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号

标点符号

冒号是行文中常用标点符号之一,①英文半角作“:”;②英文全角作“:”;③中文全角作“:”;④中文半角作“:”。

释义
冒号是一种标点符号。通常表示提示语后的停顿或表示提示下文或总括上文。其中英文写为“:”,中文写为“:”。分为中英文半角、全角冒号。
作用
⒈用在称呼语的后面,表示提起下文。如:“同志们:现在我们开会了。”在书信、公文中常常出现。有人时常忽略称呼语后边的这个冒号,容易将它写为逗号。
⒉用在“说”“想”“是”“证明”“宣布”“例如”“如下”等词语的后边,表示提示下文。
例如:
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 但是,当某某人说的前后都有他的原话时,那么某某人说的后面就不能用冒号,而应该用逗号。
“大桥快通车了,”他环视了一下会场说,“请大家咬紧牙关,作最后的冲刺。”
“想”“是”“证明”“宣布”“指出”“透露”等词后是不是就一定要用冒号,也得看情况。
例如:
第一个例子中不能用冒号,因为“指出”的后面没有用冒号的必要,冒号作为承启,承启后面所说的内容,但是整个句意表示的却是概括,而不是论叙,中间无须作较长的停顿,如果后面的宾语部分较长,需作短暂的停顿,也只能用逗号。而第二个句子就一定要用冒号,因为它引出的下文是一串句子。像“是”、“透露”这些提示性的动词后边用上冒号以引出下文,引出的下文完了时,要用句号,如果用了逗号,也是错误的。例如:毛泽东有两句诗:“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我从中感受到了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
⒊用在总结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
例如:
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
但是也有例外,如果句中没有较长的停顿,就不要用冒号。
如:全市文坛三位女杰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在一起谈笑风生。有人会在“三位女杰”后面加冒号,这是错误的。
⒋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后边,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例如:“话题:诚信。”“座右铭:不求最好,但求最亲。”
⒌用在总括性话语的前边,以总结上文。
例1:“想不通,九条牛也拉不回;想通了,不要人说就直往前冲:他就是这样一个直性子。”
例2:有工作,说干就干;有问题,说亮就亮;有缺点,说改就改:他这个钢铁性子,指导员摸得很熟。
用途
一、用于书信、讲话稿的称呼语之后,表示提起下文。
⑴聚卿先生:
上月晦寄一函,想达左右……(《王国维致刘聚卿》)
⑵同学们:
我们中学毕业20周年,有人建议搞一个同学聚会。……(湘仁《在老同学聚会上的发言》)
二、在采访、辩论座谈、法庭审讯等言谈的记录中用于说话人名之后,以引出说话内容。
⑴记者:您二位一向关心中学语文教学,请谈一谈一个中学生怎样才能学好语文。
秦牧:要学好语文,必须注意多读、多写、多思索。……
紫风:除读好教科书外,必须进行课外阅读。……(《秦牧吴紫风答记者问》)
⑵正方金岭:对方请不要搞错我的意思。我说的是不适合旅游业,并不是说不适合发展旅游业。
反方王雷:我看不出这两个问题有什么区别。(《1986年亚洲大专辩论会大决赛》)
三、用于提示性话语之后,表示提起下文。
“问/答、说、想、是、即、写道、认为、证明、表示、指出、例如”之类动词都可加冒号,使其具有提示性,以引出宾语。例如:
⑴问:你觉得在翻译工作中,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
答:谁都知道,翻译是转述而非创作,因此译者:⑴应该知道原作者说的是什么;⑵能够用另一种语言准确无误地把原意表达出来。……(王宗炎《辨义为翻译之本》)
⑵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叶文玲我的“长生果”》)
⑶他心里想着:这个女孩子完全有条件成为一个优秀的歌唱家,我几乎犯了错误。(何为《第二次考试》)
⑷一般地说,作品最容易犯的毛病是:人物太多,故事性不强。(老舍《人物、语言及其他》)
