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藏黑水城汉文非佛教文献整理与研究

2012年北京师大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俄藏黑水城汉文非佛教文献整理与研究》是2012年北京师大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孙继民。

内容介绍
孙继民等著的《俄藏黑水城汉文非佛教文献整理与研究(上中下)》分为整理编和研究编两大部分。整理编是对《俄藏黑水城文献》第1—6册所有非佛教汉文文献进行文书学的整理,主要是释录和校勘文字,包括定名、题解、录文、标点、校记和参考文献等。研究编主要是汇集主持人及研究团队近年来研究《俄藏黑水城文献》汉文非佛教文献的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综合研究部分、宋代文献研究部分、西夏文献研究部分、金代文献研究部分、元代文献研究部分。
作品目录
目 录
前 言……………………………………………………………………… (1)
整理编
凡 例……………………………………………………………………… (3)
第一册……………………………………………………………………… (5)
一、宋刻本《平水韵》残卷………………………………………… (5)
二、宋蜀刻本《吕观文进庄子义》残卷…………………………… (9)
三、宋写本《粉蝶儿词》………………………………………… (138)
四、宋刻本《广韵》残卷………………………………………… (139)
五、西夏天庆年间裴松寿处典糜麦残契………………………… (251)
第二册…………………………………………………………………… (254)
一、西夏或元代残契……………………………………………… (254)
二、西夏或元代残帐……………………………………………… (255)
三、西夏天庆年间裴松寿处典糜麦残契………………………… (256)
四、西夏或元代杂写……………………………………………… (259)
五、西夏末或元代杂写…………………………………………… (261)
六、宋刻本郭象注《南华真经》残卷…………………………… (262)
第三册……………………………………………………………………(321)
一、西夏末或元代佚名古医方…………………………………… (321)
二、金烧寿生钱法事仪轨文……………………………………… (322)
三、宋或金刻本《太上洞玄灵宝天尊说救苦经》……………… (324)
四、西夏写本《卜筮要诀》……………………………………… (327)
第四册…………………………………………………………………… (331)
一、金刻本《孙真人千金方》残卷……………………………… (331)
二、金刻本《六壬课秘诀》残卷………………………………… (341)
三、金刻本《辰龙麝保命丹》药品仿单………………………… (387)
四、元写本佚名古方书…………………………………………… (388)
五、西夏写本《推择日法》残卷………………………………… (399)
六、元至正六年(1346)承管人陈□状…………………………… (401)
七、元麦糜等田亩残簿…………………………………………… (402)
八、元亦集乃路总管府河渠司状为催子粒佃户起纳税粮事(稿)
…………………………………………………… (402)
九、元至正间亦集乃路钱粮房录本路官员请俸文书簿………… (404)
一○、北元宣光二年(1372)五月残帐簿………………………… (406)
一一、元某年七月初二日牒为限东园人户承造速鲁麻酒罐
子事……………………………………………………… (407)
一二、元支付口粮文书…………………………………………… (408)
一三、元某年七月初二日牒为限东园人户承造速鲁麻酒罐
子事……………………………………………………… (409)
一四、元至元四年(1267)寒字四号文书………………………… (409)
一五、元司吏赵 拟军人封政所支坐食文书…………………… (410)
一六、元郭斌再致宪掾崔敬礼等催问前程书启………………… (411)
一七、元亦集乃路魏得义典地契………………………………… (413)
一八、元天历二年(1329)亦集乃路巡检司呈路总管府文为
朵立赤合支冬衣及毡台儿等物计价钱事……………… (414)
一九、元书启稿及杂写…………………………………………… (415)
2  俄藏黑水城汉文非佛教文献整理与研究
