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诗昆,男,1939年3月8日出生于天津,中国泰斗级钢琴家和音乐教育家。与傅聪、顾圣婴、李明强、殷承宗一起,被称为“中国钢琴五圣手”。
人物经历
童年经历
受家庭教育影响,刘诗昆三岁开始练琴。但小时候的他对练琴没有兴趣,父亲为他请来刘金定老师教他钢琴。除平常由父亲监督着练习外,刘诗昆每星期还会到老师家学两次钢琴。
9岁那年,刘诗昆参加全国少年钢琴大赛中,获得一等奖。1951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属中学。1955年,他师从原苏联音乐家塔图良。塔图良很看好刘诗昆,他自信地预言这位爱徒必将成为“大家”。日渐懂事的刘诗昆,从此一反常态,开始勤奋练琴,对钢琴的热爱也自此而始。
早年经历
1956年9月,刘诗昆在匈牙利参加“李斯特国际钢琴比赛”,荣获第三名及《匈牙利狂想曲》演奏特别奖。随后,塔图良又让刘诗昆参加当时被公认为水准最高、难度最大的“柴可夫斯基国际钢琴大赛”。于是,刘诗昆和同被选中的顾圣婴一起前往莫斯科参加大赛。为赢得这场比赛,刘诗昆把自己关在琴房里,在键盘上每天拼命地练习十六七个小时。在这次决定前途的“生死较量”中,刘诗昆演奏的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刘诗昆一举夺得大赛第二名,赢得钢琴大师们的一致好评,热烈的掌声久久回响在音乐圣殿的上空。当时苏联领导人亲自给他授奖,并向中国领导人发来贺电。由此,刘诗昆正式步入世界级音乐家的行列。1959年,刘诗昆在
人民大会堂参加国庆十周年文艺晚会演出。1960年,刘诗昆到莫斯科跟随法因伯格教授学习钢琴。
磨难与转折
1962年,刘诗昆从原苏联学成归国,在中央音乐学院任教;同年,与相识多年、在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深造的叶剑英的女儿叶向真(笔名凌子,后执导电影
《原野》)结婚。“文革”爆发后,刘诗昆被视为文艺界的黑帮,被当作重点批判的对象。随后,又被发配到工厂去当一名与音乐绝缘的勤杂工。因担心自己的所谓历史问题,会牵连到叶向真和无辜的儿子,刘诗昆忍痛与叶向真离了婚。但是,随着运动的深入,叶向真也在他之后被投进监牢。此时的刘诗昆被关在功德林监狱,开始他5年零9个月的监狱生活。
粉碎“四人帮”后,九死一生的刘诗昆走出监狱。1973年,在北京为到访的
费城交响乐团演出;同年,担任
中央乐团钢琴独奏演员。1974年,与指挥家
小泽征尔,
波士顿交响乐团合作演出。1978年,赴美国巡演,受邀到白宫演出,并同
费城交响乐团录制李斯特的《第一钢琴协奏曲》。1979年,日本的小泽征尔率领波士顿乐团首次访华,特别邀请刘诗昆在首都体育馆合作演奏李斯特的经典作品。然后,刘诗昆和小泽征尔一起,到美国录制钢琴协奏曲,由美国菲利浦公司面向全球发行。改革开放后,刘诗昆经常举行个人独奏音乐会,不但活跃在中国音乐舞台上,而且远赴世界各地演奏。重新焕发艺术青春的刘诗昆,对于音乐有了更新的理解和切身感受。1990年1月,是刘诗昆再次改变自己人生历史的转折点。他来到香港。为了能够早日摆脱居住香港时的生活困境,他决定从授课开始创业。没钱登广告,妻子盖燕四处奔波,终于找到了一个团体,答应刘诗昆在那里举行钢琴讲座。有了场地,盖燕又赶紧自己在家画海报,复印之后,拎上浆糊桶,前往各个高档住宅区的布告版张贴。
1992年3月,刘诗昆在香港创办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钢琴艺术中心。短短三年间,刘诗昆的钢琴艺术中心在香港发展到6家,学生超过3000人。随后,“刘诗昆钢琴艺术中心”又在广州、深圳、北京、天津、海口、乌鲁木齐、佛山、南宁、桂林等13个城市以及加拿大等国家开设50多家连锁网式的音乐艺术企业和音乐艺术学校,共有学生两万余人。
稳步发展
1994年6月,刘诗昆担任“第十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评委。2005年9月,刘诗昆在苏州
