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伍明

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男,湖南人,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物理所凝聚态理论与材料计算实验室副主任。

个人简介
2002 年至今任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亦称973计划)首席科学家。
1994 年获中国科学院金属所博士学位 (导师周本濂院士),并获1994 年在《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的杂志上发表论文数全国第3名和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特别奖。1994 年至 1996 年在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做博士后 (合作导师蒲富恪院士)。1996 年至 1998 年在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任副研究员。1998 年至 2000 年在美国Texas 大学 Austin 分校物理系任Research Scientist。2000 年至 2002 年在美国Delaware 大学 Bartol 研究所任 Research Scientist。
曾在美国 Los Alamos 国家实验室、Oak Ridge 国家实验室、加州大学 Berkeley 数学所、加州大学 Santa Barbara 理论物理所、Pennsylvania 大学数学系、Duke 大学数学系、Utah 大学物理系,加拿大 Toronto 大学物理系,法国 Laue-Langevin 研究所,西班牙CSIC 物理所,香港大学物理系访问并开展合作研究。
研究方向
1、原子分子物理和量子光学理论:
1.1. 超冷原子玻色-爱因斯坦凝聚、BEC-BCS 交叉和多体玻色子系统理论;原子光学原子激光理论。
1.2. 微腔及微腔阵列的量子电动力学、多体效应、量子相变
2、量子信息量子计算理论:
2.1. 固体量子信息理论;
2.2. 固体量子计算理论。
3、凝聚态理论:
3.1. 自旋电子材料和自旋电子学理论;
3.2. 自旋-轨道耦合和自旋 Hall 效应;
3.3. 强关联系统及无序系统理论。
4、统计物理和数学物理
4.1. 非平衡态统计物理和统计物理可积模型;
4.2. 非线性可积模型。
科研成果
原子分子物理和量子光学理论
主要是研究激光冷却原子分子、超冷原子分子、玻色-爱因斯坦凝聚费米子凝聚、BEC-BCS 交叉、多体玻色子和费米子系统、物质波原子光学原子激光理论,研究了两个或多个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的干涉(Phys.Rev.Lett.84,2294 (2000)),光格子中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的量子隧穿包括 Landau-Zener 隧穿及 Wannier-Stark 隧穿(Phys.Rev.Lett.88,170408 (2002)),外势作用下原子相互作用参数随时间变化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中的孤子(Phys.Rev.Lett.94,050402 (2005)),光学微腔阵列中极化光子的量子磁性动力学(Phys.Rev.Lett.99,183602 (2007)),旋量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的分数涡旋和涡旋晶格动力学(Phys.Rev.Lett.101,010402 (2008)),微腔极化凝聚体的光子 Josephson 效应(Phys.Rev.Lett.102,023602 (2009)),双光学势中两个旋量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之间的非 Abelian Josephson 效应(Phys. Rev. Lett. 102,185301 (2009));外场驱动下两分量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的相对位相(Phys.Rev.A 64,015602 (2001)),光格子中多体玻色子系统的量子相变(Phys.Rev.A 68,043605 (2003)),光格子中旋量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的孤子(Phys.Rev.A 69,053609 (2004)),光格子中偶极玻色子的超流-Mott 绝缘体相变(Phys.Rev.A 70,045602 (2004)),光格子中具有偶极相互作用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的非线性动力学(Phys.Rev.A 71,025601 (2005)),光格子中两分量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的持续流(Phys.Rev.A 71,053608 (2005)),光格子中旋量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的动力学(Phys.Rev.A 71,053611 (2005)),旋量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的精确孤子解和调制不稳定性(Phys.Rev.A 72,033611 (2005)),两分量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的具有平面波背景的精确解(Phys.Rev.E 73,066610 (2006)),光格子中冷原子的磁性量子相变(Phys.Rev.A 76,043618 (2007)),同步控制 Feshbach 共振和简谐势调控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的孤子(Phys.Rev.A 77,023613 (2008)),包含双阱中冷原子的微腔的量子电动力学(Phys. Rev. A 77,033620 (2008)),排斥抛物合成势中具有随时间变化的散射长度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的孤子(Phys. Rev. A 78,023608 (2008)),光格子中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空间局域能隙孤子的稳定性(Phys. Rev. E 78,026606 (2008)),光学微腔中冷原子 Josephson 结的动力学(Phys. Rev. A 78,043618 (2008)),具有可以调控相互作用的两类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矢量孤子的形成和转换(Phys. Rev. A 79,013423 (2009)),具有调制相互作用的二维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环状孤子的动力学和调制(Phys. Rev. A 79,023619 (2009)),与单模微腔耦合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的非线性动力学(Phys. Rev. A 78,033401 (2009)),简谐势中具有调制相互作用的二分量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矢量孤子(Phys. Rev. A 79,033630 (2009)),旋量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的相干双色光缔合:单自旋及混合自旋情况(Phys. Rev. A 79,045601 (2009)),具有微腔传输谱的旋量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的基态及探测(Phys. Rev. A 80,in press (2009))。
主要是研究以固体材料作为器件的量子信息和量子计算理论,研究了含时磁场驱动下各向异性 XYZ 模型中的量子纠缠控制(Phys.Rev.A 74,052105 (2006)),一般两部分系统纠缠态的演化方程(Phys.Rev.A 79,024303 (2009)),协助和单配性约束的纠缠的限度(Phys. Rev. A 80,034301 (2009))。
凝聚态理论
3.1、磁学理论:主要是研究自旋电子材料和自旋电子学理论,建立了巡游磁体中局域自旋磁矩模型和统一的磁学理论模型(Phys.Rev.Lett.83,207 (1999)),含时磁场驱动下具有双轴各向异性铁磁体磁化强度非线性动力学(Phys.Rev.B 60,12893 (1999)),易平面铁磁体中的畴壁相互作用(Phys.Rev.B 65,172416 (2002)),含时磁场驱动下自旋链中的非弹性孤子碰撞(Phys.Rev.E 68,036102 (2003)),具有自旋流的铁磁体的磁化强度非线性动力学(Phys.Rev.E 69,066611 (2004)),具有自旋流的铁磁性纳米线的磁化强度非线性动力学(Phys.Rev.B 72,064410 (2005)),条纹结构金属薄膜中自旋极化流诱导的畴壁共振(Phys.Rev.B 72,172411 (2005)),铁磁性纳米线中的自旋极化流(Phys.Rev.E 76,026605 (2007)),自旋极化磁性薄膜的铁磁共振(Phys.Rev.B 78,054420 (2008)),具有双轴各向异性铁磁体瞬子(Phys.Rev.B 79,014415 (2009))。
3.2、纳米材料理论:研究了具有无序石墨片的局域性质和 Kosterlitz-Thouless 量子相变(Phys.Rev.Lett. 102,106401 (2009)),有机敷层纳米粒子稳定性的热力学模型(Phys.Rev.B 70,205419 (2004)),作为碳纳米纤维催化剂的镍的成核和热力学(Phys.Rev.B 72,035453 (2005)),具有拓扑缺陷的石墨片的量子阻塞和环路电流(Phys.Rev.B 78,155413 (2008))。
3.3、半导体理论:主要是研究自旋-轨道耦合和自旋 Hall 效应、凝聚体系的场致局域化,研究了电场作用下 Bloch 电子的非线性动力学,发现精确解具有多频率结构并且随时间振荡,振荡频率由外场决定,并找到了宏观控制局域化与退局域化的条件(Phys.Rev.B 65,033102 (2002)),半导体微腔中激子发射的崩塌和恢复(Phys.Rev.A 70,013803 (2004)),室温下低耗散的量子自旋流(Phys.Rev.B 72,045201 (2005))。
3.4、超导理论:主要是研究强关联系统及无序系统理论,研究了环形的 Josephson 结中涡旋的量子隧穿(Phys.Rev.B 72,014546 (2005))。
统计物理和数学物理
主要是利用 Riemann-Hilbert 方法、反散射方法等获得了耦合非线性 Schrodinger 方程组、离散非线性 Schrodinger 方程、 Landau-Lifschitz 方程等可积和近可积系统的精确解、辐射解、长时间行为;利用 Bethe Ansatz 方法获得了双带的费密-玻色子模型等可积系统的精确解和热力学(Phys.Rev.E 73,026603 (2006);Phys. Rev. E 74,036614 (2006))。
1991 年以来,已在美国物理学会主办的《Physical Review》刊物上发表论文 120 篇,其中 Phys.Rev.Lett.12 篇。英文综述文章 10 篇。
经国际检索《科学引文索引》(SCI),自 1991 年以来发表的论文被SCI 引用 4000 多次,其中单篇被 SCI 论文引用超过 200 次的有 2 篇。代表性工作为:
关于外势作用下原子相互作用参数随时间变化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中孤子激发(Phys.Rev.Lett.94,050402 (2005))的文章被 SCI 论文引用 250 次。
关于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干涉(Phys.Rev.Lett.84,2294 (2000))的文章被 SCI 论文引用 210 次。
关于光晶格中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的量子隧穿(Phys.Rev.Lett.88,170408 (2002))的文章被 SCI 论文引用 170 次。
关于巡游磁体中局域自旋磁矩模型和统一的磁学理论模型(Phys.Rev.Lett.83,207 (1999))的文章被 SCI 论文引用 100 次。
曾获 2000 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曾获 2004 年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曾获 2005 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发表论文
1. A. C. Ji,Q. Sun,X. C. Xie,W. M. Liu,
Photonic Josephson effects with cavity polariton condensates,
Phys. Rev. Lett. 102, 023602 (2009).
