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1732—1799)是1775年到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大陆军的总指挥,他在1789年到1797年任美国第一任总统,任期为1789年4月30日到1797年3月4日。
生平经历
早期生活
“自从我的父亲在四年前去世起,我们的生活变得艰难,我必须帮助自己的家庭。”
—乔治·华盛顿日志的引言,1748年3月20日
乔治·华盛顿生于1732年2月22日,居住于其家族位于
弗吉尼亚州的一处烟草农场里。他的父亲于1743年去世,所以,虽然他喜欢上学,却不得不辍学以代替他父亲照顾家庭。
乔治·华盛顿有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名叫劳伦斯·华盛顿,他同时也是
圣殿骑士的成员。1752年,劳伦斯在维农山庄与其他圣殿骑士讨论有关先行者之盒和
伏尼契手稿的事项。期间,他请求其他圣殿骑士不要将自己的弟弟乔治牵扯进来,其他圣殿骑士尊重了劳伦斯的意愿。但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这个承诺遭到违背。
法国-印第安战争
“我们离家遥远,部队也并不团结。更糟糕的是,我担心布雷多克的杀戮之心会让他变得莽撞,它会将人置于危险之中。我不想让母亲和寡妇收到什么噩耗,仅仅是因为这个斗牛犬想证明一点。”
―华盛顿与约翰·弗雷泽谈论布雷多克
不久后,乔治·华盛顿为了追求军功而加入了维吉尼亚的民兵组织。他在队伍里除了作为士兵,还肩负有侦测战况的任务。这个民兵组织曾参加过法国人和印第安人的战争。1754年,远征杜根堡的华盛顿合众伏击了正在越过俄亥俄湖的法国军队,并在原住民的帮助下杀死了法军统帅约瑟夫·库隆,在当地建起了堡垒耐西西提堡。
当年7月3日,法军和亲法原住民部落率众杀回耐西西提堡,堡垒很快就陷落了,华盛顿不得不向法军投降。投降后,华盛顿被迫承认是“自己”杀死了约瑟夫·库隆,随后才被保释。
经历失败后的华盛顿选择投靠英军,他被爱德华·布雷多克收入麾下。布雷多克命他做远征杜根堡的向导。1754年冬,华盛顿随布雷多克部驻扎在圣马蒂尔堡,他在那里制定了一批远征计划。与此同时,圣殿骑士海尔森·肯威潜入圣马蒂尔堡,窃听了他与英军中尉约翰·弗雷泽的谈话,得知了布雷多克的消息,并偷走了一份地图。
1755年7月9日,华盛顿与布雷多克行军至莫农加希拉,伪装成英军的海尔森也跟了上来。趁队伍休整时,海尔森骑马踱至布雷多克身边,用枪指着布雷多克,打算就地结果了他。但令他没想到的是,法军在此时发动了攻击,布雷多克趁乱逃跑。
海尔森旋即追了上去,在一处沼泽地赶上了布雷多克。眼看就能抓住布雷多克了,华盛顿却策马赶来,向海尔森的马开了一枪,海尔森应声倒地。华盛顿示意布雷多克赶紧逃跑,并持枪对着海尔森。就在这时,原住民卡尼耶蒂依翁冲了出来,撞倒了华盛顿,用匕首将其制服在地上。海尔森爬了起来,追上并刺伤了布雷多克。
海尔森和卡尼耶蒂依翁走后,华盛顿急忙赶回战场。但法军的攻势实在太过猛烈,华盛顿不得不组织全军撤退。在撤退途中,华盛顿发现了奄奄一息的布雷多克,便将他一并带走,但他在几天后却不治身亡。布雷多克死后,华盛顿将他秘密埋在路边,以防法军或原住民的亵渎。
在这次惨败后,华盛顿回到了原来的弗吉尼亚民兵组织,并在那里被提拔为上校。吸取教训的华盛顿潜心练兵,希望能再次获得英军的赏识。1760年,华盛顿认为卡纳泰盛顿的卡尼耶可哈卡部是个威胁,便暗中命令部下放火烧村,包括卡尼耶蒂依翁在内的数十位原住民葬身火海。
成为大陆军总司令
“如议会所愿,我会接手这一重责大任,并竭尽所能,为那光荣的理念付出。我祈求他们接受我做诚挚的谢意,感谢他们认可我的宣誓就职。但,为了避免不幸事件发生,影响我的声誉,我恳求房间里每位先生记住,我,这一天,以志诚宣告,我不认为自己有能力胜任指挥一职。”
