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尤寺

乐山市境内一座寺庙

乌尤寺位于四川乐山市东岸,与凌云山乐山大佛)并列,原名正觉寺,创建于唐,北宋时改今名。寺建于乌尤山上。乌尤山又称离堆,又名青衣山,位于乐山市东沫水(即大渡河)、若水(即青衣江)、铜河(即岷江)汇流处。寺中有尔雅台,传为汉犍为郡郭舍人注释《尔雅》处,尔雅台右侧临江绝壁凿有“中流砥柱”四字,字径5米,为明嘉靖乐山人彭汝实所书。寺中还有罗汉堂等许多楼台殿宇,绿瓦红墙,掩映其间,景色佳丽。清代大诗人、大书画家张船山(问陶)在《嘉定舟中》云:“凌云西岸古嘉州,江水潺谖抱郭流。绿影一堆漂不去,推船三面看乌尤。”“平羌江水绿迢遥,梦冷峨眉雪未消。爱看汉嘉山万迭,一山奇处一停桡。”将乐山美景描绘得如诗如画,令人陶醉。

景区简介
乌尤寺位於四川省乐山东的沫水(大渡河)、若水(青衣江)和岷江汇合处的乌尤山顶。乌尤寺的开山祖师是唐代僧人惠净,禅师结茅山中,十年不下山。现后山顶建有结茅亭,亭壁上刻着“唐惠净上人结茅处”八字,遍能和尚撰联:“竹杖绳床开胜境,莲花贝叶悟禅机。”唐代诗人岑参嘉州刺史时,曾上山参拜惠净大和尚,并作《上嘉州青衣山中峰题惠净上人幽居寄兵部杨郎中》诗,有“诸岭一何小,三江奔茫茫。兰若向西开,峨眉正相当。猿鸟乐钟磬,松萝泛天香。”之句。这说明岑参访惠净上人时,寺已建成。乌尤寺原名正觉寺。宋朝年代改名乌尤寺。寺内建筑结构森严,殿宇共有七座,都集中在乌尤山头,现保存完整的殿宇有天王殿、弥陀殿弥勒殿、大雄殿观音殿罗汉堂等。由前殿西行还有怡亭和尔雅台等胜迹。尔雅台是汉代文学家郭舍人在乌尤山注释《尔雅》的地方。寺之周围竹木扶疏,楼阁亭台错落其间,更显得格外清幽。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乌尤山四面环水,孤蜂兀立,山上林木茂盛,绿荫重叠。据《史记》、 《汉书》记载,乌尤山原与凌云山相连,蜀郡太守李冰治理沫水(大渡河),开凿江道,引部分江水绕乌尤山而下,使之成为水中孤岛,也称之为青衣别岛。现山上有“离堆”石碑,离堆即离岸之意。
修缮历史
乌尤山有水陆两条道路,从凌云山经麻浩东汉崖墓陈列馆,过铁索桥登山为陆路;由乐山城乘船沿江而下,直抵乌尤山西南麓为水路,都十分方便。
乌尤寺座落在乌尤山顶,原名正觉寺,创建于唐朝,为唐代名僧惠净法师所建。现山顶建结茅亭,为“唐惠净上人结茅处”。据说当年诗人岑参嘉州作刺史时,与惠净相交甚密,并作《上嘉州青衣山中峰题惠净上人幽居寄兵部杨郎中》一诗,有“诸岭一何小,三江奔茫茫。兰若向西开,峨眉正相当。猿鸟乐钟磬,松箩泛天香”之佳句。可见当时乌尤寺已建成。北宋时,改正觉寺为乌尤寺,以山名寺。乌尤寺在明清时两度毁于战乱,现存建筑大多为清朝末年和近代所建。
1984年交给佛教界管理使用。僧人成立了乐山市乌尤寺佛教协会,乌尤寺住持遍能法师任会长。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乌尤寺根据实际情况,订立了“宗教活动试行规定”、“寺庙管理制度”以及对外开放、安全保卫、防火防盗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做到每个僧人职责明确,在从事宗教活动的同时,参加寺庙管理。乌尤寺在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拿出巨款将主要殿堂修复一新,“文化大革命”中被毁的罗汉堂等建筑也次第恢复。
