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笔记》(全九册)是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获得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
内容简介
本书为我国著名古书画鉴定大师杨仁恺先生在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小组全国古代书画八年巡回鉴定期间所写的六十本鉴定笔记整理稿。
1983年,谢稚柳、启功、徐邦达、杨仁恺、刘九庵、傅熹年、谢辰生七人组成的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小组代表国家历时八载,行程数万里,足迹遍及25个省市自治区的121个市县,鉴定208个单位及部分私人的藏品,共过目书画作品61596件,终于摸清了中国大陆保存的古代书画基本家底。这是一项重大的历史性基础工程,是中国文物保护史上一次空前壮举,在中国文化艺术发展史上影响巨大。
杨仁恺,“享誉海内外的博物馆学家、书画鉴赏大师、书画大家、美术史家,是新中国文博事业的拓荒者,贡献卓绝,居功至伟,堪称彪炳一代的鉴定宗师”,不仅由始至终参加了鉴定工作的整个过程,并且还留下了60本鉴定笔记。此笔记以时间(1983-1990)为线,以地域(省市自治区)为单元,以鉴定的单位为板块写就,内容包括作品的基本信息(作者姓名、作品名称以及作品的形式、质地、墨色)、作品描述(作品创作时间、作者署款、作者印章、作者题跋、作品上款以及他人题跋、传承过程等)、鉴定意见(杨仁恺先生的个人以及其他专家的鉴定意见)、鉴定漫笔(自浙江开始书写的对作者或作品的瞬间感想与理性分析)。除文字之外,笔记中还有“○”“?”“×”“□”“【 】”等等大量表意符号,与文字呼应,相得益彰。
依据杨仁恺先生鉴定笔记整理出版的《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笔记》之整体架构按先后顺序排列如右: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历史写真、杨仁恺自序、谢辰生序言、编辑出版说明、正文(鉴定的地区、单位、时间)、索引、《佚目》书画一览表、异议作品一览表、鉴定纪事、杨仁恺年表、编辑后记、《佚目》书画与异议作品鉴赏。全书总246万字(涉及中国古代书画作品四万件左右),配有代表性图片3000左右幅,同时将国家书画编号以及当时专家鉴定时的不同意见置于相应词条之中。当年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小组领队谢辰生先生在本书序言中如是说:“这套凝聚着杨老八年巡回鉴定过程中全部心血的鉴定笔记,其不仅仅是杨老个人的学术成就,也是整个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小组集体智慧的结晶。”“如今杨老的《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笔记》也即将付梓,至此,
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成员的全部责任与使命基本完成,可以完美地谢幕了。”
作品目录
序言
自序
编辑出版说明
北京
一九八三年八月三十一日至一九八四年十一月十七日
故宫博物院
一九八三年八月三十一日至一九八三年九月五日
北京市文物局
一九八三年九月六日至一九八三年九月七日
*国文物商店总店
一九八三年九月八日至一九八三年九月十二日
北京市工艺品进出口公司
一九八三年九月十三日至一九八三年九月十七日
首都博物馆
一九八三年九月十九日至一九八三年九月二十三日
北京市文物商店
一九八三年九月二十四日至一九八三年十月八日
……
湖北省博物馆
一九八九年十一月四日
作者姓名检索表
索引
《佚目》书画一览表
共议作品一览表
鉴定纪事
杨仁凯年表
编辑后记
部分《佚目》书画与共议作品鉴赏
作品思想
《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笔记》为著名古书画鉴定大师杨仁恺先生在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小组1983-1990年全国古代书画巡回鉴定期间所写就的点评中国古代书画的鉴定笔记。
一、本书是一个中国文物保护史上空前壮举之后重大成果
1983-1990年,由我国顶级鉴定大师谢稚柳、启功、徐邦达、杨仁恺、刘九庵、傅熹年、谢辰生七人组成的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小组代表国家历时八年完成了中国大陆公私所藏古代书画的巡回鉴定,这是中国文物保护史上影响巨大的一次空前壮举,本书即为这次空前举措之后的重大成果——作为鉴定小组成员,杨仁恺先生坚持始终、全程参与了鉴定工作,亲自撰写了六十本鉴定笔记,为中国文化的传承留下了一笔价值永恒的艺术财富。
二、本书是一位古书画鉴定大师全面盘点总结中国古代书画的权威力作
杨仁恺先生仙逝之后,舆论界一致定论其为:“享誉海内外的博物馆学家、书画鉴赏大师、书画大家、美术史家,是新中国文博事业的拓荒者,贡献卓绝,居功至伟,堪称彪炳一代的鉴定宗师。”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小组巡回鉴定书画总计六万多件,杨仁恺先生评点代表性作品四万左右件,藏品涉及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二百个单位,本书堪称为一位鉴定大师评鉴中国古代书画的集大成之作。
三、本书是一代古书画鉴定宗师的倾情奉献、定锤之音