⑸我深深明白:假如不是读过几百部真正的小说,我决不可能写出那八百个字。(叶文玲《我的“长生果”》)
⑹由此可见,这种观点表明: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创造人。(马克思和恩格斯《费尔巴哈》)
例句中的“问/答”“说”“想”“是”“明白”“表明”后都加了冒号。如果不强调这类动词的提示作用,大都可用逗号代替冒号。例如:
⑺朋友有点不好意思地解释说,买这座大房子时,孩子们还在上学,如今都成家立业了。(萧乾枣核》)
⑻我心想,这才是天空的真面目呢。(孙荪《云赋》)
⑼遗憾的是,这离京都颇近的雄关,我没有到过。(峻青《雄关赋》)
⑽我明白了,镇上那些老年人为什么来坐在教室里。(都德最后一课》)
⑾大量的事实表明,环境污染已经成为社会公害。(于涌泉《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环境——介绍环境科学》)
冒号和“即”如何配合使用,需要特别说明一下。“即”相当于“就(是)”。冒号可用于“即”字后以提起下文,但不宜用于“即”字前。例如:
⑿成品图书的质量标准分为二级,即:合格品不合格品。(新闻出版总署《图书质量管理规定》)
⒀这项人类社会活动兼有一系列特有的专业特性:即普遍性与特殊性,思想理论性与行为艺术性。
⒁出版物质量问题主要体现在“三多一少”,即平庸者多,创新者少;拼拼凑凑者多,自成体系者少;粗制滥造者多,精编精选者少。
例⑿“即”字前面用逗号,后面用冒号以提起下文,如果不强调提示,“即”字后的这个冒号也可不用。例⒀“即”字前的冒号可改为逗号。如果保留冒号,则要把“即”字删去,因为冒号表示提起下文,再加表示提示的“即”就重复了。例⒁“即”字后要补充一个冒号,因为后跟分号的并列分句,不用冒号分隔开来,全句的结构关系便错乱了。
⒂研究课题涉及广阔的领域:如编辑活动的性质、特征、社会功能及编辑管理、编辑队伍等。
⒃古诗包括多种不同的体裁,如王维的《观猎》,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格律严整,属于律诗;杜甫的《石壕吏》格律较宽,叫古风(古体诗)。
“如”的用法类似“即”,例⒂“如”字前的冒号要改为逗号,如果保留冒号,则要把“如”字删去。例⒃的问题同⒁,“如”字后要加冒号。
四、用于总说性话语之后,引出分说。
⑴我们一般提六门基础科学:天文,地学,生物,数学,物理,化学。(钱学森《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科学》)
⑵但一般来说,质量好的文化产品应该符合以下标准:先进的政治性、思想性;较高的知识性、学术性、艺术性;较高的文字质量和印刷装帧质量;鲜明的特色和风格。(《出版科学》1999/1)
⑶事实和根据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到的,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顾颉刚怀疑与学问》)
⑷考试委员会对陈伊玲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陈伊玲的声音不稳定,很难造就;另一种认为可以让她再试一试。(何为《第二次考试》)
⑸在演唱方面,她〔郭兰英〕找到了自己独特的风格,那就是:(一)气息的运用。以气息丹田的方法,做到低音扎实、中音纯净、高音嘹亮而优美。(二)吐字准确而穿透力强。不用话筒,她可以把每个字送到剧场的最后一排。(三)行腔……吐纳顿挫,变化多端、纯熟自如。(《新闻出版报》1999.1.19)
例⑴“六门基础科学”是总说,分说部分是并列词,中间用逗号分隔。例⑵“标准”是总说,分说部分是并列短语,中间用分号分隔,分号也可改用逗号。例⑶“来源有两种”是总说,分说部分是并列分句,中间用逗号分隔。例⑷“两种意见”是总说,分说部分是并列分句,中间用分号分隔,因为有一个分号内部已包含逗号。例⑸“自己独特的风格”是总说,分说部分由并列句构成的句群,句子有序次语,使读者知道分说部分的范围。
五、用于总括性话语之前,总结上文。
⑴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在化学系学习;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读机械制造专业;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1996年《标点符号用法》)
