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电芝,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心理学会理事、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质性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课程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苏州大学孤独症研究中心主任。
简介
刘电芝,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苏州大学教育学院院长,苏州大学文科首个特聘教授。兼任中国心理学会理事、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质性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课程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苏州大学孤独症研究中心主任等。曾任中国心理学会教育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心理学会副理事长、苏州市心理学会理事长、苏州市孤独症研究会首届会长、《心理科学》编委等。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中国心理学会学科建设成就奖、中国心理学会认定的“中国心理学家”、苏州市首届十大女性创新人才奖、苏州大学教学名师等。
主持国家自科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课题20多项。在国内外发表文章近400篇、独撰或主编专著、教材和译著20多部,获省、部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2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和3个三等奖。长期从事学习心理学研究,全国有200余所学校参加我团队指导的学习策略实验,出版中小学生学会学习丛书19本;近年来聚焦孤独症研究,已完成团体干预孤独症儿童13轮,4000余次孩子参与,受益儿童近300名;完成孤独症家长身心赋能干预5轮,受益人次60余名,儿童与家长干预效果均显著,近5年来已在SSCI、SCI、心理科学、中国临床心理学等杂志上发表孤独症论文30多篇。
主持主要课题
先后主持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资助专项基金等项目20多项,主要有: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隐序列学习渐进意识变化及其脑机制。
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转型期我国青少年性别角色取向的偏移与引领研究。
3.国家社科:自闭症儿童分阶综合运动训练模式探索与效果评估。
4.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儿童青少年认知策略的加工机制与发展研究。
5.科技部重大项目子项目: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扬州市邗江区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特征数据库建设。
6.教育部
人文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项目:中小学学科学习策略研究。
7.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小学新课程学科学习策略的系统开发与教育实验研究。
8.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学习策略的生成与掌握研究。
9.江苏省
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转型期我国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心理学分析及其价值导向研究。
10.江苏省优秀研究生课程——心理学研究方法。
11.江苏省高校哲社重点项目:社会转型中弱势群体的心理成长与社会支持研究项目。
12.苏州大学‘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和谐社会视域中的弱者权益保护。
代表性论文
已在国内外发表论文近400篇,主要有:
1.
人工语法学习中的渐进意识研究,心理学报,2014年第11期。
2.高低情感开放性者概率内隐序列学习进程差异,心理学报,2014年第12期。
3.简算策略教学提高小学四年级儿童的计算水平及延迟效应,心理学报,2008年第1期。
4.新编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揭示性别角色的变迁,心理学报,2011年第6期当
5.当代大学生性别角色发展现状调查分析,教育研究,2009年第12期。
6.学习策略研究概述,教育研究,2002年第2期。
7.试论直觉的心理机制,《教育研究》,1988年第1期。
8.解题思维策略训练提高小学生解题能力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通讯》(现名心理科学)(中国心理学会主办),1989年第5期。
9.中美大学生性别角色的比较及其启示,高等教育研究,2014年第1期。
10.换位社交团体干预对孤独症儿童症状和共情的改善,心理科学,2024年第3期。
11.人际互动中的“自我-他人”区分:多水平的探索,心理科学进展,2020年第6期。
12.自闭症患儿行为干预研究方法的发展与趋势,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1年第2期。
13.分阶综合运动训练对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干预效果——多动症共病与非共病的比较,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1年第4期。
14.基于社会信息加工模型的团体干预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社交能力的影响,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2年第1期。
15.分阶综合社交技能训练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社交认知的干预效果,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3年第1期。
16.不同注意条件对孤独症儿童视听整合的影响,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3年第6期。
17.接纳承诺疗法对孤独症儿童母亲情绪、认知、行为的改善——基于解释现象学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3年第6期。
18.分享-合作团体大社交提升孤独症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干预效果,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4年第3期。
19.同伴介入团体运动干预改善孤独症儿童的症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4年第32卷 第5期。
20.Implicit emotion regulation improves arithmetic performance: An ERP study,Cognitive, Affective, & Behavioral Neuroscience 2022,22,3,574-58.
21.Thinking Skills and Creativity,Volume 44,June 2022, 101033.
22.Implicit happy and fear experience contributes to computational estimation strategy execution: Behavioral and neurophysiological evidence,Neuropsychologia 159 (2021) 107959.
23.The gradual subjective consciousness fluctuation in implicit sequence learning and its relevant brain activity,Neuropsychologia 160 (2021) 107948a.
24.Goal-directed action anticipation and prediction error processing in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An eye-movement study,Research in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Volume 106, August 2023, 102199.
代表性著作
出版图书
独撰或主编专著、教材和译著28部,主要有:
1.主编:《学习策略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2001、2011修订再版。
2.主编:《
教育与心理研究方法》,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连续印刷8次。
3.独撰:《教育与心理研究方法》,
安徽教育出版社2011年出版,2015年修订再版。
4.副主编:《教学心理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
5.主译(第一):儿童思维的发展,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年出版。
6.总主编(丛书):城市弱者特殊群体支持研究丛书(“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
苏州大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
7.合著(第一):走进幸福:农民工的城市融入与
主观幸福感研究,苏州大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
8.主编:《女中学生现代素质的探索与培育研究》,重庆出版社,2001年1月出版。
9.主编:高效率学习策略指南,科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
10.主编:学会学习丛书-------学科学习策略(7本),
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出版。
荣誉奖励
2.荣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3.苏州首届十大女性创新人才
5.荣获苏州大学名师称号
6.著作先后获省、部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2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和3个三等奖。
课程教学
主讲课程:
1.《教育心理学》(本科生) ——上网课程
2.《心理学研究方法》(硕士生)——江苏省研究生优秀课程
3.《学习与认知》(硕士究生)
招生要求
欢迎勤奋、踏实、有抱负、有探索精神并热爱孤独症研究的优秀学生报考硕士与博士,或者攻读博士后,具备心理学/
生命科学/计算机/数学/物理/医学专业背景的学生优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