二○、元皇庆二年(1313)识认状为盗马羊事……………………(416)
二一、元至正廿六年(1366)军人支领簿残卷…………………… (417)
二二、元至正卅一年(1371)残状………………………………… (418)
二三、元亦集乃路总管府在城站往来使臣支请祗应分
例簿(一) ………………………………………………… (419)
二四、北元宣光二年(1372)甘肃等处行中书省亦集乃
分省准中书省等处谘文………………………………… (421)
二五、元宁夏路总管府材植帐…………………………………… (423)
二六、元写本《太子出家歌辞》残卷…………………………… (424)
二七、元写本《论语·微子》残卷……………………………… (429)
二八、元亦集乃路钱粮房放回军人陈友文等支钞粮账残卷…… (430)
二九、元张国用等骑坐马匹困乏倒死文书……………………… (431)
三○、元某司呈文为放支军人口粮事…………………………… (432)
三一、北元宣光二年(1372)省提调官牒为令伯忽达鲁
花赤人夫赴□都廉回钱米事…………………………… (432)
三二、元某司状为孤老乞答你请支衣粮事……………………… (433)
三三、元某司奉总府官台旨文书………………………………… (434)
三四、元木器等杂物账…………………………………………… (435)
三五、元亦集乃分省牒为收回规运官本小麦事………………… (436)
三六、元粮斛收支文书残尾……………………………………… (437)
三七、元书启残件………………………………………………… (437)
三八、元拯调官总管善撒秃依奉省箚付事理施行文书………… (438)
三九、元迁官文书残件…………………………………………… (439)
四○、元衣衫首饰点检账………………………………………… (440)
四一、元写本医方………………………………………………… (440)
四二、元盈字号文书……………………………………………… (441)
四三、元残文书…………………………………………………… (442)
四四、元习字……………………………………………………… (442)
四五、元甘肃行省劄付肃州路为何亲身死公事………………… (443)
四六、元甘肃行省劄付肃州总管府文书………………………… (444)
目 录 3
四七、金某司状为九十三指挥弓箭手捕盗事……………………(444)
四八、元行詹事院等官员迁叙名册……………………………… (446)
四九、元至顺四年(1333)申文为放支秋冬二季米粮文书……… (448)
五○、金刻本《新雕文酒清话》残卷…………………………… (449)
五一、元达鲁花赤相公等银两账………………………………… (476)
五二、元收税小麦大麦等簿……………………………………… (476)
五三、元至元二年(1336)识认状为阿立浑等偷盗事…………… (478)
五四、元捕盗残文书……………………………………………… (479)
五五、元写本《千字文》残卷…………………………………… (480)
五六、元公文残件………………………………………………… (481)
五七、元騬麦残账………………………………………………… (482)
五八、元写本《歌谣》残卷……………………………………… (483)
五九、元粮账残卷………………………………………………… (484)
六○、元亦集乃路刑房呈状稿为赵柏寿状告事………………… (484)
六一、元亦集乃路总管府在城站往来使臣支请祗应分例
簿(二) …………………………………………………… (486)
六二、元至顺元年(1330)亦集乃路总管府呈廉访司牒稿为
申蚕麦秋田事…………………………………………… (492)
六三、宋杂写……………………………………………………… (495)
六四、元窦庸献结织蝇拂子礼帖………………………………… (495)
六五、元敕授将仕郎亦集乃路总管府事………………………… (496)
六六、元交钞……………………………………………………… (497)
六七、西夏写本《论语》残卷…………………………………… (500)
六八、元粮账申状残卷…………………………………………… (501)
六九、西夏印本《西夏光定元年辛未岁(1211)具注历日》残卷……………………………………………… (502)
七○、宋刻本《新唐书》残卷…………………………………… (506)
七一、宋刻本《策论》残卷……………………………………… (509)
七二、西夏抄本《六十四卦图謌》残卷(一) …………………… (511)
七三、西夏残帐…………………………………………………… (511)
