仆散忠义

金朝将领

仆散忠义(1115年—1166年),女真名乌者。上京路(治今黑龙江阿城南)人。女真族。金朝名将。

人物生平
出身显赫
仆散忠义本名仆散乌者,是金朝上京(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拔卢古河(今黑龙江阿城白城子)人。他的父亲是仆散背鲁,是金朝开国时的世袭谋克,担任婆速路统军使,直至退休。
仆散家与金朝皇室通婚,仆散忠义的姑姑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宣献皇后,仆散忠义的妹妹是金世宗的元妃
初露锋芒
仆散忠义身材魁伟,长髯飘飘,喜爱谈论兵事,有雄才大略。天会八年(1130年),宋金川陕争夺战爆发,十六岁的仆散忠义率领本谋克的士兵随大军出征,跟随完颜宗辅平定陕西,行军时他射中南宋大将,南宋军队于是败溃,仆散忠义因此一战成名。帅府记录了他的功劳,按制度签署公文任命他为谋克。
天眷三年(1140年),完颜宗弼(兀术)再次进攻河南,上表举荐仆散忠义为猛安。攻打冀州时仆散忠义首先登城,攻打大名府时他率本部士兵奋力作战,打败十多万宋军,完颜宗弼赏给他奴婢、马牛、金银、彩缎。
天眷四年(1141年)仆散忠义跟随完颜宗弼渡过淮河攻打寿、庐等州,又立下战功,完颜宗弼再赏给他马五匹、一百五十头牛、五百只羊,并任命他为领亲军万户,一跃升为宁远大将军,继承他父亲的世袭谋克之职。
治理地方
皇统四年(1144年),仆散忠义任博州(今山东省聊城市)防御使,他工作之暇学习女真文字及古代算术,一个月后,全部精通。他在郡中任职期间不打猎,不游玩,整天做好本职工作,郡中被治理得很安定。忽然在一个阴晦的夜晚,囚犯们打算越狱,仓促中,将校们都惊慌失措,仆散忠义很从容,只是派守更的官吏打鼓吹号,囚犯以为天将亮,不敢向外跑,自己回到狱中。等到考核他的时候,郡中人到官府请他留下,皇帝批准了。
皇统八年(1148年),仆散忠义改任同知真定尹、兼河北西路兵马都总管,升为西北路招讨使,后进京入朝担任兵部尚书。
皇统九年(1149年),完颜亮弑君称帝,改元天德。仆散忽土曾经参与完颜亮篡夺皇位,由此他仰仗完颜亮而傲视同事,仆散忠义因在一个酒宴上当众侮辱了他,引得完颜亮不高兴,把仆散忠义赶出朝廷做震武军(故治在今山西代县)节度使。盘踞在火山的盗贼李铁枪乘着夏天前来进攻城池,仆散忠义穿着单衣只带一个随从骑马迎头攻击,射死了几个人,盗贼于是退却。
后来仆散忠义改任临洮尹,兼熙秦路(治今甘肃临洮县)兵马都总管。完颜亮把仆散忠义召到京城对他说“:洮河同吐蕃、木波接壤,他们时时剽劫残害良民,州县不能安定。你是一员老将,所以命令你前去。”仆散忠义被赏赐条服、玉具、佩刀。等到再次考核他,他被迁任平阳尹,再迁任济南尹。
平定契丹
正隆六年(1161年),完颜亮亲率大军南征南宋,仆散忠义以济南尹之职兼任汉南路行营副统制,率军攻打南宋,一举攻克通化军(即光化军,治今湖北老河口市西北)。完颜亮南征时,金朝东京(辽阳)留守完颜雍称帝,改元大定,即金世宗。不久,征宋军队哗变,完颜亮在扬州被部下所杀,攻宋金兵停战撤军,仆散忠义回到京城朝拜新帝,被任命为尚书右丞
