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版本馆(国家版本数据中心)为中共中央宣传部直属正局级事业单位,主要承担国家版本资源规划协调、典藏展示、研究交流和出版信息服务等职责,是保藏、展示国家版本资源的场馆,由中央总馆文瀚阁、西安分馆文济阁、杭州分馆文润阁、广州分馆文沁阁组成,总馆位于北京市昌平区文瀚路1号,西安分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秦岭圭峰山麓,杭州分馆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文润路1号,广州分馆位于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凤凰山麓,均于2022年7月23日落成,2022年7月30日对外开放。
历史沿革
1950年7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图书馆成立。
1954年12月,更名为文化部出版事业管理局图书馆。
1957年5月,更名为文化部出版事业管理局版本图书馆。
1972年10月,更名为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版本图书馆。
1983年6月,改名为中国版本图书馆。
1996年5月,与新闻出版署信息中心机构、业务重组,组建新闻出版署信息中心(中国版本图书馆)。
2001年4月,更名为新闻出版总署信息中心(中国版本图书馆)。
2010年5月,恢复中国版本图书馆,同时加挂条码中心牌子,更名为中国版本图书馆(新闻出版总署条码中心)。
2015年2月,更名为中国版本图书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物数据中心)。
2018年9月,转隶中央宣传部,副牌更名为中央宣传部出版物数据中心。
2019年,中国国家版本馆建设项目启动。同年6月,中国国家版本馆杭州分馆进行概念设计工作。
2020年8月,中国国家版本馆杭州分馆建设项目打下第一根工程桩。
2021年3月,中国国家版本馆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工程的重要内容,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同年5月20日,中国国家版本馆杭州分馆获赠10种782册(件)古籍。同年6月,中国国家版本馆杭州分馆主体结构施工完成。
2022年1月,中国国家版本馆杭州分馆建设项目完成五方主体竣工验收。
2022年2月,调整组建为中国国家版本馆(国家版本数据中心)。
2022年7月23日,中国国家版本馆举行落成典礼,北京、西安、杭州、广州四地四座版本馆同时揭牌。同年7月30日,中国国家版本馆开馆暨展览开幕式在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举行,北京、西安、杭州、广州四地四座版本馆同时开馆。同年8月1日,中国国家版本馆杭州分馆开放预约。
2022年12月29日,来自腾讯公司、阅文集团、腾讯音乐娱乐集团三家互联网企业的首批优秀网络数字版本,入藏了中国国家版本馆。首批网络数字版本入藏,宣告“中国国家版本馆数字版本入藏计划”全面启动,中国国家版本馆数字版本入藏工作开启新阶段。
2023年8月2日,中国国家版本馆首批版本捐赠入藏仪式在京举行,来自全国各有关公藏单位和民间藏家捐赠的12万余册/件实物版本和42TB数字版本正式入藏国家版本馆。这些版本包括古籍原件、原大仿真影印本、精品出版物、非遗作品、摄影作品、书法作品、碑刻拓片、手稿手迹、邮票邮资封等实物版本及各类文献数据库等数字版本。呈现捐赠单位多、名家多、数量多的特点,同时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传承价值,受捐的历史典籍中善本比例接近80%。
2024年5月31日,中国国家版本馆第二批版本捐赠入藏。包括来自全国有关公藏单位和民间藏家捐赠的1.5万余册/件实物版本和131TB数字版本如,古籍原件、精品古籍出版物和雕版贝叶经、民国文献、各历史时期钱币及纪念币等金融版本各类精品出版物等实物版本。
截至2025年1月,中国国家版本馆收藏典籍实物超3200万册。
2024年7月12日,第七届中国“网络文学+”大会在北京开幕,会上由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发布《2023年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报告》,《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网络文学市场营收规模达383.0亿元,同比增长20.52%,其中,广告收入占比首次超过订阅收入占比,成为我国网络文学市场营收的主要力量;截至2023年底,我国网络文学作品累计规模已达3786.46万部,同比增长了9.47%;网络文学用户规模突破5亿,达5.5亿,较2022年增长5200万人。此外,《报告》还显示,2023年中国网络文学行业海外市场营收规模达到43.5亿元,同比增长7.06%。
