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禄丰恐龙国家地质公园是位于云南省中部禄丰县,2004年3月国土资源部批准为第三批国家地质公园。主要地质遗迹为古生物化石,以恐龙、腊玛古猿化石享誉海内外,有中侏罗世的禄丰龙(蜥龙)动物群化石遗迹、晚中新世晚期禄丰古猿动物群化石遗迹,还有构造遗迹、地质灾害遗迹、矿床遗迹等。多方面展示了中生代以来地质作用、生物演化和人类进化历史。
历史沿革
从
1938年开始,禄丰境内先后发掘出
恐龙化石190多具和不同数量的腊玛古猿头骨化石及其他古生物化石,被学术界誉为“
恐龙之乡”、“化石之仓”、“亚洲人类发祥地”和“天然的自然博物馆”。
1995年,在川街乡老长箐发掘的
恐龙化石资源丰富独特,据中外专家推测,在面积达10000平方米范围内,估计还有化石400余具,全部揭出将成为震惊
世界的恐龙集中埋藏大墓地。
恐龙谷已被中外专家评为巨大潜力的云南23个优选景区之一,以恐龙化石为主体的古生物
旅游资源在这里埋藏丰富、种类繁多、风格独特,在全国旅游资源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具有科考价值、
科普价值、
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的
世界自然遗产。
2004年1月,被列为国家级地质公园,4月被列为云南省“六大旅游产业基地”和“八大旅游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之一,也被列为楚雄州
文化旅游产业重点发展的龙头
项目。
2005年10月2日,云南禄丰恐龙国家地质公园举行揭碑仪式。云南禄丰恐龙国家地质公园的揭碑,必将对进一步推动禄丰恐龙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工作、推动云南省特色旅游业的发展和地质遗迹保护工作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2008年被国家评为AAAA级旅游区、省级
科普基地,并顺利通过
ISO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恐龙谷占地1 平方公里,一期核心景区投资5亿元人民币,将于2008年4月建成开放。从2008年4月开园至2009年8月,共接待了国内外游客100万人次,实现了旅游收入6200万,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自然地理
禄丰
恐龙国家地质公园位于云南省
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县境内,距省会
昆明102公里,总面积约260平方公里,主要
地质遗迹保护区面积约170平方公里,类型为古生物遗迹类。禄丰位于
滇中高原盆地,海拔1600米,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在1.9亿年前,这里曾是
世界上最大动物--
恐龙的诞生地之一。
当时这里气候温暖湿润,湖沼密布,河流纵横,
植被丰宣,生活着众多的
恐龙。
资源条件
云南禄丰,在20世纪30年代就因出土
恐龙化石而蜚声中外。据统计,从
1938年发现第一条
恐龙化石迄今,禄丰境内已发掘出尹氏芦沟龙、
中国虚骨龙、
三叠中国龙、
许氏禄丰龙、
巨型禄丰龙、黄氏云南龙、巨硕云南龙、
新洼金山龙、中国
安琪龙、
禄丰滇中龙、奥氏肢龙等110多具恐龙化石,分为24届34种。
禄丰是中国乃至
世界发现
恐龙恐龙化石,这在
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堪称世界奇观。
1995年5月,禄丰县川街乡一位农民在老长菁发现了
恐龙化石。县博物馆对老长箐化石点进行了全面印发掘。剥开表面岩层,发现有4条
恐龙紧挨着排列在坑内,恐龙旁还有4个小陆龟,在恐龙和陆龟的上下土层里,发现成片的水生动物群化石。同时,人们发现,4条
恐龙的头均面向着东方,这在恐龙发掘史上是从未有过的。
这次发现的4条恐龙不仅填补了中国没有中侏罗纪
恐龙化石发现的空白,而且是
世界上惟一一处在同一断层发现两个地质年代恐龙的地方。
