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成,1957生7月出生于广州,1987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班获硕士学位,毕业后留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任教,1988年赴美国职业画家。现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任教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美国加州艺术俱乐部会员。
获奖记录
作品油画《先驱》1985年获得“国际青年年美展”二等奖,由
中国美术馆收藏。
作品油画《万人之下》1985年获得中国体育美展三等奖,由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收藏。
硕士学位毕业论文《绘画的语言与观念》发表在“
美术”杂志1987年12月号。
主要作品
主要作品《原象系列》等。
策展:没大没小国际艺术活动2004.11
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国际各类型美展及出版在各类型杂志画册
《艺术界》2005.11-12双月刊
《中国当代艺术》2005
《中国当代艺术》2004
《中国当代艺术》2003
《美术学报》2004.3(广州美术学院)
《一面、另一面》2004.9
《艺术界》2004.7-8双月刊
《中国油画》2004.月刊
《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2004.11
《美国洛杉矶华裔艺术家书画展》2004
名字辑入《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1994年版
名字辑入《北美华裔艺术家名人录》第一版1993年版
岭南
美术出版社出版画册《跨世纪画丛.何建成》1999第一版
参加展览
1985年油画《先驱》参加北京《前进中的中国青年》
绘画艺术展,获二等奖。
1985年油画《万人之下》参加北京《中国体育美展》,获三等奖。
1985年11月9日-16日在广州
美术学院陈列馆《何建成构图课(摄影)观摩展》。
1986年油画《来日》参加日本东京《亚洲现代艺术展》。(见该展画册)
1986年油画《荷》《攀墙虎》参加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广东当代油画展》。
1987年油画《乾象系列》参加灶广东画院举行《广州
美术学院油画系84级研究生作品展》。
1987年油画《乾象系列—6号》参加上海《中国第一届油画展》。
1988年11月油画《乾象系列—6号》参加哈夫纳画廊在纽约《中国当代油画展》。
1989年10月3日在新加坡鸿翊艺术中心《中国羊城六名家展》。
1990年11月16日-12月8日在美国DowntownGallery参加《5ArtistsfromPeoplesRepublicofChina》艺术展。
1990年6月16日-7月7日在美国ArielGallery参加《InvocationofMystery》四人展。
1999年油画《乾象系列十一》参加北京《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2001年油画《地球》参加致尚
美术馆《欢乐两周年》展览。
2001年11月参加上海艺术博览会。
2001年油画《IdleHours》参加美国加州艺术俱乐部年展。
2002年油画《ArborofMissionSanJuan》参加美国加州艺术俱乐部年展。
2003年油画《乾象系列—冷却》参加在广州艺术博物院举行《广东当代油画艺术展》。
2004年油画《天地系列》参加《广东名家小幅油画作品邀请展》
2004年油画《天地系列》参加三彩画廊《出师有名生于50年代著名艺术家邀请展》。
2004年11月策划在QJSTUDIO举办《没大没小.国际艺术活动》。(七国艺术家参加)
2004年11月装置作品《终点》参加《没大没小.国际艺术活动》。
2005年油画《天地系列》参加广东名家油画作品巡回展。
2006年5月油画《天地系列23》;《天地系列24》;《天地系列25》;《天地系列26》;《天地系列27》参加宝珍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阳光领南广东油画家邀请展》。五幅
作品发表在该展画册。
2007年1-16至22日《天地系列》五幅作品参加在台湾台北国父纪念馆举办的『重构与融合』中国当代艺术家作品展,参展艺术家:何建成、陈海、
王维加、
邓箭今、
车建全和
张思永。同时油画《乾象系列—黄昏天语》、《乾象系列—天宴》、《乾象系列—渴.9》、《乾象系列—渴》、《乾象系列—天泪》和《乾象系列—天爱》发表在该展画册。
2007年1-18至1-29日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何建成油画
作品展』。策展人:
陈履生主办人:
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广州美术学院。
策展经历
没大没小国际艺术活动2004.11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国际各类型美展及出版在各类型杂志画册《艺术界》2005.11-12双月刊