4  俄藏黑水城汉文非佛教文献整理与研究
七四、西夏刻本《乾祐十三年壬寅岁(1182)具注历日》
残卷(514……………………………………………………… )
七五、宋书启残卷………………………………………………… (518)
七六、西夏杂物帐………………………………………………… (519)
七七、西夏书启残卷……………………………………………… (521)
七八、西夏残文书………………………………………………… (522)
第五册…………………………………………………………………… (523)
一、元大德八年(1304)呈甘肃等处行中书省状………………… (523)
二、元某年八月亦集乃路总管府呈状残尾……………………… (524)
三、元刻本《韵格簿》残卷……………………………………… (524)
四、元捕盗残文书………………………………………………… (526)
五、宋刻本《初学记》残卷(一) ………………………………… (527)
六、宋刻本《汉书·陈万年附陈咸传》残卷…………………… (529)
七、元刻本《资治通鉴纲目·晋孝武帝宁康、太元事》
残卷………………………………………………………… (530)
八、宋刻本《孝经注》残卷……………………………………… (532)
九、清刻本《大清道光元年(1797)时宪书》残页……………… (533)
一○、西夏抄本《六十四卦图謌》残卷(二) …………………… (534)
一一、宋刻本《初学记》残卷(二) ……………………………… (582)
一二、元写本《创业开基显朱梁诗》残卷……………………… (583)
一三、元写本医方残卷…………………………………………… (584)
一四、西夏抄本《六十甲子歌》………………………………… (584)
一五、元写本《神仙洗头发治青盲疗於风毒方》……………… (585)
一六、元写本《月将法》、《九宫法》、《八卦法》和
《二十四气》……………………………………………… (586)
一七、元写本《六十甲子歌》…………………………………… (588)
一八、西夏写本《解释謌义》残卷……………………………… (589)
一九、西夏写本《卦名》残卷…………………………………… (616)
二○、元道家词章及古医方等…………………………………… (617)
目 录 5
二一、元写本《神仙方论》(627……………………………………… )
二二、元写本《慢二郎》词……………………………………… (632)
二三、金写本《阴思鬼限》和《推定儿女法》………………… (633)
第六册…………………………………………………………………… (636)
一、元某司申亦集乃路总管府状为验粮事……………………… (636)
二、元宣光二年(1372)亦集乃路总管府拆毁房舍与农官
文书残尾…………………………………………………… (637)
三、西夏乾祐二年(1171)付库司文书为材植交纳施行事……… (638)
四、西夏写本《推神龟走失法》、《推仙人逐盗法》等
残卷………………………………………………………… (641)
五、元放支至正二年(1342)斡欒等妃子分例文书……………… (643)
六、北元宣光二年(1372)呈状残尾……………………………… (644)
七、元皇庆元年(1312)亦集乃路刑房判决书为令只僧吉
杀死错卜事………………………………………………… (644)
八、元至正廿四年(1365)堂食司吏刘融呈亦集乃路总管府
文为造堂食用肉面等物破除事…………………………… (645)
九、北元宣光二年(1372)亦集乃路总管府铺马驼只文书
残尾………………………………………………………… (647)
一○、西夏写本《杂集时要用字》残卷………………………… (648)
一一、西夏乾祐二年(1171)付库司文书为材植交纳施行事…… (662)
一二、西夏光定十三年(1223)千户刘寨状为刘寨等杀了人
口事……………………………………………………… (671)
一三、西夏乾祐二年(1171)付库司文书为交纳胶泥土事……… (673)
一四、西夏南边榷场使申银牌安排官状为本府住户酒五斤等博
买货物扭算收税事……………………………………… (674)
一五、西夏南边榷场使申银牌安排官状为镇东住户某等博买
货物扭算收税事………………………………………… (676)
一六、西夏南边榷场使申银牌安排官状为博买货物扭算收
税事……………………………………………………… (677)
6  俄藏黑水城汉文非佛教文献整理与研究
一七、西夏南边榷场使申银牌安排官状为博买货物扭算收
税事(679……………………………………………………… )
