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洞镇,隶属于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地处郧阳区东北部,东北与河南省淅川县寺湾镇相连,南与谭山镇为邻,西与南化塘镇相依,北接白浪镇,区域总面积85.54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刘洞镇户籍人口为19815人。
历史沿革
民国时期,称郧县第三区及和平乡。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划入南化区。
1952年7月,成立刘洞区。
1956年2月,复归南化区。
1958年9月,设前锋公社。
1961年6月,复建刘洞区。
1975年3月,改称刘洞公社。
1984年6月,恢复刘洞区。
1987年9月,始建刘洞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刘洞镇辖刘洞、毛坪、骆庄、杨河、黄沟、鹁鸽、江峪、白马、孔沟、姚沟、五泉、杨台、程营、庙坪、李家15个行政村;下设55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1年10月31日,刘洞镇辖15个行政村:毛坪村、刘洞村、骆庄村、杨河村、黄沟村、鹁鸽村、江峪村、白马村、孔沟村、姚沟村、五股泉村、杨台村、程营村、庙坪村、李家村,镇人民政府驻刘洞毛坪村一组。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刘洞镇地处
郧阳区东北部,东北与河南省淅川县
寺湾镇相连,南与
谭山镇为邻,西与
南化塘镇相依,北接白浪镇,区域总面积85.5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刘洞镇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分为岗地、高山、低山、低洼、河谷;境内最高点位于蚂蝗寨,海拔794米;最低点位于丹江河谷,海拔300米;主要山脉有鸡子岭、江山观等。
气候
刘洞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日照时间长,热量充足,有立体气候的显著特征;多年平均气温13.5℃,1月平均气温3℃,极端最低气温-3℃;7月平均气温28℃,极端最高气温36℃;最低月均气温2℃,最高月均气温33℃;平均气温年较差5℃,最大日较差17℃;生长期年均235天,无霜期年均235天,最长达240天,最短为221天;年平均日照时数8小时;0℃以上持续期325天;年平均降水量780毫米,年平均降雨天数120天,最多达155天(2008年),最少35天(2011年);极端最大降雨量1500毫米(1975年),最少降雨量100毫米(2011年),降雨集中在每年3—5月,3月最多。
水文
刘洞镇境内河道属汉江水域,有大小河流5条,其中丹江河流经东北边境的孔沟村、刘洞村、鹁鸽村,全长15千米,水域面积6平方千米。
自然灾害
刘洞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洪涝、冰雹、低温、连阴雨等,其中,洪涝灾害最多,发生频率为3—5年;洪灾严重的一次发生在1975年8月8—9日,日降雨量约296毫米,冲毁房屋213间,冲毁耕地1365亩,损失成品粮162万千克,造成经济损失80多万元。
自然资源
刘洞镇矿产资源主要以大理石为主,矿区分布在毛坪、杨台一带。2011年,刘洞镇有耕地17790亩,人均1亩,其中水田3300亩,旱地14490亩。
人口
截至2011年末,刘洞镇总人口有17274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743人,城镇化率4.3%;另有流动人口2438人。总人口中,男性8805人,占51%;女性8469人,占49%;14岁以下6321人,占36.6%;15—64岁10053人,占58.2%;65岁以上900人,占5.2%;总人口中,均为汉族。2011年,刘洞镇人口出生率10.1‰,人口死亡率7.9‰,人口自然增长率2.2‰,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02人。
截至2019年末,刘洞镇户籍人口为19815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刘洞镇财政总收入4800万元,比2010年增长20%。
截至2019年末,刘洞镇有工业企业4个,其中规模以上4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个。
农业
2011年,刘洞镇农业总产值1.5亿元,比2010年增长63%。刘洞镇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红薯为主。2011年,刘洞镇生产粮食7790吨,人均451千克。刘洞镇主要经济作物有蚕豆、豌豆、马铃薯、黄豆、绿豆等。2011年,刘洞镇棉花种植面积75亩,产量10吨;木瓜种植面积7695亩,产量3140吨;胡桑种植面积8800亩,产茧245吨;油料作物种植面积8820亩,产量787吨;蔬菜种植面积5445亩,产量10155吨。刘洞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家禽为主。2011年,刘洞镇生猪饲养量32531头,年末存栏9806头;羊饲养量7248头,年末存栏3528头;家禽饲养量38万羽,产禽蛋19吨;畜牧业总产值3568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4.5%。2011年,刘洞镇水果种植面积12720亩,产量4171吨,主要品种有柑橘、桃、木瓜、柿子等。
