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回瑶族乡,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昭平县,地处昭平县西北部,东南连文竹镇,西接蒙山县,北与荔浦县、平乐县相毗邻,是全县唯一的少数民族乡镇。辖区总面积185.17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仙回瑶族乡户籍人口15287人。
历史沿革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设有仙回乡,属昭平县。
1958年,先后属上游公社、城厢公社。次年,属文竹公社。
1984年7月,文竹公社撤销分设仙回乡。
1995年9月,仙回乡改设仙回瑶族乡。
行政区划
1989年,仙回乡设6个村公所、19个村委会。
2011年末,仙回瑶族乡辖茶山、大中、新中、古盘、鹿鸣、茅坪6个村民委员会;下设122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仙回瑶族乡下辖6个行政村,乡人民政府驻新中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仙回瑶族乡地处昭平县西北部,东南连
文竹镇,西接
蒙山县,北与
荔浦县、
平乐县相毗邻,是全县唯一的少数民族乡镇。辖区总面积185.1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仙回瑶族乡四面群山环抱,是一个自然大盆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550米。海拔最高点位于茅坪村与荔浦县交界的茅坪村大亮冲脑,海拔1104米;最低点位于仙回乡与文竹镇交界的清塘冲口,海拔837米。
气候
仙回瑶族乡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阳光充足,气候温和,常年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9.8℃,多年平均气温19.9℃。1月平均气温10℃,极端最低气温-2.6勾(1963年1月15日);7月平均气温27.8℃,极端最高气温39.7℃(2003年7月23日)。年平均日照时数1439.3小时,年总辐射量97751.6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雨量2011.9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数为182天,多达253天(1973年),最少为165天(1971年)。极端年最大雨量2922.1毫米(1973年),极端年最少雨量1304.8毫米(1984年)。降雨集中在每年4月至9月,5月最多。
水文
仙回瑶族乡境内河流顺地形走势向东南汇流。主要河流有西岸河、六这河。西岸河发源于蒙山县长坪瑶族乡境内,支流有太平冲、万前河、板重河;六这河发源于荔浦县的猪头山,支流有甲对河、大亮河、小亮河、白沙河。这两大河流汇流于石梯河,最终汇流于桂江水系。
自然灾害
仙回瑶族乡主要自然灾害有洪涝、冰冻等。自文竹公社分乡以来,遭遇过2次比较大的自然灾害。1998年,发生了百年一遇的洪水灾害,日降雨量超过了300毫米,水位猛涨,农田和房屋,公路、电力等基础设施损毁严重;2002年,发生了百年一遇的冰冻灾害,林木受害率达40%。
自然资源
仙回瑶族乡境内矿产资源有铜、铁等。2011年,仙回瑶族乡境内有耕地面积9811.5亩,人均0.65亩;林地面积25. 64万亩。截至2011年末,累计造林25.84万亩,防护林74920.5亩,经济林4950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种植香樟、黄花梨等珍贵树种1万株,森林覆盖率84.22%,活立木蓄积量51.46万立方米。
人口
2011年末,辖区总人口14449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2917人,城镇化率89.4%。另有流动人口1532人。总人口中,男性7816人,占54.1%;女性6633人,占45.9%;14岁以下2303人,占15.94%;15—64岁10661人,占73.78%;65岁以上1485人,占10.28%。总人口中,瑶族达6051人,占41.8%。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78.06人。
截至2018年末,仙回瑶族乡户籍人口15215人。
截至2019年末,仙回瑶族乡户籍人口15287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仙回瑶族乡财政收入93.92万元,比上年增长26.92%,其中地税收入41.36万元,国税收入52.56万元。人均财政收入62.46元,比上年增长26.98%。
截至2019年末,仙回瑶族乡有工业企业5个,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8个。
农业
2011年,仙回瑶族乡生产粮食5209吨,人均355.1千克,其中水稻4558吨,玉米产量为209吨,豆类产量50吨,薯类产量392吨。主要经济作物有茶叶、油茶等。2011年,油茶作物种植面积2014亩,产量35.25吨,茶叶种植面积3750亩,产量232吨,收入1299.2万元,茶业收入人均增收300多元。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牛、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6528头,生猪存栏4214头,主要有瘦肉型猪、龙宝猪、陆川猪等;羊饲养量856只,羊存栏437只;牛存栏450头;家禽存栏12166羽;竹鼠养殖3000只。