⑵他知道露水怎么样洒在草叶上,露水的味道怎么样香甜;他知道星星怎么样眨眼,月亮怎么样笑;他知道夜间的田野怎么样沉静,花草树木怎么样酣睡;他知道小虫们怎么样你找我、我找你,蝴蝶们怎么样恋爱:总之,夜间的一切他都知道得清清楚楚。(叶圣陶稻草人》)
⑶这就好比一人远远而来,最初我们只看到他穿的是长衣或短褂,然后又看清了他是肥是瘦,然后又看清了他是方脸或圆脸,最后,这才看清了他的眉目乃至音容笑貌:这时候,我们算把他全部看清了。(茅盾《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
例⑴“我们都”、例⑵“总之”和例⑶“全部”等字样表明冒号后的话是带总括性的,对冒号前的话——上文——作了总结。
六、用于需要解说的话语之后,表示下文是解说。
⑴首届广西(桂林书市将隆重举办
主办单位:广西新闻出版局
书市时间:1998年10月1日至5日
书市地点:桂林市体育馆(《新闻出版社》1998.09.29)
⑵生活教我认识了桥:与水形影不离的过河的建筑。(刘宗明《北京立交桥》)
⑶今有恳者:书籍二包、散稿一束由邮寄上,祈代保存,是所至祷。(《王力致杨树达》)
例⑴冒号表示后面的文字是解说前面的项目的,在这里也可用空格来代替冒号。例⑵冒号后的文字解说前面的宾语“桥”。例⑶冒号后的分句解说前面的分句,而不是解说前面的某个句子成分
七、分隔作者和作品名称。
八、分隔标题中的主题词和说明补充部分。
中国农业方向:发展生态农业(《新华文摘》1996/3)
信息消费:现代社会新潮流(《光明日报》1998.5.18)
⑶范长江:报道红军长征的第一人(《新华文摘》1997/2)
瑞典:高税收维持高福利(《环球时报》1998.4.26)
⑸《早年周恩来》:一部充满魅力的佳作
由来
中国古代句读符号中无冒号。现行标点符号中的冒号,形式和用法是从西方引进的,而名称是使用表意词,具有独创性。“冒”字有“隐起”和“统括”的意思。如“冒头”“冒子”指文章、话语的开头部分或引子。“先说过一大篇冒头,然后引入本体”,鲁迅在《彷徨·孤独者》所说的这句话有助于理解“冒”字的含意。冒号在1919年前后曾使用过多种名称:句断意连之号、冒号、冒引号、集点、集号、叙点、续号、叙述号、结号、综号、两点、爽殿、重点、扎点、可仑。胡适曾在《论句读及文字符号》(1916年)一文中建议采用“:或”形式的冒号,所使用的名称为“冒”。前一种是西式冒号,后一种是把西式冒号的两个圆点改成两个中式尖点。钱玄同在《句读符号》(1918年)一文中建议采用的西文留种标点符号包括“‘:’冒或结”。“结”字显然指总结上文。冒号的形式和名称是1919年《请颁布新式标点符号议案》正式确定的。
8世纪末以来,西方的宗教书籍如《圣经》和《祈祷书》等常用升号表示句内较大的停顿,供诵读经文祈祷文或唱圣诗圣歌时使用。升号形式为圆点的右上方加一挑或豆芽形曲线,如:14世纪中叶以后,圆点的上加符号也演变成圆点,升号变成双点,即今冒号前身。英语的冒号名称源自希腊语的kōlon。这个词本意为“肢”(人或动物的身体的一部分),后转成“诗歌或语句的一部分”。古罗马修辞学家昆体良在公元 88 年写成的修辞学著作中曾按照“长句段”的意思使用kōlon一词。这个长句段符号,从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出版家马努提乌斯开始用来标示介于句号和分号之间的停顿。分号之下是逗号,因为早期西文的句子较长,需要使用(.)(:)(;)(,)等四种标示语句不同结构层次的点号。英语大约从1550年起称(:)为colon,意为“长句段符号”,在colon之下的断句符号(;)从1644年起称为semicolon,意为“半长句段符号”。17世纪40年代英语正写法规定以逗号(,)为停顿的基本单位,(;)和(:)表示停顿的长度分别为逗号的二倍和三倍。《英语牛津大辞典》colon条所举1748年的书证为:“标示语音停顿我们如果可以自定以comma(逗号)为一,则semicolon(分号)为二,colon为三,period(句号)为四”。可见当时colon是用于句内第一层分界,semicolon则用于第二层分界。后来文风逐渐改变,短句多了,在句子内部不需要那么多的标示层级的符号,(:)被派作其他的用场——从18世纪晚期开始改作提示性的符号,这就是现代冒号的起源。从此以后,分号(;)变成为介于句号和逗号之间的仅有的点号,(:)的主要功能再也不是切分长句段,虽然仍有一些英国作家在连接两个并列分句的连词and之前加冒号,这种用法不带普遍性。从英语colon和semicolon的词源和用法的历史演变,我们可知这两种点号在现代已没有意义上的联系,决不能把semicolon理解为“半冒号”。