乌尤寺寺门正中书写“乌尤寺”三个大字,两侧的对联为:寺门高开洞庭野,苍崖半入云涛堆。山门上还有“青衣别岛”、“慈云”、“法雨”等题字,使气氛顿然庄严、静穆。
入寺门为天王殿,新塑有四大天王像。穿过天王殿,迎面是弥陀殿,弥陀殿立于岷江断崖旁的参道上,建于1920年,依崖而立,风格迥异。内供一尊高约5米的阿弥陀佛像,泥塑金身端身站立,左手持金台表示接引众生,又称接引佛。身后有48尊塑像,代表着阿弥陀成佛前所发的48愿。后为弥勒殿,清末咸丰(1851一1861年)、同治(1862一1874年)年间重修。正中供奉弥勒佛像,两侧分列着四大菩萨。弥勒殿后为韦驮殿,正中塑韦驮像,左右两侧为伽蓝、龙神像,这三者都是护法神抵,此殿又称护法殿。
再后是寺内的主体建筑大雄宝殿,为1913年所建,单据式建筑,庄重雄伟。正中“大雄宝殿”三大字为清末名书法家黄云鹄所书。大殿的门窗壁板上雕刻着富有中国古典风味的花卉图案,精美别致,与“壮严引源”、“见道根源”的匾额和堂柱上各式对联相辉映,益发典雅华丽。 大殿正中供奉释迦牟尼、文殊和普贤三尊佛像,每尊都高达4米,系香樟木精雕而成,全身贴金,衣纹潇洒自如,神态慈祥肃穆,具有唐代塑像风格。殿外左右分立着八角双檐的钟亭和鼓亭。钟楼内悬钟为明代永乐年问所铸。殿左的厢房现辟为文物陈列室,展出自汉朝至清朝各种文物近干件。
大雄宝殿后为如来殿,为清末同治年间重修,双层结构,上层为藏经,藏有《频伽藏经》、《日本续藏经》各一部,约万余卷。殿前两个撑枋上,雕有凌云、乌尤两山的全貌,玲珑剔透、巨细尽致。殿正中供五尊如来像,代表着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又称五方五佛,分别为阿閦佛宝生佛、弥陀佛、成就佛和毗卢遮那佛。两旁为二十四尊护法天神木雕像和十八罗汉泥塑像,表情动作风趣幽默。
如来殿右侧西廊尽头为观音殿,重建于1925年。殿内观音菩萨像,高3米,造型优美,仪态万方。如来殿左侧东廊尽头是方丈室。方丈室为一四合小院,幽静雅致。四壁嵌有不少匾联题词,其中宋代名士张方的诗,写出了乌尤山的气势:竹桥沙水乌尤渡,绝壁孤崖意气骄。 故与凌云分半坐,僧窗假寐见金蕉。在如来殿西侧有著名的尔雅台,传为汉代郭舍人注释《尔雅》的地方。台右侧临江绝壁处有明朝鼓汝实所书“中流砥柱”四个大字,字径达5米。为乌尤一景。旁有旷怡亭,是旷览江山胜迹、怡悦心志的好地方。再上为山顶花园,登园中八角亭远眺,峨眉苍郁的山峦,岷江滔滔的流水,辽阔的原野,三江环绕的乐山市,皆一一收入眼底,真可谓“江山这边独好”。
乌尤山自1984年开放以来,每年有上百万游人香客前来观光、朝山。乌尤寺为了方便游客,开办了法物流通处、茶园、素菜馆、食品店等服务项目,受到社会好评。1985年,乌尤寺还安装了消防设备,培训了义务消防队,加强了对寺庙古建筑的保护和防火工作,被评为乐山市1985年冬季防火工作先进集体。乌尤寺和全国其他寺庙一样,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积极购买国库券,为灾区捐资献物,受到各界好评。与乌尤山相距一华里便是凌云山,著名的乐山大佛就位于凌云山栖鸾峰下。