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椪柑果实色泽鲜艳,橙黄美观,果形端正,味甜,脆嫩爽口,有香气,风味浓郁,芳香,易剥,品质极佳,耐贮运。椪柑又称芦柑,为典型的热带、亚热带常绿果树。果皮松厚,与瓤瓣显著分离。瓤瓣肥大,汁胞橙黄至橙红色,大而多汁,脆嫩浓甜,有香气,风味优美。
简介
荣誉
浙江丽水市莲都区是浙江省获农产品奖项最多的县(市、区),为全国水果百强县,有16个农产品荣获省(部)优以上称号22项,其中丽水椪柑为国优、部优、国际金奖产品,1996年被命名为“中国椪柑之乡”。
特色
种子4~5粒多至20粒,多胚,绿或淡绿。11月中旬至12月成熟。浙江省唯一的“部优”椪柑,1995年获“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1996年获韩国第二届博览会金奖,浙江省优质水果评比一等奖。我区在1995年,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椪柑之乡”。1999年获中国
国际博览会金奖“名牌产品”称号。2002年成为全省第一批获得“浙江绿色农产品”称号的绿色农产品。
价值
椪柑最宜鲜食。味道芳香甘美,食后有香甜浓蜜之感,风味独特,饮誉中外。营养丰富,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增进人体健康,是人体组织不可缺少的物质;果胶可以减少血液中的胆固醇;此外常食柑果还可分解脂肪,排泄体内积累的有害重金属和放射性元素。中医认为,芦柑性凉,味甘酸;生津止渴,润燥,和胃,利尿,醒酒。主治胸热烦满,口中干渴或酒毒烦热,食少气逆,
小便不利等病症。
果园规划
要求土壤土层深厚(60㎝)、肥沃;土壤ph值在5.5-7.0;果园地势坡度低于25度。园地规划时,应有必要的道路、排灌、蓄水和附属建筑设施。在具体规划时,尽可能做到集中成片,在交通、水源条件好的地方建园。
1、时间。一般在9-11月秋梢老熟后或2-3月春梢萌芽前栽植。2、密度。采用株距3m×行距4m的密度进行栽植,亩植55-60株。3、栽植技术。土挖栽植穴:拉线定距,挖定植穴,穴深、宽各80cm,然后压绿肥50cm深,回填土40cm高栽植;田起垄栽植:8米带沟(沟宽60-80㎝,深40-60cm)开厢,每厢起2垄(垄宽1.5m,垄中心距4m,垄高20-30cm)。栽植时将苗木的根系适度修剪后放入定植穴中央,舒展根系,扶正,边填土边轻轻向上提苗、踏实,使根系与土壤密接。浇足定根水,在树苗周围做1m的树盘,用糠壳覆盖。
土肥水管理
土壤管理
应搞好深翻扩穴、熟化土壤,禁止在园内种植玉米、小麦等高杆植物,搞好果园合理间作和
中耕除草等工作。
肥水管理
(1)施肥原则:应充分满足血橙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要,提倡多施有机肥、合理施用无机肥和配方肥料。并根据叶片分析结果、果园土壤分析结果、血橙物候期等指导施肥。(2)施肥方法:以土壤施肥为主,配合叶面施肥。采用环状沟施、条沟施、穴施和土面撒肥等方法。(3)幼树施肥:勤施薄施,以氮肥为主,配合施用磷、钾肥,春、夏、秋梢抽发期施肥5-6次,(3、5、6、7、9、12)月,每次每株施碳铵0.4斤或尿素0.2斤。1-3年幼树单株年施纯氮100-400g,氮、磷、钾比例以1.0:(0.4-0.5):1.0为宜。成年树施好四次肥即萌芽肥、保果肥、壮果肥、采果肥。施肥量一般萌芽肥2-3斤化肥,一担粪水;保果肥1-2斤磷钾肥+1斤化肥;壮果肥1-2斤化肥+1-2斤磷钾肥;采果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株施50-100斤有机肥+1-2斤化肥。(4)水分:土壤干旱时灌水,积水时排水。整形修剪1、原则。因地制宜,因树修剪,促抑得当,通风透光,立体结果。2、整形(自然开心形)。干高20-40cm,主枝(3-4个枝)在主干上分布错落有致,主杆分枝角30°-50°,各主枝上留副主枝2-3个。一般在第三主枝形成后,即将类中央干剪除扭向一边作结果枝组。3、修剪。(1)幼树:轻剪为主。选定类中央的延长枝和各主枝、副主枝延长枝后,对其进行中度甚至重度短截,并以短截程度和剪口芽方向调节各主枝之间生长的平衡。除对过密枝群作适当疏删外,内膛枝和树冠中下部较弱的枝梢一般应保留。(2)初结果期:继续选择短截处理各级骨干延长枝,抹除夏梢,促发健壮秋梢。秋季对旺长树采用环割、断根、控水等促花措施。(3)盛果期:及时回缩结果枝组,落花结果枝组和衰退枝组、剪除挡光枝、枯枝、病虫枝。
病虫害防治
炭疽病
加强栽培管理,防止偏施氮肥;春、夏梢抽发期和果实成熟前,可选用
代森锰锌、松枝酸铜、代森锌、百菌清等喷布树冠,15天左右喷一次,连续3-4次。
脚腐病
