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操是所有体操项目的总称,主要包括竞技体操、艺术体操 、蹦床等奥运项目,以及竞技健美操、技巧运动等非奥运会项目。
发展历史
古代
体操(Gymnastics)词来源于古希腊,古意为“裸体”,这也与古希腊人崇尚裸体运动有关。在公元前5世纪,希腊人把锻炼身体的一切活动统统称为“体操”。到了公元前3世纪,希腊人斐劳斯特拉托斯在其《体操术》一书中正式提出“体操法”。希腊的古典体操是一种服务于城邦战争的军事训练活动,包括运动竞技和游戏活动。随着城邦的兴盛,这种原本用于军事训练的体育活动也开始进入城邦公民的日常生活。据史料记载,雅典公民尚未成年便可进入以身体训练为主要内容的体操学校接受教育、训练。
在中国,体操运动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西周时期我国就已经有了团体体操表演。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姬发即位,建立西周。为了庆贺讨伐纣的胜利,展示西周的国威,周武王命令军队在都城丰镐表演了气势恢宏的大型团体操《大武舞》。到了汉代,体操运动运用于健身治病,形成了我国最早的医疗保健体操——导引术。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西汉帛画《导引图》就绘制了直立、两足开立、弓步、蹲跪、俯撑、伸展等等导引术动作,其中有些动作与现代体操类似。因此,这幅《导引图》也被认为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体操动作图谱。东汉末年,华佗在前人导引术的基础上,摹仿五种禽兽的动作创编了五禽戏,编成一整套使全身肌肉、韧带和关节都能得到伸展的徒手体操。
唐代《弓殷图》漆绘着“踏肩戏”即叠罗汉,而且是五人高,这比现代竞技团体四人罗汉还要多一个人。
元朝的杂剧《疏谈行院》描绘了当时一个上座不好的杂剧团,剧中有一句唱词:“没有一个生斜格打二百个斤斗”。从不能打200个斤斗就落得“差评”的记载来看,元朝时我国的杂技水平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
清朝时期,叠罗汉出现新的技巧——“肚竿接人”:“底座人”下腰,肚子上撑一根竿子,竿子顶上站立“中间人”,最上面的人则利用弹板做两周后空翻,最后站在“中间人”的手上。这种高难度后空翻两周比现代竞技体操比赛场上出现的技巧后空翻两周技术还要早两三百年。
现代
现代体操起源于欧洲。在18世纪中叶,欧洲一些国家出于军事需要,将体操与军事训练结合起来。在德国,有些人研究了希腊体操后认为器械练习是发展力量、增强意志品质的最好办法。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近代体育之父古茨穆茨建立了古氏体操体系。19世纪初,德国的杨氏创立了杨氏体操。随后瑞典的林在德国体操的基础上,将教育、医学、军事和审美等理念结合起来,并结合女性特点,开创了韵律体操和健美体操的先河。
德国、瑞典和丹麦形成的不同体操体系也形成了近代体操运动的三大流派,并在19世纪50年代引发了孰优孰劣的激烈讨论。但是在后来的发展中,三者的边界日益模糊,并逐渐融合,为现代体操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到了19世纪末期,体操运动开始有了国际性的组织。1881年国际体操联合会成立。1896年体操被列入第一届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世界体操锦标赛也于1903年开始举行。
