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田康夫,1934年生,男,日本知名本格推理作家。 1934年内田康夫生于日本东京,东洋大学文学院毕业。曾担任广告文案设计员、广告公司社长,1980年以《死者的木灵》为出道作,然后再创作了以围棋为题材的《本因坊杀人事件》,然而从第三部作品、1982年的《后鸟羽传说杀人事件》开始,便以自由作家浅见光彦为主角,撰写旅情推理小说。到2018年3月为专业作家。定居在长野县的轻井泽。于2018年3月13日因败血症在东京去世。享年83岁。
个人经历
曾深受
森村诚一作品的刺激,加上与棋友中川博之之间的谈话,内田萌生“也来写写看推理小说好了”的想法,于是便以真实发生于一九七七年的“松川水坝杀人事件”为背景,创作了处女作──《死者的木灵》,并以此作品参选江户川乱步奖,只可惜并未通过决选,之后动用了妻子早坂真纪数十万日圆的私房钱,于一九八○年将此书自费出版。
历经社会派推理小说热潮的内田氏,处女作《死者的木灵》也多少沾染了社会派的气息,令人不禁联想到松本清张和水上勉等人的作品,但相较之下,内田的推理小说并不着重在凶手的强烈的恨意上,而是侧重于侦探一心想查明真相的执着。
经过朝日新闻的介绍后,内田的作品受到关注,并陆续推出了《本因坊杀人事件》、《后鸟羽传说杀人事件》和《“萩原朔太郎”的亡灵》等推理著作,开始步上畅销作家之途,并成为各大出版社眼中的抢手货。
其中,一九八二年出版的《后鸟羽传说杀人事件》,即人气
名侦探浅见光彦的初登场作,为内田康夫累积粉丝的关键作品。
成就荣誉
尽管在内田康夫众多作品中并没有一部获得任何推理赏项,但作品中的谜题、推理和意外感绝不比一般
本格派2008年,内田康夫终于获得日本推理文学大奖,终身成就奖。
主要作品
主要作品有《天河传说杀人事件》、《
户隐传说杀人事件》(
李重民译、
群众出版社出版)、《
死亡绿皮书》、《贵宾室怪客》、《翻过平成山的女人》,《
哭泣的遗骨》、《透明的遗书》、《盲琴师》、《亡灵谷迷案》、《蓝色长廊之谜》、《风葬之城》,《沉睡的记忆》、《通灵女》、《蜃气楼》、《
花儿无价》、《十三个墓碑》、《不落幕杀人事件》、《美浓路杀人事件》、《白鸟杀人事件》等多数作品,至1999年6月出刊的《黄金石桥》为止总共有115本著作,作品以
名侦探浅见光彦系列最受好评。
作品风格属于
本格派,尤以“旅情推理”最出名。内田康夫的浅见光彦系列堪称日本旅行推理的代表作,主人公浅见光彦是一个自由撰稿人,为《旅行与历史》杂志撰稿,常常开车到日本各地采风,也因此卷入各类案件。到08年上半年为止,内田康夫已经创作了以浅见光彦为主人公的长篇及短篇集共80多部。
推理评论家
中岛河太郎说:“他的作品以解谜为中心,同时具备了人性、社会性和现代性,又有独特的浪漫情怀。”人们戏称只要有内田康夫与浅见光彦,日本的推理小说就可以保持繁荣与安定。
作品主角
主角情况
浅见光彦身高一七五公分,血型B型,身材高挑,茶褐色的眼睛,声音富有磁性,是典型的美男子。浅见光彦与皇太子同一年份生,但在小说中却永远三十三岁。具有浓厚好奇心的他,总是以自由撰稿人的身分追着事件跑;在他寻访的名胜古迹中,总是会有尸体出现,以及暧昧不明的男女之情。由于角色上的设定,令浅见不管是在小说中或小说外,都获得了不少女性的青睐,并成为内田康夫的作品中最受欢迎的系列主角。
在一九八三年出版的《远野杀人事件》后,创作力旺盛的内田康夫接连不断地发表以旅情为主的长篇推理著作,因而获得“日本旅情推理小说第一人”的称号,并履履登上日本作家纳税排行榜的前几名。而除了浅见光彦以外,冈部警部、竹村警部,以及桥本千晶等笔下人物也拥有不少粉丝。