一八、西夏南边榷场使申银牌安排官状为王大成等博买货物扭
算收税事………………………………………………… (681)
一九、西夏南边榷场使申银牌安排官状为博买货物扭算收
税事……………………………………………………… (683)
二○、西夏南边榷场使申银牌安排官状为本府住户席知等博买
货物扭算收税事………………………………………… (684)
二一、西夏南边榷场使申银牌安排官状为博买货物扭算收
税事……………………………………………………… (686)
二二、西夏大庆三年(1038)申三司状尾………………………… (687)
二三、西夏某年十二月申三司状尾……………………………… (689)
二四、西夏南边榷场使申银牌安排官状为博买货物扭算收
税事……………………………………………………… (690)
二五、西夏南边榷场使申银牌安排官状为本府住户博买货物扭
算收税事………………………………………………… (691)
二六、西夏南边榷场使申银牌安排官状为博买货物扭算收
税事……………………………………………………… (692)
二七、西夏南边榷场使申银牌安排官状为镇夷郡住户博买货物扭
算收税事………………………………………………… (694)
二八、西夏南边榷场使申安排官状为博买货物扭算收税事…… (695)
二九、伪齐阜昌三年(1132)三月二十一日秦凤路第柒将申安抚
使衙状为发遣火药匠、炮手赴行衙出头事…………… (698)
三○、西夏收支钱帐残卷………………………………………… (699)
三一、西夏习字…………………………………………………… (700)
三二、西夏支钱账目残卷………………………………………… (704)
三三、西夏申状为油酒浆等支用事……………………………… (705)
三四、西夏书启残卷(一) ………………………………………… (706)
三五、西夏书启残卷(二) ………………………………………… (708)
三六、西夏书启残卷(三) ………………………………………… (709)
目 录 7
三七、西夏书启残卷(四) (710………………………………………… )
三八、西夏书启残卷(五) ………………………………………… (711)
三九、西夏书启残卷(六) ………………………………………… (712)
四○、西夏乾祐五年(1174)验伤单……………………………… (713)
四一、西夏祝遇僧书启…………………………………………… (714)
四二、西夏马家奴文书…………………………………………… (715)
四三、西夏天庆年间杨推官文书残卷…………………………… (716)
四四、西夏天庆元年(1194)三司设立法度等事文书…………… (717)
四五、西夏习字…………………………………………………… (718)
四六、西夏乾祐十四年(1183)安排官付三司芭里你令布剳为
春善文契事……………………………………………… (720)
四七、宋刻本《具注历日》残卷………………………………… (721)
四八、伪齐阜昌三年(1132)三月十八日本路第柒将申状为
照会收管施行事………………………………………… (722)
四九、西夏光定七年(1217)祭文………………………………… (723)
五○、西夏赵寒文书残卷………………………………………… (724)
五一、金某猛安所辖诸毛克下正军文书………………………… (725)
五二、元亦集乃路总管府刑房文书为状告征西元帅府下千
户事……………………………………………………… (726)
五三、金西北诸地马步军编册…………………………………… (727)
五四、西夏印本《西夏光定元年辛未岁(1211)具注历日》
残卷……………………………………………………… (732)
五五、西夏印本《西夏光定元年辛未岁(1211)具注历日》
残卷……………………………………………………… (734)
五六、西夏印本《西夏光定元年辛未岁(1211)具注历日》
残卷……………………………………………………… (736)
五七、西夏印本《西夏光定元年辛未岁(1211)具注历日》
残卷……………………………………………………… (738)
五八、唐建中六年(785)书启残卷………………………………… (744)
五九、西夏写本《敕赐紫苑丸方》……………………………… (745)
8  俄藏黑水城汉文非佛教文献整理与研究
六○、西夏某司某月初十日赵猪狗等捍师纱文书(747……………… )
六一、西夏天盛十五年(1163)王受贷钱契等稿………………… (748)
六二、西夏收支钱帐……………………………………………… (749)
