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现象(optical phenomenon)通常是指与有关光在真空与材料中的传播规律,以及透镜成像的物理现象。
简介
光现象通常是指有关光在真空与材料中的传播规律,以及透镜成像的
物理现象。
不考虑光的
波动性和粒子性(这属于高中物理的内容,初中阶段可以不考虑),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
由于光与介质的相互作用,光从真空(或某一个透明介质)传播到另一个透明介质时,会发生反射、折射、吸收等现象。如果光入射到对可见光不透明(
透射率等于0)的材料上,则只发生吸收和反射。
光源
太阳、电灯等物体能够发光,这些物体叫做光源。夜晚,我们可以看到闪烁的
星光,这些星星多数是恒星。宇宙中的恒星都能够发光,恒星是由炽热气体组成的,是能自己发光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所以恒星属于光源。
光的传播
许多动物也可以发光。夏天的夜晚,常有淡淡的
绿光在
草丛中闪烁,这是
萤火虫在发光。有些
海洋生物也能发光。在大海深处,灯笼鱼、
斧头鱼、
水母等发出的光,使幽深的海底世界显得更加神秘。
传播方式
注:光线是虚拟而成的,运用了
模型法,只是为了表示光的
传播现象。
传播速度
打雷时,雷声和闪电在同时同地发生,但是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表明,
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快。
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间最快的速度,在物理学中用字母c表示。光在真空中1s能传播299792458m,也就是说,真空中的光速为
c=2.99792458 × 10^8 m/s。
光在其他各种介质中的速度都比在真空中的小。空气中的光速大约为 2.997000 × 10^8 m/s。
在我们的计算中,真空或空气中的光速取为 c=3 × 10^8 m/s。
光在水中的速度比真空中小很多,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光在玻璃中的速度比在真空中小得更多,约为真空中光速的2/3。
光的反射
反射规律
光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许多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reflection)。
经过入射点且垂直于镜面的直线叫做
法线;
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
入射角;
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
反射角。
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这就是
光的反射定律(reflection law)。
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巧记反射规律:“三线
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
镜面反射
物体的
反射面是光滑的,光线平行反射,这种反射叫做镜面反射。如镜子、平静的水面等。
一束
平行光射到
平面镜上,反射光是平行的,这种反射叫做镜面反射。
当一束光射到凹凸不平的物体时,它的反射光线也是射向不同的方向的,不是平行的,所以我们才能从不同的地方看到同一个物体,而这种反射方式称为“
漫反射”,否则,如果都是镜面反射的话,我们只有站在特定的地方才能看的到物体。
镜面反射是指
反射波(电磁波,或声波、水波)有确定方向的反射;其反射波的方向与反射平面的
法线夹角(反射角),与
入射波方向与该反射平面法线的夹角(入射角)相等,且入射波、反射波,及平面法线同处于一个平面内。摄影时应避免
镜面反射光线进入
摄影机镜头,由于镜面反射光线极强,在像片上将形成一片白色亮点,影响地物本身在像片上的显现。
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镜面反射所成像的性质是正立的、等大的,位于物体异侧的
虚像。
镜面反射是
入射光线是
平行光线时,反射到光滑的镜面,又以平行光线出去。
漫反射
凹凸不平的表面会把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
一束平行光射到平面镜上,反射光是平行的,这种反射叫做镜面反射,并且同样也遵循着光的反射规律。
光反射的应用
载有信息的光在某种管中进行
多次反射把信息传到另一位置,这样就可以利用光传递信息。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平面镜成像
在你照镜子的时候可以在镜子里看到另外一个“你”,镜子里的这个“人”就是你的像(image)。无论你距离镜子有多远,镜子中的像的大小始终不变。并且你到镜面的距离等于像到镜面的距离。概括来说,
平面镜成像性质是:
平面镜能成正立等大的虚像。像的大小只和物体大小有关,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始终等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且物体与像的连线垂直于镜面。
虚像
如果把一块
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在前面点上一根蜡烛;此时,平面镜后面并没有点燃的蜡烛,但是我们却看到平面镜后面好像有蜡烛。
这是因为光源处向四处发光,一些光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了人的眼睛,引起了视觉,我们感到好像光是从另一处(S')发出的。S'就是S在平面镜中的像。
由于平面镜后并不存在光源S',进入眼睛的光并非真正来自那里,所以把S'叫做虚像(virtual image)。
虚像指的是能被人看见,但不能在屏幕上呈现的像。
光的折射
折射现象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refraction)。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