工业
刘洞镇工业以大理石开发为主。2011年,刘洞镇工业总产值为2224万元,比2010年增长6.9%,工业增加值占全镇生产总值的15.3%。
商贸
截至2011年末,刘洞镇有商业网点250个,从业人员700余人。2011年,刘洞镇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739万元,比2010年增长15%。
金融业
截至2011年末,刘洞镇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6573万元,比2010年增长35%,各项贷款余额551万元,比2010年增长23%。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刘洞镇有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123人,专任教师3人;小学5所,在校生729人,专任教师8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421人,专任教师38人,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入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刘洞镇教育经费达949.3万元,比2010年增长5%。
科学技术
截至2011年末,刘洞镇有农村专业合作社6个,会员308人,各类技术人才120余人,农村实用技术人才57人,经营管理人才28人。2011年,刘洞镇举办各类技能培训12批次,培训970人次。
文体事业
截至2011年末,刘洞镇有综合文化站1个,各类藏书3万余册,电影放映队1个。2011年,刘洞镇电影下乡放电影场次达95场次,观众达33250人次。截至2011年末,刘洞镇有体育场地14处,安装体育健身器材14套75件,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18%。2011年,刘洞镇开通数字电视,有线电视用户数为4060户,电视综合覆盖率达92%。
医疗卫生
截至2011年末,刘洞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7个,其中一级甲等卫生院1所;设病床40张,固定资产总值1135万元;专业卫生人员28人,其中执业医师8人,执业助理医师2人,注册护士18人。2011年,刘洞镇完成诊疗85360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5892人,参合率92%。
社会保障
2011年,刘洞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为67户,人数139人,支出26.4万元,比2010年增长36%;医疗救助80人次,支出24万元;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333人次,共支出57.6万元,比2010年增长5%;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454户,人数2546人,支出24.9万元,比2010年增长9.5%;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33人,抚恤事业费支出40万元,比2010年增长5%;有福利院1家,床位100张,收养农村五保老人89人;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12512人,参保率为98%。
基础设施
截至2011年末,刘洞镇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200千米,投递点165个;有电信服务网点3个,固定电话用户1023户,比2010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移动电话用户385户,比2010年增加132户,移动电话普及率比2010年提高5个百分点;光缆线路总长达234千米,主干电缆达200对千米,互联网端口总数256个,其中已占用端口总数158个,宽带接入用户158户,比2010年增加62户。
截至2011年末,刘洞镇境内有2座小型水库水力发电站;全年售电量450万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98%,供电可靠率达100%,境内有沼气池1600口,年产沼气6.4万立方米。
截至2011年末,刘洞镇有自来水厂1座,铺设干线水管10千米,生产能力30吨/日,年生活用水72000吨,居民自来水普及率95%,年人均生活用水7.2吨;排水管道2.6千米。
截至2011年末,刘洞镇有35千伏变电所1座,有高压输电线路4条,总长度35千米。2011年,刘洞镇售电量累计完成450万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98%,供电可靠率100%。
截至2011年末,刘洞镇园林绿化面积4300平方米,人均占有绿地5.8平方米。
交通
刘洞镇有郧十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截至2011年末,刘洞镇有县乡公路2条,村级公路20条,总长31.25千米。
历史文化
刘洞镇因镇人民政府驻刘洞村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