作品列表
浅见光彦シリーズ 纪行文・随笔[编集]
浅见光彦のミステリー纪行 第8集 (128)
死者の木霊(1)
冈部警部も捜査に参加している
戸隠伝说杀人事件 (7)
「信浓の国」杀人事件 (19)
北国街道杀人事件 (34)
追分杀人事件 (45)
シーラカンス杀人事件 (8)
仓敷杀人事件 (11)
多摩湖畔杀人事件 (12)
「横山大観」杀人事件 (17)
十三の墓标 (32)
本因坊杀人事件 (2)
远野杀人事件 (6)
夏泊杀人岬 (10)
パソコン探侦の名推理 (14)
短编集
明日香の皇子 (15)
杜の都杀人事件 (21)
王将たちの谢肉祭 (24)
盲目のピアニスト (26)
短编集
軽井沢の雾の中で (29)
短编集
少女像(ブロンズ)は泣かなかった (47)
汤布院杀人事件 (49)
钏路湿原杀人事件 (57)
死线上のアリア (83)
短编集
存在证明 (108)
Escape 消えた美食家 (131)
龙神の女 内田康夫と5人の名探侦 (132)
我流ミステリーの美学 内田康夫自作解说第1集 (105)
歌枕かるいざわ (129)
靖国への帰还
『他杀の効用』 2007年(USEN・ことのは出版)
影视作品列表
出版图书
风格
行业地位
原本从事广告业,四十几岁才成为作家的内田康夫认为,既然要写书,就必须要畅销,因此选择了将杀人事件冠上地名的方式,发表他产量惊人的推理著作。而他的策略显然奏效了。于一九八○年出道的他,在二○○七年时,著作的总发行册数便突破了一亿册,令他加入了赤川次郎和松本清张、
森村诚一等人的“亿万本作家”集团,并于二○○八年获得了第十一届的日本推理文学大奖。
而除了畅销的推理小说外,总是以“旅行、历史、事件”三大要素来创作推理作品的内田氏也发表过历史相关著作,并曾与妻子一同创作旅游或生活记事等书籍。内田康夫的夫人早坂真纪出生于台湾台北,在从事广告代理的工作后,曾参与广播节目的制作、撰写广告歌词,并着有多部文学作品。
作品特色
内田康夫与山村美纱、西村京太郎同属
本格派及旅情推理作家,但三人却风格迥异。山村美纱以她女性作家的身分出发,喜欢在唯美的舞台上,以细腻而复杂的人际或情感关系为点缀,然后从尸体的科学验证角度,找出凶手犯案的蛛丝马迹;西村京太郎则是在推出《七个证人》和《杀人双曲线》等经典本格作品后,转而多以铁道推理为主的旅情推理创作;而内田氏则倾向将杀人事件与日本地方的风土民情加以结合,以轻松闲适的推理风味掳获读者的心。
而这次,作者依旧不改其追寻日本传统文物的本色,在《歌枕杀人事件》中以“歌枕”为题,以和歌纸牌的游戏为导线,让帅气的浅见光彦与美丽动人的朝仓理绘一同到属于歌枕之一的“末之松山”,寻找理绘父亲死亡的真相。
而歌枕就如同作者在文中所介绍的,是指在古代和歌中出现过的名胜。和歌是一种日本的诗歌形式,就相当于中文中的诗词。而寻访歌枕,就如同到三峡寻访“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壮阔场景一般,是何等诗情画意的事,然而理绘的父亲却因这样的雅兴而惹来杀身之祸。
在名胜古迹中发生的杀人事件,死者的怀古之情,与凶手的痛下毒手,鲜明的冲突,在读者心中造成难以言喻的震撼,并激汤出许多疑问。但透过浅见光彦与朝仓理绘对“真正”末之松山的探查,案情与凶手的轮廓也趋于明朗。
