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寺

河南洛阳净土寺

净土寺,又称东都净土道场,位于洛阳龙门石窟南伊水东岸,伊川长寿山巨型卧佛之中的白云岩上。

地理环境
净土寺位于洛阳龙门石窟南二十多公里的伊川县白元镇鸾浴沟(今水牛沟村)内,是伊川白元乡著名的“五里三寺”之一。
《河南佛教胜迹》记载伊川县的佛寺有:净土寺、皇觉寺、龙驹寺、周佛寺、慧光寺、复兴寺、斑竹寺、法华寺、圣水寺、佛泉寺、罗汉寺、龙兴寺、佛兴寺、吉祥寺、演法坪寺、大觉佛寺。净土寺位列伊川县域诸寺之首。
净土寺选在龙门伊阙南一片天然的白云岩石之上,有“出家人难得一片净土”的意蕴。山门前是由东向西流的“定盟泉”与“倒涧泉”合流处,称“二龙戏珠”宝地。北魏孝文帝陵与净土寺同处于一条南北中轴线。
洛阳龙门口南伊川白元乡有著名的“五里三寺”,即夏宝村的清凉寺、水牛沟村的净土寺和白元村的金山寺。清人张文德有《春日游净土、清凉、金山诸寺》诗:“晚来汲露煮茗芽,古寺无人犬护家。座上真文余贝叶,阶前云气绕昙花。蒲团半纳随藜枝,舍利多珠隐木瓜。为问老僧何处去,白云深锁众峰斜”。三寺所在地理位置十分独特,从远处望去,一尊巨型观世音菩萨仰卧伊河东岸。
建制沿革
北魏始建
天赐元年(404年),北魏在洛阳鸾浴沟之阳创建寺院,因此地为洁净白石岩,得名净土寺。净土寺大殿和护墙的基础,均使用像白云一般的白石砌成,正合“出家人难得一方净土”的襌语。
隋朝迁建
隋唐时,净土寺为皇家寺院,又名东都净土道场。
隋炀帝大业四年(公元608年),净土寺从北魏洛阳城迁建于隋都洛阳城建阳门(今李楼乡楼村东侧)内。
隋炀帝大业八年(公元612年),玄奘在东都净土寺剃度出家,并从这里迈出西天取经的第一步,成为千年来妇幼皆知的佛教名人。
唐朝沿用
洛阳的净土寺又是唐太宗主张大唐宗教文化三教(儒、佛、道)合一,和谐共处的典型。在其佛寺大殿内建筑砖笆上,历代重修,仍保留着既有儒家“天人合一” 字样图案,还有道家特有的阴阳太极图砖笆,这在其他佛寺中是极为罕见的。
唐太宗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即玄奘开始“西天取经”那一年,净土寺被迁建在上东门(今塔湾村南)内的毓材坊。
唐显庆五年(公元660年),唐高宗在洛阳,曾敕慈恩寺僧人义褒、西明寺僧人慧立等到洛阳,并在合璧宫召见,“叙论称旨”,唐高宗留他们住东都净土寺。义褒曾在净土寺讲经。
龙朔元年(公元661年),僧人义褒应召在东都洛阳。他曾多次出入宫中,还曾在东都净土寺讲经,众人踊跃往听。不久,义褒因病卒于净土寺,享年51年。
武周改名
武周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武则天下令:东、西二京及各州,各建大云寺一所,收藏《大云经》,并让僧人讲解。天授二年(公元691年),东都洛阳净土寺改称大云寺。
晚唐焚毁
唐武宗会昌年间(公元841~846年),净土寺被毁。
寺名由来
净土寺的“净土”得名源于东汉,当时白马寺有两位印度高僧迦叶摩腾和竺法兰翻译佛经,百忙之中朝廷请他们到洛阳南郊皇家园林广成泽游玩,返回洛阳时走新城,路过鸾浴沟,见此处一条清清溪流自东向西流过,有很多鸾鸟在此溪水中沐浴。溪水旁是洁净的白色岩石,两位印度高僧不由赞叹道,此处真是难得的一方净土圣地。
主要建筑