中国的现代体操运动起始于洋务运动时期,起初在教会学校和军队中传播。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曾掀起一股“体操热”,体操被运用到学校教育、军事训练、大型表演和庆典活动中。1949年后,中国体操逐步发展,并于20世纪八十年代实现腾飞。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李宁一日三金,为中国体操队夺得奥运首金。从1894年洛杉矶奥运会到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体操队共获得27枚奥运金牌。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体操队勇夺九金,成为目前历史上为中国奥运代表获得单届最多金牌的队伍。
类型
“体操”是对所有体操项目的总称。体操可分为
竞技体操、艺术体操和
基本体操三大类。
运动中既有
动力性动作,又有静力性动作。基本体操是指动作和技术都比较简单的一类体操,其主要目的、任务是
强身健体和培养良好的身体姿态,它所面对的主要对象是广大的
人民群众,最常见的有
广播体操和为防治各种
职业病的健身体操。而竞技性体操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是指在赛场上以争取胜利、获得优异成绩、争夺奖牌为主要目的的一类体操。这类体操动作难度大、技术复杂,有一定的
惊险性。
中国古代体操有两类:一类是强健筋骨预防疾病的体操,其中,最有
代表性的是古代药学名著《内经》中的“导引养身术”。出土的
导引图,距今已有2100多年之久,不仅年代早,而且内容非常丰富:有肢体运动、
呼吸运动、
器械运动等。另一类存在于古代乐舞、杂技、戏剧和流传于民间的
技巧运动中。
场地器材
男子
男子竞技体操项目包括有
自由体操、鞍马、
吊环、
跳马、双杠和单杠共六个项目。
鞍马
高1.05米,环高12厘米。鞍马是在马的所有部位,用不同的支撑方式完成不同的全旋和摆越动作是鞍马项目上一套动作的基本特性。做全旋时,以并腿全旋为主。允许有通过手倒立加转体或不加转体的动作,不同的结构组的动作必须在充分的摆动中完成,不能停顿,该项目中不允许有力量动作。
吊环
环高2.55米。 一套吊环动作应由比例大致相等的摆动和力量静止动作组成,这些动作和连接是通过悬垂,经过或成支撑,经过或成手倒立来完成,以直臂完成动作为主。由摆动到静止力量或由静止力量到摆动的过渡是当代体操的显著特点,做静止动作时,要求环静止,不能有大的摆动。吊环要求有一定难度的向前摆动完成的手倒立和向后摆动完成的手倒立,还要求有一个有难度要求的力量静止动作。
双杠
高1.75米。双杠是由众多结构组中选出的摆动和飞行动作组成,通过各种支撑和悬垂动 作来过渡完成。在双杠项目上做上法时,要求必须从并腿站立姿势开始,不得有预先动作,一套动作中最多允许有三个停顿动作或静止动作,其他大于或等于1秒的停顿将不被允许。
单杠
高2.55米。单杠整套动作都是由
摆动动作组成,以各种
握法不间断地完成动作,它包括大回环、近杠动作、围绕身体纵轴的转体及飞行动作。允许有两次过杠下垂面的单臂摆动动作。单杠要求有一定难度的腾空动作等特殊要求。
女子
女子竞技体操项目包括有
跳马、
高低杠、平衡木和
自由体操共四个项目。
跳马
马身长160~163厘米,马身宽35~36厘米。马高依据不同
年龄组而有所区别,成年组为125厘米,少儿组为100厘米。马腿是铁质的,可升降。放在跳马前方帮助起跳的器材叫弓形
助跳板,它也是跳马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器材,板高20~30厘米,是用胶合板制成的,有一定的弹性。所有跳马动作必须用双手撑马,助跑的长度根据个人安排。跳马动作可以根据在空中的不同腾空类型分为几个组别,在跳马之前教练员所举的号码代表了不同的动作。