1996年来,人们在这4条
恐龙的周围,又发现了不少露头化石,挖掘面积扩大到200平方米,发现了一个禄丰恐龙的墓地群。
特色景观
禄丰五台山
五台山位于禄丰县北部,是一处正在开发之中的风景区。山中林木葱笼,溪水清悠,一片清新宜人的自然风光,让人神畅心舒。
五台山风景区总面积共 0.9万亩,是天然的动、植物园。在这里,生长的灌、乔植物共有67科700多种,主要是马醉木、云南松、油杉、杨梅、橄榄等。各种植物相间而生,相伴而长。丛林间,很多野生动物自由自在地在大自然的怀抱里繁衍、生长。这些动物中最为珍稀者有
云豹、
穿山甲、蟒、白腹锦鸡等。
五台山如名所示,宛若一方平台,林在台上,景在
台中。然而,四周都是险峻的悬崖绝壁。穿行于悬崖绝壁之间,虽然不时有惊心动魄之震撼,但毕竟有惊无险,尽可领略崖壁之中的奇峰怪石。
五台山风景区的景点很多,很多地方景中有景,景外有景,令人目不暇接。这些景点包括清水河、叭拉垭口瀑布、戛力寺水库、朝阳洞、石中山、仙人迹、金罐塘、锅底塘、葫芦塘、华松坡等。
禄丰龙
6500万年前,地球上一种身躯庞大的动物 绝灭,解剖学家欧文通过对化石的长期研究,把 这种动物命名为
恐龙。1995年,禄丰县川街乡的青年农民
罗家有在一个红色山包上发现了
恐龙化石,专家们发掘后露出 8 具恐龙化石个体,而且,发现大量恐龙化石的可能仍然存在。这一发现掀起自1938 年
卞美年发现“许氏禄丰龙”后的国际性禄丰
恐龙热。
禄丰
恐龙是生活在中生代早期的最古老最原始的种类,以恐龙为代表的禄丰蜥龙动物 群,是中国有关
古脊椎动物化石最丰富最完整的动物群之一。禄丰盆地
恐龙化石十分丰 富,已出土的恐龙中,有蜥龙类、虚骨龙类、鸟龙类等三个种类,达 25 属 33 种,是研究恐 龙家族的发生、发展至衰亡的重要区域。半个世纪以来,禄丰
恐龙吸引着致力研究古生物的 中外学者,纷至沓来,这对古生物科学的研究和普及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腊玛古猿化石
地点位于禄丰县东北9公里的石灰坝村。在村褐煤层中发现禄丰古猿化石,同一地层中还找到云南西瓦古猿和大量的哺乳动物化石,生存时代是八百万年前的早上新世中期。1980年4月9日,发现了
世界上第一具腊玛古猿头
骨化石,它是从猿演化到人的代表。所以,腊玛古猿又被誉为人类的猿型祖先。它的发现填补了从距今1500万前的开远腊玛古猿,到距今170万年左右的元谋人之间的一个重要缺环,对研究人类的起源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1988年1月,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腊玛古猿
腊玛古猿是人类的最早祖先。腊玛古猿最早是美国学者刘易斯于1932 年在印度西瓦克山区的地层中,发现了距今1400 万年至 800 万年之间的一些古猿化石,指出这是一种比较进步的猿类,是早期人类的祖先,并以印度神腊玛的名字,将其命名为“腊玛古猿”。此后,在中国和
巴基斯坦、
土耳其、
肯尼亚、
印度、匈牙利、
希腊、
雅典等国家先后发现一批腊玛古猿化石,但仅限于颌骨和牙齿。1975 年5 月,中国在禄丰县县城以北石灰坝庙山坡小煤窑发现了一枚古猿牙齿化石,引起了中科院的重视,相继组织了几次考察,共发掘出腊玛古猿头
骨化石3 个、 西瓦古猿头骨化石 4 个,古猿上下颌骨化石数十块,单颗古猿牙齿化石等共1202 枚。其中,以古人类学家吴汝康率队于1980 年12 月发掘的一具腊玛古猿 头
骨化石最为珍贵,是
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完整的腊玛古猿头骨化石,定名为“腊玛古猿禄丰种”,地质年代属第三纪上新世早期,距今 800 万年前,具有从猿进化到人的一系列显著特征,已经摆脱了树栖生活,能够直立行走,这对于探讨人类起源的早期进化,有着十分重要的科学价值。外国专家评论说,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现”、“人类起源的钥匙掌 握在中国”,并一致把禄丰称之为“人类起源的重地”。
恐龙山
位于禄丰县城所在地金山镇东北4.6公里的大洼办事处。14个自然村周围皆有
恐龙化石露于地表。