2. Y. Y. Zhang,J. P. Hu,B. A. Bernevig,X. R. Wang,X. C. Xie,W. M. Liu,
Localization and Kosterlitz-Thouless transition in disordered graphene,
Phys. Rev. Lett. 102, 106401 (2009).
3. R. Qi,X. L. Yu,Z. B. Li,W. M. Liu,
Non-Abelian Josephson effect between two spinor Bose-Einstein condensates in double optical trap,
Phys. Rev. Lett. 102, 185301 (2009).
4. X. X. Liu,H. Pu,B. Xiong,W. M. Liu,J. B. Gong,
Form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vector solitons in two species Bose-
Einstein condensates with tunable interaction,
Phys. Rev. A 79, 013423 (2009).
5. Z. G. Li,S. M. Fei,Z. D. Wang,W. M. Liu,
Evolution equation of entanglement for generic bipartite systems,
Phys. Rev. A 79, 024303 (2009).
6. X. H. Hu,X. F. Zhang,D. Zhao,H. G. Luo,W. M. Liu,
Dynamics and modulation of ring dark soliton in 2D Bose-Einstein
condensates with tunable interaction,
Phys. Rev. A 79, 023619 (2009).
7. J. M. Zhang,F. C. Cui,D. L. Zhou,W. M. Liu,
Nonlinear dynamics of a cigar-shaped Bose-Einstein condensate coupled with a single cavity mode,
Phys. Rev. A 79, 033401 (2009).
8. X. F. Zhang,X. H. Hu,X. X. Liu,W. M. Liu,
Vector solitons in two-component Bose-Einstein condensates with
tunable interactions and harmonic potential,
Phys. Rev. A 79, 033630 (2009).
9. H. Jing,J. Fu,Z. Geng,W. M. Liu,
Coherent two-color photoassociation in a spinor-1 Bose-Einstein
condensate: Single-spin versus mixed-spin cases,
Phys. Rev. A 79, 045601 (2009).
10. Z.G. Li,S.M. Fei,S. Albeverio,W.M. Liu,
Bound of entanglement of assistance and monogamy constraints,
Phys. Rev. A 80, 034301 (2009).
11. J. M. Zhang,S. Cui,H. Jing,D. L. Zhou,W. M. Liu,
Probing the quantum ground state of a spin-1 Bose-Einstein
condensate with cavity transmission spectra,
Phys. Rev. A 80, 043263(2009).
12. G. P. Zheng,J. Q. Liang,W. M. Liu,
Instantons in a ferromagnetic spin chain with biaxial anisotropy,
Phys. Rev. B 79, 014415 (2009).
13. A. C. Ji,W. M. Liu,J. L. Song,F. Zhou,
Dynamical creation of fractionalized vortices and vortex lattices,
Phys. Rev. Lett. 101, 010402 (2008).
【SCI 引用 65 次】
14. J. M. Zhang,W. M. Liu,D. L. Zhou,
Cavity QED with cold atoms trapped in a double-well potential,
Phys. Rev. A 77,033620 (2008).
【SCI 引用 40 次】
15. X. F. Zhang, Q. Yang, J. F. Zhang, X. Z. Chen, W. M. Liu,
Controlling soliton interaction in Bose-Einstein condensates by
synchronizing Feshbach resonance and harmonic trap,
Phys. Rev. A 77,023613 (2008).
【SCI 引用 80 次】
16. B. Li,Y.Q. Li,Y. Chen,X. F. Zhang,W. M. Liu,
Solitons in Bose-Einstein Condensates with time-dependent atomic
scattering length in an expulsive parabolic and complex potential,
Phys. Rev. A 78, 023608 (2008).
【SCI 引用 60 次】
17. J. M. Zhang, W. M. Liu, D. L. Zhou,
Mean field dynamics of a Bose Josephson junction in an optical cavity,
Phys. Rev. A 78, 043618 (2008).