―华盛顿在就任大陆军指挥官时说道
随着时间的推移,华盛顿的政治理念逐渐发生变化。1758年,他被选举为弗吉尼亚下议院议员;而到了1765年,他正式加入了爱国者,为反对英国的印花税法和茶税法四处奔走。
1774年,已经颇有威望的华盛顿作为弗吉尼亚的代表参加了第一届大陆会议,因为他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所以人们都认为他与查尔斯·李能带领殖民地与英国抗争。但相比于查尔斯·李,华盛顿他比查尔斯·李更谦虚谨慎,在财务方面也并不贪于索取。
1775年6月16日,华盛顿在费城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康纳也参与了那天的会议。华盛顿在就职演讲中谦虚地向支持者表达感谢,并发誓要竭尽所能,履行自己的职责。会后,与会者山缪·亚当斯将刺客康纳介绍给华盛顿,两人就此结识。同时,华盛顿也注意到了闷闷不乐的
查尔斯·李,所以他在告别康纳和亚当斯后走到查尔斯·李身边,安抚起他失落的心情。
第二天,也就是1775年6月17日,大陆军在
以色列·普特南将军的带领下向波士顿发动攻击,在碉堡山与英军对峙。康纳穿过战场,刺杀了英军将领约翰·皮特凯恩,从他口中得知了圣殿骑士对华盛顿的刺杀计划。
纽约事件
“他是我们的保护神,不仅会带给我们自由,还会带给我们荣耀。”
―梅森·洛克·威姆斯
1776年,华盛顿带兵进驻纽约,负责暗杀工作的圣殿骑士汤玛斯·希基也在军中。希基在纽约经营着制造假币的生意,康纳便想以此为由送希基入狱。但查尔斯·李等人从中作梗,诬陷康纳企图暗杀华盛顿,并判处康纳缳首绞刑。
华盛顿在行刑当天前往观刑,
查尔斯·李负责执行,但
康纳却在众位刺客和海尔森的帮助下逃出了绞架。眼看计划失败,孤注一掷希基持枪向华盛顿跑去,想赶在康纳之前刺死华盛顿。康纳成功的追上了他,在华盛顿面前杀掉了希基,洗脱了自己的罪名。
事后,华盛顿前往殖民地首都费城。8月,英将
威廉·豪向纽约发起进攻,华盛顿在
长岛战役失败后撤出了纽约。
福吉谷军营
“如果我连一点雪都承受不了,我军就真的没希望了。”
―华盛顿对康纳说
1777年,华盛顿在日耳曼顿战役中打了败仗,大陆军一万一千余人被迫屯驻福吉谷。在经过一番努力后,华盛顿终于得到了法军的援助,使法军派巴拉多纳号军舰送来辎重。他还委任拉法耶特侯爵为副手,并负责训练骑兵。
当年冬天,圣殿骑士本杰明·丘奇打劫了大陆军运载武器和药品的运输车,想通过这次行动来彻底投靠英军。康纳从华盛顿口中得知了这一信息,便前去调查丘奇的行踪。临走时,华盛顿向康纳透露了自己的不安,他开始怀疑自己,惧怕失败。康纳让华盛顿反思自己革命的初衷,好好想想那些为自由而战的人,此时放弃又会带来些什么。这一番谈话使华盛顿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和决心。
康纳在追查丘奇时遇到了其父海尔森,两人并肩合作,杀掉了丘奇。丘奇死后,康纳找回了丢失的物资,还给了华盛顿。
蒙茅斯战役
“享受你的胜利吧,指挥官。这将是我最后一次帮助你。”
―康纳对华盛顿说
从1778年开始,华盛顿越来越担心易洛魁部族与英军结盟。于是他在1779年命大陆军围剿亲英原住民,以防止他们袭击大陆军,也牵连了不少无辜的部族。这一行动史称
沙利文远征。
1778年夏,康纳和海尔森前往福吉谷,请他多加提防英军从费城到纽约的远征。康纳和华盛顿谈话时,海尔森意外地发现了一封信件,信里提及的是大陆军对卡纳泰盛顿的袭击计划。海尔森在华盛顿和康纳面前大声朗读了这封信,而卡纳泰盛顿正是康纳的家乡。
之后,海尔森还向康纳披露了十八年前华盛顿屠杀卡尼耶可哈卡的事。华盛顿急忙解释,而海尔森则穷追不舍。盛怒的康纳喝止住两人,并警告道谁阻止他,他就会杀掉谁。话毕,康纳跨上战马,向卡纳泰盛顿奔去。他在路上刺杀了两名信使,在大陆军动手前赶回了村庄。这件事让康纳对华盛顿大为失望,两人间的友情开始出现裂痕。