乐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大佛依凌云山西壁凿岩而成,坐东面西,佛像通高71米,体型魁伟高大,比例匀称,神态端庄安详,形神兼备,令人赞叹。大佛头宽10米,鼻长5.6米,耳长7米,眉长5.6米,眼长3.3米,嘴长3.3米,肩宽28米,脚背至膝高28米,仅脚背宽8.5米,赤脚上可围坐百余人,享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之誉。
乐山大佛为唐开元元年(713年)名僧海通创建,后剑南川西节度使韦皋于贞元十九年(803年)完成,开凿历时90年,正值盛唐之世。这尊千古佳作也反映了唐代经济文化的繁荣和佛教势力的昌盛,是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一个雄伟的实物标本。
景点
弥陀殿
殿中塑阿弥陀佛像,高约6米,佛身后有48尊小型造像,代表阿弥陀佛成佛前所发之四十八愿。因限于地形,仅建一间,然倚崖屹立,仍显巍峨庄严。
大雄殿
是寺内最主要的殿宇,重修于1930年。两相辉映,富丽堂皇,雄伟庄严,门上雕刻的花卉构图大方,皆出自当时名家之手。门楣正中高悬“大雄殿”金匾,字径一米,是清末书法家黄云鹄所书,笔势雄健庄重,骨韵兼胜,为近代书法所鲜见。正中檐柱楹联,为近代诗人赵香宋撰书:
遍飞曼陀罗花,唯我独尊,天上地下;此即宝庄严土,出门一望,山虚水深。
寥寥28字,既高度概括了释迦牟尼毕生之史事,又形象描绘出乌尤寺踞山临水的地理形胜,可谓千锤百炼,字字珠玑。殿内供奉着慈祥肃穆的释牟尼佛像和文殊普贤二菩萨像,教内尊称为“华严三圣”。这三尊佛像系香樟木精雕细镂而成,全身贴金,高约三米,重修大殿时由浙江杭州运回,佛龛后为西方境,中立阿弥陀佛,左右是观世音大势至二菩萨,佛教称之为“西方三圣”。其中阿弥陀佛像为宋代用铁铸成,体态匀称,妙像庄严,为寺中造像精品之一。大雄殿外左右分立着八角双檐的钟亭和鼓亭。钟亭内悬钟为明代永乐年间所铸,亭外壁嵌有西南保存最完好的石刻《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由清末名士赵熙书。
罗汉堂
出正觉禅林,右行数十步是罗汉堂。罗汉堂原为乌尤殿,清宣统元年扩建,因塑有500罗汉,故名罗汉堂,原塑济癫像活灵活现,传神致极。惜“文革”初期,500罗汉毁损殆尽,1986年在地方政府和十方檀越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由寺住持遍能大和尚率大众师修复,于1989年竣工。新建的罗汉堂建筑面积1189平方米,“罗汉堂”三字为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所书,由遍能方丈委托学僧果彻从北京带回。堂正中塑有四面观音,金光闪烁,令人敬仰。殿内500罗汉每尊高1.35米,宽0.66米,一尊一貌,喜怒哀乐溢于其表,各有神韵。
尔雅台
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宋代文学家苏辙在《初发嘉州》诗中写道:“云有古郭生,此地苦笺注。区区辨鱼虫,尔雅细分缕。洗砚去残墨,遍水如黑雾。至今江上鱼,顶有遗墨处。”说郭舍人长年勤奋写作,洗砚的残墨竟染黑了江水,染黑了鱼头。这样一个传说,反映了人们对郭舍人勤苦治学的敬仰心情。尔雅台原址的旷怡亭处,1921年重建时迁至现址。尔雅台原为三层,整体相连,曲折有趣。解放后维修时拆去第二层,保留了顶层和底层。顶层后又改名为听涛轩,尔雅台仅余一层。
