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词条针对高二生物《人体免疫》内容章节,采用“问题解决教学”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路明确,按照“引入--了解人体免疫--人体免疫的过程--人体免疫的意义--运用人体免疫--练习――交流评价--作业”的流程完成教学过程的设计。 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
术语简介
科目:生物
教学对象:高中生
教学环境:多媒体
课时:4课时
内容分析
1.
免疫的定义 人体抵御病原性生物侵害和清除体内异常细胞的特殊防御机制,称为免疫,相应的防御系统就是
免疫系统。
1.免疫的定义
一、生理防御,就是人体抵御病原体及其毒性产物侵犯,使人免患感染性疾病.
二、自身稳定,人体
组织细胞时刻不停地新陈代谢,随时有大量新生细胞代替衰老和受损伤的细胞。免疫系统能及时地把衰老和死亡的
细胞识别出来,并把它从体内清除出去,从而保持人体的稳定。
三、免疫监视,主要对发生突变的细胞进行自身监视,及时识别出来,并将它消灭掉.
四、免疫监视功能,监督机体内环境出现的突变细胞及早期肿瘤,并予以清除。
2、人体免疫的分类非特异性免疫第一道防线: 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可以清除异物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结和脾脏等)和
免疫细胞(
淋巴细胞)组成。
2、人体免疫的分类
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结和脾脏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组成
3、免疫的作用
一、生理防御,就是人体抵御病原体及其毒性产物侵犯,使人免患感染性疾病.
二、自身稳定,人体组织细胞时刻不停地新陈代谢,随时有大量新生细胞代替衰老和受损伤的细胞。免疫系统能及时地把衰老和死亡的细胞识别出来,并把它从体内清除出去,从而保持人体的稳定。
三、免疫监视,免疫系统具有识别、杀伤并及时清除体内突变细胞,防止肿瘤发生的功能,称为免疫监视。免疫监视是免疫系统最基本的功能之一。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探究免疫系统免疫的过程
探究免疫系统的组成及作用
二、教学难点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特征分析
教学对象为高二学生,具备一定的生物知识基础
学生较为活跃,思维灵敏,与老师互动很协调
上课之前需做好预习工作
教学目标
一、通过本次学习,能够准确回答以下问题
1、免疫细胞包括()细胞和()细胞。其中的淋巴细胞是最主要的()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淋巴细胞。
2、中枢免疫器官包括()和(),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成熟的场所。
3、外周免疫器官包括()、()、()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等是免疫细胞()、()的场所,也是对抗原发生免疫反应的主要场所。
4、
人体免疫系统由()、()、各种
抗体、
细胞因子(即
淋巴因子,主要指细胞介素和
干扰素)和溶菌酶。
二、能力的培养
学会分析相应类型淋巴细胞
学会通过实验分析判断在实验中涉及到了哪些免疫器官
三、 知识拓展(免疫的应用)
1.确定细胞类型
3.了解分化程度
4.鉴定病变性质
5.发现微小转移灶
6.探讨肿瘤起源或分化表型
8.指导预后和治疗
9.辅助疾病诊断和分类
10.寻找感染病因
策略选择
本节内容以老师授课为主
在教学过程中会有小组讨论环节,讨论老师提出的具有探索性的问题,并由小组推荐一人进行总结回答
在教学快结束时,会抽学生到黑板画出人体免疫的两个途径缩略结构图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课堂开始在没有学习人体免疫的前提下先在PPT上出示几个探索性的问题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以上问题
教师活动: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 并进入本课教学内容环节
教师活动:在讲课过程中放映几段人体免疫过程的模拟视频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内容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联系
项目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作用对象 被抗原侵入的
宿主细胞 抗原 作用方式 1.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 2.效应T细胞释放淋巴因子,促进细胞免疫 效应B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 共同点 1.是特异性免疫的两个方面,既各自独特作用,又相互配合 2.都分为三个阶段: (1)感应阶段:抗原处理、呈递和识别 (2)反应阶段:B细胞、T细胞增殖分化,记忆细胞形成 (3)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抗体、淋巴因子发挥免疫效应的阶段 3.都是在抗原刺激下产生 1.是特异性免疫的两个方面,既各自独特作用,又相互配合 2.都分为三个阶段: (1)感应阶段:抗原处理、呈递和识别 (2)反应阶段:B细胞、T细胞增殖分化,记忆细胞形成 (3)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抗体、淋巴因子发挥免疫效应的阶段 3.