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枷锁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创作的长篇小说

《人性的枷锁》是英国19世纪作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的长篇半自传体小说,也是其代表作品,于1915年出版。

内容简介
菲利普天生跛足,自幼失去双亲,自卑的心理深深植根在他的生活中。他在伯父凯里牧师和伯母路易莎的抚养下长大,伯父对其较为冷淡,但伯母悉心照料,给予他母亲般的温暖。菲利普自幼酷爱文学,在伯父的书房里找到寄托。伯父伯母希望菲利普到牛津学习神学,以后成为神父,把他送到一所宗教气氛浓厚的寄宿学校学习。在那里,虽然菲利普崭露了学习的天份,但生性腼腆的他并不能融入到学校生活中,也因为跛足受尽嘲笑。
随后,菲利普不顾伯父的反对,远赴德国海德堡求学,在那里结识了英国人海沃德和美国人威克斯,开始对神学产生质疑。在一个假期回到英国家中时,菲利普同威尔金森小姐互生情愫但并不真心相恋,在回到德国后便逐渐停止通信。
之后,菲利普到伦敦成为一名会计学徒,但他对枯燥的生活感到厌倦,很快就转而到巴黎学习艺术,在巴黎学了两年绘画。在巴黎,菲利普结交了一些朋友,其中有毫无天分、脾气怪异的普莱斯小姐。普莱斯小姐暗中喜欢菲利普,后来因为穷困无助和绝望而自杀。
菲利普最终意识到自己在艺术上资质平平,不会有所建树,而伯母的死讯传来,菲利普回到英国,并决定去伦敦学医。在伦敦,菲利普爱上了女招待米尔德,但米尔德并不喜欢菲利普,而且天性自私,拒绝了菲利普的追求,同他人发生关系并怀孕。在追求失败后,菲利普转向女作家诺拉的怀抱。之后米尔德被人抛弃,又找到了菲利普,菲利普同诺拉分手,努力接济米尔德生活。但米尔德随后恋上了菲利普的朋友哈利并再次离开。
当菲利普再次遇到米尔德时,发现她再次被抛弃,成为妓女。此时的菲利普已不再爱她,但因为怜悯而收留了她。米尔德试图引诱菲利普未果,一怒之下逃走。后来菲利普知晓她孩子病死,再次沦落风尘。
菲利普后来因投资南非矿山失败而破产,不得不在商店里打工。但最终因得到伯父死后留下的遗产而再次回到医学院,取得医生资质。后来菲利普同多次帮助过自己的公司职员阿瑟尔尼的女儿萨利相恋,并得知她怀孕的消息。菲利普果断放弃之前游历的计划,同萨利订婚。
主要人物
菲利浦
主人公菲利浦的童年阴郁、苦艾颇似作者本人的童年,这固然与他因天生玻足受尽嘲弄耻笑有关,但更重要的是由于家庭及教会学校加在他头上的精神枷锁—宗教。父母双亡后,当牧区教师的伯父将菲利浦接回家。他的伯父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同时也是一个自私、冷酷,虚伪之徒。伯父向他灌输了一套宗教思想。尽管菲利浦“一背祷告文就磕睡沉沉,但他还是把信奉上帝看作是一生的幸福”。在这漫着宗教气氛的家庭里,生活总是一成不变的。在学校里,最神圣的时刻就是听校长沃特森先生念祈祷文。他“念祈祷文的方式实在令人叹为观止。祈祷文经他那大嗓门念出来,竟如霹雳炸雷一般。与其说是在念祈祷文,倒不如说是在走进一片自由、广阔的天地,去寻求人生的真谛。这时候的菲利浦感到自己真正自由了,不再受责任感的束缚,摆脱了人们强加给他的宗教枷锁。然而,未来的生活无情地向他证明,宗教并不是唯一锁住他精神与意志的锁链。菲利浦由对宗教的虔诚信仰到后来毫不犹豫地抛弃它,从此,人们看到了作者本人对宗教的态度:揭露了宗教的虚伪,无情地抨击了宗教对人性的摧残。这可以说是本书思想上的进步性。尽管英国当时的一些所谓权威人士对毛姆的这种无神论态度给予了强烈抨击但毛姆从未改变过他的意志,无神论思想几乎渗透到他的每一部作品中。
米尔·德丽德
