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巴关系,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跟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之间的国家关系。
发展历程
建国初期
中巴两国建交初期交往较少。1955年万隆会议期间,周恩来总理与巴总理穆·阿里举行了两次友好会谈,双方一致认为应加强两国在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两国总理的会谈对增进中巴之间的了解和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万隆会议后,两国高层往来逐渐增多。
1956年10月,巴总理苏拉瓦底应邀正式访华。12月,周恩来总理访巴。一年内两国总理的成功互访,极大地推动了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和两国人民友谊的发展。
重要转折
1957年至1969年是中巴关系史上十分重要的阶段,这期间两国关系发生了历史性转变,揭开了中巴关系的新篇章。
从1957年至1960年,巴在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地位以及台湾、西藏等问题上追随西方,两国政治关系受挫。
1961年,巴政府在改善中巴关系上迈出了一步,在联大会议表决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提案时投票赞成。
1962年,两国通过友好谈判就中巴边界位置和走向达成原则协议。
1963年3月,两国签订《关于中国新疆和由巴基斯坦实际控制其防务的各个地区相接壤的边界的协定》。
1964年2月,周恩来总理应邀访巴。同年12月,巴总统阿尤布·汗访华。
1966年3月,刘少奇主席访巴。
1965年至1971年,巴在历届联大都作为提案国,支持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稳定发展
20世纪70年代的中巴关系稳定发展,两国政府和人民间的友好合作不断加深。
1970年11月,巴总统叶海亚·汗应邀访华。佐·阿·布托当政期间于1972年、1974年、1976年三次访华。
1974年11月,中国民航北京—卡拉奇—巴黎航线开航。齐亚·哈克执政后于1977年12月访华。
巩固发展
20世纪80年代,中巴两国领导人互访频繁,两国友好合作关系继续巩固和发展。
1980年5月,巴总统齐亚·哈克访华。
1982年8月,两国签署开放中巴交界的红其拉甫山口的议定书。同年10月,齐亚·哈克总统再次访华。
1984年3月,李先念主席访巴。
1985年11月,巴总理居内久访华。
1988年5月,居内久总理再度访华。
1989年2月,贝·布托总理访华。11月,李鹏总理访巴。
继续向前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形势发生巨变,中巴友好合作关系经受国际风云变幻考验,继续向前发展。
1990年5月,万里委员长访巴。同年9月,巴总统伊沙克·汗访华,并作为主宾参加第11届亚运会开幕式。
1991年2月,巴总理谢里夫访华。同年10月,杨尚昆主席访巴。
1992年10月,谢里夫总理再度访华。
1993年12月,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访巴。同月,贝·布托总理再次访华。
1994年12月,巴总统莱加里访华。
1995年9月,贝·布托总理作为中国政府的特邀嘉宾出席在北京举行的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同年11月,乔石委员长访巴。
1996年12月,江泽民主席对巴进行国事访问。双方决定建立面向21世纪的中巴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江泽民主席还在巴发表了题为“世代睦邻友好,共创美好未来”的重要演讲,首次全面阐述中国的南亚政策。
1997年4月,巴总统莱加里访华。
1998年2月,谢里夫总理访华。
1999年4月,李鹏委员长访巴。同年6月,谢里夫总理再次访华。
2000年1月,巴基斯坦首席执行官穆沙拉夫对中国进行工作访问。9月,江泽民主席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期间会见了巴基斯坦首席执行官穆沙拉夫。
深入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巴关系进一步深入发展。双方高层接触频繁,政治互信不断增强。
2001年是中巴建交50周年,两国举行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5月,朱镕基总理应邀访巴。12月,巴总统穆沙拉夫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2001年12月和2002年2月,江泽民主席先后两次与穆沙拉夫总统通电话,双方就9·11事件后的国际形势交换了意见。
2002年1月,穆沙拉夫总统在赴尼泊尔出席南盟峰会途中过境北京。3月,吴邦国副总理率中国政府代表团访巴,并出席中巴合作建设的瓜达尔港口项目开工仪式。6月初,江泽民主席在阿拉木图亚信峰会期间会晤了穆沙拉夫总统。
2003年3月,巴总理贾迈利正式访华。11月,穆沙拉夫总统在海南出席博鳌亚洲论坛第二届年会后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元首签署了“关于中巴双边合作发展方向的联合宣言”。12月,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对巴进行正式友好访问。
2004年4月,胡锦涛主席在海南会见了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贾迈利总理。12月,巴总理肖卡特·阿齐兹访华。