《中国当代艺术》2005《中国当代艺术》2004《中国当代艺术》2003《美术学报》2005.4(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学报》2004.3(广州美术学院)《一面、另一面》2004.9《艺术界》2004.7-8双月刊《中国油画》2004.月刊《美苑》2004.4(鲁迅美术学院)《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2004.11《美国洛杉矶华裔艺术家书画展》2004《广州美术学院成立50周年画册》2003《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油画作品集》1999名字辑入《中国美术年鉴》1989年版名字辑入
《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1994年版名字辑入《北美华裔艺术家名人录》第一版1993年版名字辑入《中国现代美术家人名大辞典》1989年版领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画册《跨世纪画丛何建成》1999第一版
个人评价
历来艺术家有三种类型:思考多于实践的一种类型,实践多于思考的另一种类型,以及兼有实践与思考的第三种类型。这三种类型的艺术家,各有自己的艺术追求,在创作中各有侧重,但都没有离开思考与实践两个方面。只是到了上个世纪70年代,自“观念艺术”崛起,在一些人的心目中产生唯观念论,似乎一个人只要有了新的观念或新的想法,新的艺术形态和样式会便会自然产生,至于
手工技艺那些“形而下”的东西,便变得无足轻重的了。这一推崇观念至上的一派,曾在西方艺坛有极大的影响,也曾波及中国,在80年代中下期一度受到一些青年人的热衷。就在那时,还在广州美术学院就读油画系硕士研究生学位的何建成,对这个问题便有自己的看法。他在我当时任主编的
《美术》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颇有锐气的
文章《绘画的语言与观念》,对观念如何转换成绘画,母题对绘画所构成的影响,绘画手段反过来影响观念的表达等诸问题,发表了颇有学理思考的见解。很引人注意的是,这些见解不完全是出于学究式的论证,而在许多方面正像他自己在
文章中所说的,是“经过多年的绘画
创作实践”得出的看法。这些看法中的基本点是:绘画语言在艺术
创作过程中具有强烈的独立性,任何观念都有具体的表现语言,画家的职责是用绘画体现自己的观念。
自发表那篇论文到今天,已经近二十年时光。何建成的生活与艺术历程发生了不少变化,他一度在美国从事艺术
创作,对西方艺术历史和美国的当代艺术有所考察和研究;他也密切关注国内艺术思潮和动向。当然,他勤奋地在画布上劳作、
试验,探索和完善自己的绘画语言。当代国内外艺术发展的状况充分说明,试图用观念取代绘画
创作的思潮仅仅是一种流行的时尚,是不可能长久的,用人的脑、心和手工协作创造的绘画有永存的价值。这使他更坚定了自己的立场,增强了自己的信心。多年来,他始终按照这个方向在走自己的路,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早在1987年的毕业创作中,何建成就清楚地表明,他是属于兼有实践与思考这一类型的艺术家。他不满足于在绘画中单纯地展示自己的技巧,而期望诉诸某些思想和观念;他探索在绘画语言的里面包含这些观念,而不是赤裸裸地陈示它们。从那时起,他开始选择自然的
石头作为绘画的元素。他的想法是用具体物象作为母题,不脱离传统绘画表现方法,但是尽量减少和避免客观物象的罗列,力求用民族传统绘画“以少胜多”的美学原理来加以表现。如何在静止的、无生命的
石头呈现中表达生命的意义,是何建成一直在探索的课题。何建成对生命的看法染有悲观的色彩,他说:“宇宙万物永远存在,惟有生灵是例外的……生灵就是这样终日耽耽于冥冥幻想,自以为是。这正是生灵的悲哀,看来注定是悲哀的。”我们暂且不去讨论何建成这一观点的价值与意义,就他的艺术
创作本身来说,它们具有文化和哲理的意味,而不是仅仅向人们提供视觉的愉悦,是很可贵的。从他的代表作《乾象系列》里可以看出,他是通过
石头或石头之间的不同组合,通过不同的色调和环境,来寓示石头是生命的一部分,试图来揭示浩瀚宇宙的奥妙。何建成不想在这些
作品中告诉观众他要表达的具体内容,这并意味上着它们没有内容和含意。他说,“每一块
石头如同每一个灵魂仿佛诉说些什么”。他让画面上的具体形态自身说话,与观众进行交流,也让观众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这些具体形态除了极少的客观物象—
石头以外,就是点、线、面和色彩的组合,以及它们共同形成的特定境界。何建成很讲究色调的运用,但他不刻意追求。下面一段话也许可以反映他的观点:“繁衍着的万物,有的以逻辑始终一生,也有无规无矩自由诞逝。它们有聚有散,形于无形之中。而艺术符号的诞生应该是自然天成,
何建成作品
无须刻意求工。”(何建成:《自述》)。因此,他画面上的色彩与色调有的较为单纯,有的则比较丰富,但都很清晰、明确而不繁琐,在把握整体的原则下,有相当的随意成分。
何建成说:“宇宙空间没有时间,只有变化,绘画同理。”(《自述》)理性思考与创作过程的随意结合,似乎是何建成艺术创作的一大特点。他
创作过程中的随意性服从于理性原则和个人情绪两个方面,他审慎和巧妙地在这两者之间进行平衡、调节和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他懂得,倘若艺术中的理性思考不插上幻想的翅膀,作品便因缺乏感染力而显得苍白。在这点上,何建成的理念与西方超现实主义的理论暗合。毋容置疑,他的创作受到了超现实主义艺术家特别是马格里特的一些影响,但是在他的绘画风格是独特的,不仅在题材内容和绘画语言上有自己的个性面貌,而且因吸收了传统
中国画的表现
手法而别具东方特色。
还有一点要特别指出的是,在
商业化大潮猛烈冲击画坛的今天,何建成以沉潜的心情和虔诚的态度执着于艺术探索,他关注的是自己作品的艺术
质量而不是数量。他的画作始终保持着清新、质朴、明朗的
格调,不迎合市俗的趣味,这是难能可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