工业
2011年,仙回瑶族乡工业总产值696万元。实现工业增加值306万元,比上年增长17.2%。全乡拥有木材加工企业6家,茶叶加工企业7家,罗汉果加工企业1家,职工614人。
商业
2011年末,仙回瑶族乡有商业网点72个。2011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1.I亿元,比上年增长7.5%;城乡集贸市场1个,年成交额8000万元。
金融业
2011年末,仙回瑶族乡境内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5670万元,比上年增长32.79%;各项贷款余额2662万元,比上年增长20.34%。
交通运输
仙回瑶族乡有6个行政村道水泥路且面宽达4.5米以上,共36千米。
社会事业
文体事业
2011年末,仙回瑶族乡有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6个;农家书屋6个,图书室9个,藏书6万余册。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人员达41人,农民文艺队6支。
2011年末,仙回瑶族乡有学校体育场6个,看台座椅设600张。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21%。
1986年6月建成仙回广播站,2002年改称仙回瑶族乡文化广播电视站,2011年末,“村村通”直播卫星接收电视用户3600户,入户率78.4%。
教育事业
2011年末,仙回瑶族乡有幼儿园3所(民办),在园幼儿270人,专任教师12人;小学5所,在校生660人,在职教师67人,专任教师50人,具有中级职称51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96人,在职教师37人,专任教师36人,具有中级职称21人,中学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581万元,比上年增长12%,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比例为64.88%,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
医疗卫生
2011年末,仙回瑶族乡有乡卫生院1个,床位20张,固定资产99万元。专业卫生人员25人、执业医师4人、助理医师2人、注册护士3人,村卫生室6个,配备执业医师1名。2011年,医疗机构完成诊疗人数24832人次,其中住院补偿294人次,补偿金额42万元;门诊补偿16227人次,补偿金额33万元;大病补偿9人次,补偿金额21万元。全乡13986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6.5%。
社会保障
2011年,仙回瑶族乡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78户,人数194人,支出328912元,比上年增长16.6%,月人均165元,比上年增长10%;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65人次,共支出4950元,比上年增长47%。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621户,人数1279人,支出103.28万元,比上年增长58.1%,月人均62元,比上年增长24%;农村五保分散供养134人,支出12.328万元,比上年增长1.1%;农村医疗救助支出78380元,比上年增长76.5%。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34人,支出198881元,比上年增长19.4%。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5697人,参保率为96.49%。社会福利费24.14万元。敬老院1家,床位40张,五保村6个,入住13人。全年接受社会捐款50540元(其中救灾38900元,救济11640元)。
基础设施
2011年末,仙回瑶族乡有邮政所1处、电信代办所1处、服务网点12个。全年邮政业务总收入5万元,报纸、期刊累计期发行0.71万份(册)。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200门,固定电话用户810户;移动电话用户3075户,互联网用户156户。
2011年末,仙回瑶族乡有装机容量为800千伏的石梯电站和装机容量为3900千伏新村电站各1座。全乡农户共建60立方米以上规模沼气池1713座。安装太阳能热水器104台。
历史文化
仙回瑶族乡相传此地为桃源仙境,古时常有神仙到此游玩,又为瑶族要地,故而得名。
流传300多年历史的瑶族百年民间舞蹈——“调马”已被列入自治区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多次参加贺州市
盘王节、昭平县五月十三等重大文化艺术节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