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漏

医学病症

漏症之合称。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四。急慢性化脓性感染治疗不当而引致之漏症甚多,归纳为九种者称之为九漏。巢元方等整理为:狼漏、鼠漏、蝼蛄漏、蜂漏、蚍蜉漏、蛴螬漏、浮疽漏、瘰疬漏、转脉漏,合称之。《外科正宗》卷十二则称:狼漏、鼠漏、脓漏、蝼蛄漏、蜂漏、蜈蚣漏、蛴螬漏、瘰疬漏、转脉漏为九漏。即淋巴结核所引致漏管等之别名,详见瘰疬各有关条。

索引
拼音
jiǔ lòu
病名解释
急慢性化脓性感染治疗不当而引致之漏症甚多,归纳为九种者称之为九漏。
百家学说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三痔漏方★九漏第一
属性:(论一首、方八十三首、灸法十六首)论曰∶夫九漏之为病,皆寒热瘰、在于颈腋者,何气使生?此皆鼠、寒热之毒瓦斯,堤留于脉而不去者也。鼠、之本,皆根在于脏,其末上出于颈腋之下,其浮于脉中,而未着于肌肉,而外为脓血者易去。去之奈何?曰∶请从其末,引其本,可使衰去而绝其寒热。审按其道以予之,徐往来以去之,其小如麦者,一刺知,三刺已。决其死生,奈何?曰∶反其目,视其中,有赤脉从上下贯瞳子,见一脉一岁死,见一脉半一岁半死,见二脉二岁死,见二脉半二岁半死,见三脉三岁死。赤脉不下贯瞳子者,可治也。
凡项边、腋下先作瘰、者,欲作漏也。宜禁五辛酒面,及诸热食。凡漏有似石痈累累然作子,有核在两颈及腋下,不痛不热,治者皆练石散敷其外,内服五香连翘汤下之。(二方并见二十二卷痈疽门)。已溃者治如痈法。诸漏结核未破者,火针针使着核结中,无不瘥者。何谓九漏?一曰野狼漏,二曰鼠漏,三曰蝼蛄漏,四曰蜂漏,五曰蚍蜉漏,六曰蛴螬漏,七曰浮沮漏,八曰瘰、漏,九曰转脉漏。
治疗方法
空青商陆散
属性:治野狼漏始发于颈肿,无头有根,起于缺盆之上,连延耳根肿大。此得之忧恚,气上不得下,其根在肝。(一作肺)。空青主之,商陆为之佐方。
空青、脑(各二分)肝(一具)商陆、独活、黄芩、当归、干姜、妇人蓐草、鳖甲斑上十六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服,十五日服之。
狸骨知母散
属性:治鼠漏始发于颈,无头尾,如鼷鼠,使人寒热脱肉。此得之食有鼠毒不去,其根在胃。
以狸骨主之。知母为之佐方。
狸骨、知母、桂心、鲮鲤甲、山龟壳、雄黄、甘草、干姜(等分)上八味,治下筛,饮服方寸匕,日三,仍以蜜和纳疮中,无不瘥者。先灸作疮,后以药敷之。已作疮,不用灸。
治鼠漏方
属性:用蛇虺所吞鼠烧末,服方寸匕,日二,不过三服,此大有验,但难得耳,并敷疮中佳。
又方、死鼠(一枚,中形者)乱发(如鸡子大,一枚)上二味,以腊月猪脂煎,令消尽膏成,分作二分。一分稍稍涂疮,一分稍稍酒服之瘥。
鼠子当从疮中出,良。
地黄膏
属性:治鼠漏,疮瘥复发及不愈,出脓血不止方。
以不中水猪脂,咀生地黄,纳脂中,令脂与地黄相淹,和煎六七沸。其疮先用桑灰汁洗去恶汁,次以地黄膏敷上,日一易。
荏子桔梗丸
属性:治蝼蛄漏,始发于颈项状如肿。此得之食瓜果,实毒不去,其根在大肠。荏子主之。
桔梗为之佐方。