净土寺原有金刚殿、中佛殿、天王殿、后大殿等建筑和浮屠三座,面积约6000平方米。20世纪50年代后期,金刚殿、中佛殿、天王殿、后大殿等建筑先后被拆除。现存有大殿五间,长15米、进深8米,建在台基上,砖木结构硬山式建筑,五架梁。大殿有正脊、垂脊,正脊、垂脊为花草纹砖雕,双坡均为灰板瓦铺顶,望板为正方形砖铺顶,有前檐,檐下施斗拱,前檐有四根明柱,柱下有四方模角形石柱,殿内壁画依稀可辨。殿外有碑刻六通。
净土寺大殿和护墙的基础,均使用像白云一般的白石砌成,正合“出家人难得一方净土”的襌语。
出土文物
隋唐文物
七十年代初期,净土寺曾出土有精美绝伦的隋唐时代的文物,有祭祀用法器和唐三彩器物等,文物虽已流失,然而由此表明,当年的净土寺是有相当显赫地位的,属皇家一级寺院。
元代石刻
净土寺出土有元代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的“云山舍利之塔”铭文石刻,“云山”一词突出表明净土寺所在的白云岩,犹如天上吉祥的的白云,降落在此处。与《汉书 广成赋》所描绘的“大汉之初基也,宅兹天邑,总风雨之会,交阴阳之和。揆厥灵囿,营于南郊”相吻合。
明代石碑
1978年在净土寺附近水渠出土有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净土襌寺记》石碑,《净土襌寺记》碑文记载:寺“剏自〇〇天赐延和间 历乎宋沿乎金元”。天赐是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的第四个年号。天赐这个年号自404年十月至409年,共六年。延和(432年-435年)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年号,历时3年。
《净土禅寺记》石碑,记载该寺曾由当时的“布政司、县政府、以及伊阳、嵩县的僧会,会同洛阳乾明寺、汝州风穴寺、洛阳龙泉寺、嵩县龙泉寺等众多的寺院主持---大明嘉靖十一年岁在壬辰孟冬望日后十日立碑”。
寺前水渠还出土有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伊阳净土梵宇佛像记并颂》碑载:“洛阳管子休官林下,订盟泉右,瞻被水峪曰净土,万世上祀,宫墙庙貌。蜿蜒青龙,驯伏白虎,玄武垂头,朱雀翔至。”
轶事典故
玄奘出家
《旧唐书》记载:“僧玄奘,姓陈氏,洛州偃师人,大业末出家于东都净土道场。”
唐 道宣《续高僧传》卷四《大慈恩寺释玄奘传》云: “兄素出家,即长捷法师也。容貌堂堂,仪局瑰秀。讲释经义,联班群伍。住东都净土寺。以奘少罹穷酷,携以将之,日授精理,旁兼巧论。”。《大正藏》卷50《慈恩传》卷上说:“其第二兄长捷先出家,住东都净土寺。察法师堪传法教,因将诣道场,诵习经业。”陈祎天性喜佛,来到净土寺后,在佛学净土环境薰陶下,对佛教产生了浓厚兴趣,以兄长长捷为师,潜心学习佛学。《大正藏》卷51录有唐?张说的《大唐西域记序》,其中记述说:“令兄长捷法师,释门之栋梁者也。擅龙象于身世,挺鶖鹭于当年,朝野挹其风猷,中外羡其声彩。既而情深友爱,道睦天伦,法师服勤请益,分阴靡弃。”大业八年(612年),炀帝为祈求征伐高丽成功,下诏在洛阳剃度27名和尚,主持剃度的大理寺卿郑善果亲临东都净土寺选择合适人选。小陈祎报名参加,因年仅13岁,不够录取资格。然陈祎在三年的习佛中,不仅已精通佛学要诣,而且还有独到的见解。他找到主持剃度的大理寺卿郑善果,恳请报名入选剃度。就问他:“你小小年纪为什么要出家呢?”陈祎答道::“远者继承如来事业,近者光大佛祖遗法。”