与英语不同,法语、意大利语和俄语仿效拉丁语依照(:)的形态给它命名,称之为“双点”(法les deux-points/意i due punti/俄двоеточие),其用法的历史演变和英语大致相同。上述法语名称首见于1590年。这个点号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引进汉语,所以依据它的现代意义译成“冒号”,不可因此认为(:)这个点号在西方自古以来就一直作冒号使用。
注意汉语的冒号不同于数学的比号。比号的位置居中,如“1:2=3:6”;冒号位置靠字的右下角。分隔时分用冒号,不用比号,如“7时30分”要写作“7:30”。西文的冒号和比号(:)的形体相同,两点的距离比汉语冒号略宽,与一般小写字母等高。
使用注意
⑴运用冒号时要注意其提示范围。冒号提示的内容的末尾用句号。如果一个句号前的内容不全是冒号提示的,则这个冒号用得不正确。例如:
这种惊人的事实证明:人如果老想着钱, 看不到敌人的腐蚀进攻,就会走入歧途,可见这些事实是可以作为活教材的。
(句中冒号只提示到了“歧途”,不包括后边,所以用错了。应把“歧途”后面的逗号改为句号。)
⑵没有特别提示的必要就不要用冒号。如:
他表示:一定要来参加会议。(冒号应该删去)
比赛的结果出人预料:老年队竟打败了青年队。(冒号应该改为逗号)
⑶在句子内部,不能用冒号。如:
老师说了一声:“下课.”就走了。(句中不能用冒号,应删去。)
⑷“某某说”、“某某想”等后边常用冒号。但有时不想强调提示语,或不直接引述别人的话,则不用冒号而用逗号。如果“某某说”是在所有引文的后边,“说”后用句号。
⑸一般说来,一句话里只适合用一个冒号。如果一个冒号范围里又用冒号,就形成了冒号的套用。应设法避免套用冒号。如:
心理学研究表明:影响儿童心理发展有三个重要因素:遗传、环境和教育。(前一个冒号应改为逗号;或调整语序,变更为“心理学研究表明:遗传、环境和教育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三个重要因素。”)
其他的用法
在英文中的用法
⒈ 冒号用于对后面内容的介绍或解释,如This is her plan: go shopping.
⒉ 冒号用于名单之前,特别是一个竖排的名单。
We transferred three employees to new branches:
· Tony Wang to New York City
· Mike Jackson to Tokyo
· Mark Foster to Paris
当名单横排的时候,冒号要用在一个完整的句子之后,如We need seven people: three students,three engineers,and a professor.
⒊ 冒号用于一个正式的引用之前。如 The professor said: “It was horrible.”
⒋ 冒号也可用于商业或正式信函的称谓后面,如 Dear Mr. Lee:(美国英语中,信件或演说词的称呼语之后用冒号,而在英国英语中多用逗号。)
⒌ 冒号用于数字时间的表示,如16:45 或4:45 p.m.
⒍ 冒号用于主标题副标题之间,如 Web Directory: World and Non-U.S. Economic Data
在C++中的用法
1.单冒号(:)用法
⑴表示机构内位域的定义(即该变量占几个bit空间)
typedef struct
unsigned char
构造函数后面的冒号起分割作用,是类给成员变量赋值的方法,初始化列表,更适用于成员变量的常量const型。
⑷类名冒号后面的是用来定义类的继承。
class 派生类名 : 继承方式 基类名
派生类的成
继承方式:public、private和protected,默认处理是public。
(5)盘符用法
盘符是DOS、WINDOWS系统对于磁盘存储设备标识符。一般使用26个英文字符加上一个冒号:来标识。
2.双冒号(::)用法
⑴表示“域操作符
例:声明了一个类A,类A里声明了一个成员函数void f,但没有在类的声明里给出f的定义,那么在类外定义f时,
就要写成void A::f,表示这个f函数是类A的成员函数。
⑵直接用在全局函数前,表示是全局函数
例:在VC里,你可以在调用API函数里,在API函数名前加::
⑶表示引用成员函数及变量,作用域成员运算符
例:System::Math::Sqrt 相当于System.Math.Sqrt
⑷在批处理中用法:
批处理中“:”称为标号,通常独占一行。标号行以“:”开头并紧跟标识符,标识符有效长度为8个字符。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