完颜亮伐宋时强征契丹丁壮从军。激起契丹人反金,自从海陵王被杀,金军北撤,契丹人更嚣张,正隆六年(1161年)十二月一日,契丹人首领移剌窝斡称帝,大定二年(1162年)正月,金世宗命右副元帅完颜谋衍统军向北出发镇压契丹人,但完颜谋衍师久无功。
仆散忠义对金世宗说:“移剌窝斡不过是契丹小贼寇,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消灭他,这不用皇帝担忧。我听说君主担忧是做臣的耻辱,我愿意出死力消灭契丹军。”金世宗很高兴,立即召回完颜谋衍,勒令完颜斜哥改除恶习。任命仆散忠义为平章政事,兼右副元帅,封为荣国公,赏赐给他御府貂皮衣,镔铁吐鹘弓箭大刀、具装对马及安山铁甲、金牌。
仆散忠义到达军中后,契丹军攻陷了灵山县同昌县惠和县(今辽宁省建平县北部)等地,然后向西而去。仆散忠义追击契丹军,在花道(今内蒙古赤峰东南)追上了契丹军,金将完颜宗亨作为左翼,完颜宗叙作为右翼,与契丹军隔河对阵。契丹军渡过河,先进攻仆散忠义的左翼部队,左翼被打败,右翼前去救援,契丹军撤走。移剌窝斡于是让精锐部队跟着自己,让老弱之兵保护他的母亲、妻子、辎重从其他的道路向西去,然后按约定时间在山后会合。仆散忠义在袅岭(今内蒙古喀喇沁旗西南)以西的陷泉又追上了契丹军。金兵与契丹军相遇,这时黄昏大雾四起,半步之外就看不见东西,仆散忠义祈祷说:“狂寇肆暴,残杀无辜,上天如不帮助邪恶,就应当把雾驱开。”祭奠完毕,大雾果然散去。等到双方作战,仆散忠义在左边占据南冈,摆出偃月阵,右边绵延向北,打败了契丹军,俘虏移剌窝斡的弟弟,活捉三十万军队,获得牲畜十多万,车帐金珍不计其数,仆散忠义把它们全部分给各军。少数漏网契丹军逃向奚地,仆散忠义派大将追击,到七渡河(今北京市怀柔区境内怀河),又打败了契丹军。金军过了浑岭,又进军攻袭契丹军,契丹军望风而溃,逃到奚地境内,一路之上契丹军纷纷投降。金世宗下诏给仆散忠义说:“你的才能平常就很显著,能大破契丹军,朕很高兴。现在派人前去慰劳你,就像朕去一样。赏赐你御衣、及骨睹犀具佩刀、通犀带等。把俘获的东西,均匀分给士兵。”
移剌窝斡被打败后,逃到了奚境。金将高忠建在栲栳山打败奚人,移剌道也攻下抹白各奚族部落的家园,抹白各奚于是投降金兵,移剌窝斡的力量越来越弱。纥石烈志宁俘获契丹军将领稍合住,又把他放回去,约定用计策逮捕移剌窝斡来赎罪,并答应给他官和奖赏。大定二年(1162年)九月七日,稍合住伙同其他人一起,捉拿移剌窝斡到完颜思敬军中投降。契丹起义平定了。仆散忠义到京城朝拜皇帝,被授予尚书右丞相,改封沂国公,世宗用玉带赏赐他。
南伐南宋
移剌窝斡被打败后,他的部下括里、移剌扎八率残部逃到南宋,宋人用他们的计谋,在宋金边境发动进攻,攻下了泗、寿、唐、海州等地。此时宋高宗已经传位给宋孝宗,宋孝宗虽然曾经派使者来往金朝,却想用对待敌国的礼节对待金朝。
大定二年(1162年),金世宗派纥石烈志宁巡视边疆,下诏仆散忠义以丞相的身份管理部队的事,住南京(今河南开封)节制各军。仆散忠义准备前往军中就职,到朝中向金世宗辞行,金世宗告谕他说:“他们如果归还了侵略我们的边疆,贡礼像过去一样,就可以罢兵。”仆散忠义到达南京后,检阅军队,把军队分开防守各个要塞,告诫诸将严加防备。同时他派左副元帅纥石烈志宁通牒南宋枢密使张浚,上面大略是:“偿还侵占本国的土地,各自遵守本来划定的疆界,大小事都依照皇统以来的老盟约进行,帅府应解除戒备。如果一定想对抗,就请兵戎相见。”