建筑布局
综述
中国国家版本馆分布于北京、西安、杭州、广州四座城市,分别选址北京燕山、西安秦岭圭峰山、杭州良渚、广州凤凰山,采用“一总三分”馆藏体系,即一座总馆、三座分馆,其中三座分馆是中央总馆的异地灾备中心,相互备份,异地保藏,确保文化安全,实现永久保存。中国国家版本馆各馆均设置了展示区、保藏区、洞藏区、交流区等。
场馆
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文瀚阁)建筑面积达9.95万平方米,其中保藏区(含洞藏)面积达5.2万平方米,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档案馆为一体,其内有文华堂(国家书房),堂内摆放44个巨型书柜。总馆建有标志性建筑文翰阁,为藏书所用;文翰阁内文翰厅陈列有古籍及出版物。
中国国家版本馆西安分馆(文济阁),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25万平方米,主体为高台建筑,承担中华文化尤其是西部文化的版本保藏、展示、研究与交流功能。截至2022年7月,中国国家版本馆西安分馆共开放有两个展厅,展览面积分别为2123平方米、772平方米。
中国国家版本馆杭州分馆(文润阁),占地面积约10.3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31万平方米,包括主书房、南书房、文润阁、山体库房、附属用房等共计13个单体建筑,其中展览总面积7000平方米。杭州分馆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档案馆、展览馆等多种场馆功能于一体,承担中华文化尤其是江南特色文化的保藏、展示、研究和交流等功能。
中国国家版本馆广州分馆(文沁阁),总占地面积为24.6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43万平方米。
建筑特色
整体特色
中国国家版本馆各馆均依山而建,采用“一总三分”设计,各馆设计突出文化性、传承性、标识性,展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国国家版本馆各场馆之所以依山而建,是为聚焦文化种子“藏之名山、传之后世”的主旨,力求山水交融、馆园结合。
中央总馆
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整体建筑秉承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凸显大国风貌,建筑具有中华文化的独特风格与韵味。总馆建筑设计采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亭、台、楼、阁等元素,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大型建筑依山而上,逐级提升,显示出山水交融、露隐相间、馆园结合的特色;总馆穹顶为星空穹顶,仿照宋代石刻天文图设计;总馆洞库拱顶上印有飞天壁画,均彰显了中华文化特色。
在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设计中,敦煌元素是一个较为重要的内容,建筑借鉴了敦煌
莫高窟九层楼的神韵,让建筑如殿堂般典雅庄重。总馆内的文瀚阁作为中国藏书文化的代表空间,位于中轴北端,是整个建筑序列的制高点,坐落在台基之上,烘托建筑的恢弘之势。
西安分馆
中国国家版本馆西安分馆整体建筑和室内设计体现了汉唐雄风,由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锦秋担任项目主设计师。西安分馆主体为高台建筑,呈现出大气磅礴的汉唐风格。分馆的建筑设计主导思想为山水相融、天人合一、汉唐气象、中国精神,总体格局力求方正、大气、典雅。
杭州分馆
中国国家版本馆杭州分馆围绕具有宋代园林神韵的当代藏书建筑展开,由建筑师
王澍主创设计,凸显江南宋韵。杭州分馆设计构思为南园北馆、馆园一体,围绕宋韵文化;以藏为主、藏展结合。
广州分馆
中国国家版本馆广州分馆四周环绕人文与自然交融的岭南园林,凸显岭南新韵。广州分馆建筑群以“中华典藏、岭南山水、时代新韵、文明灯塔”为总体设计构思,整体布局依山就势,层次递进,四周环绕人文与自然交融的岭南园林,营造传统形制与岭南山水融合的礼乐格局。
展览体系