2005年4月,温家宝总理访巴,双方签署“中巴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宣布建立更加紧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同月,胡锦涛主席在雅加达出席亚非峰会期间会见巴总统穆沙拉夫。7月,胡锦涛主席在阿斯塔纳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期间会见巴总理阿齐兹。9月,胡锦涛主席出席联合国成立60周年峰会期间再次会见穆沙拉夫总统。10月8日,巴北部地区发生强烈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中国政府迅速派出救援队和医疗队,提供2050万美元物资和现汇援助,并宣布提供3亿美元优惠出口买方信贷用于巴灾区重建。
2006年2月,巴总统穆沙拉夫再次对华进行国事访问。6月,穆沙拉夫总统来华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与胡锦涛主席会谈。11月,胡锦涛主席正式访问巴基斯坦,这是中国国家主席十年来首次访巴。
2007年4月,巴总理阿齐兹正式访华并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
2008年4月,巴总统穆沙拉夫正式访华并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8月和10月,巴基斯坦新任总理吉拉尼分别来华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和亚欧首脑会议。10月,巴基斯坦新任总统扎尔达里正式访华,与胡锦涛主席会谈,两国发表了联合声明。
2009年2月,巴总统扎尔达里访问湖北、上海。4月,扎尔达里总统来华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6月,胡锦涛主席与扎尔达里总统在上海合作组织叶卡捷琳堡峰会期间会见。
2010年4月,胡锦涛主席在华盛顿出席核安全峰会期间会见巴总理吉拉尼。7月,巴总统扎尔达里来华工作访问并参观上海世博会。11月,扎尔达里总统来华出席广州亚运会开幕式,温家宝总理会见。12月,温家宝总理对巴基斯坦进行正式访问,双方发表了联合声明。
2011年是中巴建交60周年,也是两国总理宣布的“中巴友好年”。5月,巴总理吉拉尼正式访华。8月底,巴总统扎尔达里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出席首届中国—亚欧博览会。
2012年4月,巴总理吉拉尼来华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6月,巴总统扎尔达里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并访华。
2013年5月22至23日,李克强总理应邀对巴基斯坦进行正式访问,中巴双方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关于深化两国全面战略合作的联合声明》。7月,巴总理谢里夫来华进行正式访问,双方发表《关于新时期深化中巴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共同展望》。
2014年2月,
巴基斯坦总统侯赛因访华,把中国作为其就任总统后访问的第一个国家,表示愿与中国共同打造命运共同体。习近平称中巴是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好朋友、好伙伴、好邻居、好兄弟。习近平同来访的巴基斯坦总统侯赛因达成共识,
瓜达尔港被列为促进中巴“一带一路”合作的旗舰项目。4月,巴总理谢里夫来海南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4年年会。5月,侯赛因总统来华出席亚信第四次峰会。上海亚信峰会后,习近平再次会见巴基斯坦总统侯赛因。习近平强调,下阶段,双方要保持两国领导人经常互访和会晤,引领双边关系发展。11月,谢里夫总理来华出席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
2015年,习近平主席对巴基斯坦进行历史性访问,全面擘画中巴“1+4”合作布局,瓜达尔港成为四大重点之一。两国高层的亲自推动,让瓜达尔港建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期。4月,习近平主席应邀对巴基斯坦进行国事访问。中巴双方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关于建立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9月,巴总统侯赛因来华出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习近平主席、张高丽副总理会见侯赛因。12月,侯赛因总统来华出席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谢里夫总理来华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总理)理事会第十四次会议。
2016年6月,习近平主席在塔什干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元首理事会第十六次会议期间会见巴总统侯赛因。9月,李克强总理在纽约出席第71届联合国大会期间会见巴总理谢里夫。
2017年5月,巴总理谢里夫来华出席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2018年4月,巴总理阿巴西来华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6月,巴总统侯赛因来华出席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9月8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
伊斯兰堡同巴基斯坦外长库雷希,就全面深化中巴
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达成的十项重要共识。11月,巴总理伊姆兰·汗来华出席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并进行正式访问。