至于华盛顿,他在获悉英军转往纽约的情报后加急组织力量,计划在蒙茅斯阻击英军。部队由查尔斯·李率领,共一万一千余人,还有几门大炮。但意外的是,查尔斯·李在战役开始后不久就弃队逃亡,大陆军岌岌可危。无奈之下,拉法耶特侯爵承担起了指挥的重任。两军酣战之时,康纳匆忙赶来协助拉法耶特,最终击退了英军。
战后,康纳和拉法耶特向华盛顿通报了查尔斯·李擅自撤离的事,并揭露了查尔斯·李借战败之名排挤华盛顿,以此篡权的阴谋。法拉耶特也在一旁做佐证。听后此事的华盛顿承诺要法办查尔斯·李,但要在调查之后再做出行动——很明显,华盛顿并不完全信任康纳。这个做法再一次惹怒了康纳,于是他便头也不回的走了。两人的盟友关系宣告破裂。
后来,华盛顿命军事法庭审判查尔斯·李。查尔斯·李被指控为违抗军令和指挥不力,但仅仅是被停了职,他对康纳的威胁依旧很大。
本尼迪克特·阿诺德的背叛
“如果连爱国者英雄都背叛了我们,那我们还能信任谁?”
―华盛顿
1780年,华盛顿向阔别已久的康纳请求帮助,称西点堡垒有英军间谍渗入,镇守堡垒的本尼迪克特·阿诺德将军有生命危险。康纳很是无奈,但为了革命大局,他不得不接受了华盛顿的请求。他同意介入调查,并尽全力阻止阴谋,但同时也警告道以后不论有什么麻烦,都别再来找他。
康纳很快就揪出了西点堡垒的间谍——竟然就是阿诺自己!他与英军司令亨利·克林顿暗中勾结,向英军输送情报,而亨利的副官约翰·安德鲁竟也在堡垒里!安德鲁最终被捕,处以绞刑。而阿诺趁英军偷袭堡垒时乘船逃跑,康纳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它驶向远方。华盛顿直到英军被击退才赶到码头。他向康纳感叹阿诺的背叛,而康纳只甩下一句话:“你这是自食其果。”
伊甸金苹果
“把它拿走!把它从我身边拿走,我不想要它!把它扔到海里。给它加重,然后让它沉到海里最深的地方!”
―华盛顿让康纳拿走金苹果
1781年,华盛顿率领法美联军包围约克镇,迫使英国守军投降。在处理战俘时,华盛顿从一个英国军官的身上搜出了一枚金苹果。
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以爱国者的胜利结束,康纳前往纽约向华盛顿表示祝贺。谈话中,华盛顿表达了自己退隐的愿望,但康纳极力反对,他认为华盛顿必须坚持在一线,肩负起领导的重任。
不久后,华盛顿又一次找到了康纳。他说他最近一直被噩梦所困扰,并向康纳描述了噩梦中的情景。正当康纳疑惑时,华盛顿拿出了金苹果,说噩梦可能与它有关。康纳一眼就认出了金苹果的款识,并从金苹果中感受到了一股力量,就和村里的水晶球一样。他请华盛顿将金苹果递给他,没想到在刚一触碰到金苹果时就被吸进了它所制造的幻境——“暴君”华盛顿的世界。
从幻境中回来后,两人都意识到了金苹果的可怕。为了不让幻境成真,华盛顿请求康纳把金苹果扔到海里。不久后,两人乘船来到海上。这时,金苹果创造的幻影出现在了华盛顿面前,试图说服他,让他收回成命。但华盛顿斩钉截铁的拒绝了,说这会给国家引来最大的麻烦。与此同时,康纳把金苹果装进了一个袋子里,扔下了水,幻影也随之消失了。
晚年生活
“我的死亡还没有到来,但它近了,而且不可避免,就像一天中的夜晚……谁会读到这些词语呢?我尤其想到了康纳,一个影响了我和这个国家命运的神秘人……”
―华盛顿日记——1799年12月14日
1789年,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后又连任至1797年。离任后,华盛顿回到维农山庄,直到1799年12月14日离世。他在离世的那天仍坚持写了一篇日记,回想了革命与国家,并在日记的最后提到了康纳。
角色简介
