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6日,#人教版数学教材#登上热搜,引发热议。从网上传播的图片来看,这些教材里的插画人物眼神奇怪、毫无美感。对比其他版本的教材,存在明显差异。网友表示,教材面对的受众是小学生,会潜移默化影响孩子的审美,更需要审慎对待。
事件经过
2022年5月26日,#人教版数学教材#登上热搜,引发热议。从网上传播的图片来看,这些教材里的插画人物眼神奇怪、毫无美感。对比其他版本的教材,存在明显差异。网友表示,教材面对的受众是小学生,会潜移默化影响孩子的审美,更需要审慎对待。
图册参考
官方回应
人教社
5月26日
人民教育出版社在官网发布《关于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教材插图的说明》,内容如下:
近日,我们关注到网上有关小学数学教材封面和插图的意见,及时组织专家认真研究,对社会各界好的意见建议虚心采纳,已着手重新绘制有关册次数学教材封面和部分插图,改进画法画风,提高艺术水平,充分发挥教材封面和插图的育人作用。同时,我们将举一反三,全面评估所出版教材的封面、插图,进一步提高设计质量。
我们真诚接受社会各界监督,欢迎大家通过人教社官网的“中小学教材意见反馈平台”和意见反馈邮箱,对教材提出好的意见建议。您的意见建议将促进我们不断提升教材编研出版水平。
5月28日
人民教育出版社发布关于小学数学教材插图问题的整改说明,内容如下:
近期,我社小学数学教材插图在网上受到批评和质疑,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教材质量的担心。我们进行了认真反思,深感自责和内疚,在此表示深深的歉意。对于大家对我社中小学教材的关心表示真诚的感谢。我社已成立工作专班,全面负责小学数学教材插图整改工作:
一、启动相关工作,到9月1日前全面整改到位,确保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按时使用新教材。
二、按照有关规定和流程,在全国范围内重新遴选优秀设计团队,对小学数学全套教材所有插图进行绘制更换。
三、在重新绘制过程中,我们将专门听取社会各界尤其是一线师生及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四、深刻吸取教训,举一反三,完善机制,对我社其他教材进行深入排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教育部
责成整改
2022年5月,教育部针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插图问题,教育部责成人民教育出版社立即整改,重新组织专业力量绘制教材插图,并立即部署对全国中小学教材进行全面排查。通知全文如下:
近期,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插图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教育部高度重视,经研究决定:
一、责成人民教育出版社立即整改,重新组织专业力量绘制教材插图,确保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使用新教材。教育部将组织专家团队进行严格审核把关。
二、教育部立即部署对全国中小学教材进行全面排查,重点是教材内容、插图等,发现问题立即整改,确保教材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符合大众审美习惯。
三、畅通中小学教材问题快速反映通道,欢迎社会各界随时提出意见建议,教育部将认真研判、及时处理。
全面彻查
2022年5月30日,据教育部官网消息,针对近日社会反映的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插图问题,教育部已成立调查组进行全面彻查,对查出的问题将立行立改,对存在违纪违规问题的责任人将严肃追责问责,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调查处理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同时,教育部已部署开展全国大中小学教材全面排查工作,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对存在违纪违规问题的责任人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调查通报
2022年5月,人民教育出版社(简称人教社)第十一套小学数学教材插图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教育部党组高度重视,成立由党组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2位党组成员任副组长的调查处置工作组,通过约谈相关人员,调阅原始资料,听取数学、思政、美术等方面专家意见,征求一线数学和美术教师意见等方式,进行了认真调查核实。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经查,教材插图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不美观向上,与立德树人根本要求存在差距。整体画风不符合大众审美习惯,部分插图人物形象比较丑陋,精神风貌不佳,没有恰当体现出我国少年儿童阳光向上的形象。二是不严肃规范,个别插图甚至存在错误。插图数量过多,部分插图制作专业水准不高,个别插图存在科学性、规范性问题。三是不细致准确,部分插图容易引人误读。部分插图绘制粗糙,一些线条绘制和元素选择不当,图片比例不协调。同时也发现网上传播的一些问题插图并非人教社小学数学教材插图,有关部门已将其列入全面排查整改。
经查,人教社作为教材编制单位,落实中央有关决策部署不全面、不彻底,对教材插图的育人功能认识不到位,插图作者遴选制度不健全不规范,教材三审三校制度落实不严格,内部纠错制度不完善,对读者意见不重视,对插图存在的问题未认真排查、及时整改。教育部教材局在组织专家开展教材审查时,指导不足、监督不够,对教材问题排查整改工作督促不到位。
经查,没有发现人教社相关人员与插图作者吴勇、教材整体设计艺术总顾问吕敬人之间存在经济利益输送问题。
依据《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有关规定,对有关单位及27名失职失责人员进行严肃追责问责,具体如下:
责令人民教育出版社党委整改,并予以通报批评;给予人民教育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黄强党内严重警告、记大过处分;给予总编辑、时任党委书记郭戈党内严重警告、记大过处分,免职处理;给予分管负责人党内严重警告、记大过处分,免职处理;给予小学数学编辑室主要负责人党内严重警告、记过处分,免职处理;给予其他17人相应纪律处分和组织处理。责令教育部教材局整改,并予以通报批评;给予局长田慧生党内警告、记过处分;给予分管负责人等5名相关人员相应纪律处分和组织处理。
对插图作者、设计人员作出相应处理,不再聘请吴勇、封面设计吕旻、吕敬人及其工作室从事国家教材设计、插图绘制等相关工作。
衷心感谢社会各界对教材工作的关心、批评与监督。教育部将坚持和加强党对教材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健全完善并严格执行教材编制、审查、使用、维护、监管各环节相关制度,确保教材建设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切实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适应时代要求的精品教材。