南宋宣抚使张浚回复文书给纥石烈志宁说:“疆土或在我国或在你国,以及兵家胜负,是没有常规的,说不出道理。谨派官吏,前往您军中议论此事。”这时,金军已收复了泗、寿、邓州,仆散忠义请求毁掉这些城池,把里面的百姓迁往宿、亳、蔡等州。金世宗说:“泗、寿、邓三州本来就是我们的土地,得到就可以了。”仆散忠义让将士选择水草好的地方休整,等到了明年去攻打淮南。起初,金世宗诏令诸将由泗、寿、唐、邓三道进军出发,宋军听说后,即把方城、叶县一带的田野烧得干干净净,使金军无法割草喂马。仆散忠义命令唐、邓道的军在许、汝两地之间割草喂马。
大定三年(1163年),仆散忠义进朝上奏,于是金世宗任他为丞相兼都元帅。不久,又回到军中。仆散忠义与宋军相持很久,考虑到夏天多雨,弓箭的效力减退,宋军有可能会乘机来攻袭,于是预先挑选了一万张弓及箭放在另外的军库中。等到仆散忠义从汴京前往宫廷议事,临时驻扎在浚州(今河南省浚县)时,宋将李世辅果然突然攻取灵璧(今安徽灵璧)、虹县(今安徽固镇仁和集),于是夺取了宿州(今安徽宿州)。仆散忠义派人回到汴京,把贮藏的强弓及箭拨给纥石烈志宁军,和宋军作战,于是大获全胜,收复了宿州。
仆散忠义回到汴京,写信责备南宋。南宋同知枢密院事洪遵、计议官卢仲贤,派两个使者前去送给纥石烈志宁信及手状文书,愿意归还海、泗、唐、邓州的土地,金宋两国结盟为叔侄国。最初得到消息说南宋使者十一月才能入境,这时南宋又派人来说,礼物还未备齐,等到十二月才能动身前来。仆散忠义把这些事快马报奏金世宗,请求决定文书的格式,并且说南宋的文书如果符合格式要求,就让他入境,否则,就把他们的使者遣回去,再禀告他们的君主,如果像这样反复往返,需要七八十天,恐怕耽误了军队的进攻。金世宗下诏对他说:“如果南宋归还我们的边疆土地,像过去一样进贡,可以免去他奉表称臣,许他世代为侄国。”于是仆散忠义写信给南宋,前后共七次,南宋借故不从。仆散忠义调动大部队到淮河边向南宋施压,派纥石烈志宁率领部分军队渡过淮河,攻下了盱眙、濠、庐、和、滁等州,南宋十分恐惧。而金世宗考虑天下人讨厌战争,要让老百姓休养生息,于是诏令仆散忠义忖度适时进军。
大定四年(1164年)正月,仆散忠义派右监军完颜宗叙进朝上奏说,现在快到暑天了,请求等到秋天凉爽时再进军。金世宗批准了他的奏请。南宋使者胡窻拿着右仆射汤思退的书信到金军大营,上写南宋愿意称侄国,却不肯加“世”字。仆散忠义把胡窻扣留在军中,他给南宋回信,并向金世宗告知这件事。金世宗下诏说:“使者没有罪,送胡窻回国。边界的事要从容解决。”八月,金世宗又下诏给仆散忠义说:“前时请求等到秋凉时进军,现在已经是八月了,又要等到何时?”此前,仆散忠义请求增加金、银牌,金世宗说:“太师梁王身兼数职,也没有增加金银牌。”至此给都元帅增加一枚金牌、二十枚银牌,左右副元帅各一枚金牌、十枚银牌,左右监军各一枚金牌、六枚银牌,左右都监各一枚金牌、四枚银牌,三路都统府各二枚银牌。于是还决定了南边边界的官员、老百姓归附的奖赏。
不久,徒单克宁在十八里庄打败宋将魏胜,攻取了楚州,金世宗诏令金军进军,在这种情况下南宋枢密院周葵、同知枢密事王之望写信同意盟约,至此宋金议和才决定下来。南宋派遣礼部尚书魏杞、崇信军承宜使康湑充通国信使,拿着南宋君主的国书及其副本,内容是:南宋世代做金朝的侄国,每年进贡二十万两银、二十万匹绢,国书上仍写着再拜,却不称“大”字。