高低杠
女子体操的特有项目,它由一高一低两付杠组成,杠间距离可以调整。低杠高130~160厘米,高杠高190~240厘米。横杠是椭圆形的,长径5厘米、
短径4厘米,是由
玻璃钢加木质
杠面制成的,具有良好的弹性和
坚固性。规则中对成套动作的不同难度的组合要求、低杠和高杠之间的转换次数以及腾空动作的难度、转体的难度均有具体的要求。
平衡木
长5米、宽0.1米、木高依需要可升可降,正式比赛高度为1.2米。平衡木有完成时间的限制,对于成套的动作难度和
空中技巧串均有严格规定。
自由体操
是男女共有的一个项目,面积为12×12平方米,地毯下面设有许多海绵块,所以自由体操场地不同于一般地板,具有良好的弹性和缓冲性能,便于运动员在上面完成各种高难的体操跳步和技巧空翻动作。自由体操是在无伴唱的音乐下完成的空翻和技巧动作,自由体操有严格的场地和时间的限制,要求运动员在70~90秒之内完成动作。对于运动员技巧串的难度和他们之间的连接也有严格限制。
比赛规则
基本规则
预赛中, 运动员同时争夺团体和
个人项目的资格。团队得分是各个项目得分的总和。现今这个周期(至2011年)团体实行654赛制,即每队6人,每项上场5人,最高4个成绩计入总分。团体总分前8名进入团体决赛;男子6项/女子4项总分前24名进入个人全能决赛;各单项得分前8名进入各单项决赛。每个国家最多派两名选手参加各个人项目决赛,若有国家超过3名选手进入某项决赛,则取前2名,第9名(全能25)进入决赛,依此类推。若有选手参加跳马预赛,则以第一跳成绩计入团体和全能成绩。
团队决赛,得实行633赛制,每项上场3人,3人分数都计入总分。
单项决赛一般分2天比,男子自由操、
鞍马、
吊环、女子
跳马、
高低杠第一天比,男子跳马、
双杠、
单杠、女子平衡木、自由操在第二天比。
准备工作
比赛没有正式开始前,运动员们在各个项目上做赛前练习,时间是每个人30秒(双杠和高低杠
准备活动时间为每人50秒)。每个队有五个人,共2分30秒。比赛开始后,项目裁判长高举绿旗或打开
绿灯,这是给准备比赛的运动员一个信号。如果信号发出后30秒钟,运动员还未上器械,就算弃权,判为0分。
上器械前
运动员上器械前,要面向裁判长举起右手示意,这既是对裁判的尊重,也是提醒裁判员注意:我要开始做动作了。当运动员完成一套动作之后,也要向裁判长立正、示意,表示动作完毕。而后,D组裁判组根据运动员完成的难度来确定一个
难度分向全场显示。E组裁判员则要求在30秒之内对这套动作的技术、姿态等方面进行扣分,并填写在
记分单上,由电子计分系统或
跑分员送至裁判长处。最后由裁判长根据D、E组裁判员的打分情况,示意出该套动作的最后得分。如果一个队五名运动员都比赛完毕,那么在器械上就要挂上一面红旗或打开红灯,这标志着比项目比赛已经完毕。若所有的项目都挂出红旗或打开红灯,广播员就会通知运动员轮换项目。如此循环,直至六个项目比赛全部结束。
服装要求
国际体操评分规则明确规定,在所有的团体比赛中,运动员要穿统一的服装,在
鞍马、
吊环、双杠、单杠四个项目的比赛中,一定要穿背心、长体操裤、体操鞋(或袜子)。之所以有这条规定,是因为这四个项目主要是以上肢动作为主,穿
长裤不仅对运动员做动作影响不大,而且还可以增加动作的美感。而
自由体操、跳马这两个项目,基本上全身都要参与运动,特别是腿部的活动较多,为了保证运动员在比赛中更好地发挥水平,创造更好的成绩,规则规定在这两个项目的比赛中,可以穿
短裤,也可以赤脚(防止打滑)。如果运动员违反这些规定,将从团体总分或个人得分中扣除一定的分数。
在表演方面,因为兼顾到轻便和美观,
吊带衣搭配
迷你裙是最适合的。另外,在颜色方面,蓝色是被公认为拥有缓解紧张心情和达到镇定的效果,考虑到选手在比赛时惊喜又紧张的心情。因此,在种种的因素考虑之下,蓝吊带是最适合的。此外,为了能够为表演者带来激励的效果,蓝色帽子也是缺一不可的。
