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莲板栗,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产品特点
外在感官特征
五莲板栗在长期的栽培和自然选择下,形成了自己的产品特征,外形玲珑,果实中等大小,单果重14克左右,果实均匀整齐,坚果棕褐色,明亮,甘甜芳香,口感好。
内在品质指标
五莲板栗内在营养丰富,含蛋白质≥3.7克/百克,
天门冬氨酸≥0.8克/百克,
维生素C≥50毫克/百克,
赖氨酸≥0.2克/百克,钙≥15毫克/百克。该板栗不仅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还具有较好的保健价植,长期食用可达到养胃、健脾、补肾、养颜等保健功效。
产地环境
土壤地貌
五莲县位于山东半岛的南部,全县以低山丘陵为主,约占全县总面积的86%。北部地势较低平,是潍河平原的一部分,东南部有几块河谷冲积平原,平原约占全县总面积的14%。境内地势为中间高、四周低。主要地貌类型有山脉、丘陵和平原。由于气候、地形、母质、水文地质条件的不同,形成不同的土壤类型。主要有棕壤、褐土、潮土和砂姜黑土等4类,适合于板栗的生长。
水文情况
五莲县全县地表水资源总量多年平均为4.0864亿立方米,境内地下水资源总量为0.7449亿立方米,县境内径流量4.47亿立方米。境内有
潍河、
沭河、
傅疃河、
潮白河4大水系。共有大小河流数十条,并建有墙夼、学庄、却坡、户部岭等中小型水库78座。
气候情况
五莲县处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周期性变化比较明显,四季分明,春季温暖,夏季湿润多雨,秋季凉爽,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12.6℃,年平均降水量为767.1毫米,雨量多集中在6、7、8月份,春、秋、冬降水偏少。历年平均日照为2449.3小时。年均无霜期220天,年均雾天20天,积温大于10℃的为4200℃。
历史渊源
中国栽培板栗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五莲县是中国栽植板栗较早的地区之一,相传在1400多年前即有了板栗栽培。
据《五莲县志》记载,从20世纪30年代该县板栗即有大面积栽培。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据统计资料五莲县全县产板栗260吨,占果品总产量的22.1%。大多集中在街头、王世疃、松柏、户部和魏家等乡镇,仅松柏镇的王家口子至街头镇于家丰台一条沟中即有板栗10万株。品种有明栗、瓜子栗、包袱栗、乌栗、秋栗、两季栗、槎子栗、山栗、毛栗等50个品种。
1963年,五莲全县大规模发展木本粮食,栽植板栗十几万株,品种以五莲明栗为主,主要分布在街头、松柏、户部、潮河、叩官、石场等乡镇。
生产情况
五莲县现存有100年生以上的结果栗子树20多株。其中,300年生以上的有2株,已被列为该县古树名木,挂牌保护起来。
20世纪80年代以后,五莲县在推广乡土树种为主的同时,陆续引进了国内外数十个优良品种,改善了品种结构,扩大了良种面积。
20世纪90年代后期,五莲全县板栗面积发展到10万亩,产量达到了1.2万吨,在山东省位居前列。
1990~2010年间,五莲县先后开展了“板栗疏雄技术”、“五莲明栗标准化生产技术”等多项研究课题,同时引进推广新技术、新成果多项。
2003年,五莲县提出了利用三年时间建设板栗大县的决策。该县板栗面积迅速增加。
2010年,五莲全县板栗栽培面积发展到15万亩,产量1.8万吨。
2014年,五莲板栗种植地域保护种植面积10600公顷,产量1.9万吨。
产品荣誉
1999年,五莲县被山东省政府确定为“全省果品产加销基地示范县”。
2002年,五莲县“密植板栗早期丰产栽培技术研究”获日照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4年,五莲县“山区板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获日照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6年,“五莲明栗产业化开发”获五莲县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2008年,“无公害板栗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获日照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3年12月30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五莲板栗”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理标志
地域保护范围
五莲板栗的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范围为:五莲县境内的
洪凝镇、
街头镇、
许孟镇、
叩官镇、
松柏镇、
户部乡等10个乡镇(街道)326个行政村。 地理坐标为东经119°02′00″~119°31′00″,北纬35°32′00″~35°54′00″。
质量技术要求
1、产地:五莲板栗产于五莲境内的东至潮河镇王家窑村;西至中至镇上何家沟村;南至街头镇西洪河村;北至许孟镇郑家车村;产地环境质量符合NY5013-2006《无公害食品林果类产品产地环境条件》的要求。
2、品种选择:通过多年的栽培经验,选育、引进了一批适应该县的自然条件,具有丰产、质优和抗逆性强等特点的品种:五莲明栗、大红袍、金丰、石丰等。
3、生产过程管理:
①板栗花期疏雄:板栗的雄花数量大,是雌花数量的3-8倍。大量的雄花不仅消耗大量养分,还不利于雌花分化和坐果。在生产中采取人工与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去除90%的雄花。
