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河,黄河北岸支流沁河的支流,古称源泽水、泫水、丹水等。主要发源于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赵庄丹朱岭。流经晋城市城区、郊区(泽州县)和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丹河是晋城境内的第二大河,被誉为晋城和焦作人民的“母亲河”。
干流概况
在山西省境内,丹河干流始于
高平市赵庄丹朱岭,故名(也说为战国长平之战时,秦坑杀赵卒40万,河水被血染红而称丹河)。流经
晋城市郊区(
泽州县)鲁村、北义城、高都、水东、金村、柳树口、南河西等乡镇,入河南省。境内长121.5公里。有众多支流汇入。河床宽约100米,流域面积2949平方公里。
在河南省境内,在
博爱县二横山青天河村入境,至博爱县九府庄村西出山口,在
磨头镇陈庄村汇入
沁河,是沁阳市、博爱县两地的界河。丹河全长162公里,
博爱县境内长35公里。
水文特征
丹河上游水量较少,在晋城只有一两个流量,流入博爱后,会合郭壁泉、文合泉、三姑泉等泉水后,水量大增。冬春流量5~7个,夏秋流量8~10个,最大洪水期达1500~2000个流量,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09亿立方米。1988年6月28日,丹河最大洪水流量471m/3/S,1995年6月3日,最大洪水流量405m/3/S,1998年5月31日,最大洪水流量642m/3/S(三路平水文站实测值)。
丹河水资源较丰富,晋城市境内河段最大流量152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715立方米/秒。沿河建有北王庄截潜流及任庄水库等水利工程。
主要支流
丹河自源头至入河口,历经晋豫两省,有众多支流汇入,有名可查的十三条,大多为季节性河流,其源地全在山西境内,分别是永禄河、小东仓河、大东仓河、许河、巴公河、廖东河、原平河、塔水河、北石店河、东大河、白水河、白洋泉河、石盆河等。
永禄河,丹河支流。发源于高平市永禄乡堡头村,由北而南,流经永禄乡全境,在铺上村汇入丹河。全长11.85公里,河床均宽2.55米。流域面积30.4平方公里,年平均径流量105万立方米。上游建有堡头水库。
巴公河,丹河支流。发源于高平市东周乡境内,南流入晋城市郊区境内的太阳、巴公、高都3镇,于高都村注入丹河。全长22公里,河床宽约5米,流域面积为188.8平方公里。为季节性河流。
许河,丹河支流。由高平市境内的野川河、原村河、马村河汇聚而成。全长26.93公里,河床平均宽8米多,于河西乡南注入丹河。主要支流有:马村河,长13.2公里,河床平均宽3米,流域面积37平方公里;野川河,发源于高平杜寨乡,流经野川乡,汇入许河,全长17.5公里,河床宽5米左右,流域面积约80平方公里;原村河,发源于高平原村乡西部,长约15公里,河床平均宽4米多,流域面积66.7平方公里。
大东仓河,丹河支流。发源于高平市陈镇宋家村,由北而南流经陈、云泉、米山,河西等乡镇,在苏庄村北汇入丹河。全长22.45公里。河床均宽5~18米,流域面积99.94平方公里。年平均径流量341万立方米。上游建有王村、米山、张壁3座水库。
小东仓河,丹河支流。发源于
长治县关头村,流经高平市团池、三甲、城头等乡镇,在高平市区东北汇入丹河。高平市境内长16.55公里,流域面积107.6平方公里。河床平均宽6.47米,年平均径流量450万立方米。上游建有故关库、东仓水库、西仓水库。
廖东河,丹河主要支流,陵川县境内最大的河流。发源于陵川县城东10公里的冶头乡境内廖池村。上游名冶水,向西南流入晋城郊区注入丹河。全长约42公里,河床平均宽约40多米,流域面积517平方公里。中游呈东西流向,原称“东大河”。至下游流向转为由北而南,在丈河一带又称“北大河”。1959年改名为廖东河,因其洪水源出廖池,清水源出东瑶泉,取两村之首字为名。北河在历史上多次洪水为患,后兴建5座水库,1处小型提水站,洪水得到控制。
原平河,丹河支流。发源于
陵川县北部的原庄岭,流经晋城市境内,注入丹河。有众多支流汇入。全长约32公里,河床平均宽约50米。流域面积322.1平方公里。原称西大河,流向高平平头,中下游地势多平缓,1959年改名原平河。主要支流有蒲水,俗称秦家庄河,发源于陵川县马鞍山壑山岭,流至新庄汇入原平河,长约7.5公里,河床宽约7米;池下河,发源于陵川杨村乡境内,流至寨河一带汇入原平河,长约6公里,河床宽约10米;茶棚河,发源于陵川县建宁村,流至龙王头汇入原平河,长约9公里,河床宽约11米;北马河,发源于陵川县北部的黄河山麓,流入晋城郊区与原平河相汇,系原平河的最大支流,长约20公里,流域面积117平方公里。建有水库2座。以上河流均属季节性河流。