荏子、龙骨(各半两)附子(一两)蜀椒(百粒)桂心、桔梗、干姜、矾石、独活芎(上十味,为末,以枣二十枚合捣,醋浆和丸,如大豆,温浆下五丸,加至十丸。
雄黄黄芩散
属性:治蜂漏,始发于颈瘰,三四处俱相连以溃。此得之饮流水,中有蜂毒不去,其根在脾。雄黄主之,黄芩为之佐方。
雄黄、黄芩(各一两)蜂房(一具)茴香、吴茱萸、干姜(各半两)蜀椒(二百粒)鳖甲(上八味,治下筛,敷疮口上,日一度,十日止。
石防风散
属性:治蚍蜉漏,始发于颈,初得之如伤寒。此得之食中有蚍蜉毒不去,其根在肾。石主之,防风为之佐方。
石、防风、知母、雌黄、桃白皮、干地黄、独活、青黛、斑蝥、白芷、松脂(一作柏脂)芍药、海藻、当归(各二分)白术、皮(各四分)蜀椒(百粒)上十七味,治下筛,饮服一钱匕,日三。
矾石白术散
属性:治蛴螬漏,始发于颈下无头尾,如枣核块累移在皮中,使人寒热心满。此得之喜怒哭泣,其根在心。矾石主之,白术为之佐方。
矾石、白术、空青、当归(各二分)细辛(一两)皮、斑蝥、枸杞、地胆(各一分)干乌脑(三大豆许)上十味,为末,以醋浆服方寸匕,日三。病在上侧轮卧,在下高枕,以便药流下。
地胆甘草散
属性:治浮沮漏,始发于颈如两指,使人寒热欲卧。此得之忧愁思虑,其根在胆。地胆主之,甘草为之佐方。
地胆、雄黄、干姜、续断、石决明、根、龙胆草(各三分)甘草(一分)细辛(二分)大黄(半分)上十味,治下筛,敷疮,日四五度。(《古今录验》无雄黄,有硫黄)。
雌黄芍药丸
属性:治瘰、漏,始发于颈有根,初苦痛,令人寒热。此得之因新沐湿结发,汗流于颈所致,其根在肾。雌黄主之,芍药为之佐方。
雌黄、芍药、茯苓、续断、干地黄、空青、石、干姜、桔梗、蜀椒、恒山、虎肾狸肉、乌脑、斑蝥、矾石(各一分)附子(一两)上十七味,为末,蜜丸,如大豆,酒服十丸,日二。
斑蝥白芷丸
属性:治转脉漏,始发于颈,濯濯脉转,苦惊惕身振寒热。此得之因惊卧失枕,其根在小肠。
(《集验》作心)。斑蝥主之,白芷为之佐方。
斑蝥、白芷、绿青、大黄(各二分)升麻、钟乳、甘草、防风、地胆、续断、麝香石上十七味为末,蜜丸如大豆,酒服十丸,日二。勿食菜,慎房室百日。(《外台》无大黄治九漏方∶空青、商陆、知母、狸骨、桔梗、防风、荏子、矾石、黄芩、白芷、芍药、甘草、雌黄白术、石、地胆、斑蝥、雄黄(等分上十八味,为末,蜜丸如大豆,以酢服三丸,三十日知,四十日愈,六十日平复。百日内慎房室。(一方为散,酢服一刀圭,日二服,老小减半)。
又方、皮(半枚)鲮鲤甲、樗鸡(各四枚)鹤骨(六分)蜥蜴、蜈蚣(各一枚)蜀椒附子、当归、蜂房、桂心、地榆、通草、干漆、牡丹皮、薏苡仁、蒺藜子、漏芦(一作芦)龙胆(一作龙骨)土瓜(各二分)斑蝥(四分)蛇床子、苦参、大黄、蛇蜕皮、雄黄茹细辛上二十八味,为末,酒服五分匕,以知为度,日一服。
又方、斑蝥(七枚)皮、真珠、雄黄(各一分)上四味,治下筛,酒服半钱匕,日三。
又方、未成炼松脂,填疮孔满,日三四度,七日瘥,有神验。
又方、斑蝥(二七枚)雄黄、桂心、犀角(各一两)上四味,为末,酒服一钱匕,日二服,病从小便出。
又方、马齿苋(阴干)腊月烛烬(等分)上二味,为末,以腊月猪脂和其疮,先以暖泔清洗净,拭干后,以药敷,日三。
又方、干牛屎、干人屎(等分)上二味,捣,先以绵幕疮上,绵上着屎,虫闻屎气即出。若痒即以绵去之,更别取屎及绵着其上如前,虫尽乃止。
又方、苦瓠四枚,大如盏者,各穿一孔如指大,置汤中煮数沸,取一竹筒,长一尺,一头纳瓠孔中,一头注疮孔,冷则易之。
