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兵镇,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下辖镇,地处安图县北部,东、南与明月镇接壤,西、北与敦化市大石头镇相连,行政区域面积331.7平方千米。
建置沿革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属延吉厅崇礼社,瓮声砬子村。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划归安图县,设亮兵区。
1956年,分为亮兵、东明2乡。
1958年,2乡合并为亮兵公社。
1983年,亮兵公社改乡。
1994年11月,亮兵乡改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亮兵镇下辖1个社区、13个行政村:裕民、亮兵南沟、大西、河北、东明、碱场、青林、东林、凤栖、普光、会财、新胜、新城;下设6个居民小组,52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亮兵镇下辖1个社区、13个行政村:裕民社区、亮兵村、南沟村、东明村、河北村、会财村、碱场村、大西村、凤栖村、新胜村、新成村、普光村、东林村、青林村,镇人民政府驻亮兵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亮兵镇地处
安图县北部,东、南与明月镇接壤,西、北与敦化市大石头镇相连,行政区域面积331.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亮兵镇地处延边中山低山盆谷区,地处哈尔巴岭东麓,地势东北、西南高,向中部布尔哈通河谷倾斜,哈尔巴岭由东北向西北延伸,境内群山林立,沟谷盆地纵横交错,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主要山脉为哈尔巴岭,境内最高点北大顶子位于北部与明月镇交界处,海拔952.4米;最低点布尔哈通河出境口位于普光村,海拔380米。
气候
亮兵镇年平均气温3.6℃。其特点是:春季干旱多风,升温快;夏季多雨较热,时间短;秋季凉爽晴朗,降温快;冬季漫长寒冷,降雪多。农作物生长期为5—9月份,有效活动积温为2450—2550℃,无霜期为115天—12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为9975小时,年平均降水量为480毫米—560毫米。
水文
亮兵镇境内河道属图们江流域,是二级支流布尔哈通河源头。布尔哈通河自哈尔巴岭发源,由西北向东南流入亮兵镇,而后汇入嘎呀河,经延吉市、图们市入图们江,境内河长35千米,境内流域面积332平方千米,年平均流量14.5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东明月沟、新兴沟、南沟等。东明沟发源于长兴林场北0.3千米,境内最高点北大顶子南,流经东林、东明2村,汇入布尔哈通河,河长15.5千米,流域面积32平方千米。新兴沟发源于新城屯西1.5千米,由西向东,流经新城、新胜、会财、古树4村,汇入布尔哈通河,河长11.9千米,流域面积53.3平方千米。南沟位于亮兵镇西部,发源于凉泉屯南1.5千米,河长15.2千米,流域面积120平方千米。
自然灾害
亮兵镇主要自然灾害有低温冷害、洪涝、干旱、冰雹、霜冻等。低温冷害和霜冻灾害年平均发生2次,主要发生在5—9月,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1954年,因旱、霜双重灾害,粮食颗粒无收。
自然资源
亮兵镇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硅石、钾长石、石灰石、大理石、石墨、铁、煤等。可开采的矿藏资源主要为大理石,集中分布在新城村。钾长石主要位于亮兵村境内,分布在亮兵村八队和会财村枫树屯附近。境内地下水资源可利用量为500万立方米。亮兵镇河网密集,水流发达。布尔哈通河发源于此,并贯穿南北。境内还有流入布尔哈通河的大小支流3条,在大西河上游建有蓄水量175万立方米的大西水库。林地面积2.6万多公顷,天然树种主要有榆、松、杨、柳、柏、桦等。野果类主要有山葡萄、圆枣、山梨、山里红、山丁子、越橘、山杏等。野生药材主要有山参、党参、细辛、天麻、五味子、黄芪、百合、苍术、贝母、天麻、五味子、刺五加等30多种。山野菜主要有蕨菜、刺嫩芽、薇菜、黄瓜香、山芹菜等。野生菌类主要有木耳、元蘑、榛蘑等10余种。蜜源植物达I00余种。野生动物主要有黑熊、梅花鹿、马鹿、狍子、野猪、黄鼬、狐狸、山兔、獾、雉、蛇、獐、刺猬、鼬、水獭、飞鼠、蛙、蟾蜍、鹰、猫头鹰、啄木鸟等50多种。
人口
2011年末,亮兵镇总人口8429人。另有流动人口240人。总人口中,男性4352人,占51.6%;女性4077人,占48.4%;14岁以下742人,占8.8%;15—64岁6799人,占80.7%;65岁以上888人,占10.5%。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5698人,占67.6%;有朝鲜、满、回3个少数民族,共2731人,占32.4%。其中朝鲜族2497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91.4%;满族23人,占8.2%。2011年,人口出生率7.4‰,人口死亡率6.9‰,人口自然增长率0.5‰。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5人。
截至2018年末,亮兵镇户籍人口有7349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末,亮兵镇财政总收入355万元,比上年增长39.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16万元,比上年增长6.9%。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22万元,增值税296万元,企业所得税3万元,个人所得税800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3%、32.4%、1.2%、65.2%。人均财政收入413元,比上年增长65%。农民人均纯收入6261元。
2018年,亮兵镇有工业企业2个,其中规模以上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个。