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
通过折射,能使池水看起来变浅。
折射规律
简记为:三线共面,一边一个,两角不等。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
折射光线向
法线方向偏折;当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界面方向偏折。当光线垂直界面入射时,折射光线方向不改变。
利用光的折射规律,可以解释游泳池水变浅的原因。
所以潜水员看岸上的人比实际要高空气中的角无论是
折射角还是
入射角,都要大于其他介质中的角。
光的色散
17世纪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白色是最单纯的颜色。直到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玻璃
三棱镜使
太阳光发生了色散(
dispersion),这才解开了光的颜色之谜。
光谱
光谱(spectrum)是
复色光经过
色散系统(如棱镜、光栅)
分光后,被色散开的
单色光按波长(或频率)大小而依次排列的图案,全称为
光学频谱。光谱中最大的一部分
可见光谱是
电磁波谱中人眼可见的一部分,在这个
波长范围内的
电磁辐射被称作
可见光。光谱并没有包含人类大脑视觉所能区别的所有颜色,譬如褐色和粉红色。
色光的混合
色光的三原色是红(red,R)、绿(green,G)、蓝(blue,B),调节三原色的不同比例就能得到某一种颜色的光。
颜料的三原色是青(cyan,C)、
品红(magenta,M)、黄(yellow,Y)。颜料的颜色决定于外来照射
光的颜色,以及颜料对照射
光的吸收和反射情况。例如:红色物体几乎反射红色光,吸收其他色光。
色光的三原色混合在一起为白色,而颜料的三原色混合在一起为黑色。
物体的颜色
在光照到物体上时,一部分光被物体反射,一部分光被物体吸收。如果物体是透明的,还有一部分透过物体。不同物体,对不同颜色的反射、吸收和透过的情况不同,因此呈现不同的色彩。
如果在白屏前放置一块红色玻璃,则白屏上的其他颜色的光消失,只留下红色。这表明,其他
色光都被红色玻璃吸收了,只有红光能够透过。如果在白屏前放置一块蓝色玻璃,则白屏上只呈现蓝色光。
所以,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
如果把一张红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红纸上看不到彩色
光带,只有被红光照射的地方是亮的,其他地方是暗的;如果把绿纸贴在白屏上,在屏上只有
绿光照射的地方是亮的。
此外,白色的物体反射所有颜色的光,黑色的物体吸收所有颜色的光。
介质中光现象的微观机理
物体(例如水、玻璃、塑料、镜子)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而原子是由带
正电的
原子核和带
负电的电子构成的。由于分子是一种由若干
带电粒子构成的系统,而可见光是一种特定频段的
电磁波,当一束光通过物体时,其
周期振荡的电场与磁场频繁地极化与磁化物体中被入射的分子,形成振荡的
电偶极子与
磁偶极子,使分子中的电荷发生
受迫振动,并向四周辐射出新的同频率的光。这种
入射光与物体分子内部电荷的共同作用,产生了吸收、反射、透射、折射、色散等上述介质中的
光学现象。在透明物体中,新的光与入射光相互叠加,构成一个与原来频率相同,但
传播速度不同于真空的光波——这就是光在
透明材料中传播速度小于
真空光速c的原因。
非可见光
紫外线
在光谱中,波长自400nm至10nm的一段被称为紫外线,紫外线是不可见光线。
太阳光透过
大气层时,波长短于290 × 10^(-9)m的紫外线可以被大气层中的臭氧吸收掉。
紫外线的特点和作用
紫外线的主要特性是化学作用强。能用来杀菌、验钞。
紫外线有化学作用,能使
照相底片感光,荧光作用强,日光灯、各种
荧光灯和农业上用来诱杀
害虫的
黑光灯都是用紫外线激发荧光物质发光的。
人工的
紫外线光源有多种气体的电弧(如低压汞弧、高压汞弧)。
紫外线可以防伪。
红外线
在光谱中,波长自0.76μm至400μm的一段称为红外线,红外线是不可见光线。所有高于
绝对零度(0K,即-273.15℃)的物质都可以产生红外线。
现代物理学称之为
热射线。医用红外线可分为两类:
近红外线与
远红外线。
红外线的特点和作用
红外线的主要特性是热作用强,具有
热效应。自然界中的所有物体都在不停地向外辐射红外线。
红外线夜视仪被称为“黑夜中的眼睛”。
光污染
可见光污染:比较常见的是
眩光,如汽车夜间行驶时
前大灯的照射光,
核爆炸时产生的强闪光。电焊时发出的强光,等等。在这些强光照射的环境中,如果没有适当的
防护措施,人的眼睛就会受到伤害。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太阳
光的反射造成的污染日趋严重。如高大建筑物的
玻璃幕墙会产生很强的
镜面反射,强烈的
反射光不仅会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和休息,还会影响街道上的车辆行驶及行人的安全。
红外线和
紫外线污染:(1)红外线是一种热辐射,对人体可造成高温伤害。(2)
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是
眼角膜和皮肤。适当和适度的接受
紫外线照射,可使机体
皮下脂肪中的一种
胆固醇转化成对身体有益的
维生素B12(骨化醇)但是过度照射则可能损害人体的
免疫系统,导致多种
皮肤损害。
学习口诀
能够发亮叫光源,月亮不是太阳是。
不同物中速度变,真空每秒三十万(千米)。
(光速)c=3×10^5km/s=3×10^8m/s。
反射入射居两边,反角入角总相等。
入法夹角为入角,入角增大反角增。
所有像点组成像,虚像要用虚表示。
光从一物进另物,同时发生反、折射。
法线垂直于界面,折线入线分两边。
水中光斜入空气,折线远离于法线。
水下看树树变高,岸上看鱼鱼变浅。
人眼感觉光直线,看到物体为虚像。
物近像远像变大,
物远像近像变小。
色光三原红绿蓝,颜料三原红蓝黄。
红色物体反红光,其它色光都吸收。
没有反射光进眼,看到一片是黑色。
所有色光都反射,呈现白色该物体。
所有色光全吸收,呈现黑色是物体。
所有色光能透过,无色透明此物体。
7. 看不见的光
红光外面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强。
紫光外面紫外线,有助人体合成(维生素)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