大定五年(1165年)正月,魏杞、康湑到金朝拜见,文书上写:“侄南宋皇帝谨再拜致文书给叔叔大金圣明仁孝皇帝阁下。”魏杞回南宋,金朝写给南宋的文书不用“叔大金皇帝”的名字,也不写“谨再拜”,只写“致文书给侄子南宋皇帝”,不用宋的尊号,不用阁下,这就是隆兴和议。宋金和好已经定下,金朝撤兵,诏谕天下。
战争结束之后,仆散忠义回到京城朝拜,金世宗慰劳他说:“南宋请求和解,军队休整百姓生息,都是你的功劳。”于是授予他为左丞相,兼都元帅。
死后哀荣
大定六年(1166年)正月,仆散忠义患病,金世宗派太医前去诊断,赐给他御用药物,不时派人前去问候。二月,仆散忠义去世,终年五十二岁。金世宗亲自前去吊唁,哭的很悲痛,并停朝奠祭他,送给他家一千五百两白银、五十端彩绸、五百匹绢帮助办丧事。金世宗要去巡视西京(今山西大同),行前又亲自前去奠祭。金世宗命令参知政事唐括安礼护卫丧事,凡葬祭都从优办理,官府拿钱。大宗正丞竟为充敕祭使,中都转运副使王震为充敕葬使,百官送葬,准备一品的仪节和物器,设立大将旗帜战鼓,送到墓地。谥号武庄。
大定十一年(1171年),金世宗下诏说:“已故左丞相仆散忠义的同族人,及昭德皇后的亲族,有可用的人才,左副点检乌古论元忠去考察报告上来。”
大定二十一年(1181年),金世宗帝思念仆散忠义的功劳,命令为他雕刻一块墓碑。泰和元年(1201年),仆散忠义的画像被陈列在衍庆宫,配享世宗庙廷。
主要影响
镇压起义
契丹人移剌窝斡称帝后,仆散忠义以平章政事兼右副元帅身份率兵镇压契丹人,先在花道打败契丹军,又在袅岭以西的陷泉消灭了契丹军的主力,接着又追击逃往奚族境内的移剌窝斡,迫使窝斡北走沙陀,最终被金兵生俘。
南下攻宋
金世宗镇压了契丹人反抗后,又调派仆散忠义统领重兵侵宋,仆散忠义驻扎南京,指挥军事。金兵在宿州大败宋军,宋将李世辅败退到符离,宋军损失惨重。南宋派使臣求和。和议未定,仆散忠义、纥石烈志宁再次发兵侵宋,压迫南宋就范。金军渡过淮水,攻占盱眙及濠、庐、和、滁等州。南宋派使臣魏杞求和。大定五年(1165年)正月,议定南宋割让海、泗、唐、邓等州及商、秦两州地给金朝。宋对金称侄皇帝,不再称臣。每年向金贡献银、二十万两、匹。此次和议后,金、宋约三十年间,不再有大的战事。
历史评价
轶事典故
大定初年,金世宗宰臣说:“凡是已经上奏的事,朕再看一次,你们不要担心害怕。朕对于大臣,岂有不相信的?但是军国之事,不敢轻易处理,恐怕有的处理有错误。”仆散忠义回答说:“我们岂敢暗地里怀疑陛下,只是智力不如您罢了。陛下日理万机,是天下的福气。”
亲属成员
祖上
高祖父:仆散斡鲁补
曾祖父:仆散班睹
祖父:仆散胡阑,世袭谋克。
父亲
父亲:仆散背鲁,世袭谋克,在婆速路统军使职务上致仕。
子孙
儿子:仆散揆,仆散忠义子,授驸马都尉。历任参知政事、尚书右丞、平章政事等职。泰和六年(1206年),南宋平章军国事韩侂胄攻金,仆散揆任左副元帅率军反击,大破宋军,迫宋遣使议和。泰和七年(1207年)卒,谥武肃。
孙子:仆散安贞,仆散揆子。曾击败山东红袄军,俘杀义军领袖刘二祖,后率军伐宋先败后胜,回朝被诬谋反,兴定五年(1221年)为金宣宗所杀。
史料记载
《金史·卷八十七·列传第二十五》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