庸俗、卑鄙,浑身散发着污浊、沉闷的都市气息。是一个爱慕虚荣、清高自傲、粗俗平庸、自私冷酷的女人。她喜欢菲利浦,并不是因为了解她身上,只有赤裸裸的情欲,她“冷酷、恶毒而俊气、愚蠢而又贪婪。”菲利浦深知这些,却又为她的肉体所迷恋,甘愿为她作出任何牺牲。米尔德丽德却一点也不爱菲利浦。她一次又一次地戏弄他,欺骗他:需要他的时候,甜言蜜语,百般哄劝;不需要他的时候,冷酷地一脚踢开。而菲利浦却被一种可怕的变态的情欲所控制着,他咒骂过她千百遍,发誓不再爱她,可当米尔德丽德又出现在他眼前时,他又无奈地感到,他不能不爱这个女人。他清楚,这种痛苦只有等到他死时才能消失。在这场爱情的追逐中,菲利浦丧失了独立的精神和做人的尊严,同时几乎耗尽了他所有的财产,但他却宁可同这一个结合在一起过痛悲惨的日子,也不愿同那一个在一起共享莺凤和鸣之乐。”菲利浦的这种感情初看起来是令人费解的,但只要仔细领会这场爱情悲剧的深刻含意,不难看出作者的良苦用心。
萨莉
萨拉虽然出身贫穷,但是却有着乐观、善良的品质。萨拉的父亲是菲利普的病人,在与萨拉的父亲成为好友之后,菲利普每周都会去萨拉家做客。对于萨拉,菲利普这样评价:“她年纪不大,却神情端庄,捎带一种做母亲的仪态和一种富有权威的神奇。”由此可见,在菲利普眼中,萨拉是贤良、美丽的。萨拉像母亲一样对待自己的弟弟、妹妹以及菲利普,毛姆多次使用女神以及花蕾等词汇描写萨拉。从女性主义视角来看,这些词汇所形成的比喻使萨拉的形象抽象化,甚至被神化。萨拉作为男权社会中的“完美女性形象”,特别是其美丽的外表与贤淑的品质,符合男权社会中男性对于女性的审美追求。然而与凯里伯母以及米尔锥相比,萨拉所具有的女性独立意识却是比较明显的。在家长制社会中,萨拉拒绝了父亲的安排,选择了菲利普,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想法,无论是行为与思想,萨拉都在遵循自己的意愿,而非服从父亲。同时,在经济方面,萨拉通过学习裁缝,分担家庭经济压力,这种经济上的独立有利于萨拉养成健全的人格。虽然这种单薄的经济独立并不能使萨拉在男权社会中实现完全独立,但是却可以避免完全成为男性的附庸。总而言之,萨拉具有温柔、体贴等传统妇女美德,同时又不像凯里伯母成为男性的附庸,无论是思想、行为还是经济方面,萨拉都是独立的,并且敢于追求自身希望得到的爱情。萨拉这一人物形象体现了毛姆对未来女性的希冀,即传统女性和独立女性的完美结合。
创作背景
毛姆于1874年1月25日出生于巴黎英国驻法国大使馆内,父亲是巴黎开业的律师和英国驻法国大使馆处理法律事务的官员。毛姆8岁时母亲死于难产,不到10岁时父亲也患癌症去世了,他被当牧师的伯父亨利·毛姆接回英国肯特郡惠特斯泰勃镇抚养。牧师为人自私、冷漠,对待小毛姆冷酷、专制乃至粗暴。不久,毛姆被送进坎特伯雷皇家公学,因为口吃他也遭受同学的欺凌和折磨,有时还遭到冬烘学究的无端羞辱。孤寂的童年生活给他稚嫩的心灵投下了痛苦的阴影,他变得敏感、孤僻和内向。1892年初,他没有听从伯父让他进牛津攻读神学的安排,而是去了德国海德堡大学,在那里轻松愉悦度日。他旁听了哲学和文学课程,听了研究叔本华哲学的专家库诺·费希尔教授的讲座,这对他以后的悲观主义思想具有较大的影响。同年返回英国,进入圣托马斯医学院。在念医学时,他把业余时间都用来阅读文学作品,迷恋上莎士比亚和易卜生的戏剧、法国古典小说,还有朗松的《法国文学史》。五年习医,毛姆了解到伦敦底层贫民的疾苦,并流露出深切的同情。同时他学会用解剖刀一样冷峻、犀利的目光来解剖人生与社会。
毛姆曾说:“这段经历很宝贵。对一位作家来说,他不知道还有什么比从医数年更好的锻炼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兰贝斯的丽莎》正是根据做实习医生时的手记撰写。毛姆的早年生活无疑对他的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毛姆出生在法国,家境富裕,母亲经常在家中举办沙龙,营造一种高贵、体面、优雅又祥和的生活氛围。