六三、西夏天盛十五年(1163)令胡阿典借钱账………………… (750)
六四、西夏习字…………………………………………………… (751)
六五、西夏典地契………………………………………………… (752)
六六、西夏卖地书启……………………………………………… (753)
六七、西夏杂写…………………………………………………… (754)
六八、西夏贷钱契残卷…………………………………………… (754)
六九、西夏裴没哩埋等物帐历残卷……………………………… (755)
七○、宋或夏活字印本《宋嘉定四年(夏光定元年)(1211)具注历日》残卷………………………………………… (756)
七一、西夏温国公令印文………………………………………… (758)
七二、宋刻本《宋绍圣元年(1094)具注历》残卷……………… (759)
七三、金刻本《刘知远诸宫调》残卷…………………………… (760)
研究编
综合研究………………………………………………………………… (809)
俄藏黑水城文献汉文文献的朝代构成新见
———兼论黑水城文献研究的学科定名问题………… 孙继民(809)
黑水城文献发现的始年及在近代新材料发现史上的
地位…………………………………………… 孙继民 刘广瑞(821)
敦煌学视野下的黑水城文献研究………………………… 孙继民(832)
宋代文献研究…………………………………………………………… (845)
黑水城宋代军政文书与宋史研究………………………… 杨倩描(845)
北宋末期鄜延路经略安抚使考…………………………… 杨倩描(852)
从俄藏黑水城文献看宋代的“背嵬” …………………… 杨倩描(859)
俄藏宋保安军金汤城文书研究…………………………… 孙继民(866)
黑水城所出宋代统制司相关文书考释…………………… 陈瑞青(882)
目 录 9
黑水城所出南宋初年纽折军装文书研究陈瑞青(892………………… )
关於两件俄藏黑水城宋代文书的拼合…………………… 魏 琳(906)
俄藏黑水城宋西北边境军政文书所见
宋代票据再探…………………………………………… 陈 豔(915)
俄藏黑水城TK318 号文书题名及版本问题……………… 陈 豔(940)
宋初的黑水城与中西交通
———以智坚文书为中心的考察……………………… 冯金忠(948)
慈觉禅师生平补考………………………………………… 宋 坤(957)
西夏文献研究…………………………………………………………… (966)
俄藏黑水城西夏汉文文献数量构成及经济类文献
价值……………………………………………………… 孙继民(966)
西夏汉文南边榷场使文书再研究
———以西夏榷场贸易制度为中心………… 孙继民 许会玲(973)
西夏榷场使文书所见西夏尺度关系
研究…………………………………………… 许会玲 孙继民(1008)
西夏汉文乾祐十四年(1183)安排官文书考释及
意义……………………………………………………… 孙继民(1017)
《西夏天盛十五年(1163)王受贷钱契等》
考释…………………………………………… 孙继民 许会玲(1025)
宁夏宏佛塔所出幡带汉文题记考释……………………… 孙继民(1038)
金代文献研究…………………………………………………………… (1048)
俄藏黑水城所出金毛克文书初探……………… 孙继民 杜立晖(1048)
俄藏黑水城所出一件金代军事文书再探
———对杨浣先生《黑城〈西北诸地马步军编册〉考释》
一文的正补…………………………… 孙继民 杜立晖(1064)
火器发展史上的重要文献
———新刊伪齐阜昌三年(1132)文书解读…………… 孙继民(1080)
新刊黑水城阜昌三年文书所见伪齐职官制度…………… 冯金忠(1095)
10  俄藏黑水城汉文非佛教文献整理与研究
元代文献(附清代文献)研究(1106…………………………………………… )
黑城所出《至正廿四年司吏刘融买肉等物呈文》
考释……………………………………………………… 朱建路(1106)
从黑城出土文书看元代亦集乃路河渠司………………… 朱建路(1118)
英藏黑水城所出两件粮食相关文书再研究……………… 朱建路(1130)
俄藏黑水城文献《官员加级录》年代再证……………… 刘广瑞(1140)
附 录…………………………………………………………………… (1147)
《中国藏黑水城出土汉文文献》读後…………………… 宋 坤(1147)
後 记…………………………………………………………………… (1192)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