郑善果为他远大的志向和不凡的器貌所感动,便说:“诵业易成,风骨难得,若度此子,必为释门伟器。”郑善果又问了一些佛学问题,小陈祎对答如流。郑善果对长相端庄,聪明好学,佛学知识渊博的小陈祎心中已有好感,但资格不够,郑善果有意录取,但主持录取的几位僧人仍说“年纪太小。”不料,陈祎却说:“我提一个问题,众位老师如给我满意答复,我就不当和尚了。”他问:“人能不能成佛?成佛是在当世,还是遥远的未来?”众主持录取的几位僧人一下子被难住了。郑善果借机说“人才难得”,于是,就破格录取了陈祎,玄奘遂剃度出家, 取法号“玄奘”,意为“使佛学光大。”正式成为佛门释子。
西行取经
唐太宗撰写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文中所写:“玄奘法师者……翘心净土,往游西域。”文内“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
“翘心净土,往游西域”。道出了玄奘大师由洛阳净土寺出发到西域求法去经的历史真相。
高宗留僧
《大正新脩大藏经》第四十九册《释氏稽古略》载:“(唐高宗)七月诏迎玄奘法师入居西明寺。四年十月。帝以玉华宫为寺。追崇先帝。诏玄奘法师居之。五年帝幸东都,敕召僧义褒慧立等赴洛京,见帝于合壁殿。叙论称旨,留住东都净土寺。”
相关名人
唐玄奘(公元600-664年),人称唐僧,著名佛学大师,在净土寺剃度出家,从这里迈出西天取经的第一步,他成为一千多年来妇幼皆知的佛教名人。玄奘原名陈祎,祖籍洛州缑氏陈堡谷(今偃师缑氏陈河村),他的祖父陈康,在北齐曾担任国子博士。父亲陈惠曾任隋江陵县令。隋开皇二十年(600年),陈惠喜得公子,眉目清秀,脸面端正。崇信佛教的陈县令,将幼子抱到佛像前,请佛赐名,正巧佛像所披衣袍风刮起,连连飘摆,于是这孩子便得名“祎”,意为“佛的衣裳”。
隋炀帝大业八年(公元612年),玄奘在东都净土寺剃度出家。根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续高僧传》、《旧唐书》、《新唐书》等古代文献及净土寺出土的石碑等的记载,大体梳理如下:
玄奘在净土寺潜心钻研佛学时期,外界正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隋朝的横征暴敛使百姓无法生活下去,激起各地好汉揭杆而起。净土寺因远在城外伊川鸾峪沟而免遭战火蹂躏。
大业十三年(617年),李渊打起抗隋大旗,李世民在与隋军和王世充作战中,多次率军由洛阳山南道路过玄奘所在的净土寺,净土寺对李世民军队多有资助,其时净土寺属皇家寺院,下辖少林寺,少林寺派棍僧助李世民,救过李世民的命,李世民生于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9年)长玄奘3岁,李世民与玄奘结为兄弟好友。其时,农民起义军瓦岗军攻洛阳,王世充困守洛阳,城内无粮,十有三人饿死。
武德元年(618年),唐高祖李渊称帝,国号唐。时王世充占居洛阳,唐军与王世充为争夺洛阳又打了四年战争,武德四年(621年),王世充降唐,大批不愿降唐者纷纷削发假扮成和尚躲入洛阳城各个寺院道场。李渊下令唐军废除洛阳城端门楼、乾阳门及阙楼。为了消除隐患,李渊又下令废洛阳城中各寺院道场,只留三十个僧尼,其余全令其还俗。