2019年2月,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应约同巴外长库雷希通电话。4月,巴总理伊姆兰·汗总理来华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5月,国家副主席王岐山访巴。10月,伊姆兰·汗总理来华出席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闭幕式并进行工作访问。
2020年2月,习近平主席应约同巴总理伊姆兰·汗通电话。3月,巴总统阿里夫·阿尔维访华。同年1月、4月、7月、12月,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四次应约同巴外长库雷希通电话。8月,巴外长库雷希访华,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同其在海南举行第二次中巴外长战略对话。9月,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在莫斯科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外长会期间会见巴外长库雷希。
2021年1月,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应约同巴外长库雷希通电话。3月,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同巴外长库雷希以视频方式共同出席中巴建交70周年庆祝活动启动仪式。7月,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同巴外长库雷希在华举行第三次中巴外长战略对话。5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巴基斯坦总统阿尔维就中巴建交70周年互致贺电。同日,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农融出席中巴建交70周年邮票揭幕仪式,与巴交通部长赛义德共同在纪念邮簿上为邮票盖戳留念,并为
纪念邮票发行揭幕。中国和巴基斯坦是全天候
战略合作伙伴,在涉及彼此
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相互坚定支持。两国互信和友谊历经70年国际风云变幻考验,始终坚如磐石。近年来,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给两国人民带来重要福祉,为地区繁荣增添强劲动力。
新冠肺炎疫情面前,中国和巴基斯坦患难与共、真诚互助,两国“铁杆”情谊得到进一步升华。5月21日,阿尔维在贺电中表示,70年来,巴中两国始终团结一致,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同甘共苦。在习近平主席的坚强领导下,巴中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大、牢固和生机勃勃。巴方非常感谢中方为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提供的宝贵支持,愿同中方密切协调办好庆祝建交70周年庆祝活动,增进两国人民对巴中关系深度、广度和生命力的理解,努力将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成为“一带一路”
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工程,打造
新时代更加紧密的巴中命运共同体。5月21日,李克强在贺电中说,中方始终将巴基斯坦置于外交政策的优先方向,愿同巴方共同努力,推动中巴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下一个70年里迈上更高水平。5月21日,伊姆兰在贺电中说,
巴基斯坦政府坚定致力于加快推进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愿同中方共同努力推动巴中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深入发展,为两国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5月和7月,李克强总理两次同巴总理伊姆兰·汗通电话。10月,习近平主席同巴总理伊姆兰·汗通电话。
2022年2月,巴总理伊姆兰·汗来华出席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3月,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赴巴出席伊斯兰合作组织外长理事会并访巴。5月,李克强总理同巴新任总理夏巴兹通电话。同月,巴新任外长比拉瓦尔来华访问。9月,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在纽约出席联大一般性辩论期间会见巴外长比拉瓦尔。11月,巴总理夏巴兹访华。同月,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会见巴外长比拉瓦尔。
2023年1月,李克强总理同巴总理夏巴兹通电话。1月,驻巴基斯坦大使农融就中巴关系、中巴经济走廊等接受巴《新闻报》书面采访,表示中巴是风雨同舟、荣辱与共的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
中巴经济走廊累计为巴带来254亿美元直接投资,累计实现营收175.5亿美元,累计缴纳税收21.2亿美元,累计为巴方创造19.2万个就业岗位。4月,李强总理同巴总理夏巴兹通电话。5月,中巴两国外长在伊斯兰堡举行第四次中巴外长战略对话。6月,李强总理同巴总理夏巴兹在出席新全球融资契约峰会期间举行双边会见。7月,习近平主席向中巴经济走廊启动十周年庆祝活动致贺信。7月30日至8月1日,习近平主席特别代表、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赴巴出席中巴经济走廊启动十周年庆祝活动。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同巴外长比拉瓦尔通电话。10月,巴看守政府总理卡卡尔来华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在出席第三届中国西藏“环喜马拉雅”国际合作论坛期间会见巴外长吉拉尼。