评判标准
在男女比赛项目中,两组评委给选手打分,D组裁判打难度分,由动作难度、连接难度、特定要求构成,不设上限。E组裁判打完成分,小失误扣0.10分,中等失误扣0.30分,大失误扣0.50分,重大错误扣1.00分。两组裁判给分都是独立的,最高分和最低分将被去掉,然后算出的平均成绩就是选手的最后得分。(D分是取Difficulty的首字母 即难度的意思,E分是取Execution的首字母,即完成分的意思,此改动是2009年后的新修改。)
D裁判组根据运动员一套动作的内容确定“D”分。“D”分的内容包括:取男子运动员成套动作的最好的9个动作以及结束动作共10个动作,女子运动员成套动作中的7个动作以及结束动作,共计8个动作,计算其
难度价值。男子女子的最高难度都为G组。
在所有比赛中,男子和女子项目成套动作的
难度分值如下:A、B、C、D、E、F和G;动作分值为:0.1、0.2、0.3、0.4、0.5、0.6、0.7。2012年FIG官方发布WAG/MAG CoP以及2013年世锦赛新动作命名后,女子自由体操已出现H和I组的难度分值;动作分值为:0.8、0.9。在所计算的10个动作的难度价值中,每完成一个动作结构组要求,D裁判组将给予0·5的加分。除了跳马之外,成套动作必须要有合乎要求的下法。E裁判组确定“E”分,“E”分从10分开始,以0.1分为单位进行扣分。
“E”分的扣分内容包括:成套动作的艺术及完成错误、技术和编排错误。当动作完成发生艺术性和技术性偏差时,要进行扣分。小
错扣0.1分;中错扣0.3分;大错扣0.5分;掉下器械扣1.0分。把艺术扣分、完成错误扣分与技术、编排错误扣分进行汇总,并从10分中扣除,所得分数为最后的“E”分。“D”分和最后的“E”分加起来为一套动作最后的得分。
当总分一样的时候,要看E分的
有效分情况,例如2008年
奥运女子高低杠决赛时,中国选手
何可欣和美国选手
柳金同样为16.725分,且D分都是7.7分,但是中国选手何可欣的有效分扣的少(为了使得整个规则更有
公平性,“平分打破”规则开始使用有效分平均的方式。如果两位选手得分一样,则先看完成分,完成分高的胜出;如果连完成分都一样,那么在有效的完成分中去掉一个最低的,把剩下的完成分平均后比较,直到减到只剩下一个分数。如果此时依然没有比较出来的话,那么就从所有6个完成分中拿掉一个最低分,用剩下的5个分数平均。如果所有分数都一样,则要抽签决定名次。不过,由于部分协会国家的抗议,平分打破规则只是在奥运会中采用,世锦赛依然允许并列),所以中国选手就是第一。
其他规则
为了防止意外的发生,
监护者可以站在器械的旁边,但如果参赛选手比赛中需要监护者帮助的,如教练碰到运动员身体,扣0.50分。在单杠和
吊环项目中,教练或助理可以帮助运动员做开始动作。运动员可以用绷带和皮带。在比赛中,教练不可以和运动员交流。比赛中,运动员未经允许不得擅自离场。非运动动作将被视为犯规。运动员在正常情况下不可以随意重新开始比赛动作,除非比赛由于某种原因被中断。任何落地动作都必须是双腿并拢的站立姿势。
注:为了适应和推进体操技术的发展,
国际体操联合会技术委员会每4年对体操规则修改一次。
术语
基本动作术语
1.支撑:手、臂或身体某些部位撑在器械上,肩轴高或平于
器械轴的动作。支撑又分为单纯支撑和混合支撑两种。
(1)单纯支撑:只用手或身体某部位撑在器械上的动作。如双杠支撑。
(2)混合支撑:用手和身体其他部位同时撑在器械上的动作。如单杠骑撑。
2.悬垂:手、臂或身体某(些)部位悬挂在器械上的动作(肩轴低于器械轴)。悬垂又分单纯悬垂和混合悬垂两种。
(1)单纯悬垂:只用手或身体某部位悬挂在器械上的动作。如单杠悬垂。
(2)混合悬垂:用手和身体其他部位同时悬挂在器械上的动作。如单杠
单挂膝悬垂。
3.上法:整套动作或联合动作中按