毛姆从小就受到这种典型爱德华时代的的绅士氛围的浸润,渴望成为一名客厅的绅士。在那段时光里,他享受到人间无私之爱,他无忧无虑地过着幸福的生活。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母亲在他八岁那年难产去世,两年后父亲患癌症辞世。他瞬间成为孤儿,只能寄居伯父家中。伯父牧师家中洋溢着浓郁的宗教气氛,伯父自私冷漠。毛姆在牧师家中过着压抑、阴暗、刻板、单调的童年生活,他难以感受到爱与关怀。毛姆身材矮小,又有口吃,对他一生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口吃,由于受到古典的文学教育,他不会在地球上作一个流浪汉。如果他不口吃,他可能凭我语言的技能进入政界,可能成为一位外交部长。可也正是口吃塑造了文学家毛姆。他的口吃不仅受到同学的欺凌和鄙视,连在课堂上也被老师斥为笨蛋。口吃隔离了他与外面的世界,他变得孤僻、内向,不愿与人交流,这使他对生活有一种敏锐的感受力,任何风吹草动都能在他心里激起层层波澜,同时他学会了用一种冷静的眼光审视外在世界。这一特质无疑是成就一名作家所必不可少的,于是凭借手中的一支笔,毛姆创作大量的戏剧,并为自己带来了巨大的声誉。然而,他没有沉浸在名誉当中,而是不断回忆辛酸往事,他愈发感觉到要将郁积于心头的梦魇般的痛苦倾泻出来,而这正是毛姆创作《人性的枷锁》的动机。
作品赏析
作品主题
情感枷锁
对菲利普在感情上的纠葛,经历的矛盾、挣扎,小说中用了很大篇幅进行描述。整部小说以菲利普的感情生活为主线,描写了他大半生在感情上受到的折磨。他一生爱过四位女性,其中同女招待米尔德丽德和普通职员的女儿萨莉的爱情对他的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小说通过对米尔德丽德和菲利普之间关系的描述,绘出了种种复杂的情感纠葛和情感与理智、欲望与自控、自由与束缚等矛盾。菲利普一次次克服了对米尔德丽德的着魔,然而,却又一次次地陷入情网;同时,在与另一位女性诺拉的关系上,他佩服诺拉助人为乐,顽强自立,理智聪慧,但他不爱她,只是利用她的可贵品质为自己服务,却给她带来痛苦。他同时受到良心的不安。独特,章节安排合理紧凑著称。毛姆在塑造他的每一个人物时,从不直接表现自己对某人某事的爱与憎,而是通过客观具体的事实,淋漓尽致、独具匠心的描写,让读者领会蕴藏在语言之中的深沉情感。
宗教枷锁
传统说教是毛姆最为反感的,他讨厌把人分成所谓类型。他认为由于社会的限制和环境的影响,每个人都在其特定条件下形成自己的性格和人生观。毛姆是现实主义作者,也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在他看来,无论什么样的人生哲学都是荒谬的,毫无意义的,一切都是不可知的,命运不可抗拒的,人性是软弱的,人不过是受着一种盲从的机遇所支配。毛姆的这些思想的形成,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中文人作家的苦闷与探索。
人性枷锁
这部小说思想深刻,对人生见解独特,对人性弱点剖析深刻,它无情地暴露了宗教、教育、贫困和社会风尚对人的发展的禁锢。半个多世纪以来,人性的枷锁犹如一件经过作者的精心雕琢的大型的艺术品,在读者面前闪着熠熠的光彩。它表达了人生这一复杂过程中的喜、怒、哀、乐;体现了对人生的真谛、生命的意义不懈的探索与思考;再现了丰富、广阔的社会生活风貌;展示了欧洲大陆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城市风采。不仅如此,书中还阐述了作者对生活的见解,对文学、艺术、哲学、宗教、伦理道德、政治、社会等等问题的观点与态度,使得这部书不只是一部描写个人生活的自传,而是一部富于哲理、揭露社会、表现生活的优秀写实文学巨著。但由于作者的悲观主义思想的局限,使这部作品笼罩着一种悲观沉闷的气氛。但这并不是缺点,这是一个作者的风格,如果一部作品写出了作家独特的创作风格,这就是一种成功。