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洮县,甘肃省定西市辖县,古称狄道,因境内有洮河而得名。临洮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定西市西部,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交汇地带,黄河上游最大的支流洮河穿城而过。全县总面积2851平方千米。截至2024年3月,临洮县辖12个镇、6个乡。截至2023年末,临洮县常住人口47.34万人。
历史沿革
秦献公元年(前384年),灭西戎部族
狄,设置狄道县,为临洮建县之始。秦昭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设置陇西郡,郡治为狄道。
唐朝初期,置
临州,后置
狄道郡。唐肃宗宝应元年(762年),
吐蕃连陷秦、渭、洮、临四军,狄道陷于吐蕃。
五代十国时期,仍属吐蕃所有,改称武胜军地。
北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改武胜军为镇洮军,后升镇洮军为
熙州,建置
熙河路,治所设熙州。
清乾隆五年(1740年),迁府治于兰州,建
狄道州。
民国二年(1913年),降州为县。民国十八年(1929年),改狄道县为临洮县。
1949年8月16日,临洮和平解放。
1949年7月,中央西北局决定设立临夏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临洮、洮沙二县属临夏分区。
1950年5月,撤销
洮沙县并入临洮县,划入定西分区。
行政区划
截至2024年3月,临洮县辖12个镇、6个乡:洮阳镇、八里铺镇、新添镇、辛店镇、太石镇、中铺镇、峡口镇、窑店镇、龙门镇、玉井镇、衙下集镇、南屏镇、红旗乡、上营乡、站滩乡、漫洼乡、连儿湾乡、康家集乡。共有12个社区、323个村。县人民政府驻洮阳镇文峰西路。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临洮县地处甘肃省中部,定西市西部。东邻
安定区,南连
渭源县,西与
临夏回族自治州的康乐、广河、东乡三县接壤,北接
兰州市地形地貌
临洮县位于
洮河下游,陇西盆地西缘,
青藏高原东边,属黄土丘陵沟壑区第四副区。南北狭长,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海拔在1730-3670米之间,境内以
黄土地貌为主,洮河谷地二、三级阶地地势平坦、地貌完整。
气候
临洮县属
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7℃(最高气温34.6℃,最低气温-29.5℃),无霜期80-190天,年平均降雨量317-760毫米之间,蒸发量1400毫米以上,70%以上的降水集中在7、8、9三个月。
水文
黄河上游最大的支流洮河从海巅峡入境,于茅笼峡出境流入
刘家峡水库,纵贯9个乡镇115千米,流域面积2649平方千米,平均径流量138立方米/秒。最大为1790立方米/秒,最小为17.15立方米/秒。
洮河一级支流78条,其中面积大于5平方千米的支流45条2467.85平方千米,长度1千米以上的大小支毛沟共3839条,沟壑密度1.44千米/平方千米。
自然资源
水资源
临洮县洮河年过境水量46亿立方米,水质优良,无污染,属国家一级保护水系。
土地资源
临洮县总耕地面积108万亩,其中水浇地38万亩,人均耕地2.23亩。洮河沿岸可开发利用的滩涂地达2万多亩。
临洮县有林地面积123.4万亩,森林覆盖率为12.6%。
矿产资源
临洮县共发现各种矿产资源产地34处,分属2大类12个矿种。其中金属矿4种,主要是铜、铁、钨及砂金矿,产地12处;非金属矿8种,主要是白云岩、玉石、方解石、花岗岩、石灰石、萤石、滑石及石英砂,产地22处。
人口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临洮县常住人口480149人。
截至2023年末,临洮县户籍总人口55.25万人,常住人口为47.34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45万人,其中,男性人口为23.74万人,女性人口为23.60万人,人口性别比为100.59(以女性为100)。全年出生人口为0.37万人,人口出生率为7.70‰;死亡人口为0.45万人,人口死亡率为9.5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86‰。0-15岁人口为9.55万人,占全县常住人口的比重为20.18%;16-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为27.85万人,占全县常住人口的比重为58.83%;60岁及以上人口为9.93万人,占全县常住人口的比重为20.98%,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6.78万人,占全县常住人口的比重为14.33%。城镇常住人口为19.7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37万人;乡村常住人口为27.57万人,减少0.82万人;城镇人口占全县常住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41.75%,比上年末提高1.19个百分点。
临洮县有东乡族、回族、蒙古族、藏族、朝鲜族、布依族、苗族、侗族、佤族、纳西族、保安族、京族、独龙族、壮族、裕固族、维吾尔族、满族、土族等少数民族分布。
政治
经济
综述
临洮县产业特色鲜明,依托洮河谷地良好的气候条件和38万亩水浇地,培育形成了600万头(只)畜禽养殖、50万亩马铃薯、20万亩蔬菜、15万亩中药材和3万亩花木生产基地,临洮花卉先后在各类花卉博览会上获得70多个奖项。发展形成了金属冶炼、建筑建材、机械制造、农副产品加工、水电开发、新能源等工业产业体系,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33家。编制了“休闲之都”旅游规划,实施了马家窑文化产业园、甘肃临洮体育训练基地、卧龙湾水镇等17个投资超亿元的文化旅游重点项目,马家窑洮砚小镇被列为全省创建的18个重点特色小镇之一。
2023年,临洮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0.2亿元,按不变价计算,增长6.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5亿元,增长5.8%;第二产业增加值24.1亿元,增长11.1%;第三产业增加值65.6亿元,增长5.9%。三次产业结构为18.6:21.9:59.5。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上升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下降0.7个百分点,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6.5%、32.9%、50.6%。人均GDP为23162元,增长8.6%。
2023年,临洮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比上年增长15.81%,其中,项目投资增长21.68%;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4.42%。全年实施500万元及以上项目220个。其中实施亿元以上项目41个,完成投资50.11亿元,增长27.8%,占全县500万元及以上项目投资的比重为63.89%。在项目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46.07%;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96%;第三产业投资增长32.12%。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7%,占500万元及以上项目投资的比重为62.73%。