技术要求做的第一个上器械的动作叫上法。如双杠后摆上。
4.下法:整套动作或联合动作中按技术要求做的最后一个离开器械的动作叫下法。如双杠
后摆下。
5.上:身体由较低部位升至较高部位的动作。包括由悬垂转为支撑(如单杠屈伸上)、由较低支撑转为较高支撑(如双杠挂臂屈伸上)以及由较低悬垂转为较高悬垂(如单杠
引体向上)等动作。
6.下:身体由较高部位降至较低部位的动作。其中肩部由上而下做弧形运动的称“倒下”(如技巧直立向前倒下成屈臂
俯撑),肩部由上而下做
垂直运动的称“落下”(如吊环
手倒立慢落下成倒悬垂),身体从器械上到地面上的动作称“下”(如支撑后摆下)。
7.摆动:在悬垂或支撑中,身体做钟摆式运动的动作。如单杠悬垂摆动、双杠支撑摆动。
8.摆荡:身体和器械一同摆动的动作。如吊环或
吊绳上的前、后摆荡。
9.振浪:通过
髋关节有节奏地屈伸而加速摆动的动作。又称“鞭打”技术。
10.极点:身体摆动到最大幅度而回摆的那一点。
11.挥摆:单腿向左或右做钟摆式并还原的动作。如鞍马支撑左右挥摆。
12.摆越:腿从上面或下面越过器械的动作。如单杠支撑单腿摆越成骑撑。
13.腾越:整个身体腾起从器械上越过的动作。如跳马
分腿腾越。
14.屈伸:通过髋关节的弯曲和伸展,使身体重心向上或向前上或向后上方等移动的动作。如吊环后上成手倒立、技巧屈伸起、单杠后上等。
15.弧形:由支撑或悬垂开始,通过髋关节的屈伸使身体重心沿
抛物线轨迹运动的动作。如单杠支撑后倒弧形下。
16.回环:身体绕器械轴或握点连线转动一周或一周以上的动作。如单杠骑撑前回环、吊环向后
大回环等。
17.转体:绕身体纵轴转动的动作。
18.转肩:手握器械,
肩关节做旋转的动作。如吊环前、
后转肩。
19.
腹弹:利用髋关节的急速屈伸,经腹部弹杠使身体后摆的动作。如高低杠大摆腹弹。
20.
绷杠:利用髋关节的急速屈伸,并借助杠的反弹力使身体腾起的动作。如高低杠高杠支撑大摆接低杠绷杠下。
21.交叉:两腿在器械上同时做相反方向的摆越动作。如鞍马
正交叉。
22.
全旋:单腿或双腿做绕环式的动作。如技巧
蹲撑单腿全旋、鞍马全旋、双杠杠端全旋等。
23.滚动:身体不同部位依次接触地面或器械,但不经过头部翻转的弧形动作。如技巧团身滚动、挺身滚动等。
24.
滚翻:身体不同部位或只用肩依次接触地面或器械,并经过头部翻转的动作。如技巧
鱼跃前滚翻、双杠挂臂撑挺身
后滚翻等。
25.
手翻:用手或头手支撑地面或器械,并经过头部翻转的动作。如技巧头手翻、跳马
前手翻等。
26.空翻:身体在腾空中,做经过头部翻转的动作。如技巧前空翻、双杠后空翻成支撑等。
27.
空翻转体:空翻一周同时绕身体纵轴转体的动作。如技巧直体后空翻转体360°、双杠屈体前空翻转体180°下等。
28.旋:空翻两周同时绕身体纵轴转体的动作。有前旋、后旋、屈体旋、直体旋、720°旋等。
29.倒立:在支撑中,头在下、脚在上的一种倒置身体的垂直
静止动作。
基本技术术语
1.
梗头:是指头颈部正直上顶、
下颏内收的技术。如跳马推手时的梗头技术。
2.低头:是指头部前屈的技术。如技巧
前滚翻的低头技术。
3.抬头:是指头部
后屈的技术。如技巧俯平衡的抬头技术。
4.
顶肩:是指手在支撑和推离时,
肩胛骨外展或上回旋,用以加固、提高支撑位置及加大推撑力量的技术。如双杠支撑摆动时的顶肩技术。
5.
跟肩:是指上体前跟,肩部向前加速移动的技术。如单杠骑撑前回环后半部上
体前屈的跟肩技术。
6.推手:是指手在支撑的一瞬间,伸前臂肌群和
屈腕肌群以短暂有力的收缩,做推离支点的技术。如跳马动作的推手技术。
7.含胸:是指两肩和胸内收,稳定身体重心,利于动作翻或转的技术。如技巧空翻转体的含胸技术。
8.挺胸:是指两肩和胸外展,防止身体前翻,使动作更富美感的技术。如跳马推手后的挺胸技术。
9.
立腰:是指腰
腹部肌肉适度收缩,脊柱伸直上立,做短暂固定的紧腰技术。如各种倒立的立腰技术。
10.