农业
2011年,亮兵镇农业总产值5919万元,农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46.7%。粮食作物以玉米、大豆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9388吨,其中玉米5300吨,大豆2100吨。主要经济作物有葵花、青稞、蔬菜等。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家禽、蜂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6648头,年末存栏2866头;牛饲养量7413头,年末存栏5616头;羊饲养量2475只,年末存栏1378只;家禽饲养量7000羽,上市家禽2000羽;蜂年末存栏量2000群。2011年,生产肉类700吨,其中猪肉315吨,牛肉272吨,羊肉12吨;禽蛋2吨,蜂蜜300吨;畜牧业总产值1551万元。
截至2011年末,亮兵镇累计造林1.5万亩,林木覆盖率67%,活立木蓄积量30.9万立方米。2011年,大型农业机械325台;名优特农产品有马铃薯淀粉手拍粉丝、地栽木耳。
工业
2011年,亮兵镇工业总产值230万元,比上年增长36.4%,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33%。
商业
2011年末,亮兵镇有商业网点28个,职工2513人。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价总额5540万元,比上年增长15.4%。
金融业
2011年末,亮兵镇有2家银行和金融机构开设了分行或设立了办事处;各类存款余额4535万元,比上年增长37.5%;人均储蓄5380元;各项贷款余额1150元,比上年减少17.9%。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亮兵镇有幼儿园2所,在园幼儿70人,专任教师4人;小学1所,在校生192人,专任教师46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86人,专任教师34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成人技术学校1所,专任教师5人。2011年,教育经费达33.3万元,比上年增长9.9%。预算内教育经费为65万元,比上年增长3.8%。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21.6%,比上年提高了5.4%。
科学技术
2011年末,亮兵镇有各类科技人才154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62人,经营管理人才21人,技能人才3人,农村实用人才68人。
文体事业
2011年末,亮兵镇有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13个;农家书屋13个,藏书15万余册。文化行业从业人员1人。2011年末,23%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32%。
医疗卫生
2011年末,亮兵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个;公立卫生机构床位10张,固定资产总值7万元。专业卫生人员9人,其中执业医师3人,执业助理医师2人,注册护士4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0.95万人次。
2011年,亮兵镇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1/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6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人数6388人,参合率89.9%。
社会保障
2011年,亮兵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07户,人数166人,支出38.1万元,比上年减少14.4%,月人均191.3元,比上年增长7.6%;城市医疗救助2人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805户,人数1328人,支出149.3万元,比上年增长140%,月人均93.7元,比上年增长87.4%;农村五保分散供养47人,支出9.4万元,比上年增长70.9%;农村医疗救助130人次,支出17.7万元;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328人次,支出4万元,比上年增长25%;农村临时救济789人次,支出8.8万元,比上年增长20%。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39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5.3万元,比上年增长50%。社会福利费9.8万元,比上年增长51%。社区服务设施2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1个,社区服务站1个。慈善工作站1个,全年接受社会捐款2万元,使35人(次)困难群众受益。新增就业人员37人,有4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5人。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合计146万元,比上年增长28%;基金支出合计139万元,比上年增长22%。年末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2845人。
交通
亮兵镇有302国道经过境内。
历史文化
亮兵镇因镇人民政府驻亮兵村而得名。据传清光绪年间珲春遇灾,珲春道台命人用马驮子从船厂(现吉林市)往珲春运粮,行至此地突降大雨,淋湿了粮食。雨过天晴后,把粮食铺在一大平台上晾晒,此地因而得名“晾米台”。后讹转为亮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