2023年,临洮县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9.95亿元,同比增长7.16%。其中,税收收入完成7.73亿元,同比增长5.47%;非税收入完成2.22亿元,同比增长13.4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52亿元,剔除一次性退税后增长8.1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48.92亿元,同比增长13.62%。
第一产业
2023年,临洮县农作物播种面积131.87万亩,比上年增加3.28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2.15万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39.72万亩,粮经比为69.88:30.12。粮食总产量达到25.08万吨,增长0.93%,其中:夏粮2.89万吨,增长7.84%。全年粮食单产272.16公斤,比上年亩增产1.46公斤。
截至2023年末,临洮县大牲畜存栏8.34万头,增长11.50%;猪存栏23.66万头,增长9.44%;牛存栏8.25万头,增长12.09%;羊存栏31.10万只,增长18.61%;鸡存栏124.31万只,增长12.26%。
第二产业
2023年,临洮县实现工业增加值12.5亿元,增长8.6%,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1.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2%,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8.7%。规模以上工业中,十一大行业增加值增速呈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增长的行业有10个: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实现增加值816.3万元,增长38%;医药制造业实现增加值3615.5万元,增长30.5%;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439.1万元,增长28.4%;金属制品业实现增加值881.3万元,增长22%;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增加值2953万元,增长18.3%;通用设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376.6万元,增长17.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实现增加值35916.6万元,增长15.1%;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实现增加值102796.6万元,增长6.2%;农副食品加工业实现增加值1347.9万元,增长2.7%;造纸和纸制品业实现增加值1622万元,增长1.4%;下降的行业有1个: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增加值3500.7万元,下降44.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6.1亿元,同比下降8.8%;产品销售率为85.2%;利润总额为亏损9032.4万元;税金总额1.1亿元,同比下降12.2%。
2023年,临洮县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1.6亿元,按不变价计算增长13.9%。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04亿元,下降12.66%;营业税金及附加0.35亿元,下降16.19%。
第三产业
2023年,临洮县批发业和零售业增加值8.44亿元,增长12.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63亿元,增长19.5%;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2.58亿元,增长20%;金融业增加值8.77亿元,增长3.6%;房地产业增加值5.91亿元,下降2.7%;其他服务业增加值37.64亿元,增长5.4%;农林牧渔业服务业增加值0.61亿元,增长5.8%。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4%,营业利润同比下降29.13%。
2023年,临洮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16亿元,增长9.3%。按销售单位所在地统计,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05亿元,增长9%;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1亿元,增长10.5%。批发业实现商品销售额12.14亿元,增长17.3%;零售业实现商品销售额24.28亿元,增长16.6%;住宿业、餐饮业分别实现营业额0.85亿元和6.59亿元,分别增长14.5%和23.2%。
2023年,临洮县共签订招商引资合同、协议29项,签约总金额105.96亿元,比上年增加10.07亿元,增长10.5%;招商引资省外到位资金79.99亿元,比上年增加20.41亿元,增长34.25%。
2023年,临洮县进出口总额3802万元,比上年增长577.7%。其中,出口额773万元,增长37.8%。
截至2023年末,临洮县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53.87亿元,比年初增加9.11亿元,增长6.29%;其中,住户贷款余额85.09亿元,同比增长9.01%。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65.59亿元,比年初增加24.86亿元,增长10.33%,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32.3亿元,同比增长13.73%,占各项存款余额的比重为87.47%。
2023年,临洮县保费收入5.6亿元,比上年增加0.18亿元,同比增长3.3%。
社会事业
科学技术
2023年,临洮县财政科学技术支出7928万元,全社会研发经费15600万元。重点转化各类科技成果10项。申报各类科技项目56项,下达项目资金1033万元。选派科技特派员236名。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家、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5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1家、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达到12家,入库备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9家。全县专利授权141件,有效发明专利29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量0.61件。
教育事业
截至2023年末,临洮县有各级各类学校465所(不含教学点),其中幼儿园257所(含民办27所),完全小学156所,独立初中26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2所,特教学校1所,完全(高级)中学7所,职业高中6所(含民办1所)。在校学生91604人,其中幼儿园18674人,小学42709人,独立初中15551人,九年一贯制学校728人,特教学校55人,完全(高级)中学11880人(其中高中生10085人,初中生1795人),职业高中2007人(其中高中生1878人,初中生129人)。教职工6355人,其中幼儿园685人,小学2844人,独立初中1256人,九年一贯制学校135人,特教学校15人,完全和高级中学1149人,职业高中180人,教育局事业人员83人,行政人员8人。