开明大戏院举办钢琴独奏音乐会。2010年6月,刘诗昆在
香港红馆举办纪念
邓丽君逝世十五周年音乐会;同月,在
中山音乐堂,与指挥家
谭利华、
北京交响乐团合作举办音乐会;12月,刘诗昆参加在
国家大剧院举办的《世界的肖邦》纪念活动——2010年纪念肖邦诞辰200周年活动闭幕式音乐会。
2011年6月,刘诗昆在成都举办钢琴独奏音乐会,演奏
巴赫《C大调前奏曲》和
莫扎特《G大调奏鸣曲》等作品。
2012年5月,刘诗昆在
哈尔滨音乐厅举办钢琴独奏音乐会和大师班;同年9月,刘诗昆与小提琴演奏者
盛中国合作在桂林举办音乐会。2013年9月,刘诗昆与小提琴演奏者
吕思清等艺术家在美国纽约
林肯中心举行音乐会。
2014年3月,刘诗昆在
天津大剧院举行钢琴独奏音乐会。2015年3月,刘诗昆在英国伦敦参加了庆祝
伦敦交响乐团成立七十周年庆典,受到英国女王
伊丽莎白二世接见;同年7月,在
广州大剧院举行独奏音乐会。
2016年3月,刘诗昆在
长沙音乐厅举办独奏音乐会,演奏《C大调前奏曲》等作品。2017年12月,刘诗昆与小提琴演奏者
盛中国合作在
广州大剧院举行音乐会,演奏钢琴协奏曲《黄河》等作品。2018年8月,刘诗昆参加上海音乐学院第14届国际钢琴艺术节,并举办大师课。
2019年7月,刘诗昆在郑州参加2019伯牙国际钢琴艺术节;同年11月,刘诗昆、孙颖夫妇、
燕守平、
张也、
马飞等老中青三代中国艺术家与来自西方的歌剧演唱家及指挥家们,在北京
华彬歌剧院参与“当东方遇见西方”音乐会,并在会上演绎
《春江花月夜》《茉莉花》《爱戴、尊敬、荣光》等海内外曲目。
2023年,刘诗昆在第17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开幕式上演奏《我的祖国》;8月13日,在美国纽约获得第40届“亚洲最杰出艺人终身成就奖”。2024年6月,被授予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荣誉院士称号。
个人生活
1962年,刘诗昆与首任妻子
叶向真结婚,并育有一子。后文革爆发,刘诗昆被打成反革命分子投进监狱。为免连累叶向真,1967年,两人离婚。
1973年,刘诗昆重获自由。后到黑龙江齐齐哈尔表演时与比他年轻21岁的
盖燕相识,盖燕是文化宫的报幕员。1988年,两人结婚。后两人在香港定居。1996年,两人的儿子出生。2009年,刘诗昆表示已向香港法院提出与盖燕离婚的请求。
2017年,刘诗昆与徒弟孙颖结婚。2020年,44岁的孙颖在美国产下一女,81岁的刘诗昆打破赌王何鸿燊(shēn)以78岁高龄成为爸爸的记录。2023年10月,两人的儿子出生。
主要作品
音乐专辑
重要演出
演奏风格
所属流派
刘诗昆6岁时在上海师从拉扎列夫,从学缘归属及直系程度上看与倪洪进、李民铎、殷承宗、陈比纲四人同样都是苏俄学派代表性人物。虽然这几位钢琴家来自不同地方(天津、北京、上海、厦门、广州),但他们的儿童时期均在上海接受苏俄学派专业钢琴教育,并且都拜拉扎列夫为师。拉扎列夫是西洛蒂的学生和女婿,因此五位钢琴家在钢琴学习的初级阶段均属西洛蒂脉系。
1960至1962年,刘诗昆赴莫斯科音乐学院留学深造期间师从费因伯格(S.Y.Feinbe职)及其学生叶木里扬诺娃(N.P.Emil— ianova)、纳塔松(V.A.Natanson),塔图良和费因伯格均为戈登威瑟师门,而戈氏为西洛蒂学生。根据师承关系的时长及影响程度,刘诗昆属于戈派。
风格特征
作为苏俄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刘诗昆在钢琴演奏风格上体现了苏俄学派的五大学统特征。
从学缘归属和直系程度上来看,刘诗昆是苏俄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苏俄学派以技术精湛著称,这源于他们对基础技术与技能素质的重视,尤其音阶、基本练习过程中对手指运动的训练。刘诗昆自述从小逐条弹完基础性练习曲,天天练习音阶琶音。他强调手指技术技能,认为这是钢琴演奏最基础、先决的技能。主要从手指本身部位训练,训练的是掌关节上、下抬动技能,指功基本技术要求及标准是力度、坚实度、速度、均匀度、弹性度、准确度。他认为“凡暂不弹奏的手指应时刻保持抬在高处(不过高),需要时向下弹,弹完回到高度,而不是趴在琴键上不动,需要弹时再抬起再弹下,弹完又趴着不动。”这里的“抬指”只发生在弹完音后,而且强调不过高,这样在发音时手指只需完成向下的运动,并非“音前、音后都要抬高”。