18. P. B. He, Z. D. Li, A. L. Pan, Q. Wan, Q. L. Zhang, R. X. Wang, Y. G.
Wang, W. M. Liu, B. S. Zou,
Theory of ferromagnetic resonance in magnetic trilayers with a
tilted spin polarizer,
Phys. Rev. B 78, 054420 (2008).
19. Y. Y. Zhang,J.P. Hu,B.A. Bernevig,X. R. Wang,X. C. Xie,W. M. Liu,
Quantum blockades and loop currents in graphene with topological defects,
Phys. Rev. B 78,155413 (2008).
20. D. L. Wang,X. H. Yan,W. M. Liu,
Stability of spatially localized gap solitons in a Bose-Einstein condensate in optical lattices,
Phys. Rev. E 78,026606 (2008).
21. A. C. Ji,X. C. Xie,W. M. Liu,
Quantum magnetic dynamics of polarized light in arrays of microcavities,
Phys. Rev. Lett. 99,183602 (2007).
【SCI 引用 60 次】
22. P. B. He,Q. Sun,P. Li,S. Q. Shen,W. M. Liu,
Magnetic quantum phase transition of cold atoms in an optical lattice,
Phys. Rev. A 76,043618 (2007).
【SCI 引用 55 次】
23. Z. D. Li,Q. Y. Li,L. Li,W. M. Liu,
Soliton solution for the spin current in ferromagnetic nanowire,
Phys. Rev. E 76,026605 (2007).
【SCI 引用 55 次】
24. A. Abliz, H. J. Gao, X. C. Xie, Y. S. Wu, W. M. Liu,
Entanglement control in an anisotropic two-qubit Heisenberg XYZ model with external magnetic fields,
Phys. Rev. A 74,052105 (2006).
【SCI 引用 45 次】
25. E. Kengne,W. M. Liu,
Exact solutions of the derivative nonlinear Schrödinger equation for a nonlinear transmission line,
Phys. Rev. E 73,026603 (2006).
【SCI 引用 30 次】
26. L. Li,B. A. Malomed,D. Mihalache,W. M. Liu,
Exact soliton-on-plane-wave solutions for two-component Bose-Einstein condensates,
Phys. Rev. E 73,066610 (2006).
【SCI 引用 55 次】
27. E. Kengne,S. T. Chui,W. M. Liu,
Modulational instability criteria for coupled nonlinear transmission lines with dispersive element,
Phys. Rev. E 74,036614 (2006).
【SCI 引用 25 次】
28. Z. X. Liang,Z. D. Zhang,W. M. Liu,
Dynamics of a bright soliton in Bose-Einstein condensates with time-dependent atomic scattering length in an expulsive parabolic potential,
Phys. Rev. Lett. 94,050402 (2005).
【SCI 引用 250 次】
29. Z. W. Xie,Z. X. Cao,E. I. Kats,W. M. Liu,
Nonlinear dynamics of a dipolar Bose-Einstein condensate in optical lattice,
Phys. Rev. A 71,025601 (2005).
【SCI 引用 30 次】
30. G. P. Zheng,J. Q. Liang,W. M. Liu,
Phase diagram of two-species Bose-Einstein condensates in an optical lattice,
Phys. Rev. A 71,053608 (2005).
【SCI 引用 35 次】
31. Z. D. Li,P. B. He,L. Li,J. Q. Liang,W. M. Liu,
Magnetic soliton and soliton collisions of spinor Bose-Einstein condensates in an optical lattice,
Phys. Rev. A 71,053611 (2005).
【SCI 引用 40 次】
32. L. Li,Z. D. Li,B. A. Malomed,D. Mihalache,W. M. Liu,
Exact soliton solutions and nonlinear modulation instability in spinor Bose-Einstein condensates,
Phys. Rev. A 72. 033611 (2005).
【SCI 引用 55 次】
33. H. Li,S. Q. Shen,J. Q. Liang,W. M. Liu,
Quantum dynamics of a vortex in a Josephson,
Phys. Rev. B 72. 014546 (2005).
34. L. H. Liang,F. Liu,D. X. Shi,W. M. Liu,X. C. Xie,H. J. Gao,
Nucleation and reshaping thermodynamics of Ni as catalyst of carbon nanotubes,
Phy. Rev. B 72,035453 (2005).
【SCI 引用 20 次】
35. Z. F. Jiang,R. D. Li,S. C. Zhang,W. M. Liu,
Semiclassical time evolution of the holes from Luttinger Hamiltonian,
Phys. Rev. B 72,045201 (2005).