与《十三冥府》中情感内敛,刻意回避男女之情的浅见光彦相较下,《歌枕杀人事件》中的浅见显然较坦然地面对自己的情感;俊男美女的人物安排,也属其他推理小说所罕见。而作者也在本书中透过浅见光彦之口,表达他对推理的热情及态度。浅见光彦略带游戏的心态,令笔者不禁想起东野圭吾改编成日剧的作品──“破案天才伽利略”。剧中人称“伽利略”的教授汤川学每当碰见令他感兴趣的案件时,总是忍不住从嘴角汤起一抹饶富兴味的微笑,然后说:“真的很有意思!”而当不同的推理作家都特别强调这个部分时,或许也提醒了诸位爱看推理小说的读者,在拿推理小说当消遣的同时,可别将人命的殒没视为稀松平常之事。
作者在本书中提及,且令笔者很感兴趣的另一个论点是:“人有时候会做出一些残酷的事情来,但仔细想想,那正是懦弱的表现。”乍看之下,这或许令人有点难以理解,但仔细想想,那些无法面对自己人生,因而选择自杀的人;那些为了名利,或为了感情而除去自己眼中钉的人,其实都是些缺乏勇气,不敢正视自己的问题的人。而浅见光彦也在文中对理绘坦承自己生性软弱,这或许也解释了为何浅见选择以自由撰稿人的身分介入案件,而不是以真正的警察或职业侦探的身分。做为一个与案情无关的局外人,浅见光彦可以只选择令自己感兴趣的部分介入,随时都可以抽身,而这种纯粹以解谜为乐的心态,不也正是推理迷选择以推理小说来满足自己推理欲望的心境反映?
范达因的推理小说法则第一条:必须明确、公正地将所有线索呈现给侦探与读者;第二条:除了凶手的诡计,不得用写作手法误导读者;第三条:故事中不能掺有恋爱成分……内田康夫光是创作《歌枕杀人事件》一书,就不知道打破多少条范达因的守则。不过规则是死的,文艺作品是活的,若硬要为推理小说强加上固定的模式和框架,想必只会使推理小说的创作趋于僵化,即便是十分重视逻辑性的推理作品,也都需要适量的创新与突破,才能跟得上时代的脚步,迎合新世代读者多变的推理胃口。
作者性格
内田康夫是个不按牌理出牌,喜欢打破传统和规则的推理作家。虽然内田氏被归类为
本格派,但作者创作的风格却不像一般的纯本格派小说,会将重点放在谜团的复杂难解,或是侦探与犯人之间紧张刺激的对决。富有浪漫情怀兼以旅情作家身分的内田氏,总是喜欢透过一些年代久远的童谣或传说,或是名胜古迹的怀古寻幽之行,带出推理小说神秘的氛围,勾起读者的好奇心。而在找出凶手的推理过程中,作者也常以一些俏皮的人物互动,或是暧昧的男女之情来调和推理小说容易流于严肃的气氛,然后再以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戏剧性转折,将故事推向高潮。
有些读者认为,内田氏塑造的浅见光彦角色确实魅力十足,但在故事中却似乎看不见诡计的痕迹,就推理小说而言,解谜的成分稍显不足。而感性的内田康夫也确实不喜欢诡计,他认为工程浩大的诡计太过不切实际,会令读者忽略了真正重要的人性。笔者认为,这就是为何作者常有意无意地在作品中提及推理小说,试图提醒读者“只是在看一本推理小说”的立场,同时透过浅见光彦看似玩世不恭的态度,将现实世界与解谜游戏做切割,希望读者在休闲娱乐之馀,无须对推理小说这个虚构出来的世界过分认真。
感情丰沛的内田康夫,也相信人性本善,在《北国街道杀人事件》和《沃野的传说》中,他便曾透过竹村警部之口透露出这一点。也因此,读者会发现,作者对于杀人凶手的处置,总是比一般的推理作家多了一丝怜悯与同情。
内田康夫循着他独特的创作模式,始终抱持着希望将精彩的作品呈现给读者的心,每部作品绝不草率,也少有失败之作。完整的结构,加上“旅游”、“历史”等佐料,即使并不刻意设计诡计,但却仍具有令人回味无穷的魅力。
社会影响
一九九三年,内田康夫在
轻井泽成立浅见光彦俱乐部,以作为与粉丝交流的场所,而会员人数在一九九八年便已突破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