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瓷器虎文化博物馆(原中国虎文化博物馆)始建于2016年,为中国首家以中国瓷虎文化为专题收藏的私人博物馆。线上博物馆开放于2020年11月,馆内收藏的中国虎纹饰瓷器,历史跨度为汉代至改革开放后。主要以公益性的非盈利性质的线上展示方式,面向世界大众分享中国虎纹饰瓷器及中国瓷虎文化和中国虎文化。办馆宗旨主要包括:研究与展示中国瓷器虎文化艺术;保护与传承中国虎文化精神;传播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名誉馆长为武汉纺织大学欧阳巨波教授,馆长为清华大学博士生欧阳雨梦,常务馆长为嘉应学院林风眠美术学院讲师 、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黄思华博士。
本馆宗旨
研究与展示中国瓷器虎文化艺术;保护与传承中国虎文化精神;传播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
馆藏序言
瓷器是中国古代“五大发明”之一。中国瓷器上的虎纹饰作为一种特殊的“虎文化现象”和“文化符号”,它承载和深藏着丰厚的历史文化信息和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时代社会状况、宗教信仰、民众心理、审美风尚和艺术精神的缩影。
馆长介绍
名誉馆长
欧阳巨波,中国著名画家,收藏鉴赏家。中国瓷器虎文化研究和中国“瓷虎文化”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中国瓷器虎文化博物馆创始人和名誉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北省美术院特聘艺术家。 1962年2月生于湖北潜江市。1978年高中毕业知青“上山下乡”下放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1986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油画专业。1999年研究生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水彩画专业。1986年~1995年执教于湖北省仙桃师范。2000年~2024年历任湖北省美术家协会水彩艺术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2001年~2017年历任武汉纺织大学艺术系主任、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2017年~2022年历任武汉纺织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馆长
欧阳雨梦,湖北美术学院视觉传达系学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系硕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系在读博士。日本东京大学访问学者。曾任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公共艺术系讲师。中国瓷器虎文化博物馆馆长,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陶瓷作品曾参加国际和中国陶瓷艺术大展,并获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大展优秀奖。作品被送日本、土耳其、台湾等地展出与交流并被收藏。陶瓷作品曾获湖北省高校第六届美术与设计大展金奖。 2016年出版
《中国瓷上虎文化》学术专著 ,该著作开辟了中国虎文化研究的新天地; 填补了中国虎文化研究领域的空白;为中国瓷器虎文化研究和中国“瓷虎文化”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
常务馆长
黄思华,广东梅州人,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哲学博士,系艺术家亚齐兹博士(Dr. Noor Azizi Mohd Ali)门下的第一位华人博士。现任嘉应学院林风眠美术学院讲师,兼任中国瓷器虎文化博物馆常务馆长,Art & Design Research(《艺术设计研究》)编委,中华美学学会会员。主要从事中西艺术史论、当代设计理论研究,以及时尚、艺术与文化评论。 在Art, Design & Communic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高等教育中的艺术、设计与传播》)、Cogent Arts & Humanities(《艺术与人文》)等国内外期刊共发表论文30篇,多篇论文被AMI、SCI、EI等索引收录。 著有《
设计与装饰:一种生成论显现学的建构》(中国纺织出版社2020年版)、Design History: Meta-Review on the Academia (《设计史:学术界元综述》)(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出版社2024年版)、Chinese Contemporary Design History: Narrative Path and Special Modernity(《中国当代设计史:叙事道路与特殊现代性》)(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出版社2025年版)等专著3部。
馆藏文物
藏品目录
藏品鉴赏
学科建设
艺术学
欧阳巨波、欧阳雨梦的《
中国瓷上虎文化》开辟了中国虎文化研究的新天地,在
艺术学领域形成了新的研究方向。中国瓷器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象征器具,而中国虎文化是最早的中国传统文化,这二者的巧妙结合,所形成的中国瓷虎文化,能够为中国虎文化研究提供一个新的研究方向,为中国陶瓷艺术史的历史叙事,起到了奠基性的重要作用。