治一切漏方
斑蝥(四十枚)豉(四十九枚)芫青(二十枚)生大豆黄、地胆(各十枚)蜈蚣(一寸半)犀角、牛黄(各枣核大)上八味,为末,蜜丸,如梧子大,饮服二丸,须臾多作酸浆粥,冷冻饮料之。病从小便出,视尿盆中如有虫形状,又似胶汁,乃病出也。间日一服,饮粥如常。小弱者,隔三、四日。 侯无虫出,疮渐瘥。特忌油腻,一切器物皆须灰洗,乃作食。(崔氏云∶治九漏,初服药夜少食,明旦服二丸,至七日。甚虚闷,可煮食蔓菁菜羹,其余脂腻酸物果子之类,并不得食。
人强又方、煮盐花,以面拥病上,纳盐花面匡中,浓二寸,其下以桑叶三重籍盐,候冷热得所可忍,冷则无益,热则伤肉,一日一度,候瘰、根株势消则止。若已作疮者,捣、谷为末又方、槲背阴白皮三十斤,锉碎,以水一石,煮取一斗,去滓,煎如糖。又取都厕上雄雌鼠屎各十四枚烧,令汁尽为末,纳煎中。又温酒一升,投煎中合搅之。羸人服半升,当有虫出。
又方、霜下瓠花,曝干为末,敷之。
又方、捣土瓜根敷之,燥则易,不限时节。
又方、死蛇去皮肉取骨,为末,合和封疮上。大痛以杏仁膏摩之,痛止。
又方、死蛇和腊月猪脂合烧,为末,纳孔中。
又方、烧死蜣螂为末,醋和涂之。又死蛇灰醋和,敷之。
又方、故布裹盐,如弹丸大,烧令赤,为末,酒服之。
又方、服白马屎汁一升。
又方、猪脂一升,酒五合,煎沸,顿服之。
又方、水研杏仁服之。
又方、盐、面,和烧灰,敷之。
又方、正月雄狐屎阴干,捣末,水和服。
治漏作疮孔方
用露蜂房为末,以腊月猪脂和,敷孔中。
其他方法
治漏发心胸以下者方∶
松脂、武都雄黄(各三两)上二味,和为块,刀子刮为散,饮服一方寸匕,日二。不瘥,更合。
治漏方∶落铁屑、狗颊车连齿骨(炙)虎屎、鹿皮(带毛,烧为灰)上四味,等分,治下筛,以猪脂和,纳疮中,须臾即易,日五六度。
治一切冷、方∶用人所吐蛔虫烧灰,先用甘草汤洗去疮恶,然后着灰,无不瘥。慎口味。
治鼠、肿核痛,未成脓者方∶以柏叶敷肿上,熬盐着叶上熨之,令热气下,即消。
治风漏及鼠漏方∶赤小豆、白蔹、黄、牡蛎(等分)上四味,为末,酒服方寸匕,日三。
治蝼蛄、方∶先以泔清煮槲叶,取汁洗疮,拭干,次以槲叶灰纳疮中。
治蜂、方论∶初生状如桃而痒,搔之则引大如鸡子,如覆手者。熬盐熨之三宿,四日不瘥,至百日成,其状大如四五寸,石广三寸,中生蜂作孔,乃有数百。以石硫黄随多少燃烛烧,令汁出,着疮孔中,须臾间见蜂数十,蜂尽乃瘥。
治蜂、方∶以人屎、蛇蜕灰、腊月猪膏和敷之。
又方、鸦头烧灰敷之。
又方、取蜂窠烧灰,腊月猪脂和敷孔中。
治蚁漏孔容针,亦有三四孔者方∶用、皮、肝、心烧灰,为末,酒服一钱匕。
又方、死蛇腹中鼠,以腊月猪脂煎,候焦去滓,敷之。
又方、取大,烧耕、土令赤,以苦酒浸、土时合壁土故热,以、着壁土上,展转令热,敷疮上。
又方、鲮鲤甲二七枚,烧末,以猪脂和,敷疮上。
又方、半夏一枚捣末,以鸭脂和敷上。
治瘰、横阔作头状若杏仁形,亦作瘰、方∶雄鸡粪烧灰,腊月猪脂和封之。
治蜣螂、方∶用牛屎烧灰,腊月猪脂和敷之。
又方、蜣螂丸(即蜣螂所食之屎)为末敷之。
又方、干牛屎为末敷之,痒即拨却,更浓封,瘥乃止。
又方、热牛屎涂之,数易,应有蜣螂出。
治蚯蚓、方∶鸡屎、蚯蚓屎(等分)上二味,为末,用壮猪下颌髓和敷之。
治蝎、五六孔皆相通者方∶捣茅根汁,着孔中。
治虾蟆、方∶用五月五日蛇头及野猪脂,同水衣封之。
