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联军
清末时期八国联合侵华军队
八国联军,指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以军事行动侵入清朝的大英帝国(英)、美利坚合众国(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法)、德意志帝国(德)、俄罗斯帝国(俄)、大日本帝国(日)、奥匈帝国(奥)、意大利王国(意)的八国联合军队。
成立背景
1900~1901年(清光绪二十六年至二十七年),由英国、俄罗斯帝国、日本、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八国所派遣的军队组成攻打清朝的联军。19世纪末,义和团运动爆发。1900年5月,列强决定联合出兵镇压义和团,陆续增兵北京和天津。
军事行动
1900年6月10日,英国海军中将E·西摩尔率领联合特遣队2000余人分批由天津租界进犯北京,经廊坊落垡之战,伤亡近300人,被迫退回天津。6月17日,联军攻占大沽。7月12日,兵力达到1.7万人,火炮40余门;7月14日,占领天津。7月底至8月初,兵力增至3.4万人,并做好入侵北京的准备。8月4日,联军集中1.8万余人及81门火炮,自天津出发,先后攻占北仓、杨村、河西务、通州等战略要地。14日攻陷北京,尔后纵兵抢掠3天,并对北京实行分区占领。此后,继续增兵,自京、津出兵四向攻掠,控制了南至正定、北至张家口、东至山海关、西至娘子关的京津四周要隘。联军初期没有成立联合指挥部,作战时通过司令官联席会议分配任务。8月17日,决定由德国陆军元帅瓦德西任联军总司令。10月17日,瓦德西进京,设总司令部于紫禁城的仪銮殿,并成立军事殖民机构“北京管理委员会”于理藩院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