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型人格理论是一种关于人格研究的概念理论。它按照人们的思维、感知类型、情绪结构与行为反应,将人分为九种类型:完美主义者、给予者、实干者、悲情浪漫者、观察者、怀疑论者、享乐主义者、保护者、调停者。它作为人格评估的一种工具,通常应用于个人成长与发展、企业管理中。
基本概念
定义
九型人格是一种人格的概念理论。它按照人们的思维、感知类型、情绪结构与行为反应,将人划分为九种不同的类型。
九种分类
九型人格划分的人格类型包括:完美主义者、给予者、实干者、悲情浪漫者、观察者、怀疑论者、享乐主义者、保护者、调停者。
一:完美主义者
。
二:给予者
也称助人型(The Giver)。要求获得他人的好感和认同。希望成为他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中获得被爱和被欣赏的感觉。愿意满足他人的需要。具有很强的控制能力和多样的自我——能够在不同的朋友面前展示不同的自我。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引人注目。进化后的2号性格者乐于助人,富有同情心。
三:实干者
也称成就型(The Performer)。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和成就来获得他人的爱。乐于接受竞争,追求成就感。总是把自己想象成胜利者并拥有相当的社会地位。注重外表形象,精于打扮。把真正的自我与工作角色混为一谈。看上去往往比实际上更出色。进化后的3号性格者能够成为有效的领导者、优秀的组织者、能干的推销者和胜利团队的领军人物。
四:悲情浪漫者
也称自我型(The Tragic Romantic)。被不切实际的幻想所吸引;理想状态永远不是此时此地。性格内向、忧伤、敏感,具有艺术气质。会因为失去一个朋友而伤心不已,也会痴心于一个不存在的恋人。进化后的4号性格者在生活中富有创造力,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他们热衷于美的事物和充满激情的生活。
五:观察者
也称思考型(The Observer)。总是在情感上与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注重对自己隐私的保护,不愿被扯到别人的生活中。宁愿脱离,也不愿参与。对自己的义务和他人的需要感到疲惫。喜欢把责任和义务分清楚,不愿意接触其他人和事,也不愿去体验感情。进化后的5号性格者可以成为优秀的决策制定者、象牙塔里的学者,以及自我约束的修道士。
六:怀疑论者
也称忠诚型(The Devil’s Advocate)。用怀疑的目光看待一切,因为怀疑而害怕,而疲惫。用思考代替行动,在采取行动的时候犹豫不决,害怕受到攻击。他们对失败的原因非常敏感。反对独裁。愿意自我牺牲,而且非常忠诚。怀疑的态度会产生两种极端:恐惧症型的6号性格者会非常犹豫不决,觉得自己受到了迫害,并急于屈服以保护自己;反恐惧症型的6号性格者虽然也一直处于顾虑之中,但是他们能够站出来面对恐惧,以积极主动的方式化解疑惑。进化后的6号性格者能够成为团队中的好成员、忠实的战士和朋友。当他人在为自身利益工作时,他们会为了某种理想而工作。
七:享乐主义者
也称欢乐型(The Epicure)。他们是童话中的小飞侠彼得潘,那个像孩子一样天真的成年人;他们是恋青春狂(puer aeternus),渴望永远年轻。他们对任何事都是一知半解,不断更换恋人,感情肤浅,爱好冒险,喜欢美食与美酒。他们从来不愿意做出承诺,总是希望拥有多种选择,总是希望处在情绪的高潮中。他们是乐天派,喜欢前呼后拥的感觉,做事常常半途而废。进化后的7号性格者可以成为优秀的综合管理者、理论家、也可以成为一个多才多艺的人。
八:保护者
也称领袖型(The Boss)。具有很强的保护能力。愿意保护自己和朋友;积极好斗、主动负责、喜欢挑战。无法控制自己,公开地发泄怒火,展示自己的力量;对于愿意站出来接受自己挑战的对手充满敬意。与别人的接触方式是通过性爱和面对面的冲突。过度的生活方式:熬夜、暴饮暴食、大声喧哗。进化后的8号性格者可以成为出色的领导者,尤其擅于扮演那种孤胆英雄的角色。他们也可以成为他人强有力的支持者,愿意为朋友扫除前进道路上的切障碍。
九:调停者
也称和平型(The Mediator)。自身充满矛盾;考虑各方观点。愿意放弃自己的观点,接受他人的想法放弃真正的目的,去做一些没必要的琐事。极易沉迷于食品、电视和酒精。对于他人的需求十分敏感,往往比他人自己更了解;对于自己却不确定,不知道自己是否应该出现在某个地方或某个团队中。为人亲切,不会直接发脾气。进化后的9号性格者能够成为优秀的调解员、顾问、谈判者,只要不偏离方向,就能取得好成绩。
三个中心
情感智慧与情感中心相关,指通过感受、情感体验和情绪理解获得的智慧。这种智慧表现为个体对自己和他人情感的敏感度与理解能力,强调情感反应和人际关系中的情感交流。情感智慧能够帮助个体理解、管理和表达情绪,增加情感的自我意识,并有效地处理人际关系。它涉及同理心、社交技巧、情感表达和对他人情绪的反应。情感智慧不仅关乎个人情感的管理,也包括通过与他人的情感互动形成的智慧。根据三中心理论,产生情感智慧的是感觉的中心——心脏。
