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会是学校党委领导下的主要学生组织,是学校联系广大同学的桥梁和纽带,以加强对同学的政治引领为根本,及时向同学传达党的声音和主张,团结引导同学听党话、跟党走,全心全意服务同学,不断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为学校建设“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贡献青春力量。
基本情况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会接受学校团委和上级学联的双重指导,是学校联系广大同学的桥梁和纽带。自1984年成立以来,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会始终坚持党的领导,遵循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靠并团结全体同学,代表并维护全体同学的权益,积极反映同学呼声,开展丰富校园活动,创造和谐校园环境,积极引导广大同学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到党和人民的共同奋斗之中。
近年来,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会积极响应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关于深化学生会组织改革的号召,在聚焦主责主业、明确职能定位、严格遴选机制、规范召开代表大会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和实践,着力提高了各类品牌活动的质量和声量。目前,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会围绕学术交流、职业发展、生活权益、校园文化、文体活动、社会实践等方面开展各类品牌活动20余项,全面覆盖学校研究生群体。新媒体运营水平长期位居北京市高校第一方阵,具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
组织架构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会主席团是研究生会日常运行的决策和执行机构,由研究生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并经学校党委批准,报上级学联组织备案。研究生会设办公室、学术部、职业发展部、生活权益部、文化交流部和新媒体宣传部6个工作部门。
部门设置
办公室
办公室围绕协调、统筹、服务等工作重点,注重发挥承上启下、联系左右、协调研究生会各方的枢纽作用。以细致周到的工作宗旨、高效全能的行政能力,为研究生会内部建设和有效运作聚力引航,为校院两级研究生会的交流联络、研究生会活动的筹备开展提供重要支持。部门主要职能包括:(一)统筹协调研究生会日常行政工作,组织开展研究生会重大会议。(二)处理各类财务事项。(三)起草各种文书报告,编发《研究生会工作简报》。(四)建立和维护与各院级研究生会组织的联络机制。(五)举行结合自身职能特色的各类活动。
学术部
学术部以“立足学术本位、弘扬大学之道”为宗旨,致力于营造浓郁学术氛围、提升学生科研实力。部门主要职能包括:(一)响应需求,搭建平台,举办各类学术讲座、论坛、读书会。组织“59号讲堂”“院长论坛”“59号读书会”等学术品牌活动,不断开拓人大学子的学术视野,搭建广阔的学术交流平台。(二)立足本位,服务大局,承办学校特色学术类活动。承接校研究生院与校团委合办的研究生“学术新星”评选活动,树典型、立标杆,营造学校崇尚学术的浓郁氛围。(三)化繁为简,锐意创新,积极开展学术类主题宣传工作。制作“59号研究所”线上学术品牌栏目,策划学术类主题相关的线上创意推送,打造融趣味与深度相结合的新媒体宣传栏目。
职业发展部
职业发展部致力于帮助人大学子找准职业发展路径、提升职场能力素养、拓宽实习就业渠道。部门主要职能包括:(一)了解研究生职业发展需求。开展职业发展类调查,组织撰写报告,及时把握就业需求,增强服务工作精准性。(二)举办职业发展类活动。打造“职发季”“勇往'职'前”“国考大讲堂”等品牌活动,依托讲座沙龙、企业参访、备考课程、模拟测试等形式,夯实学生求职核心竞争力。(三)开展职业发展类新媒体宣传。运营“职来职往”“59号成公路”等优质线上栏目,提供招聘汇总、经验分享等,打破学生职业信息壁垒。(四)搭建对外联络平台。维护与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创业公司的联系,建立实习实践基地,对接企业招聘宣讲等,拓宽学生实习就业渠道。
生活权益部