国家版本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奋斗历程和丰硕成果,把握中国历史发展与中华文明演进主线主题,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精神时代精华贯穿融入到展览工作中,形成政治性、思想性、历史性、艺术性相统一的开馆展览展示体系。
截至2022年7月,中国国家版本馆总馆展览有“真理之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经典版本展”1个主题展览、“斯文在兹——中华古代文明版本展”“见证伟业——中华民族复兴版本展”2个基本陈列,以及“版本工艺”“中国邮票”“中国货币”3个专题展览。并且,总馆还设置了国家书房和文瀚厅两个精品陈列,以及北区库房地下一层和洞库特色库展。
截至2022年7月,中国国家版本馆西安分馆展出有《赓续文脉 踔厉前行——中华文化经典版本展(西部篇)》和《楮墨遗珍 万里同风——丝绸之路版本展》两个展览。
截至2022年7月,中国国家版本馆杭州分馆展出有4个展览,具体如下所示:
“潮起之江——‘重要窗口’主题版本展”,共包括1200余件与之江变革相关的展品,主要有《之江新语》8个不同语种的版本、董家57本家庭账本、手绘疫情防控思维导图、上洋村8个版本的《村规民约》、衢江区扶贫干部158本扶贫笔记等实物,展览显示了“八八战略”给浙江带来的全方位、深层次、历史性变化。
“文献之邦——江南版本文化概览”,展出有良渚玉琮纹饰、战国青铜剑铭文、宋代的刻本、民国年画等,展示中国五千年历史的印迹,体现杭州与长三角区域的定位。展览精品还包括文澜阁《四库全书》、五代吴越国时期“雷峰塔经卷”、宋刻天禄琳琅藏书《太学新增合璧联珠万卷菁华后集》等,还有三把越王青铜剑。
“盛世浙学——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展”,展出有约1300件版本资源,呈现浙江文化研究工程取得的成果以及不平凡的历程。
“千古风流——浙江历史文化名人展”,展出由72位浙江画家创作的182位浙江历史名人,艺术化地展现其生平事迹和思想内涵,串连起浙江俊采星驰、人文荟萃的精神图谱。对应展出古籍、拓片、手稿、书信等版本近300余件,如《越绝书》明刻本,清龚自珍手稿,清朱彝尊行书扇面,钱学森、茅盾信札等。这些确凿考信的文献史实依据,丰富多元的版本资源,使得浙江历史文化名人更加鲜活立体起来。
馆藏文物
综述
截至2022年7月,中国国家版本馆的版本保藏范围共有十类,其中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各类出版物版本,并保存具有历史文化传承价值的中华古籍、革命文献、宗教文献、雕版拓片、碑帖家谱、钱币邮票、影视剧数字版和外国精品版本等。
中央总馆
截至2022年7月,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入藏版本量共达1600万余册,开馆展品涵盖十大类版本类型、上万件展品,征集有中国580余家图书出版单位和1万余家报刊出版单位所出版的版本,其中每种版本要征集保存四份,并征集保藏一份数字版样本。
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华文明种子基因库内存放了一些与四川相关的古籍、文物等。四川省共提交重点征集版本735种,其中重点出版物729种,包括展示书目710种、地方文库和古籍丛书2种、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17种,以及古籍文物等展厅展品6种,其中包括《老鼠嫁女》《迎春图》《和合图》《秦琼敬德》等绵竹年画,也展陈于“国家书房”,向人们展示四川民间艺术的趣味风貌。
西安分馆
截至2022年7月,
中国国家版本馆西安分馆共征集到版本资源209万册(件)、数字资源160太字节(TB)。同时,结合陕西文化特色,西安分馆设置以绘画、图文展板、图表、互动多媒体、雕塑、油画和场景复原等为辅展展品。
杭州分馆
截至2022年7月,
中国国家版本馆杭州分馆收藏有各类版本累计100万册(件),内容包含各种语言版本的《共产党宣言》、战国越王州句青铜剑、吴越国时期刊刻的《雷峰塔经》,以及明清时期的各种刻本。
广州分馆
截至2022年7月,
中国国家版本馆广州分馆共入藏版本数量约256万册(件)。馆内特色版本数量初具规模,馆藏重点历史文献、岭南文化、侨批侨刊、票据票证、音响唱片、科学技术等各类特色版本20多万册(件),入藏港澳台版本8万多种,收集海外版本约2万种。
文化活动
2022年7月30日,中国邮政发行
《中国国家版本馆》特种邮票。
2022年8月11日,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举行媒体开放日活动。
作用价值