教育部
2022年8月22日
重新绘图
按照教育部要求,人民教育出版社从5月下旬启动并于日前完成小学数学教材插图重绘工作,将全力确保2022年9月新学期课前到书。
为保障插图重绘水平,人教社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严格遴选插图绘制团队,在综合考量作品风格、创作实力等因素基础上,从入围的10个团队中选定3个。之后经过充分论证,最终确定中央美术学院专业团队绘制的版本。
为确保教材质量,在插图重绘过程中,人教社广泛征求美术专家、教育专家、一线教师等有关方面代表的意见建议,赴北京、浙江、江西、广东、云南等省市面向学生、教师、家长等群体开展问卷调查和意见征集。插图绘制完成后,在严格进行三审三校基础上,多次审读、反复打磨,前后经过7次修改,完成3次送审。教材已经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审核通过。
新绘制的小学数学教材插图在整体上力求体现出“中国风”“时代感”“精气神”和“数学味”的风格特点,展现新时代中国少年儿童阳光、向上、愉悦的精神面貌,坚持大众主流审美取向,遵循儿童认知与身心发展规律,清新雅正,简洁大方,图文相融。
全力做好中小学教材教辅排查整改工作
2022年8月22日,针对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教材插图问题,教育部高度重视,举一反三,部署对全国中小学教材教辅和进入校园课外读物的插图及内容进行了全面排查整改,确保体现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符合大众审美习惯。
排查整改工作启动后,教育部组织国家教材委专家委员会近350位专家,对中小学在用的359套2487册国家课程教材等进行全面审读。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建排查整改工作专班,组织专门力量对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评议推荐教辅进行全面审读,对进入中小学校园的课外读物进行全面排查。同时,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对学校使用的教材教辅、出版单位对出版的所有教材教辅和课外读物进行全面自查。在全面自查基础上,教育部和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还进行了重点抽查。对于发现的问题,已及时指导、督促编写出版单位认真完成修改。教材教辅已陆续进入印制发行环节。7月下旬以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对排查整改工作开展了专项督查,范围覆盖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面督促检查各项排查整改任务落实情况及成效。
此外,针对社会通过专门邮箱反映的教材问题,教育部建立24小时处置机制,由专人分时段及时查收邮件,逐一对邮件进行分类登记,实行台账管理。截至8月21日,共收到反映教材问题的邮件1780封,组织专门力量对邮件进行分析研判,分类反馈有关出版单位和责任部门研究处理。提升教材质量是一个千锤百炼、精益求精的过程。下一步,教育部将进一步拓宽渠道,广泛听取一线教师、学生和家长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健全日常修订机制,不断改进完善教材。
社会评价
“封面在正确传达图片信息的同时也要传达美感,它影响着人们对一本书的第一印象,也是一本书审美水平的体现。虽说审美具有主观性,但是在培养孩子审美的阶段,应该做好基础性引导。作为教材更应该尤其注意,应根据当下时代特色和审美,绘制符合时代风貌的人物插图。”(业内一位出版社资深策划编辑评)。
“对于教材中插图的使用,每个人都有权利发表自己的意见。如果大多数人都觉得这个插图的使用不当,可以在下次修订的时候进行调整、完善。审美是较为个人的事,每个人的审美角度和创作风格也可能不同,应该用理性态度对待。如果家长觉得插图本身有什么问题,可以反映后进行科学论证,切不能单纯在网络上进行情绪发泄。同时,出版社也应该在编写教材时广泛征集学生、家长、教师以及专家学者等各方的意见,提高教材的编写质量。”(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
熊丙奇评)
“2019年教育部成立教材局,承担拟订全国教材建设规划、研制课程设置方案和课程标准、制定完善教材建设基本制度规范等职责,未来教材监管工作必将越来越规范严格,教材使用问题处理必将更及时更高效。”(中国教科院研究员、综合研究部副主任
张家勇评)
“5月28日晚,人民教育出版社就插图事件道歉并发布整改说明,教育部要求全面排查全国中小学教材。然而,一句道歉、一个整改承诺就够了吗?单从法律角度来讲,我国出版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以未成年人为对象的出版物不得含有诱发未成年人模仿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和违法犯罪的行为的内容,不得含有恐怖、残酷等妨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出版、进口含有禁止内容的出版物,触犯刑律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如果只是大张旗鼓地道歉整改,而没有深挖根源、没有人因此担责,以后“毒教材”“毒绘本”事件恐怕还会发生!警惕不良价值导向披上看似“美好”的伪装向孩子下“读手”,问题教材整改不能止于道歉!严查各环节失守责任人,严肃追责问责,才能发挥更大警示作用!”(
法治日报评)
“问题教材整改不能止于道歉!严查各环节失守责任人,严肃追责问责。”(柳州政法评)
对相关教材重新绘制插图、立即投入使用;开展全国中小学教材全面排查;畅通教材的意见反馈渠道;对人教社21人、教育部教材局6人进行问责,其中多人被免职……严肃追责问责,充分说明:教材问题无小事,教材建设,体现国家意志,是国家事权。
教材,是大中小学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托,也是帮助青少年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关键载体。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的“拔节孕穗期”,立德树人是教材建设必须肩负的使命。无论文字内容、版式设计、插图绘制哪一个方面,也无论编、审、校哪一个环节,都必须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精益求精、认真严谨的态度和作风,健全科学周到、严密细致的机制和标准,切实扛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任。
此次教材插图问题敲响了警钟,客观上也成为进一步加强教材建设的契机。以此为鉴、查漏补缺、从严把关,才能打造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经得起群众检视的经典教材。(新华社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