尔雅台临崖而立,视野开阔,北望乐山城廓,下瞰三江,景色绚丽。台内正中壁上傍书“汉犍为舍人注尔雅处”,下面镶嵌着赵熙《尔雅台记》碑文。尔雅台名闻遐迩,是乌尤山著名古迹之一,历代名人留下了不少关于它的诗文。1936年(壬子年)夏,赵熙在乌尤山避暑,张元济(菊生)、陈衍(石遗)、金松岑(天翻)、林思进(山腴)等海内名士,齐聚于此。是为尔雅壬子之会。次年,诸老所著,汇集历代咏颂,刻有《乌尤山诗》行世。1939年,郭沫若先生登临尔雅台,作《登尔雅台怀人》七律一首,怀念战斗在抗日前线的朱德总司令,盼望抗战胜利:
依旧危台压紫云,青衣江上水殷殷。
归来我独怀三楚,叱咤谁当冠九军。
龙战玄黄弥野血,鸡鸣风雨际天闻。
会师鸭绿期何日,翘首燕云苦忆君。 1944年,朱德同志步原韵《和郭沫若同志登尔雅台怀人》:
回顾西南满战云,台高尔雅旧情殷。
千村沦落悲三楚,四位英雄丧廿军。
北国翻新看后劲,东邻殒越可先闻。
内忧外患澄清日,痛饮黄龙定约君。
这两首诗表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为古老的尔雅台增添了光彩。从尔雅台右侧拾级而上是听涛轩。游人到此,听滔滔江水,观片片帆影,揽物怀古,感慨油然而生。
乌尤寺书法碑刻
乌尤寺各处还多众多名人题刻,如近现代名家赵熙马一浮何绍基、赵朴初等都在乌尤寺留下墨迹,是书法爱好者的好去处。
其中尤以蜀中大名士赵熙所书最多最有名。赵熙荣县人,为清末进士、御史,近代著名诗人、书法家、词人。民国时隐居荣县,与乌尤寺传度大师是至交,遍能大师又是其弟子,因此常在乌尤寺小住,留有众多诗文书法真迹。民国时出版的《乌尤山诗》,收录赵熙咏乌尤寺诗有70余篇。乌尤山上到处都有赵熙的书法题刻,如尔雅台楹联、“离堆”山门及楹联、《如此江山》词匾额、止息亭石刻等,以及钟鼓亭四周所嵌石碑上的14通《心经》石刻,《心经》石刻最为世人所知,赵熙53岁所书,书刻俱精,姿媚遒劲,错落有致,变化多端,有“民国兰亭”之誉,是为书法极品。 峨眉山成都宝光寺都有此《心经》的复制碑刻。
景云亭
独好亭又名景云亭,语出“内景秀美,景星庆云”之意。亭柱有一对联:“万象凌空乌尤胜处;三处环翠海上蓬莱,”生动地描绘了乌尤山的秀丽景色。 景云亭是观赏乐山风光的最佳景点之一,晚间可观壮美的嘉州夜景。登亭向西北眺望,嘉州古城尽收眼底,三江绕廓奔腾而下,凌云九峰巍峨耸峙。这惊险壮观的场面,自然使人想起乌尤山临江峭崖上四个巨大的古代石刻题字—中流砥柱。真正“天开图画,江心一螺孤峭;如此江山,乌尤天下好”(赵熙《如此江山》词)。
乌尤菩萨
该像建于唐代,是乌尤山最早的佛教造像,系用青铜整体浇铸,高两米,重约三千公斤,造型古朴,威严生动,纯属印度造像风格。据佛典记载:面然为观世音菩萨化身相,相传观世音菩萨至此见两河沙岸,鬼魅啾啾,乃变面然像,为观音七十二化身,貌甚奇古,近似鬼王,以镇妖蜮。此山此寺以乌尤命名,即源于此。面然大士像原置罗汉堂中,世代迁流,铜像毁坏,弃诸草莽,幸得寺院住持遍能大和尚掩藏保护,后又蒙善信出资,修复面然大士像,使乌尤镇寺宝像,得以复现于世。我国汉传佛教寺院均无此类造像,而以面然大士为镇寺之宝,并以寺名之,实属鲜见,世间故而奇之,无不争相一睹,以慰平生。