中国国家版本馆中的“版本”一词,最初指同一书籍的不同印本,后来又指同一类事物在不同介质上的体现形态。古今中外一切载有文明印记的各类资源,都可以称为版本。建设中国国家版本馆是为保存版本,而保存版本就是保存历史、保存见证文明的“金种子”。中国国家版本馆是国家站在文化安全和文化复兴战略高度上谋划的、用以存放保管文明“金种子”的“库房”,也是中华文明的种子基因库。
建设中国国家版本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批准实施的重大文化工程,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传承发展中华文化的高度自觉、汲取历史智慧更好走向未来的历史主动。
中国国家版本馆将发挥版本典藏、展示、研究、交流功能作用,打造彰显文化自信、展现时代气度的新标识,构筑传承悠久文明、赓续中华文脉的种子库,塑造展示良好国家形象、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金名片。
职责定位
1.负责国家版本资源战略规划、统筹协调、整理发掘、抢救保护等工作。
2.负责普查征集、典藏管理中华古籍和出版物版本、印刷版本、特殊版本、数字版本和外国版本等,负责全国版本数据的收集整理、登记注册与长期保存,建设国家版本总库和国家版本数据中心。
3.负责国家优秀版本资源展览陈列与宣传使用,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建设国家级版本展示窗口。
4.负责组织版本学术研究,为中央和国家机关重大决策提供版本支持,为社会及行业提供版本文化信息咨询服务。
5.负责中华版本文化对外交流与合作,为文明对话、国际文化活动及重大会议提供场所和服务。
6.受国家新闻出版署委托,承担中国ISBN (国际标准书号)中心业务职能,负责全国出版者号(含公共出版者号)和出版者档案的登记与管理,承担全国出版单位书号实名申领的基础工作,制作发放图书、期刊、音像电子出版物书号、刊号、出版物条码和图书在版编目数据,参与起草版本领域相关标识标准,负责出版物和版本标识标准的贯彻与实施。
7.负责编制《全国总书目》,编纂中华版本总目,建设国家版本知识管理体系,研发并维护国家版本知识图谱,编辑出版相关图书和刊物。
8.负责主办《全国新书目》和《中国新书》(英文版)杂志,管理《全国新书目》杂志有限责任公司。
9.负责统筹和指导分馆业务工作。
10.完成中宣部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领导机构
王宁:副馆长(副主任)
内设机构
1.办公室
承担综合协调工作;负责制度建设和工作督办;负责文件收发、文秘、行政管理;负责保密和文书档案管理;负责统筹单位内部管理与规范运行;牵头做好内部控制建设相关工作;负责与分馆的日常沟通协调。
2.党委办公室(纪检审计办公室)
负责贯彻落实上级党组织和本级党委的决议决定;负责日常党务工作;负责监督执纪、内部审计工作;负责精神文明建设、工会、共青团等工作。
3.人力资源部
负责人事管理、考核管理及相关制度建设;负责薪酬管理、职称评定、教育培训、人才建设、人事档案管理等工作;负责聘用人员管理工作;负责离退休人员服务工作。
4.财务部
负责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负责预算管理、会计核算、决算与财务管理;负责基本建设资金管理及核算;负责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负责下属企业财务监督管理等工作。
5.资产管理部
负责国有资产与政府采购制度制定与实施;负责制定采购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各类资产的评估、登记、清查、处置等;负责单位经营性资产管理等。
6.综合业务部
负责业务规划、标准和工作计划的制定与实施;负责业务工作的监督检查;负责全馆项目与课题的统筹管理协调;负责统筹分馆业务和推进版本管理有关法规制度制定修订等工作;负责审核及归档合同、协议等法律文书, 参与重大决策合法合规性论证。
7.出版物标识部
负责中国ISBN(国际标准书号)中心日常运转工作,负责全国出版者号(含公共出版者号)和出版者档案的登记与管理,承担全国出版单位书号实名申领的基础工作,制作发放图书、期刊、音像电子出版物书号、刊号、出版物条码和图书在版编目数据,参与起草版本领域相关标识标准,负责出版物和版本标识标准的贯彻与实施。
8.征集编目部
负责出版物版本、印刷版本、特殊版本和外国版本等普查征集、权属登记、编目加工;负责版本鉴定与检测;负责馆藏版本规范数据库、分类和主题词表的建设与维护;负责总分馆联合征集编目工作。
9.典藏部(阅览部)
负责版本分类分库保藏与出入库管理;负责基藏库、典藏库、特藏库、保密库的安全与藏品管理;负责典藏阅览室管理和版本阅览借阅工作;负责版本的保护、修复与抢救。
10.古籍部