生活权益部立足权益需求,传递权益声音,深化权益服务。部门主要职能包括:(一)开展权益提案征集工作。定期组织开展“权益大调查”“权益通气会”“权益座谈会”等活动,聚焦研究生各类权益诉求,撰写权益调查报告,协助督促校内相关职能部门落实相关权益提案。(二)组织举办权益主题活动。立足广大同学实际需求,组织举办“心灵奇旅·心理游园会”“毕业季·夏日集市”等线下主题活动,策划相关权益线上主题推送,丰富研究生群体课余生活。(三)维护权益工作交流平台。运营维护“RUC权小益”工作平台,参与维护“校—院—班”三级权益工作联络群,加强与各学院研究生权益部门工作交流。(四)打造特色志愿服务阵地,营造浓厚的校园志愿服务文化氛围,着力构建“品牌化、社会化、专业化、常态化”的志愿服务工作,建立研究生群体参与志愿服务的长效工作机制。
文化交流部
文化交流部致力于以文化之名,行交流之举,践行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使命。部门主要职能包括:(一)探索校园文化,展现人大风貌。开展“RUCer请查收”“云上打卡”“薪火评论”等线上活动,汇聚文化创意,拓展文化素养,发扬人大文化精神。(二)弘扬传统文化,展现民族风采。举办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文才飞扬”“节日特辑”等活动,带领学子体验传统民俗,传承文化,传递情怀。(三)传播时代文化,引领思想潮流。组织文化博览、文化市集等活动,加强文化创新,促进文化传播,营造向上的文化氛围。(四)领略异域文化,培养国际视野。承办英语全真模拟考、英语学习全攻略、英语角等“59号留学记”系列活动,分享英语学习经验,传递丰富一手讯息,提供国际交流平台。
新媒体宣传部
新媒体宣传部致力于服务研究生群体、展现青年风采、优化价值引领。部门主要职能包括:(一)策划精品推文。优化人物专题推文,策划创意推送,宣传校史党史。打造宣传品牌,增强宣传实效,完善形象提升,展示群体风采。(二)搭建宣传矩阵。统筹宣传资源,以公众号推送、微博推文、抖音、全景VR、创意手绘等各种形式,打造新媒体名片,提升综合影响力。(三)提升宣传能力。邀请技术骨干、新媒体从业者讲解工具使用、传播策略、品牌打造等内容,提升讲座层次、拓展讲座内容。(四)沟通校院宣传工作。依托微信平台,助力学院活动展示,加大精品活动推介力度,为研究生群体提供更全面的活动信息。
品牌活动
为更好地代表广大研究生的利益,全心全意为广大研究生服务,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会立足学生需求,以深化思想引领,搭建学术平台,助力职业发展,保护学生权益,丰富文体生活,推动国际交流,投身社会实践,创新宣传格局,完善组织建设为发展方向,打造一系列优质品牌活动,不断提升为全校研究生群体供给服务的质量,在全体研究生的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学术交流
“明德论坛”扎根于人大的学术土壤,以主题讲座形式,邀请蔡昉教授、贾庆国教授、刘克崮教授等以省部级领导为主的嘉宾,提供一个与党、政、军高层交流互动的平台。讲座紧扣时代脉搏,紧紧围绕政治体制改革、外交战略等热点话题展开报告,增强了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59号讲堂”是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会最具影响力的学术讲座活动之一,通过邀请全国顶尖学者、高校智库团体解读国家重大政策,助力全校研究生汲取大师智慧,开拓学术视野,获得同学们的一致好评。2020年来,方福前教授、陶文昭教授、何虎生教授、杨东教授等知名学者应邀做客讲堂。
“院长论坛”邀请校内外以学院院长为代表的领军人才、顶尖学者,如宋健教授、王文教授等,以讲座、报告等形式,传达学科前沿、传播学术思想,拓宽学术视野,引导研究生深入思考现实问题,极大增强了新时代的学术使命与担当。
“青研沙龙”立足研究生群体在时政学习、学术科研、国际交流、社会实践、职业规划等方面成长成才的需求,以学术和实践为两翼,通过开展主题讲座、学术研讨、社会调研、素质拓展等形式丰富的活动,打造跨学科的高端学术交流与思想对话平台,精准满足研究生的切实需求。
“学术新星评选”建立代表成果评选制度,立足于评选学术突出典型,发掘和培养“理论联系实践、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学术新人,树立科研榜样标杆,发扬先进青年的中坚力量,有利提高了研究生开展学术研究的自主性,营造了探索求真、奋进蓬勃的学术氛围。
“59号读书会”以优质书籍为载体推动全校研究生以书会友,邀请著名作家如孙晶岩等进行导读,引导同学们探讨问题、启迪思想,书籍涉及人文社科等各个领域,为精神交流和文化多元发展提供契机,构建了一种良好的课余文化氛围,同学们皆收获良多。
职业发展
“职发季”系列活动扎根于学生就业需求,服务范围涵盖就业、深造、创业等多维领域,采用名家大讲堂、嘉宾沙龙论坛、企业参访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学习、交流、实践的多层次平台,有效帮助学生把握行业变化、明确就业规划,掌握求职策略,活动成效显著。
“国考大讲堂”立足于更好满足学生对于公考相关知识与课程的额需求,通过公益讲座、公益课程、模拟考试等方式进行公考考情分析、题型解读与备考指导,及时在备考的各个阶段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参与人数众多,活动气氛热烈。