本书既有杨仁恺先生的对中国古代书画的真情实感、真知灼见,也如实记录了鉴定小组其他专家的鉴定意见。用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小组领队谢辰生先生的话说:“这套凝聚着杨老八年巡回鉴定过程中全部心血的鉴定笔记,其不仅仅是杨老个人的学术成就,也是整个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小组集体智慧的结晶。”“八年鉴定之后又历经十年,《中国古代书画图目》二十四卷、《中国古代书画目録》十卷、《
中国绘画全集》三十卷、《
中国法书全集》十八卷相继出版,如今杨老的《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笔记》也即将付梓,至此,
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成员的全部责任与使命基本完成,可以完美地谢幕了。”
四、本书是一部全面反映中国古代书画全部内涵的百科全书
本书评鉴的中国古代书画涵盖了不同时代、不同流派、不同地域、不同风格、不同形式等等所有代表性作品,词条中基本信息包括作者姓名、作品名称、鉴定符号以及作品的形式、质地、墨色、书画编号以及作品的创作时间、作者署款、作者印章、作者题跋、作品上款以及他人题跋、传承过程,书画内容涉及历史、文学、艺术、考古、民俗……中国古代书画所涉及到的一切尽在《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笔记》一书之中。这就是一部关于中国古代书画的百科全书。
五、本书是一部关于中国古代书画全方位鉴定的学术宝典。
鉴定从何处着眼?款识、印记、题跋、递藏如何鉴别分析?怎样判定作者的代表作与别调作品、上乘佳作与一般应酬之作、作者心手合作之品与粗劣败笔之作、作者亲为与他人代笔,本书除了杨老以及其他专家文字性鉴定意见之外,还有“○”“?”“×”“□”等等符号,这是何意?……人人都想从鉴定大师那里得到鉴定秘诀,所谓大师的鉴定秘诀在《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笔记》之中随处可见。天生我材必有用,有此悟性之人定能从中悟出鉴定之真谛,有此天赋者拥有本书后定能在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界无师自通!
六、本书是一部集研究、鉴定、赏析于一体的历史纪实之作
本书是以日记体裁展现中国古代书画八年鉴定全部成果的,信息量异常庞大,内容除书画的基本情况、作品描述、本人及其他专家鉴定意见之外,还有作者在非鉴定时间撰写的鉴定漫笔(此漫笔是鉴定大师鉴定之余对一些中国古代书画作者或作品的瞬间感想与理性分析)以及作者的交往札记、游览随笔等等,绝对是一部集书画鉴定、作品赏析、学术研究于一体的历史纪实之作。
七、本书是一项中国出版史上众志成城的重大文化工程。
中国古代书画八年巡回鉴定,这是新中国文物保护史上不可复制的壮举;《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笔记》十余年的编辑出版工作,同样也是中国出版史上一个难以重现的艰巨过程。本书出版,得到了冯其庸、方闻、翁万戈、陈佩秋、傅申、谢辰生等诸位老先生以及国家出版基金管理委员会的有关评委充分认可、强力支持,得到了文博界、出版界方方面面的诸多专家的全身参与。一部图书,其编辑出版过程的参与者不下五十人,前后耗时十余年,这绝对堪称是一个众志成城的重大工程。
八、本书是一笔价值难以评估、生命异常恒久的精神财富!
看似普通的一张纸(或绢或绫或其他材质),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中华民族奋力前行的漫漫历程;看似简单的一支笔,但其写就的却是中华民族古代的辉煌与痛苦……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集于一纸一笔之中,这就是中国古代书画。1983-1990,这八年虽为短暂的历史瞬间,但这瞬间的历史却铸造了中国文化艺术上的永恒。我们将《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笔记》编辑出版,这是一件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好事,是在为社会奉献一笔价值永恒、生命恒久的精神财富,意义异常深远!
作品影响
2017年4月,该书获得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
作者简介
杨仁恺,中国现代最著名的文博学者之一、书画鉴赏大师、书法大家、博物馆学家。
杨仁恺先生毕生致力于多灾难中华历史中流失国宝的追寻、拯救、鉴定、研究与保护,终其一生贡献于中华
历史文化遗产杨仁恺对故宫流失国宝书画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研究工作,使一大批国宝重放异彩。其中有中华历史第一神品之称的历史旷世巨制《清明上河图》,从碎纸片中缀识拼出的米芾真迹《行书苕溪诗卷》等37件国宝,都是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的传奇佳话;也包括著名的《簪花仕女图》、《聊斋志异》原稿等书画珍品,都是经杨仁恺的手而恢复本来面目,重新确立了国宝地位。
20世纪80年代初期与著名书画鉴赏家谢稚柳、启功等人共同担任全国书画巡回鉴定专家小组成员,对全国各博物馆、图书馆、高等院校、美术馆、大专院校、文博机构、文物商店所藏书画,逐一过目,鉴定真赝,摸清了中国历史国宝书画艺术品的家底,编纂完成中国绘画法书文字图目。期间巡回鉴定全国20多个省、直辖市、250多个城市,历时8年,鉴定书画在六万件以上。
杨仁恺先生是新中国文博事业的拓荒者,一生贡献给中国的文博事业,贡献居功至伟,堪称彪柄一代宗师。其追寻回的“国宝”每一件背后都记载着祖国多磨难的历史,每件背后都有讲不完的传奇与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