当然,如果用政治和时代的观点来看待,人性的枷锁确有许多不足之处,然而从文学与艺术角度来分析它,它无愧是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杰作。毛姆的作品向世人展示生活的美好,又充满着苦涩与泪水,凝结着作者强烈的责任感和同情心,以及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他的欢乐,他的痛苦,他的哭声,他的眼泪,他的希望,他的孤独,他的寂寞和他那明晰、简洁、悦耳的语言构成了他的一部部优秀作品。这些作品永远留给了人类,是人类一笔精神财富。
艺术手法
《人性的枷锁》中采用叙述的形式,将自己与主人公之间的距离拉大,并成功塑造出栩栩如生的菲利普角色。在作品中,人们同样能够感受到戏剧性,也正是读者与作品间存在的距离,才能感受到作品的审美表现,才能体会到作品的价值。
小说透过菲利普的生活展现了一幅宏大的社会画卷,刻画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菲利普个人的不幸遭遇有其丰富的社会内容。他的悲剧命运,是由他所处的时代决定了的。小说描写的时代是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资本主义社会经历着严重而尖锐的经济和政治危机。随着固有的宗教、道德、文化、哲学的逐渐解体,人们思想上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场深刻的精神危机。维多利亚王朝时期的那种虚假的乐观气氛已荡然无存。西方文明将人类引入了精神绝境。小说展示的正是这样一幅“充满恐怖的现实世界”的晦暗画面,画面上形形色色的人物,听凭“命运之神”的驱使,飘忽在“茫茫无尽头的黑暗深渊”之中,“既不明其缘由,也不知会被抛向何方”。小说围绕主人公的坎坷遭遇,冷静而客观地揭示了一系列灰色人物的悲剧命运:其中有贫病交迫,靠给穷学生授课苟延残喘的“日内瓦公民”迪克罗,他年轻时浴血疆场,为“自由”而战,晚年却对整个人类不寄予任何希望,静等从死亡中得到解脱;有志献身艺术,却无绘画才能的穷学生范妮·普赖斯,她忍冻挨饿苦度了几个春秋,终于落到山穷水尽、炊断粮绝的地步,只得含恨轻身,悬梁自尽;有悲叹生不逢时,自诩看穿尘世的落魄文人克朗肖,他靠翻译庸俗小说,炮制无聊诗文为生,借酒消愁,最后以病死在贫民窟内而终其贫困潦倒的一生;有爱金钱、讲虚荣、头脑平庸的女招待米尔德丽德,她把嫁人当作终生的衣食之计,结果却被人玩弄、抛弃,沦落为风尘女子,“淹没在伦敦茫茫人海中”。此外,更有那些被作家一笔带过的伦敦贫民,他们不少人不堪忍受贫困的煎熬,被迫走上绝路。从这里,不难看出,菲利普的不幸遭遇只不过是整个社会大悲剧中的一支小小的插曲。总之,《人性的枷锁》这部小说思想深刻,对人生见解独特,对人性弱点剖析深刻,它无情地暴露了宗教、教育、贫困和社会风尚对人的发展的禁锢。菲利普这个人物极具代表性,不仅集中体现了他所处的时代,而且也是许多现代人的一个缩影。正如菲利普一样,现代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仍面临着信仰、感情上的困惑和经济上的窘迫,也在不断试图超越自我,改变环境,实现人生价值。品读这部名著,会引发人们对人生、社会、人性的深思,进而自问:自身存在的价值是什么,以及应如何去超越自我,创造完美的人生境界。当然作者最终让主人公得出人生无意义的结论,认为生活是一连串的磨难与挫折,人生本质上是不幸的,人要改变世界的任何努力都是徒劳无益的,这一点是不足取的,也体现了作品的时代局限性。