苏俄学派体系有一门“视谱”课程,考试形式为老师给学生发一首两、三页小型作品,学生在不弹奏的条件下用眼“视谱”,一小时后在钢琴上背奏,对逻辑记忆、内心听觉提出充分考验。陈比纲沿袭苏联专家的教学方法,常要求学生不要顺手背谱,而要把逻辑的、听觉的、触觉的、视觉的方式结合起来。科学的背谱方法和惊人的记忆力使苏俄学派钢琴家都拥有庞大的曲目量,刘诗昆曾4天背奏巴赫《g小调前奏曲与赋格》,在留学初期体会最深的都是背谱回课及老师的高水平背奏示范。
刘诗昆称塔图良十分注重对歌唱性的培养及中、低声部层次的突出训练。刘诗昆强调好的声音要通过臂力、指力使钢琴充分发音,让清晰、明确、鲜明、充足的乐音传出来,音要有坚实度、厚度、深度,尤其要重视余音、泛音充足,即共振时间长、振幅宽。触键应是“以硬为本、软硬结合””,弹奏抒情性、歌唱性旋律中的突出音、主体音、支柱音,指尖要有足够的硬度。歌唱性连奏不要挤压式弹奏,要用余音、延音、泛音来连接声音,否则会出现压抑、憋闷、僵紧、无美感、无生气的声音。
在突出结构感基础上,苏俄学派强调演奏中富有灵感、即兴的再创造。刘诗昆认为灵感和灵性是艺术创作和表演的最高感应、最高层次、最高境界,来自先天音乐敏感度,是灵活微妙、不易捕捉、似是而非的即兴感和本能的自然感性直觉。演奏要抓住节奏的动力感、紧张感,要把听众吊在一种意境里,心吊起、气屏住,没有放松的瞬间和余地,作品诠释要“以方为本,方圆结合”,体现作品的幅度、深度。
刘诗昆喜欢建筑艺术,在莫斯科时,每周日都在画廊。有时,刘诗昆还会以普及性的钢琴讲座的形式举办个人音乐会,他会介绍钢琴艺术和弹奏一些作品,讲述自己的不寻常的人生。
曲目范围
刘诗昆在弹奏不同的曲目时会展现不同的弹奏风格。他演奏
李斯特的《
降E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时气势凌厉但在抒情段落中又发挥出明静的音色和如歌的特质;演奏的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六号》带有匈牙利民间音乐的独特风格和吉普赛色彩,演奏过程中展现出高难度的八度同音反复技巧;弹奏的肖邦具有宏大的气魄;他在《降A大调波兰序曲》和《
降G大调练习曲》中能够很好的掌握复杂的运指、速度以及音色的变化;演奏莫扎特的《G大调奏鸣曲》时把注意力放在童真的稚气、流畅的造句的优美情感上;在处理近现代作曲家
卡巴列夫斯基的《回旋曲》时较为感人。
社会职务
获奖记录
人物评价
刘诗昆天生一双弹钢琴的大手和超强领悟力。年逾古稀的他,依旧可以不依靠琴谱弹奏一整晚的音乐,依旧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改编中国民谣。(
《广州日报》评)
刘诗昆具有卓越的音乐才能,技巧娴熟、触键敏捷。他的演奏音色浑厚、明亮,气势磅礴,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中国大百科全书》评)
刘诗昆的演奏细致而动人,充满了诗一般的美妙。细节与色彩精美而微妙,其中又有内在的力量与艺术家的热情。(前苏联钢琴演奏者
吉列尔斯 评)
刘诗昆是个伟大的天才,他是属于世界的。(钢琴演奏者塔图良 评)
人物争议
2009年1月8日晚,刘诗昆在香港太古城艺术中心内,疑与年轻21岁的妻子盖燕发生争吵,两人都因此受伤送院,盖燕报警后,警方以涉嫌袭击罪名拘捕了刘诗昆。事件发生后,杨振宁妻子翁帆陪同刘诗昆召开记者会,发表未打人声明。2009年3月5日上午开庭后,法庭当庭宣布,由于证据不足,对刘诗昆的“殴妻”指控不能成立,无条件撤销指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