本能智慧与身体中心相关,指的是通过身体感觉、直觉和本能反应获得的智慧。这种智慧通过身体的感知和反应体现,强调个体如何通过身体反应来判断和应对环境中的挑战和机遇。本能智慧关注的是直觉、潜意识反应和自动化行为。它不是通过思考或情感控制的,而是通过身体的自然反应和内在的感觉来做出决策。此类智慧通常表现为本能反应、对危险的预警、以及通过身体体验理解世界。本能智慧对应于身体的中心——腹部。
同样,人们的直觉感应也有三种:通过思维产生的直觉、通过情感产生的直觉,以及通过身体中心产生的直觉。每种类型的智慧为相应的直觉提供了基础和背景。直觉可以被视为是每种智慧的即时应用。三种智慧和直觉形式互补,共同作用于个体的整体认知和行为,从而表现为不同的人格。
大脑中心
5号、6号和7号性格者,主要通过精神途径来获得直觉感应。“以脑部为中心”的人,依赖思想来回应事件,喜欢搜集资料、讲道理,思考与反省运作。5号性格者倾向于通过思维进行深度分析,展现出高度的独立性和专注力,常常在学术研究和理论探讨中表现出色。他们能够将注意力集中于思维和感觉之外,成为客观的观察者,不易被个人情绪所左右。6号性格者善于识别和理解潜藏在表象下的动机与意图,常常通过逻辑推理来预测潜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他们把想象力作为发现隐秘观点的工具。7号性格者从看似毫无关系的事物中找到关联性。他们能够心里想着个问题,手头却做着其他事情。这样的情况不但不会形成干扰,甚至可以从其他事情中,找到解决原有问题的灵感。
心脏中心
。2号性格者能够转移自己的感情,改变自己来迎合他人。感觉要成为他人理想中的自己。在思维介入之前,感情就发生了变化。3号性格者为了达到完成工作所需要的品质,能够像变色龙一样改变自己的个性和形象。关注点总是放在工作或者他人对工作的反应上。在思维想清楚该做什么之前,3号性格者就自动找到了自己的合适角色。4号性格者能够适应他人的情绪,感知他人的痛苦,与他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4号性格者说,哪怕家人、爱人和朋友并不在身边,他们也能走入对方的情感世界。
腹部中心
8号、9号和1号性格者的直觉反应位于腹部,最容易感觉到通过身体产生的直觉感应。“以腹部为中心”的人,脚踏实地,最在乎生存问题,喜欢解决问题,看重事实、藉本能和习惯运作。1号性格者能够在普通中看到完美的可能。对于处理不当或不正确的地方极其敏感,因为这样的错误会破坏“原本可以非常完美”的印象。9号性格者通过自己来感受他人。就像镜子一样,能够把对方的影像反映出来,把自己变成对象的复制品。在交流过程中,9号性格者会融入到他人的观点中。8号性格者感到自己的身体被扩大,“占据整个空间”。能够感到环境和他人的力量与特质,经过训练,能够感到更多类型的信息。
历史发展
起源
关于九型人格的起源有很多说法,实际源自何时何地,已无从考究。其中较为广泛的说法是,九型人格起源于公元9世纪
中亚和
波斯地区兴起的神秘信仰——苏菲教。“九型人格”的英文enneagram,来自于两个希腊词汇ennea和grammos。ennea代表数字9,grammos的意思是尖角。而“九型人格”的图表正好是一颗九角星,这个九角星的模式,能够揭示物质世界中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苏菲教用这种九角星模式来研究宇宙的变化过程和人的自我意识发展[1]。不过,这个说法尚缺乏直接史料证据。
历程
九型人格的概念是由乔治·伊万诺维奇·葛吉夫(George Ivanovich Gurdjieff)在20世纪初率先介绍到西方的。他把九型人格这种属于苏菲教的口头传播系统吸收过来,用于自己的教学实验。他将“九角星图”引入自己关于宇宙法则与人类内在成长的教学中,但并未留下系统文献专门用于“性格类型”分析。智利心理学家奥斯卡·伊察诺(Oscar Ichazo)被认为是最早将“九型人格”的九种情感特征加以排列并命名的人。20 世纪 50–60 年代,他在阿里卡(Arica)等地建立培训项目,将苏菲传统、葛吉夫的九角星理念与当代心理学、宗教哲学等相结合,提出了“圣意(Holy Idea)”与“德行(Virtue)”等概念,用以描述各型在高层次心灵境界的表现。20世纪七十年代,伊察诺的著作流传开来,当时他在智利城市阿里卡附近的沙漠里创办了一个心理精神训练营。大约有50位来自美洲各国的人参加了这个训练营。同样来自智利的精神学家克劳迪奥·纳兰霍(Claudio Naranjo)将从奥斯卡·伊察诺那里学到的“九型人格”基本知识,与现代心理学知识联系在了一起,并在美国开设了研究组,尝试对九型人格做临床访谈和验证,或将其与“西方类型学”相对应。纳兰霍被认为是九型人格的完成者,将九型人格与西方类型学对应起来,使其不再神秘莫测。
后续发展
20世纪七十年代,“九型人格”传入美国后,引起广泛关注。到九十年代,斯坦福大学率先正式开办九型人格相关的课程或工作坊,使之在管理学、个人成长、团体培训等领域开始流行。不少教练、咨询师与培训师将其视为快速理解人与沟通策略的工具。进入21世纪后,“九型人格”在商业与人际关系培训、团体辅导、个人修行等场合进一步普及,也有一些作者试图将其与“大五人格”等更具学术背景的模型做对比。不过,截至目前,尚缺乏广泛而统一的实证研究来证实其科学效度。
应用领域
企业管理
如今,九型人格被推广到制造业、服务业、金融业等多个领域,以促进团队协作表现、提升销售业绩、有效沟通等。不少企业的管理阶层均有研习九型性格,并以此培训员工,帮助建立团队、促进沟通,在提升领导力、增强执行力等综合能力等方面都有广泛应用。
自我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