设计学
2020年9月,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哲学博士、中国瓷器虎文化博物馆馆长黄思华以生成论显现学为基础建构了中国当代设计理论,为国际学界与中国学界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治学路径。 黄思华博士在继承
张贤根教授所建构的传统艺术现象学(《
艺术现象学导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的基础上,被国际学界认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设计理论传入中国的背景下,生成论显现学开创了中国当代设计理论的新形态(参见《
设计与装饰:一种生成论显现学的建构》,中国纺织出版社2020年版)。
设计史学
2023年3月,
黄思华博士建构了以历史生成论为基础的
中国当代设计史学。在这个新领域之中,黄思华博士的中国当代设计史学研究团队首次在英国学界的知名期刊Art, Design & Communic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高等教育中的艺术、设计与传播》)、Cogent Arts & Humanities(《权威艺术与人文》)刊发了两篇具有历史意义的研究论文,他为中国设计学学科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黄思华博士以中国瓷器虎文化博物馆为基础平台,组建了中国当代设计史学研究团队,团队成员包括
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的亚齐兹博士(Dr. Noor Azizi Mohd Ali)、萨里胡丁博士(LAr. Dr. Mohd Sallehuddin Mat Noor)、娜兹丽娜博士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 Ts. Dr. Nazlina Shaari)。他们在中国当代设计史学领域发表的第一篇论文题为Biliometric Analysis of Review on Curriculum reform of Design History Using CNKI Database(《基于CNKI数据库的设计史课程改革综述的文献计量学分析》),在2022年4月刊发于了英国知名期刊Art, Design & Communic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高等教育中的艺术、设计与传播》)。黄思华博士为中国设计史研究引入了新的研究方法,文献计量学作为一种传统的定量研究方法,首次被运用于了中国设计史的综述研究中。该研究论文让中国设计史的综述研究形成了科学化的研究范式,并使得中国设计史研究的中国学者受到了国际学界的关注。该篇研究论文,首次佐证了中国当代设计史学的研究领域处于中国学界与国际学界的空白之中,为后续的学科建构提供了稳固的数据互证基础。
黄思华博士的科研团队在中国当代设计史学领域发表的第二篇论文题为Chinese Industrial Design from 1949 to 1979: The Modernization Foundation of Chinese Design History(《1949-1979年的中国工业设计:中国设计史的现代化基础》),于2023年10月刊发于了另一本英国知名期刊Cogent Arts & Humanities(《权威艺术与人文》)。在该篇论文中,黄思华博士采取了博物馆学的案例研究方法,用实物佐证的方式,在国际学界证实了中国现代设计史的真实存在,也即说明了1949年至1979年的中国工业设计,是中国设计史的现代化基础。并且,他指出中国的现代时期乃至当代时期,处于一种区别于西方世界的特殊现代性语境之中。黄思华博士还特别指出,中国瓷器虎文化博物馆所藏的古代至近代的虎纹饰瓷器代表着中国古代文化,而中国工业设计博物馆代表的是真实的中国现代设计,它们分别佐证了中国设计具有完整的古代、近代、现代的历史。这篇研究论文所引出的特殊现代性理论,为中国当代设计史学的建构,提供了区别于西方世界的语境基础。
据悉,两本英国期刊为ESCI索引系列艺术类的顶级期刊,在国际学界具有广泛的影响力。Art, Design & Communic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高等教育中的艺术、设计与传播》)创刊于2002年,由位于英国布里斯托的智力出版社(Intellect LTD)出版发行,以英语语言一年出版两期,该期刊在2022年的JCI学科类别中被艺术类ESCI检索,在133本期刊中排名第9位,为Q1级别期刊。Cogent Arts & Humanities(《权威艺术与人文》)创刊于2014年,由位于挪威的泰勒与弗朗西斯出版社(Taylor & Francis AS)出版发行,以英语语言一年出版一期,该期刊在2022年的JCI学科类别中被人文学科、复合学科类ESCI检索,在395本期刊中排名第26位,为Q1级别期刊。黄思华博士与他的国际科研团队所作出的重要贡献,让中国设计史研究在英国学界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打破了国际学界中相关于中国当代设计史学零成果的现状。作为一名在国际学界的知名学者,黄思华博士引领了中国设计学学科的发展,并提高了中国设计史叙事话语在亚洲区域的影响力。
社会影响
“自办馆以来,中国瓷器虎文化博物馆为中国瓷虎文化的海内外传播、中西交流,以及为中国瓷虎文化的专题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中国网,2023-12-06)
“中国瓷器虎文化博物馆的社会责任,兼具向海内外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以及深入研究中国瓷虎文化的学术使命。”(凤凰网,2023-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