②科学施肥:坚持“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的施肥基本原则,于生长季节根据树体生长情况及时追施尿素、钙镁磷肥、氯化钾、硼砂等,促进雌花形成和果实的膨大,增加果重。在追肥的同时浇水,主要采取树盘覆草覆膜、穴贮肥水等节水以及整修梯田带内侧的竹节式水平沟,拦截雨水等措施。
③合理整形修剪:树形以主干疏层形和自然开心形为主。为形成良好的树冠结构,延长结果寿命,实现优质稳产,修剪时根据树龄、树势、栽植密度分别采同不同的修剪方法。对板栗树的修剪实行“四季修剪法”。修剪时,重点疏除内膛的细弱枝、密挤枝、病虫枝和没有利用价值的徒长枝。适时回缩结果枝组,枝组衰弱而结果不多导致内膛密闭时,通过回缩修剪,对局部枝条进行更新和复壮,减少雄花,增加雌花量。
④病虫害防治:按照“五莲县板栗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执行。同时农药施用应符合NY/T393-2013《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的要求。
4、采收:为获得好的果实品质和高的产量,根据果实成熟度、用途和市场需求综合确定采收期。严禁早采或晚采。另外采收后要集中熏蒸杀虫,一般用二硫化碳作熏蒸剂进行杀虫,然后进入贮藏阶段。
5、贮藏、加工、运输:板栗采收后要放置在地势较高的阴凉地方,并盖上杂草等物促进栗果进一步成熟,贮藏不允许用化学药品保鲜贮藏,必须放在恒温库内贮藏,保持清洁卫生、无异味气体污染。采后的板栗及时入冷库贮藏,延长板栗的供应期。
五莲板栗除了鲜销外,还可加工制成板栗粉、糖炒栗子等。
运输板栗的工具要清洁卫生,不能与有毒、有害的物品混装。
五莲板栗生产区域的大气、地表水、药防及产品执行标准NY/T391-2013《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T393-2013《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NY/T1042-2017《绿色食品、坚果》以上标准的条文,在参照标准未被终订的情况下使用,若终订按农业部最新标准执行。
专用标志使用
包装标志:五莲县地域范围内的板栗的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已获登记保护的“五莲板栗”农产品地理标志,须向登记证书持有人提出申请,要按照《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使用规范》的要求,在销售和运输包装物上应注明“五莲板栗”地理标志及其图案,产品名称、产品的标准编号、商标、生产单位名称、详细地址、等级、规格、净含量和包装日期,并注明检查人员姓名或代号,标志上的字迹应清晰、完整、准确。不符合该标志的产品,其产品名称不得使用含有“五莲板栗”(包括连续或断开)的名称。建立标识使用管理制度,对标识的使用情况如实记录,登记造册并存档,存期三年。
标志使用:
五莲板栗专用标志符合农产品地理标志实行公共标识与地域产品名称相结合的标注制度。五莲板栗专用标志的使用具体依据《
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和《
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规范》执行:
1、符合下列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可以向登记持有人“五莲县果树站”申请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
①生产经营的农产品产自登记确定的地域范围;
②已取得登记农产品相关的生产经营资质;
③能够严格按照规定的质量技术规范组织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④具有地理标志农产品市场开发经营能力。
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应当按照生产经营年度与登记证书持有人签订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协议,在协议中明确使用的数量、范围及相关的责任义务。
2、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人享有以下权利:
①可以在产品及其包装上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武宣胭脂李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型等)
②可以使用登记的农产品地理标志进行宣传和参加展览、展示及展销。
3、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人应当履行以下义务:
①自觉接受登记证书持有人的监督检查;
②保证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品质和信誉;
③正确规范地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
4、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质量控制追溯体系。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持有人和标志使用人,对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质量和信誉负责。
5、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冒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和登记证书。
6、国家鼓励单位和个人对农产品地理标志进行社会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