著名法师
遍能法师:(1906-1997),四川乐山人,乌尤寺方丈大和尚,中国当代高僧、著名佛学家、佛教教育家、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四川省佛教协会副会长。乐山市佛教协会会长、峨眉山佛教协会名誉会长、四川省佛学院院长、峨眉山佛学院院长。平生专研《俱舍论》,能诗善文工书,辞气清雅,于峨眉山、乌尤寺等地多有题咏。遍公上人,世寿91岁,僧腊78年,戒腊74载。 遍能法师,迹不入俗,淡泊自守,履道唯勤,慈悲济世。有诗赞曰:
青衣离堆,海穴神房。南天圣境,郁郁其昌。猗欤遍公,道器深弘。汪汪万顷,人中之龙。玄风眇漫,木铎其谁。维公兴教,一代宗师。月吐绳床。灵隐禅龛。梅岭遗迹,千秋礼瞻。
实用信息
门票
包含在乐山大佛景区门票内(90元)。
开放时间
旺季(4月1日~10月7日):07:30~18:30淡季(10月8日~3月31日):08:00~17:30
主要景点
穿过天王殿,迎面为弥陀殿,殿中塑阿弥陀佛像,高约6米,佛身后有48尊小型造像,代表阿弥陀佛成佛前所发之四十八愿。因限于地形,仅建一间,然倚崖屹立,仍显巍峨庄严。
是寺内最主要的殿宇,重修于1930年。殿宇仿单檐式建筑,高广合度,结构严谨,通檐外排列四根两人合围的楠木摆柱,上覆碧瓦,下介朱槛。两相辉映,富丽堂皇,雄伟庄严,门上大雄殿雕刻的花卉构图大方,皆出自当时名家之手。
正觉禅林,右行数十步是罗汉堂。罗汉堂原为乌尤殿,清宣统元年扩建,罗汉堂因塑有500罗汉,故名罗汉堂,原塑济癫像活灵活现,传神致极。
尔雅台在乌尤山西面的悬崖峭壁处,是汉代文学家犍为郡郭舍人注释《尔雅》的地方
景云亭
从尔雅台经听涛轩至山顶花园,西北角最高处有一座八角亭,这就是取义“风景这边独好”而名的独好亭。独好亭又名景云亭.
乌尤菩萨
(面然大士像)面然即乌尤。乌尤为印度语之音译,汉译为面然,为佛教密宗瑜伽部主尊之一。
交通信息
内部交通
公交
乐山市内公交13路、3路均可直达该景点。
外部交通
自驾
乐山市政府 1. 从起点向西北方向出发,沿滨河路行驶4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泊水街 2. 沿泊水街行驶210米,直行进入中土桥街 3. 沿中土桥街行驶220米,直行进入上土桥街 4. 沿上土桥街行驶210米,过右侧的华厦商业城(乐山),直行进入土桥街 5. 沿土桥街行驶140米,直行进入嘉定南路 6. 沿嘉定南路行驶780米,直行进入嘉定中路 7. 沿嘉定中路行驶1.6公里,直行进入嘉定北路 8. 沿嘉定北路行驶1000米,直行进入滨江路中段 9. 沿滨江路中段行驶510米,右转进入S305 10. 沿S305行驶1.0公里,右前方转弯进入环岛 11. 沿环岛行驶30米,过右侧的云集大厦(乐山)约90米后,在第2个出口,右前方转弯 12. 行驶690米,右前方转弯上匝道 13. 沿匝道行驶240米,直行进入S305 14. 沿S305行驶10.1公里,右转进入S104 15. 沿S104行驶1.7公里,左转进入东风桥 16. 沿东风桥行驶110米,左转 17. 行驶240米,右前方转弯 18. 行驶260米,到达终点 乌尤寺。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