华盛顿在金苹果的幻境中加冕为王,把金苹果镶嵌在权杖上,并用金苹果的力量控制很多人为其卖命。他倾举国之力,在纽约建起一座巨大的金字塔作为宫殿。一天,无法忍受暴君压迫的卡尼耶蒂依翁潜入宫殿,偷出了金苹果。但以色列·普特南发现了她,并在她逃出宫殿前开枪击落了金苹果,卡尼耶蒂依翁只得仓皇逃回开拓地。华盛顿在得知这一情况后下令袭击康科德和列星顿,以求能找出卡尼耶蒂依翁。
此时,被吸入幻境的康纳遇到了卡尼耶蒂依翁。当晚,两人一起来到列星顿。此时的列星顿已被大陆军占领,到处都是火光。人们虽然奋起抗争,但始终敌不过强大的大陆军。抗击未果后,卡尼耶蒂依翁带康纳回到村庄。但华盛顿也紧接其后,在村庄里展开了屠杀。
除了华盛顿,普特南和阿诺也率军闯进村里,村里的男女老少都难逃魔爪。康纳试图与华盛顿对话,想让他恢复心智,但这个世界的华盛顿显然不认识他。在一阵打斗后,华盛顿用金苹果杀死了卡尼耶蒂依翁,并用枪击倒康纳,又用权杖的尖柄将他刺成重伤。
醒来后的康纳用狼之力在杜根堡暗杀掉了阿诺,却被普特南发现。他在随后被押往波士顿监狱。
在监狱里,华盛顿又一次见到了康纳。他很惊讶康纳能存活下来,于是就下令将其斩首,随后便离开了监狱。然而康纳却从监狱里逃了出来,并获得了鹰之力,袭击了被金苹果洗脑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富兰克林在临死时恢复了心智,并应允康纳,与其共同反抗华盛顿。此时,华盛顿已启程返回纽约,普特南奉命镇守波士顿。几天后,召集好人马的康纳向波士顿港口发动进攻,暗杀了普特南,并解救出了天鹰号。
事后,康纳乘天鹰号逃离波士顿,向华盛顿所在的纽约进发。得到消息的华盛顿率兵在纽约西海岸等候,果然等到了被冲上岸的富兰克林,但富兰克林发誓他绝不会再被洗脑。无奈的华盛顿只好下令杀掉他,但就在命令下达的同时,嘎纳多贡从旁边冲了出来,扑倒了华盛顿。眼看就要杀掉华盛顿了,嘎纳多贡却被枪手射中,当场身亡。随后,华盛顿捡起了掉在地上的权杖,离开了现场。
康纳在看到好友的尸体后,怀着悲愤的心情觉醒了熊之力。为了彻底打垮华盛顿,他找到了纽约起义军首领托马斯·杰斐逊。两人齐心协力,赢得了不少民众的支持。动乱在城市中蔓延,民众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华盛顿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于是他在金字塔上向人们演讲,企图挽回民心。他还宣布将纠集大军攻打英国,让英国人成为美国的奴隶。很明显,他的演讲没能为阻止暴动做出贡献。
不久后,富兰克林和杰斐逊率起义军攻打金字塔,分散了大批敌军主力,给了康纳独战华盛顿的机会。两人最终在金字塔的天台相遇。康纳请求华盛顿放下金苹果,但华盛顿不愿放弃这手中的权力。在一阵激战后,康纳用熊之力打碎了天台的玻璃架,又用鹰之力把华盛顿撞了下去。
身受重伤的华盛顿捡起金苹果,然后爬到王座上,死在了那里。康纳从死去的华盛顿手里拿走了金苹果,回到了原来的世界。
历史评价
纵观他的一生,他曾做过种植园主,做过士兵,做过政客,也做过军旅英雄。尽管他在领导方面有一定的缺点,军费的支出上也很紧张,但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军官和领袖,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的作用却不容小觑。作为大陆军总司令,他是爱国者心目中的英雄,使人们团结一心、士气高涨、为革命而奉献终生。
同时,华盛顿的革命也在无意中阻碍了圣殿骑士——尤其是查尔斯·李——控制殖民地的计划。结果就是他在不知不觉中卷入了圣殿骑士与刺客的斗争,并与康纳结成联盟,极大地推动了革命的进程。然而,华盛顿对原住民的迫害最终使他与康纳的联盟破裂。
如今,华盛顿仍是美国历史的标志性人物,他是美国的开国元勋,也是它的第一任总统。
琐闻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