都是在抗原刺激下产生 举例 进入体内的细菌外毒素:主要是体液免疫发挥作用 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等胞内寄生菌:通过细胞免疫作用 病毒感染中:先通过体液免疫阻止在血液中扩散,再通过细胞免疫作用 进入体内的细菌外毒素:主要是体液免疫发挥作用 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等胞内寄生菌:通过细胞免疫作用 病毒感染中:先通过体液免疫阻止在血液中扩散,再通过细胞免疫作用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学资源 教学指导策略 导入 以流感的症状和传播途径引导学生分析维持内环境稳态需要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人体的三道防线 介绍人体的三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ppt 回忆再现 特异性免疫的过程 抗原的概念 抗体的概念及分布 指导学生观察体液免疫过程的动画演示 指导学生用图解的形式体现体液免疫的过程 指导学生观察细胞免疫过程的动画演示 指导学生用图解的形式体现细胞免疫的过程 指导学生小结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 观察、思考、讨论 画图解 讨论订正 观察、思考、讨论 画图解 讨论订正 思考、讨论、订正 动画 动画 观察分析 组织构建图解模型 小结 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的关系及它们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中的作用。 引导学生关注免疫系统的整体性 在课程快要结束的时候
项目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作用对象 被抗原侵入的宿主细胞 抗原
作用方式 1.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 2.效应T细胞释放淋巴因子,促进细胞免疫 效应B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
共同点 1.是特异性免疫的两个方面,既各自独特作用,又相互配合 2.都分为三个阶段: (1)感应阶段:抗原处理、呈递和识别 (2)反应阶段:B细胞、T细胞增殖分化,记忆细胞形成 (3)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抗体、淋巴因子发挥免疫效应的阶段 3.都是在抗原刺激下产生 1.是特异性免疫的两个方面,既各自独特作用,又相互配合 2.都分为三个阶段: (1)感应阶段:抗原处理、呈递和识别 (2)反应阶段:B细胞、T细胞增殖分化,记忆细胞形成 (3)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抗体、淋巴因子发挥免疫效应的阶段 3.都是在抗原刺激下产生
举例 进入体内的细菌外毒素:主要是体液免疫发挥作用 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等胞内寄生菌:通过细胞免疫作用 病毒感染中:先通过体液免疫阻止在血液中扩散,再通过细胞免疫作用 进入体内的细菌外毒素:主要是体液免疫发挥作用 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等胞内寄生菌:通过细胞免疫作用 病毒感染中:先通过体液免疫阻止在血液中扩散,再通过细胞免疫作用
2.效应T细胞释放淋巴因子,促进细胞免疫
2.都分为三个阶段:
(1)感应阶段:抗原处理、呈递和识别
(2)反应阶段:B细胞、T细胞增殖分化,记忆细胞形成
(3)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抗体、淋巴因子发挥免疫效应的阶段
3.都是在抗原刺激下产生
2.都分为三个阶段:
(1)感应阶段:抗原处理、呈递和识别
(2)反应阶段:B细胞、T细胞增殖分化,记忆细胞形成
(3)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抗体、淋巴因子发挥免疫效应的阶段
3.都是在抗原刺激下产生
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等胞内寄生菌:通过细胞免疫作用
病毒感染中:先通过体液免疫阻止在血液中扩散,再通过细胞免疫作用
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等胞内寄生菌:通过细胞免疫作用
病毒感染中:先通过体液免疫阻止在血液中扩散,再通过细胞免疫作用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学资源 教学指导策略
导入 以流感的症状和传播途径引导学生分析维持内环境稳态需要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人体的三道防线 介绍人体的三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ppt 回忆再现
特异性免疫的过程 抗原的概念 抗体的概念及分布 指导学生观察体液免疫过程的动画演示 指导学生用图解的形式体现体液免疫的过程 指导学生观察细胞免疫过程的动画演示 指导学生用图解的形式体现细胞免疫的过程 指导学生小结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 观察、思考、讨论 画图解 讨论订正 观察、思考、讨论 画图解 讨论订正 思考、讨论、订正 动画 动画 观察分析 组织构建图解模型
小结 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的关系及它们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中的作用。 引导学生关注免疫系统的整体性
抗体的概念及分布
指导学生观察体液免疫过程的动画演示
指导学生用图解的形式体现体液免疫的过程
指导学生观察细胞免疫过程的动画演示
指导学生用图解的形式体现细胞免疫的过程
指导学生小结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
画图解
讨论订正
观察、思考、讨论
画图解
讨论订正
思考、讨论、订正
动画
组织构建图解模型
教师活动:再要求小组讨论课堂一开始出示的几个探索性问题,并要求推荐一人做最后总结性回答
学生活动:再次进行小组讨论,并进行总结
注意事项
本课时通过讲授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法等,让学生了解人体免疫,明白免疫的意义, 自我防护。结合图形与文字,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设置的问题简单,能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论,又从最贴进学生的成绩入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要注重个体差异,学生程序不一,接收能力也会不一,对学生的评价要求就不能一样。当个别学生因能力问题不能及时完成学习任务时,也要根据学生的进度给予适当的肯定,以增加学生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