2023年,临洮县幼儿园257所(含民办幼儿园27所)。学前三年毛入园率100%。消除义务教育56人以上大班额。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100%。有接受教育能力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100%。
2023年,临洮县普通高中招生3570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8.5%。参加高考4636人,应届生二本以上上线2203人;本专科共录取4396人,录取率94.82%。
文化事业
截至2023年末,临洮县共有国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美术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8个,农家书屋323个,图书70万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终端接收站点323个;乡村舞台323个,城市数字影院2个。
截至2023年末,临洮县有广播电视台1个,模拟广播发射机6台,中央数字电视发射主站1个,辅站5个;市县数字电视发射主站1个,辅站16个,补点站45个。有线电视用户1.1万户。年末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7%;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7%。
医疗卫生
截至2023年末,临洮县共有卫生机构33个,其中:公立卫生机构24个(县级医院2个、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19个、妇幼保健站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1个、红十字会1个),民营医院9个。编制床位2426张,实有床位3716张。年末各类人员3497人,其中:执业医师848人,执业助理医师203人,注册护士1520人,检验人员122人,药剂人员178人,其他卫生人员330人,其他人员279人,管理人员17人。
体育事业
截至2023年末,临洮县共有体育场地1个,体育馆1个,场地面积6.2万平方米,馆内面积0.25万平方米。新增安装健身器材121件,新增公共体育场地面积142350平方米,人均公共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92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01平方米。
社会保障
2023年,临洮县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达470137人,全民参保率达98.14%,全年为110191位参保居民报销住院医疗费34328.93万元,人均报销3115.4元。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人数为26037人,比上年减少13人;生育保险报销人数为26037人,增长30.45%;发放城乡医疗救助资金2136.76万元,累计救助医疗对象132991人次。全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支出总额为4.7亿元,比上年增加1.57亿元。
2023年,临洮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66万人,增长9.21%;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91万人,增长4.95%;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为2.28万人,下降17.09%;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际参保31.93万人,参保率98.18%。全年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总收入达到32675.45万元,增长17.24%;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总支出26225.46万元,增长6.55%。
2023年,临洮县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839户1706人,共发放城市低保金1291.24万元;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12616户36365人,共发放农村低保金13814.79万元;全县特困供养对象2779户2880人,发放特困供养金2798.93万元;孤儿72人,发放孤儿基本生活金94.2万元;事实无人抚养儿童288人,发放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金265.92万元;救助城乡困难群众3489户13956人,共发放城乡居民临时救助资金2412万元(其中临时救助备用金259万元);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7665人,共发放补贴资金894.46万元,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12883人,共发放补贴资金1218.79万元,全年累计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资金2113.25万元。
交通运输
临洮交通便捷,路网纵横交错。212、309等3条国道穿境而过,
兰临高速公路、
临渭高速公路先后建成通车。定(西)—临(洮)、临(洮)—康(乐)、玉(井)—冶(力关)3条二级公路陆续开工建设。
2023年,临洮县公路客运量60.97万人次,年客运周转量为4122.85万人千米;年公路货运量3210万吨;年货运周转量273800万吨千米。
2023年,临洮县共有营运车辆952辆,其中客运车辆782辆(农村班线187辆,出租车489辆,公交客运106辆),在册普通货运车辆170辆。另有危货共19头20挂。全县客运线路79条,其中客运班线65条(县内50条、县际班线8条、市际班线7条),公交线路14条。
历史文化
民俗文化
临洮自古以来都是多民族争战、融合的地区。元朝国师
八思巴在临洮期间建寺传法,著书译文,为
佛教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历史贡献。清初,
伊斯兰教进入临洮,穆扶提
东拱北坐落于临洮城东山根。
特殊的历史造成了临洮多民族杂居,多元文化混杂融合的特点,临洮的民俗文化的主要有
花儿、
拉扎节、
迎神赛会等。
文物古迹
临洮县境内文化遗迹丰富,著名的
马家窑文化、
寺洼文化、
辛店文化均因在临洮首先发现而命名。
战国秦长城西起临洮,境内绵延50千米。
新中国成立前后,临洮境内发现
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马厂类型、齐家类型、辛店类型、寺洼类型等各类遗址167处,其中
新石器时代和
青铜时代的遗址104处。
非遗名录
风景名胜
特产美食
荣誉称号
2018年9月25日,临洮县获得商务部“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荣誉称号。
2020年5月26日,被甘肃省交通运输厅评为“2019年度甘肃省ETC发行服务工作先进县”。
2020年6月30日,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1年7月15日,入选水利部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1年9月8日,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
2021年12月,被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授予“第三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称号。
2022年4月,临洮县团委被评为2022年甘肃省“五四红旗团(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