塔水河,丹河支流。发源于陵川县夺火乡境内,于晋城市郊区注入丹河。长10多公里,流域面积约40平方公里。为季节性河流。
北石店河,发源于晋城郊区北石店乡小东渠村北,向南流经北石店、金村、水东3个乡镇,于水东乡管院村南入丹河。长18.5公里,河床宽3~10米。流域面积为57.2平方公里。为季节性河流。
东大河,有二:①丹河支流。发源于高平市建宁乡曹家沟,出建宁流入陵川县礼义镇。又从拥万乡寨平村折入高平境,经石末、牛庄两乡入晋城汇入丹河。在高平境内长33公里。河床均宽5.35米。流域面积121.76平方公里,年平均径流量458万立方米。上游建有申庄、明东、南村、北诗4座水库。②丹河支流。发源于陵川县潞城乡境内,向南流入晋城郊区,注入丹河。是丹河东部最大的一条支流。长约40多公里,河床宽约10米。流域面积13.29平方公里。
白水河,丹河支流。发源于晋城市区北的白马寺山,向南流经陈沟、西上庄、城区西街、南街、钟家庄及郊区南河西6个乡镇后汇入丹河。全长61公里,河床宽约50米。流域面积411.7平方公里。南河西乡南掌村以南1300米以下为常流河。建有电站1处,水库2座。
白洋泉河,丹河支流。发源于陵川县的候庄乡,向西南流经陵川县的潞城、丈河两乡进入晋城郊区,注入丹河。长73.4公里,河道落差较大。上游建有水库7座。
石盆河,发源于晋城郊区晋庙铺乡,向西南流经陵川县的潞城、丈河两乡进入晋城市郊区境,注入丹河。全长73.4公里,属常流河。河道落差较大,上游有水库7座。
河南省博爱县境内支流有郭壁泉、文合泉、三姑泉等泉水及答对河。答对河,东起大堂林场博爱与山西交界碑,向西流入丹河,系泄洪河。是交界河,河南为博爱县境,河北为泽州县境。
水利开发
东焦河水电站,位于晋城市
泽州县金村镇寺北庄南的丹河干流上,距晋城市区15公里,是泽州县山河镇小水电代燃料项目区的电源工程。电站为有坝引水式年调节电站,主要包括拦河枢纽工程、引水系统工程、电站厂房工程,原郭壁小坝加高工程。主要建筑物有:枢纽砌石重力坝、引水隧洞、压力管道、厂房、原郭壁挡水坝加高。电站枢纽坝高55.1m,总库容2288万立方米,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2359平方公里。电站设计水头52m,引水流量3.45立方米/秒,装机1500KW。工程总投资8644.75万元。东焦河水电站2004年11月开工,2007年11月底大坝枢纽、引水系统和厂房主体工程及所有金属结构和设备安装全部完工。2008年5月29日,枢纽工程通过了由省水利厅组织的蓄水验收委员会的验收,水库投入了使用。2009年7月16日,通过了由市水利局组织的厂房机组启动运行验收,电站具备了发电的条件。水库和电站投入运行后,年供水能力1500万m3,发电量805万度,同时水库回水绵延9.2km,新增水面2000余亩。
青天河水库,座落于丹河中游晋豫交界处的河南省
博爱县境内太铁路桥上游1公里处,水库于1966年8月开工,1983年竣工。大坝为浆砌石重力溢流坝,大坝全长159米,高76米,顶宽6.3米,控制流域面积2513平方公里,最大库容207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687万立方米,年调节库容2.4亿立方米。坝后建有两级水利发电站,总装机容量为7900千瓦,平均年发电量2500万千瓦/时。青天河水库是一座集灌溉、防洪、发电、供水、旅游于一体的中型水库。
任庄水库,是丹河流域一座以防洪为主的中型水库,位于晋城市泽州县高都镇任庄村南,控制流域面积1298.6平方千米,总库容8050万立方米,保护下游山西、河南两省50余万人口,33万亩耕地的安全。
丹河人工湿地,是晋城市政府规划的最大的人工湿地工程。位于晋城市泽州县金村镇水北村,工程利用湿地系统中物理、化学、生物3方面的作用,对水中污染物进行自然降解、净化。2008年8月,丹河人工湿地工程开工建设,历时5年,于2013年6月全面竣工,于2013年9月投入运行。
旅游开发
沁阳
丹河峡谷风景区,位于河南省焦作市西北36公里处的太行山南麓,总面积76平方公里,是以休闲、度假、娱乐为主,集历史人文景观、自然风光、民俗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风景区,以“古、幽、秀、奇、素”而著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