2024年2月29日,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在北京会见了巴基斯坦新任驻华大使卡里尔·哈什米。应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邀请,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副总理兼外交部长穆罕默德·伊沙克·达尔于2024年5月13日至5月16日访问中国。2024年5月15日,王毅阁下和达尔阁下在北京共同主持第五次中巴外长战略对话。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同巴副总理兼外长达尔在北京举行第五次中巴外长战略对话。6月,巴总理夏巴兹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6月4日至8日,应国务院总理李强邀请,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6月7日,在中国和巴基斯坦两国领导人共同见证下,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与巴基斯坦有关部门签署治国理政经验交流、产业园区建设经验交流、加强产业合作等四份合作文件。签署了《关于联合举办治国理政能力建设研修班的意向书》《关于联合举办中巴经济走廊产业园区建设研修班的意向书》《关于落实〈产业合作框架协议〉的行动计划》《中巴经济走廊联委会产业合作联合工作组第七次会议纪要》,加强两国在巴特别经济区建设、地质与矿产合作、智库交流、职工交流等领域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10月14日至17日,应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总理夏巴兹·谢里夫邀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对巴基斯坦进行正式访问并出席由巴基斯坦举办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总理)理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双方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联合声明》,表示双方就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中巴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推进两国各领域务实合作及共同关心的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广泛共识。
2025年2月3日,外交部发言人宣布: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总统阿西夫·阿里·扎尔达里将于2月4日至8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双边经贸关系
中巴两国从20世纪50年代初起建立贸易关系。
1963年1月,两国签订第一个贸易协定。
1982年10月,两国成立了中巴经济、贸易和科技合作联合委员会,迄今已召开了15次会议。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两国的经贸合作有了长足进展。
2006年,两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并于2007年7月开始实施。
2009年2月,两国签署《中巴自贸区服务贸易协定》,当年中国成为巴第二大贸易伙伴。2014年,中国成为巴基斯坦第一大贸易伙伴。
2019年,中巴签署《中巴关于修订自贸协定的议定书》并于2020年1月1日生效。
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23年中巴双边贸易总额207.6亿美元,同比下降20.6%。其中,中国对巴出口173亿美元,同比下降23.9%;中国自巴进口34.6亿美元,同比增长1.3%。据巴方统计,中国自2015/2016财年起成为巴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进口来源国和第二大出口目的地。
(资料来源:中国商务部)
中巴经济走廊
中巴经济走廊是共建“一带一路”重要先行先试项目。2013年,中巴两国领导人共同决定启动中巴经济走廊建设。2015年4月习近平主席访巴期间,双方确定了以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为中心,以瓜达尔港、交通基础设施、能源、产业合作为重点的“1+4”合作布局。
中巴经济走廊设有联合合作委员会,迄今已经举行13次会议,最近一次会议于2024年5月通过视频方式召开。截至2022年底,中巴经济走廊累计为巴带来直接投资254亿美元,累计创造23.6万个就业岗位,帮助巴新增510公里高速公路、8000兆瓦电力和886公里国家核心输电网。
2023年是中巴经济走廊启动十周年。展望未来,中巴双方一致同意共建增长走廊、民生走廊、创新走廊、绿色走廊、开放走廊,打造中巴经济走廊“升级版”,携手把中巴经济走廊打造成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示范性工程。
双边交往合作
文化交流
中国和巴基斯坦一直友好相处,保持着密切的文化往来。建交后,两国即互派文化团组访问和举办展览。
1965年3月,中巴两国政府代表在拉瓦尔品第签订了文化协定,同年第一次签署年度文化交流执行计划。迄今双方共签署14个执行计划。
2010年,双方就互设文化中心签署谅解备忘录。
2013年,李克强总理访巴期间,双方共同将2015年确定为“中巴友好交流年”。
2015年,习近平主席访巴期间,中方宣布在伊斯兰堡设立中国文化中心,双方宣布成都市和拉合尔市、珠海市和瓜达尔市、克拉玛依市和瓜达尔市分别结为友好城市。双方宣布中国中央电视台英语新闻、纪录片频道在巴落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在巴设立“FM98中巴友谊台”工作室。12月,巴基斯坦青年百人团访华,国家副主席李源潮会见代表团。至今已有10批巴基斯坦青年百人团访华,5批中国青年百人团访巴,共约1500名中巴两国青年参加了互访活动。