《人性的枷锁》以质朴的文笔、自然主义的手法为读者展示出主人公在经历彷徨与困惑的过程中所显示出来的那份人性的真与善。因为,菲利普的选择过程尽管很纠结也很痛苦,但他并未怨天尤人,无论结果如何,即便穷途末路也总是老老实实接受现实。始终流露出“我的人生我做主,他的选择我负责”的勇气与担当;这份积极探索和勇毅担当的人生态度,令人赞叹。虽然具有很大的机会风险,消解了他命运里的很多可能性,但也为他带来“存在”的更多可能的空间。“一个人与其在别人指点下规规矩矩行事,还不如让他自己去闯闯,出点差错,反能获得更多的教益。”菲利普这种永不言悔的追求、探索、奋斗的精神,既挣脱了束缚自己的思想枷锁,获得了精神的自由,又显示了普通人所欠缺的担当的勇毅。其实,人作为一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一个复杂的存在物,总是要面对存在的多种可能而必须做出某种选择,且每一种选择都是艰难的,选择意味着占有又意味着失去,既能得到满足又会留有遗憾,获得某种自由又遭遇某些限制。
全文包含了丰富的辩证关系和众多人生的悖论。在“存在”的无限可能背景下,人却只能有一种选择的人生,这种无奈与可怜不正是所谓的“生命之轻”么?面对任何选择,人们又总是不很甘心,感到如何都“不能承受”,于是生出反抗之心,即总想追求“生命之重”,想探索人生的多种可能性。菲利普·凯里几次改变人生走向,屡次对职业重新选择,就是不甘心生命之“轻”,想追求生命之“重”的表现。这种虽纠结却不减担当的勇毅,不怕失败的精神,是否也应视作毛姆为现代青年乃至每个有志向的现代人所赐予的宝贵的精神财富。鼓励冒险,包容失败,这正是今天的“硅谷精神”,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改革事业所需要的不正是这种不甘平庸、不从流俗、勇于追求和担当的探索精神吗?二、生命虽无意义,只要“不负我心”品读《人性的枷锁》,会引发人们的深思,进而更深刻地探究人生价值。菲利普的不断选择就是在不断品味人生的意义,尽管始终一无所获,但却动人心弦、耐人寻味。在巴黎学画时,他曾向落魄诗人克朗肖请教,克朗肖建议他去看一看绚丽多姿、神秘典雅的波斯地毯,认为终究有一天他会从中找到答案。菲利普希望明言,克朗肖只是笑而不答。特意指出除非你自己悟出其中的奥秘,否则便毫无意义。从此以后,地毯的暗喻一直伴随菲利普。
作家通过六十多万字(中文译本的笔墨,借以描写主人公菲利普的人生经历探索人生意义,得出的结论是,生活没有意义,人生没有目的,看起来五彩缤纷热热闹闹,其实一切都与地毯的图案一样,随意编织罢了。这是作家毛姆得出的人生结论。为了更清楚、更明确地表达自己的“发现”,毛姆专门写了一篇题为《人生的意义》的散文,其结论也是:人生没有道理,人生没有意义。人生无意义的悲观思想其实并不只是毛姆个人的独创,而是无论古今还是中外普遍流行的一种人生哲学。
作品影响
《人性的枷锁》收到诸多作家和评论家的高度评价,认为它是“融汇了作家真挚感情,体现了作家真实思想的感人之作”;它“以质朴无华的文体,出色地表达了一种深沉的、甚至是悲剧性的情感”,“给人留下坦率而真诚的印象”。美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西奥多·德莱塞在一篇题为《现实主义者眼里的〈人生的枷锁〉》的文章中,把这部小说称为“天才的著作”,称毛姆为“艺术大师”。这部小说自出版以来,始终未绝版,至今仍广为世界各国读者所传诵。一九六六年,英国著名批评家西亚尔·柯诺利将此书列入“现代文学运动巨著一百种”,说明它在英国文学史上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作者介绍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英国小说家、戏剧家。生于律师家庭。父母早逝,由伯父接回英国抚养。原来学医,后转而致力写作。他的作品常以冷静、客观乃至挑剔的态度审视人生,基调超然,带讽刺和怜悯意味,在国内外拥有大量读者。著名的有戏剧《圈子》,长篇小说《人性的枷锁》《月亮和六便士》,短篇小说集《叶的震颤》《卡苏里那树》《阿金》等。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