提腰:是指髋关节前屈使腰部上提的技术。如双杠慢起肩倒立时的提腰、提臀技术。
11.提臀:是指髋关节前屈使臀部由较低位置上至较高位置的技术。如双杠慢起肩倒立时的提腰、提臀技术。
12.送髋:是指在腿
前摆加速时,使
髋部向前上做远离支点的动作,用以加大摆幅的技术。如双杠挂臂摆动时的送髋技术。
13.
制腿:是指腿加速摆动后,做腿的瞬间减速动作,用以提高身体重心的技术。如双杠
屈伸上的制腿技术。
术语结构
按结构术语的要求,器械体操和技巧术语一般由开始姿势、动作方向、动作形态、动作做法和结束姿势5个部分构成。
项目技巧
国际体操联合会以中国运动员的名字命名的技术性动作共有34个。
体操王子李宁最多,一共4个,
黄秋爽转体是第35个命名动作。
女子跳马
王惠莹:前手翻直体前空翻转体180度——“
王惠莹转体”难度5.4
程 菲:踺子后手
翻转体180度接前直空翻540度——“
程菲跳” 难度6.4
高低杠
马燕红:腾身回环倒立转体360度——“
马燕红回环倒立”;
马燕红:腹回环
绷杠团身后空翻转体360度下——“
马燕红下”F组难度
莫慧兰:团身
前空翻越杠再抓杠——“
莫慧兰空翻”G组难度周端:
周端:团身前空翻越杠转体540度再抓杠——“空翻”
毕文静:扭臂向前大回环单臂转体360度成反握(有亮臂)——“
毕氏转体”E组难度
凌洁:扭臂向前大回环小跳
换握成反握单臂转体360度成扭臂大回环——“
凌氏转体”E组难度
林莉:
反握向前大回环单臂转体360成扭臂大回环——“
林氏转体”E组难度
李莉:高杠上成未触杠的屈体支撑(并腿)-并腿向后回环摆动成高杠悬垂 D组
李娅:屈体分腿前空翻转体180抓杠——“
李娅空翻”E组
张文宁:后摆并腿或分腿腾跃转体180成高杠悬垂——“
张文宁腾跃”
毛燕玲:向后大回环转体360成扭臂握——“毛燕玲转体”
黄秋爽:扭掏单臂转体360度(扭掏毕转)——“黄秋爽转体”E组难度
商春松:腾身并腿屈体
特卡切夫腾跃——“商春松腾跃”F组难度
平衡木
李奕芳:跳/压摆上成横或纵木手倒立-倒立时转体360-压下于水平成45度支撑或者未触木屈体支撑或者单臂侧摆成坐木
自由体操
李月久:分腿
侧空翻一周半同时转体90度前滚翻——“
月久空翻”
鞍马
童非:马端正撑全旋隔两环挺身转体180度成另一马端正撑——“
童非移位”
王崇升:
托马斯全旋起倒立
转体180度落下接托马斯转体90度起倒立落下成骑撑——“
王崇升转体”
吴国年:俄式转体720度同时移三位——“
吴国年转体”
李宁:正交叉转体90度经单环起倒立落下成骑撑——“
李宁交叉”
吊环
李宁:支撑后翻经后悬垂前摆上成支撑——“
李宁正吊”
李小双:从支撑开始慢落下成悬垂直臂压上成十字2秒——“
李小双十字”
男子跳马
楼云:前手翻直体前空翻转体540度或直体奎尔沃转体360度——“
楼云跳”
卢裕富:冢原屈体
后空翻二周——“
卢裕富跳”(
A分7.0 2007年规则)
李小鹏:踺子后手翻转体180度直体前空翻转体900度——“
李小鹏跳”(A分 7.2 2007年规则)
单杠
邹利敏:向前大回环转体360度成单臂扭臂握前翻转体360度成
反握——“
邹利敏空翻”
双杠
李小鹏:挂臂前摆屈体后空翻两周成挂臂——“
李小鹏挂”
李宁:
双杠大回环转体180°成支撑——“
双杠李宁大回环”
重要赛事
奥运会
1896年,竞技体操被列入第一届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当时的比赛项目有单杠、双杠、鞍马、吊环、爬绳等,只设男子项目。1928年,女子竞技体操分别被列入第9届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1936年第11届奥运会,男子竞技体操的自由体操、鞍马、吊环、跳马、单杠、双杠6个项目被固定下来。1952年第15届奥运会上女子竞技体操的跳马、高低杠、平衡木、自由体操4个项目被固定下来。
1984年,艺术体操正式成为奥运会竞赛项目,洛杉矶奥运会上加拿大选手罗瑞·冯(Lori Fung)成为该项目首位奥运冠军。艺术体操团体赛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首次亮相,西班牙队获得了该项目的首个奥运冠军。1997年10月国际奥委会决定将蹦床列为第27届悉尼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设男女个人两枚金牌。