1938年卞美年教授发现该处化石,经杨钟健等人多次科学发掘,至今已有50余年研究历史。该处化石分布在以大洼为中心的4.5平方公里面积上,地下有4个含化石地层。迄今为止,已发现脊椎动物22属38种。
恐龙和三列齿兽中的卞氏兽化石闻名
世界。其中,
恐龙古脊椎动物化石保护区。1998年公布为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禄丰恐龙化石遗址
位于
禄丰县城4.5公里处,主要分布在恐龙山内,整座山均为中生代侏罗纪地层,由于这里出土了大量
恐龙化石,所以名为恐龙山。
禄丰
恐龙化石于1938 年被发现的,是当今
世界恐龙化石保存数量最多和最集中的地方之一,当时在禄丰一带发现了24属30多种,分别属于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三大类,统称为“禄丰蜥龙动物群”。
其中尤其以许氏禄丰龙的发现震惊全球,这种
恐龙的体积不大,距今已有1亿8千万年,属于最古老的种类,但保存得却十分完整,对于人类对恐龙早期进化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恐龙博物馆
位于禄丰县城内,占地3000平方米,共有八个展厅,里面陈列着
世界上最古老的
恐龙化石、古猿化石以及明代瓷器,清代的铜佛像等。其中,一亿多年前的
恐龙化石和八百多万年前古猿化石中外驰名,禄丰因此而被誉为恐龙和腊玛古猿之乡。
1938年冬,中国地质学家
卞美年教授到禄丰考察地质,想从那些八公尺厚的红色土层中寻找盐和石膏矿,到禄丰听农民说红层中埋有龙骨,他进行了小规模的发掘,并找到许多。此后,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家杨钟健教授通过10多年的潜心研究,先后发表了《禄丰蜥脚类恐龙的初步研究报告》等论文,受到了国内外古生物学界的重视。随后,禄丰的名字被很多国家写进了古生物和生物教科书之中。
传承意义
禄丰县恐龙博物馆位于禄丰县城金山南路,是一座综合性博物馆,著名学者费孝通为博物馆性的博物题写了馆名。该馆以收藏、保护、研究、展出禄丰地区发现和出土的
恐龙化石、古生物化石、历史文物为主要工作内容。博物馆开放的常设展厅有恐龙厅、
古生物厅、
青铜器厅和
陶瓷器厅。
另外,在大洼恐龙山、川街
阿纳等地还建有两处
恐龙化石埋藏形态展厅和一处恐龙化石发掘现场展厅。展出的主要内容包括:距今一亿七千万年的中生代三叠纪晚期,以“许氏禄丰龙”、“巨型禄丰龙”、“禄丰双脊龙”为代表的“禄丰蜥龙动物群”的
古脊椎动物化石标本;一亿三千五百万年前,早侏罗纪至中侏罗纪“川街
恐龙动物群”的化石标本;八百万年前,以“禄丰腊玛古猿”为代表的“石灰坝动物群”的化石标本;春秋
战国至东汉时期的青铜器、明代铜造像群和元、明、清时期的
瓷器。展品集中了禄丰地区古生物化石中的精品和历史文物中的精华,是观众学习科学知识,认识禄丰、了解禄丰的重要窗口。
禄丰地处
滇中高原、
金沙江和
红河两大水系分水岭,漫长、强烈的地质构造活动,造就了
世界上种类众多、最为密集的
恐龙化石墓葬。在禄丰盆地发现的
恐龙化石多达120余具,仅川街恐龙化石遗址,在240平方米的面积内就有8具恐龙化石和2具蛇颈龟化石。
同处一地的恐龙既有植食性的又有肉食性的,既有早
侏罗纪时期的又有中晚期侏罗纪时期的,整个侏罗纪时代不同种属的恐龙同时群聚埋藏在一起,在川街恐龙山发现的体长27米的
恐龙化石为亚洲之最。
旅游攻略
温馨提示
雨季时去云南禄丰恐龙国家地质公园,采摘品尝蘑菇时,注意分辨是否有毒,防止误食毒蘑菇。
自驾路线
美食特产
布农铃: 一种极富特色的、形状同马帮的马铃的挂件。这种马帮文化商品,系店主人自己设计的,纯手工制作。
土布: 过去因交通不便,纳西人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他们所织的土布色彩丰富、质朴、富于变化。
窨酒: 据说,伊丽莎白女王出访中国时,在国宴上点的就是丽江的窨酒。
雪茶: 一种空心草芽状的地衣类茶科植物,生长在海拔4000米以上,因洁白如雪而得名。
苏理玛酒: 这是一种度数低、味道清香酸甜的饮料,宁蒗摩梭人和普米族称其为“酥哩嘛酒”。
纳西壁画: 喜欢收藏壁画的朋友,建议购买当地的纳西壁画,非常值得珍藏,搁置在桌面做摆设,效果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