负责古籍善本、民国文献特藏版本编目、典藏、服务、保护与修复工作;负责古籍数字化标准、业务工作规范和制度的制定;负责古籍保护的宣传及对外沟通联系工作;负责协调总分馆古籍版本相关工作。
11.数字资源部
负责版本数字资源建设规划、标准的制定与实施;负责馆藏实物版本数字化加工与质量管理;负责数字资源的征集、编目、管理、利用、长期保存等工作;负责统筹协调分馆版本数字资源建设;负责版本数据中心建设管理工作。
12.展览部
负责展览陈列的总体规划、策划和实施;负责基本陈列内容的规划研究及专题展览、临时展览活动的策划组织;负责展览陈列设计制作;负责组织实施合作办展、出境办展、引进外展等工作;负责展览陈列工作的资料档案管理。
13.咨询服务部
负责为中央和国家机关提供文献信息咨询服务;负责为社会提供专题咨询服务;负责馆际互借及文献传递工作;负责组织面向社会的教育与培训工作;负责文创产品开发;负责会议服务、展厅管理、观众服务和志愿服务等工作。
14.宣传教育部
负责塑造提升国家版本馆整体社会形象,联络协调新闻单位;负责重大活动的新闻发布和宣传推广;负责组织开展馆际交流与公众宣教活动;负责馆藏文献的宣传和展示工作;负责网站、新媒体宣传内容制作等工作。
15.研究部
负责组织开展版本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负责联系和服务相关专家学者;负责馆史编纂工作。
16.出版部
负责编辑出版馆藏文献和书目索引等中文工具书;负责编纂中华版本总目;负责编辑出版《全国总书目》等刊物。
17.交流合作部
负责制定国际交流工作规划;负责国际交流合作项目的组织协调;负责中华版本文化国际推广工作的规划与实施;负责出境展览、引进外展的联络与协调工作;负责单位涉外文件资料的编制、翻译及外事活动安排等工作。
18.信息技术部
负责统筹馆信息化规划与建设;负责网络安全和机房管理;负责信息化容灾备份体系建设与管理;负责信息化系统及设备的技术保障;负责统筹协调总分馆信息化协同体系建设。
19.安全保卫部
负责制定安全保卫规章制度;负责维护馆内外安全与秩序;负责综治、交通、消防、安检、人防、应急等工作;负责协调管理安保、消防队伍等。
20.物业管理部
负责基建项目的管理、监督、验收等工作;负责设施设备日常运维管理及馆容馆貌的整治修缮;负责大型设备等资产管理;负责馆内展厅、会议、餐饮、车辆、园林绿化等后勤保障服务;负责协调管理社会化服务公司等。
获得荣誉
2022年11月,入选“2022中国新时代100大建筑”名单。
2023年9月14日上午,入选“全国文化中心建设2022年度十件大事”。
参观信息
地理位置
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位于北京市昌平区文瀚路1号,西安分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秦岭圭峰山麓,杭州分馆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文润路1号,广州分馆位于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凤凰山麓。
预约方式
截至2022年8月,中国国家版本馆杭州分馆对外开放预约。游客可登录微信小程序“杭州国家版本馆”进行预约参观,每天16:00后停止接受当日预约。
开放时间
截至2022年8月,中国国家版本馆杭州分馆的开放时间为每周二至周日09:00—17:00(周一闭馆)。
交通信息
乘坐
杭州地铁2号线,在
良渚站下车,出站后驾车十分钟即可到达中国国家版本馆杭州分馆。
乘坐杭州公交1222M路、313路、430M路、437路,在胡林站下车,然后步行四分钟即可到达中国国家版本馆杭州分馆。
社会评价
中国历朝历代都把版本保藏传承放在重要位置,从周朝的守藏室、秦朝的石室,到汉代的天禄阁、唐代的弘文馆,再到宋代的崇文院、明代的文渊阁、清代的四库七阁,专藏机构绵亘千年。中国国家版本馆建设,构筑国家版本资源总库,就是着眼于中华版本资源的永久安全保藏,让文化典籍‘藏之名山、传之后世’。这对增强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厚植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具有重大意义。(时任中国国家版本馆党委书记、馆长
刘成勇 评)
中国国家版本馆是一座赓续中华文明的“基因库”,一方集纳先贤智慧的浩瀚海洋,一个熠熠闪光的文化坐标,一架文明互鉴的宏伟桥梁。(光明日报 评)
国家版本馆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国家版本馆将充分挖掘版本特色、发挥版本优势,搭建中外交流互鉴桥梁,为世界读懂中国、中国了解世界打开又一扇文化之窗。(中国新闻网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