及时排水,改善园内透光通风条件,加强对天牛和其他树干害虫的防治;选用枳、枳橙、香橙等抗病砧木,对已感病植株,可用抗病砧木接换砧。药剂防止:刮除病斑后涂药,常用药剂有多菌灵、
甲基托布津等。
螨类
(柑桔红蜘蛛、四斑黄蜘蛛锈壁虱)。开花前后(3-5月)和秋季(9-11月)是防治红蜘蛛的重点时期:花前虫口密度达1-2头/叶,花后和秋季达5-6头/叶即需进行防治。春梢抽发期、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为锈虱防治主要时期:当年生春梢叶背初现铁锈色;叶或果上虫口密度达每叶2-3头时即时防治。常用药剂有噻螨酮、达螨灵、炔螨特、溴螨酯、双甲眯等,注意保护长须螨、钝螨、食螨瓢虫、
日本方头甲和草蛉等天敌。
蚧类
(矢尖蚧、红蜡蚧、吹棉蚧等)。药物防治重点时期:矢尖蚧为第一代若虫期,红蜡蚧为幼虫期大量上梢为害时期(一般为5月上、中旬至6月中旬),吹棉蚧为幼虫盛发阶段。常用药剂阴噻嗪酮、杀扑磷、苦参碱+烟碱、乐斯本、机油乳剂等。注意改善园内通风透光条件;保护和利用日本方头甲、
红点唇瓢虫、草蛉、
黄金蚜小蜂、
澳洲瓢虫、
大红瓢虫等天敌。
蚜虫
新梢被害率达25%,应即时喷药防治。常用药剂有叮虫脒、乐果、丁硫克威等。应注意保护七星瓢虫、大草蛉、食蚜蝇、蚜小蜂等,剪除越冬虫卵,减少害虫基数。
潜叶蛾
防治的重点时期为夏、秋梢抽发期(7月上中旬)。及时抹除零星抽发的夏秋梢,结合肥水管理,促使植株抽发的新梢健壮整齐。药剂防治:新梢抽发至1-2cm时喷药,7-10天喷一次,连续2-3次。常用药剂有
阿维菌素、杀螟丹、
氯氟氰菊酯等。
天牛类
5-8月,晴天中午人工捕杀星天牛和绿桔天牛成虫,傍晚捕杀褐天牛成虫;及时削除虫卵、初孵幼虫和剪除被害枝梢;用棉花或棉纱浸湿乐果等杀虫剂原药后堵塞虫孔,再将虫孔用泥土封闭,以毒杀幼虫。
花蕾蛆
现蕾时选用甲敌粉、二嗪农颗粒等加细土混匀后撒施于树盘土面,每7天一次,连续2-3次;当花蕾直径为2-3mm时(现白时)选用硫磷、敌百虫等喷树冠;尽早摘除受害花蕾,集中深埋或煮沸;冬季深翻园土,可消灭部分越冬害虫蛹。
果实采收
根据柑桔果实成熟度、用途、市场需要等确定采收期。雨天及果面露水未干时不宜采果。采果者应戴手套,用圆头果剪将果实连同果柄一起剪下,再剪平果蒂,轻拿轻放。按从外到内,从上到下的顺序采摘果实。要求所有盛果的容器内壁光滑,采下的果实应及时运往包装场或储藏库。避免日晒雨淋。
椪柑又称芦柑,为典型的热带、亚热带
常绿果树。我国椪柑分布在北纬16°~37°之间,南起海南省的三亚市,北到河南、陕西等,东起台湾省,西至西藏的雅鲁藏布江河谷均有分布。但主要的经济栽培区域是在北纬20°~33°之间,海拔1000m以下。就省区而言,我国的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台湾等省为主产区;浙西南(衢州、丽水)是浙江省的主产区。
(一)形态特征
椪柑树势强健,分枝角度小,树姿直立,尤以幼树更强,主干有棱,树冠不整齐。枝条呈丛生状,老树稍开张,主干起棱。叶小,长椭圆形,叶缘呈波状,叶脉不明显,翼叶小,线状,明显对称,叶面深绿,叶背较淡,叶着生角度稍直立。花稍小,幼果倒卵形。果实高扁圆形或扁圆形,果顶洼宽广,果蒂四周广平或隆起,上具沟棱;在高温地区果大质优,扁圆形,果顶凹下稍宽广,蒂部广平或皱突,有放射沟纹。果皮橙黄至橙红色,有光泽,油胞小,密而突出。果皮松厚,与瓤瓣显著分离。瓤瓣肥大,汁胞橙黄至橙红色,大而多汁,脆嫩浓甜,有香气,风味优美。种子4~5粒多至20粒,多胚,绿或淡绿。11月中旬至12月成熟。椪柑最宜鲜食,在国际市场上占极重要位置。
(二)经济性状
1.果实特征 单果重130~150g,果橙黄色,果皮光滑、较薄,果形整齐。果汁较多,肉质细嫩化渣,品质佳。可溶性固形物约12%,总糖10.9g/100mL,总酸0.9g/100mL,维生素 C含量26.77mg/100mL。丽水椪柑1989年被农业部评为优质柑橘,1995年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
2.结果性状 丽水椪柑结果早,丰产稳产。
3.抗逆性 适应性强,抗病虫,抗溃疡病,耐高温,耐干旱,尤适红壤山地栽培。
(三)生物学特性
1.物候期 3月上旬开始萌芽、露芽抽梢,至4月上旬春梢停止生长。3月中旬现蕾,4月上旬始花,4月中旬盛花,5月上旬谢花,5月中下旬为第一次生理落果期,6月中下旬为第二次生理落果期。7月中旬进入稳果期,果实渐渐增大,9~10月是果实迅速膨大期,11月上中旬果实成熟。
2.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对气候适应性较强,在长江流域以南至热带的海南岛均表现良好。在湖南、湖北、浙江等地的椪柑实生树耐旱、耐瘠,但耐寒性稍弱。椪柑对水分、光照、土壤、地形及地势的要求同
温州蜜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