世界体操锦标赛
世界体操锦标赛(FIG Artistic Gymnastics World Championships)由国际体操联合会主办,始于1903年。前六届每隔两年举办一次,从第七届(1922)年起,改为每四年举办一次,与奥运会相间进行。开始只设男子比赛,自1934年第10届世锦赛开始设立女子比赛。由于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曾于1915-1921年、1942-1946年两度中断。自1978年起又重新改为每两年举行一次。为了不在奥运会年同时举行锦标赛,1979年举行了第20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一直到1991年了第26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由于国际体联的竞赛改革,又由于1991年底苏联的解体带来的影响,1993年未举行世界锦标赛,而在1994年举行了团体世界锦标赛,即只进行团体比赛。1995年又恢复了两年一届的世界锦标赛。
世界艺术体操锦标赛
除奥运年外,世界艺术体操锦标赛每年举办一次,单数年是个人锦标赛,双数年是集体锦标赛。由俄罗斯艺术体操联合会组织,首届世界青年体操锦标赛于2019年在匈牙利举行,俄罗斯获得5金3银2铜,中国队获得5银3铜。
世界蹦床锦标赛
世界蹦床锦标赛是由国际体操联合会主办的世界最高水平的蹦床赛事。第一届世界蹦床锦标赛于1964年在英国举办,1964年至1968年间每年举办一届蹦床世锦赛,1968年以后改为每两年一届。现在,除了奥运会以外,世界蹦床锦标赛每年举行一次。奥运会前一年的世界锦标赛是重要的奥运会预选赛。
组织机构
国际体操联合会
国际体操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mnastics,FIG)是全球体操的管理机构,其前身是成立于1881年的欧洲体操联合会(Fédération Européenne de Gymnastique,FEG),是历史最悠久的国际奥林匹克运动联合会,目前旗下会员已达160多个。国际体操联合会的任务是通过体育教育以及开展体操运动,将各种有利于身体发展的力量调动起来,研究体操理论与实践,印发文件;确定比赛动作和规程;给协会会员以技术援助;举办国际比赛,鼓励和加强各国运动员之间的友好交往。
中国体操协会
中国体操协会(Chinese Gymnastics Association,CGA)成立于1954年,是全国性群众体育组织,是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的团体会员。协会主要负责宣传和开展体操、艺术体操活动;研究制定发展规划和有关方针政策;负责优秀运动队伍的建设和后备人才的培养等工作。中国体操协会于1978年10月加入国际体操联合会。
代表人物
李宁
李宁,中国男子体操运动员,1963年3月10日出生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有“体操王子”的美誉。李宁在职业生涯过程中共获得包括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在内的14个世界冠军,106枚国内外大赛金牌。其中在1982年体操世界杯上,他独得男子全能、自由体操、单杠、跳马、鞍马、吊环6项金牌,双杠铜牌;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他获得3金2银1铜共6枚奖牌,包括自由体操、吊环和鞍马三项金牌,跳马和男团银牌以及全能铜牌。
罗莎娜·麦克伦南
罗莎娜·麦克伦南(Rosannagh Maclennan),1988年8月28日出生于加拿大,加拿大著名床运动员。麦克伦南在七岁时开始玩蹦床。四年后,她参加了第一次国际比赛。麦克伦南曾获2011年泛美运动会冠军、2012年伦敦奥运会人蹦床冠军、2016年里约奥运会个人蹦床冠军,在2021年第3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中麦克伦南位列第四,未能夺得三连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