治蛇、方∶用蛇蜕皮烧灰,腊月猪脂和封之。
治蛙、方∶用蛇腹中蛙烧灰封之。
治颠当、方∶捣土瓜根敷瘥。慎口味。
治雀、方∶取母猪屎烧灰,腊月猪脂和敷上,当有虫出如雀形。
治脓、方∶以桃花为末,猪脂和封之。
治石、两头出者,其状坚实,令人寒热方∶以大铍针破之,次用鼠粘叶二分为末,和鸡子白一枚,封之。
又方、捣槐子,和井花水封之。
又方、捣生商陆根,捻作饼子如钱大,浓三分,安漏上,以艾灸饼上,干易之,灸三四升艾,瘥。(《外台》灸瘰)。又方、七月七日日未出时取麻花,五月五日取艾等分,合捣作炷,用灸疮上百壮,(《外台》灸瘰)。
灸法
属性:九漏,灸肩井二百壮。漏,灸鸠尾骨下宛宛中七十壮。诸漏,灸、周遭四畔,瘥。诸恶漏中冷息肉,灸足内踝上各三壮,二年六壮。寒热胸满颈痛,四肢不举,腋下肿,上气,胸中有音,喉中鸣,天池主之。寒热颈颌肿,后溪主之。寒热酸、痛,四肢不举,腋下肿,马刀,喉痹,髀膝胫骨摇,酸痹不仁,阳辅主之。寒热颈腋下肿,申脉主之。胸中满,腋下肿,马刀,善自嚼舌颊,天牖中肿,寒热,胸胁、腰、膝外廉痛,临泣主之。寒热颈肿,丘墟主之。腋下肿,马刀肩肿,吻伤,太冲主之。寒热颈瘰,大迎主之。
五白膏
属性:治鼠漏及瘰、方。
白牛皮、白马屎、白猪屎、白羊屎、白鸡屎(各一升)漏芦(二斤)上六味,各于石上烧作灰,研筛,以猪膏一升三合,煎乱发一两半,令极沸尽消,乃纳诸末,微火上煎五六沸,药成,去疮痂,以盐汤洗净,帛拭干,敷此膏。若无痂,亦须汤洗,日
曾青散
属性:治寒热瘰、及鼠、方。
曾青、荏子、矾石(一作、石)附子(各半两)栝蒌根、露蜂房、当归、防风、芎黄、黄芩、狸骨、甘草(各二两)细辛、干姜(各一两)斑蝥上十七味,治下筛,酒服一方寸匕,日再。
又方、治寒热瘰、方。
土瓜根、连翘、龙胆、黄连、栝蒌根、苦参、芍药、恒山(各一两)上八味,为末,酒服五分匕,日三。(《翼方》及《外台》有狸骨一枚。《翼》一方有当归,无栝蒌、恒山)。
蔷薇丸
属性:治身体有热瘰,及常有细疮,并口中生疮方。
蔷薇根(三两)黄、黄芩、鼠李根皮、栝蒌根、芍药、苦参、石龙芮、防风(一作防己)白蔹、龙胆(各一两)栀子仁(四两)上十二味,为末,蜜丸,如梧子大,饮服十五丸,日再。(《冀方》有黄柏一两)。治瘰、方∶用白僵蚕,治下筛,水服五分匕,日三服,十日瘥。
又方、狸头一枚炙,捣筛,饮服方寸匕,日二。
又方、故履内毡替烧末五匕,和酒一升,平旦向日服之,强行须臾吐鼠出,三朝服。
又方、狸头蹄骨等炙黄,捣筛为散,饮服一钱匕,日再。
又方、猫两眼阴干烧灰,井花水服方寸匕,日再。
又方、干猫舌为末,敷疮上。
又方、野狼屎灰敷之。
又方、狐头、狸头灰敷之。
又方、五月五日取一切种种杂草,煮取汁洗之。
又方、猫脑、莽草(等分)上二味,为末,着、孔中。
灸漏方
葶苈子(一合)豉(一升)上二味,和捣,令极熟作饼子,如大钱,浓二分许,取一枚当疮孔上,作大艾炷如小指大,灸饼上,三炷一易,三饼九炷,隔三日,复一灸。(《外台》灸瘰,《古今录验》云∶不灸瘰、方∶一切瘰、在项上,及触处但有肉结,凝似作、及痈疖者,以独头蒜截两头留心,大作艾炷一切瘰,灸两胯里患、处宛宛中,日一壮,七日止,神验。又灸五里、人迎各三十壮。又灸耳后发际直脉七壮。又灸患人背两边腋下后纹上,随年壮。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