【SCI 引用 45 次】
36. P. B. He,W. M. Liu,
Nonlinear magnetization dynamics in a ferromagnetic nanowire with spin current,
Phy. Rev. B 72,064410 (2005).
【SCI 引用 30 次】
37. P. B. He,X. C. Xie,W. M. Liu,
Domain-wall resonance induced by spin-polarized current in metal thin films with stripe structures,
Phy. Rev. B 72,172411 (2005).
【SCI 引用 25 次】
38. Z. W. Xie,W. P. Zhang,S. T. Chui,W. M. Liu,
Magnetic solitons of spinor Bose-Einstein condensates in optical lattice,
Phys. Rev. A 69,053609 (2004).
【SCI 引用 30 次】
39. G. R. Jin,W. M. Liu,
Collapses and revivals of exciton emission in a semiconductor microcavity: Detuning and phase-space filling effects,
Phys. Rev. A 70,013803 (2004).
【SCI 引用 25 次】
40. Z. W. Xie,W. M. Liu,
Superfluid-Mott-insulator transition of dipolar bosons in optical lattice,
Phys. Rev. A 70,045602 (2004).
【SCI 引用 25 次】
41. L. H. Liang,C. M. Shen,S. X. Du,W. M. Liu,X. C. Xie,H. J. Gao,
Increase in thermal stability induced by organic coatings on nanoparticles,
Phys. Rev. B 70,205419 (2004).
【SCI 引用 20 次】
42. Z. D. Li,J. Q. Liang,L. Li,W. M. Liu,
Soliton solution of continuum magnetization equation in a conducting ferromagnet with a spin-polarized current,
Phys. Rev. E 69,066611 (2004).
【SCI 引用 35 次】
43. J. J. Liang,J. Q. Liang,W. M. Liu,
Quantum phase transition of condensed bosons in optical lattices,
Phys. Rev. A 68,043605 (2003).
【SCI 引用 50 次】
44. Z. D. Li,L. Li,W. M. Liu,J. Q. Liang,T. Ziman,
Exact soliton solution and inelastic two-soliton collision in a spin chain driven by a time-dependent magnetic field,
Phys. Rev. E 68, 036102 (2003).
【SCI 引用 30 次】
45. W. M. Liu,W. B. Fan,W. M. Zheng,J. Q. Liang,S. T. Chui,
Quantum tunneling of Bose-Einstein condesates in optical lattices under gravity,
Phys. Rev. Lett. 88, 170408 (2002).
【SCI 引用 170 次】
46. W. M. Liu,J. Q. Liang,S. T. Chui,
Intrinsic localized states and nonlinear excitations of Bloch electrons in electric fields,
Phys. Rev. B 65, 033102 (2002).
【SCI 引用 25 次】
47. W. M. Liu,B. Wu,X. Zhou,D. K. Campbell,Q. Niu,
Interacting domain walls in an easy plane ferromagnet,
Phys. Rev. B 65, 172416 (2002).
【SCI 引用 30 次】
48. W. D. Li,X. J. Zhou,Y. Q. Wang,J. Q. Liang,W. M. Liu,
Time evolution of relative phase in two component Bose-Einstein condensates with a coupling drive,
Phys. Rev. A 64,015602 (2001).
【SCI 引用 35 次】
49. W. M. Liu,B. Wu,Q. Niu,
Nonlinear effects in interference of Bose-Einstein condesates,
Phys. Rev. Lett. 84,2294 (2000).
【SCI 引用 210 次】
50. Q. Niu,X. D. Wang,L. Kleinman,W. M. Liu,D. M. C. Nicholson,G. M. Stocks,
Adiabatic dynamics of local spin moments in itinerant magnets,
Phys. Rev. Lett. 83,207 (1999).
【SCI 引用 100 次】
51. W. M. Liu,W. S. Zhang,F. C. Pu,X. Zhou,
Nonlinear magnetization dynamics of the classical ferromagnet with two single-ion anisotropy in an external magnetic field,
Phys. Rev. B 60,12893 (1999).
【SCI 引用 35 次】
研究课题
1.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亦称973计划)《原子频标物理与技术基础》,开展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新物态的理论研究,对原子光学原子激光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为实验提出新的方向,为新器件的探索提供依据。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理论物理学及其交叉学科的若干前沿问题》,对自旋-轨道耦合、强关联及无序系统进行理论研究,为解决包括自旋电子材料、高温超导、受限小量子系统(例如量子点、纳米碳管光子晶体等)在内的新材料、新物态、新器件的发展和设计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