2021年9月,为庆祝中巴建交70周年,中巴举行“中巴建交70周年——两国艺术家书画展”活动。
2023年3月至6月,中巴在故宫博物院举办“譬若香山:犍陀罗艺术展”。
科技合作
中国与巴基斯坦的科技交往始于20世纪60年代。多年来,中巴科技合作顺利并富有成效。随着两国友好关系的持续发展,中巴科技合作也不断走向深入。从较为分散的单项交流发展到科技联委会等规模性的政府间科技合作。
自1976年中巴科技合作协定签订以来,两国政府已举行了18次科技联委会会议。
教育合作
1964年起,中国开始接收巴基斯坦留学生。
2022年,在华学习的巴基斯坦学生共26747名。中国在巴基斯坦留学生297名。中国在巴基斯坦已开设5所孔子学院和2个独立孔子课堂。
2013年,李克强总理访问巴基斯坦期间宣布未来5年为巴基斯坦培训1000名汉语教师。
2015年,习近平主席访问巴基斯坦期间,中方宣布未来五年内为巴提供2000个培训名额。
2020年5月,习近平主席给北京科技大学全体巴基斯坦留学生回信,鼓励外国在华留学生多了解中国,多向世界讲讲他们所看到的中国,多同中国青年交流,同世界青年一道,携手为促进民心相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2022年3月,中巴签署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协定。
达成共识
一是要深化战略互信,加强
战略沟通。双方要更坚定地相互支持彼此核心和重大利益,更密切地就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沟通协调。中方欢迎
伊姆兰·汗总理在2018年11月赴华出席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并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二是要更好推进
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确保已建成项目正常运行、在建项目顺利推进。同时根据
巴方下一步经济
社会发展重点和民众需求,协商确定走廊未来发展路径和合作方向。重点加快产业合作和民生
项目建设,并逐步向巴西部地区延伸。
三是要力争
双边贸易平衡发展。中国将通过派遣采购团等方式扩大自巴进口,为巴农产品输华提供更大便利,努力缩小巴对华
贸易逆差。双方争取年内完成中巴自贸协定升级版谈判,进一步提升两国
贸易自由化水平。
四是要大力开展
产能合作。中方将支持巴方发展本国的制造业,提高自主
发展能力,
增加就业和扩大出口,加快融入国际产业链。
五是要以民生为重点加强发展合作。中方将把对巴援助更多向农业、教育、医疗、饮水等民生领域倾斜,让更多的民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和福祉。
六是要加强防务安全合作。促进两国军队和执法机构交流,坚决打击“东伊运”恐怖势力。中方将支持巴方根据本国国情继续坚定打击
恐怖主义。
七是要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中方愿根据巴方需要举办扶贫、反腐和经济发展等领域的
研讨班,在巴建设扶贫示范项目。
八是要扩展人文领域交流。保持并扩大两国青年互访规模,加强职业教育合作。中方将继续采取步骤,为巴公民来华提供更多签证便利。
九是要加强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合作。共同推进
阿富汗和解进程,共同反对
贸易保护主义、
单边主义、
冷战思维和
强权政治,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
十是要继往开来,推动中巴
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迈上新台阶,打造更加紧密的
中巴命运共同体,进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中巴双方的贡献。
关系深度
中巴的关系,涵盖政治、经济、外交、安全等多个方面,是
巴基斯坦对外政策基石,两国关系坚如磐石,牢不可破。巴基斯坦在台湾、涉藏、涉疆等一系列问题上始终给予中国鼎力支持,中国也始终坚定支持巴基斯坦捍卫独立、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真诚无私帮助巴基斯坦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宁舍金子,不舍
中巴友谊。在巴基斯坦,无论官方还是民间,都有这么一句名言。如此可见,巴基斯坦,无论从高层还是民间,对中巴友谊及双方之间的依存度,都有着高度而统一的共识。无论哪届政府执政,发展对华关系都是巴基斯坦
外交政策的优先方向。对华友好是巴跨党派共识,甚至成为团结各方的关键力量。
巴中友好深植于两国人民心中,中国与巴基斯坦是铁哥们,真朋友,这在两国已家喻户晓,成为两国人民的
共同语言。任何破坏中巴互信合作及
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企图都不会得逞。
中巴两国是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和“铁杆”朋友,两国始终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支持。中巴建交73年来,两国关系历经国际风云变幻考验,坚如磐石、稳如泰山。中方重申将中巴关系作为中国外交的优先方向。巴方强调巴中关系是巴外交政策基石。双方政治互信牢不可破,各领域务实合作成果丰硕,就国际和地区事务保持密切协作。双方将继续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和发展中巴关系,采取有效举措维护中巴两国共同利益,推动两国社会经济发展,增进两国人民福祉,携手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加快构建新时代更加紧密的中巴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