别奖、南方传媒杰出作家奖等。出版《
张炜文集》50卷。作品译为英、日、法、韩、德、俄、西班牙、瑞典、意大利、越南等数十种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