武德九年(626年)四月,唐高祖李渊诏令全国废除佛道,洛阳仅保留寺观各一所,其余全部废除,净土寺、少林寺也在废除之列。二十七岁的玄奘法师心急如焚,他想起与李世民的友情,遂由净土寺出发,涉伊水,走秦楚古道,亲赴京都长安,找李世民想办法,他哪里知道此时长安的唐皇室中正蕴藏着杀机。
武德九年六月,太子建成忌妒李世民功盖天下,乃与齐王元吉合谋欲除掉世民。李世民得知消息,先发制人,发动玄武门兵变,杀太子建成和弟元吉。八月,世民即位,是为唐太宗,改明年为贞观元年。刚夺得皇位的李世民正忙于军国大事,无遐顾及接见玄奘。
玄奘滞留长安,亲闻血溅皇门之事,深感自己所学浅薄,对此兄弟相残无能为力,他决心到佛教的发源地去深造。于是上表李世民,请求西行,并对去印度的有关资料进行搜集,做了必要的准备。但李世民刚得到帝位,国家百废待兴,日理万机,对玄奘的请求那能顾得着。没得到朝廷答复,没有官方批准的通行证和资助,要远涉几万里、跨越无数关卡、邦国,去远方的天竺佛教发源地,显然是极困难的。玄奘几乎陷于绝望的境地。但想到在净土寺出家时立下“使佛教教义发扬光大”的誓言,决意靠自己的力量去印度求学佛法。
机会终于来了,贞观元年(627年)八月,长安一带遭受严重霜雹灾害。朝廷诏令灾民可随丰就食,各地关卡可给于方便。玄奘借此机会混在灾民队伍中,西出长安,沿途乞讨,经天水、武威、张掖、安西,出玉门关,沿古丝绸之路北道,过哈密、吐鲁番,又经乌兹别克的萨马尔城,阿富汗的巴弥场,翻越巴基斯坦北部的兴都什大山,历尽千难万险,终于到达佛教发源地。
历经艰难险阻后到达天竺后,十多年间,玄奘跟随过许多有名的僧人,他停留过的寺宇包括当时有名的佛教学习中心-那烂陀寺,他向该寺的主持,印度佛学权威戒贤法师学习佛经。及后玄奘更加徒步考察了整个南亚次大陆,在佛学讲座中名扬全天竺,在印度求学佛法十四年的玄奘已成为著名的佛学高僧,他阐发的佛学理论连印度的高僧也为之折服,玄奘思念祖国,惦记着故乡洛阳的净土寺,牢记着在净土寺许下的誓言。
贞观十七年(643年)玄奘决定回国,他搜集了印度最好的佛经,带着印度人民的深情厚意,次年,到了于阗(今新疆和田)。于阗地方官对这位饮誉印度的著名唐人高僧表示欢迎,立即派人将玄奘写给太宗的奏表送达长安,太宗诏令于阗、敦煌等地方官迎接护送玄奘法师回京。
贞观十九年(645年)正月二十四日,玄奘到达长安,此时太宗已在洛阳,即将率军出征高丽、闻报,即诏请玄奘到洛阳相见。在阔别故土近二十年后,玄奘终于又回到洛阳。唐太宗在洛阳宫隆重欢迎玄奘法师,亲自安排太子李治(后来的高宗)为玄奘建造译经寺院。之后,玄奘得以到梦绕魂牵的净土寺探望,并回偃师故里省亲。
贞观二十年(646年),太子李治在长安建专门译经院。显庆二年(657年)春二月。驾幸洛阳宫。法师亦陪从。
可以看出这座寺院在当时倍受关注,反映出它在当时佛教界的重要地位。
后世纪念
撰文纪念
在玄奘法师剃度洛阳净土寺1400周年之际,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佛教协会会长、嵩山少林寺方丈释永信特为洛阳净土寺题词,并撰文纪念:纪念玄奘法师净土寺剃度一千四百周年(碑文)东土华夏,天中佳域。文明发端,寻根圣地。净土襌寺,创於北魏天赐延和。东依嵩岳,少林为伴。西邻伊水,昆仑脉延。南瞻九皋,鹤鸣天室绕紫烟。北望龙门,五都荟萃伊洛间。
发行邮票
2016年 9月 4日 中国邮政玄奘西行求法特种邮票在玄奘当年迈出西行求法第一步的洛阳净土寺举行原地首发仪式,中国邮政向净土寺赠送全套原版《玄奘》邮票。
地图信息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