“勇往‘职’前”系列活动邀请500强企业资深HR,提供就业形势分析、职业规划指导、简历撰写策略、面试模拟备考等就业资讯与平台,帮助广大同学和知名公司企业搭建桥梁,为同学们提供了全面的就业指导。
生活权益
“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动以关爱心理健康为主旨,立足于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邀请校内专业老师开展“心灵驿站”等系列主题讲座、辅以“心灵奇旅”等线下活动,有效引导学生关注内心世界,帮助学生释放心理压力,营造了一种关爱心理健康的校园氛围。
“权益小贴士”紧密围绕广大同学校内日常学习与生活,积极收集并整理学生的权益问题、意见与建议,将跟踪与反馈定期以推送形式发布在公众号上,提供最全面、最温馨的权益资讯服务与权益维护服务,引导广大研究更高效便捷地学习和生活。
“权益座谈会”集中听取研究生代表关于权益问题的工作报告及意见建议,集中讨论交流权益工作经验、解决措施以及为了来工作的开展,共同推进权益服务,打造了一个“学校——学院——班级”三级联动的“权益共同体”,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权益大调查”扎根于学生的权益诉求,通过线上问卷调查、线下访谈调研等方式,及时了解广大研究生群体的切实需要,维护研究生群体的基本权利。以撰写和发布权益报告,协助和督促提案落实等方式,建立各责任方和广大研究生群体的沟通机制,充分发挥好桥梁纽带的作用。
文体活动
“研究生羽毛球赛”“研究生篮球赛”等系列体育活动以鼓励学生强健体魄,引领校园运动风尚为目标,通过组织多样化体育比赛,丰富师生课余生活,弘扬体育精神,活动场均吸引百余学生参与,增强了院系之间的联系交流,推进了研究生校园体育锻炼的常态化。
“研究生迎新晚会”紧跟时代文化发展动向,牢牢把握文化建设方向,通过朗诵、话剧、歌舞、器乐等多样化节目形式,调动全校研究生展示才艺、参与文娱的积极性,引领同学们形成积极健康的精神风貌,展现广博深厚的校园文化底蕴,为全校研究生新生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视听盛宴。
文化交流
“59号英语角”紧扣社会热点或文化焦点,不断创新活动内容与形式,为人大学子提供一个宽广的英语交流平台,吸引众多爱好英语的同学参加,提高了参与者的主动交流意识和语言交际能力,加深了中外学生对文化交流意义的理解。
“59号国际范儿”集实用性和休闲性于一身,为全校学生提供最新最全的校内留学、交换信息、外语考试信息,分享第一手外语学习方法,以全新的视角展现各个国家的文化和风土人情,开拓了广大同学的国际视野,营造了人大校园浓厚的国际化氛围。
“59号留学记”访谈活动邀请各个领域在海外留学过的人大人进行线上访谈,从项目申请、海外经历和文化体验多个层面同大家分享宝贵经验,线上线下并重,为人大学生提供第一手留学资料,帮助人大学生把握申请要求、了解留学生活,提前为出国学习做好准备,受到人大学生的广泛关注。
“59号雅思全真模拟考”为广大同学提供免费·全真·雅思模拟考试,营造真实考试氛围,帮助同学及时找出漏洞,锻炼考试心理,提高答题技巧,预防并积累考试经验,帮助人大学生更好掌握答题时间,更加高效备战雅思考试。
社会实践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会每年组建博士生服务团和研究生实践团,奔赴各地开展实践调研。走进基层、深入群众,为地方宣讲乡村振兴政策,了解乡村振兴的地方智慧,撰写调查报告,提供智力支持,促进基层治理,得到了多地政府、群众的广泛认可,彰显了人大人“服务基层、奉献青春”的光辉信念。
宣传栏目
“人大人在基层”品牌宣传栏目扎根于服务基层的价值导向,选取人大前辈投身基层一线的先进故事,以真实的文字展现人大人如何扎根基层,如何坚守“行为精英、心为平民”的作风,展现人大人的实干担当、建设基层、奉献青春的先进精神,引起了校内外师生的广泛共鸣。
“人大学人”系列采访实录立足于树立榜样典型,对学术大家、知名校友、优秀学子进行深度访谈,带领人大学子走进他们的故事,领略人大人实事求是的原则、奉献社会的情怀,传承人大人探索不止的坚毅、追求不止的执著。
“校院云窗”栏目立足研究生会全局视野,推动校院联动建设。采用校院联络,线上沟通,多维宣传的手段,同各学院研究生会建立长期、稳定联系。宣传各学院研究生会的品牌、推介各学院研究生会的活动,深入促进校院联动,加强品牌榜样引领,为全校师生提供更丰富的信息资源平台。
所获荣誉
2000年7月,入选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二十三届主席团成员单位。
2010年8月,入选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二十五届主席团成员单位。
2015年7月,入选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二十六届主席团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