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

根据电表功率的大小调整电费的收取标准

《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是根据电表功率的大小调整电费的收取标准。

术语简介
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
分类:电价电费
关于颁发《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的通知
水利电力部、国家物价局文件--(83)水电财字第215号
各电业管理局,各省、市、自治区物价局(委)、电力局:
国家现行电价制度中的《力率调整电费办法》,自五十年代制订并实施以来,对促进用户装设无功补偿设备,节约电能,起了一定作用。但是,二十多年来,电网和用户的情况均发生了很大变化,该办法已不能适应节能、改善电压质量和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需要。在长期、反复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根据国家经委最近批准颁发的《全国供用电规划》的有关规定,对现行《力率调整电费办法》作了修改,经多次讨论、征求意见后,拟订了新的《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现予颁发执行。
考虑到用户和电业部门执行新的《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尚需一定时间进行准备,各电业管理局可根据本地区的不同情况,按下述要求组织实施:
一、现已实现《力率调整电费办法》的用户,凡原执行0.90功率因数标准值者和原执行0.85功率因数标准值而一九八三年十二月的实际功率因数已达0.90及以上者,自一九八四年一月一日起按新规定执行;其余用户可延至一九八四年七月一日起执行,其中实际功率因数0.85至0.90者,在此期间可不减收电费,0.85以下者应增收电费。
二、现未实行《力率调整电费办法》的用户,可由各电业管理局按新的《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的有关规定,区别不同情况,拟订措施,分步实施。但执行新规定的时间,不应晚于一九八六年底。
三、实行两部制电价的范围不变。
四、各地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随时报水利电力部。
附件:《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及附表一、二、三。
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
一、鉴于电力生产的特点,用户用电功率因数的高低,对发、供、用电设备的充分利用,节约电能和改善电压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提高用户的功率因数并保持其均衡,以提高供用电双方和社会的经济效益,特制定本办法。
二、功率因数的标准值及其适用范围
1、功率因数标准0.90,适用于160千伏安以上的高压供电工业用户(包括社队工业用户)、装有带负荷调整电压装置的高压供电电力用户和3200千伏安及以上的高压供电电力排灌站。
2、功率因数标准0.85,适用于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其他工业用户(包括社队工业用户)、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非工业用户和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电力排灌站。
3、功率因数标准0.80,适用于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农业用户和趸售用户,但大工业用户未划由电业直接管理的趸售用户,功率因数标准应为0.85。
三、功率因数的计算
1、凡实行功率因数调整电费的用户,应装设带有防倒装置的无功电度表,按用户每月实用有功电量和无功电量,计算月平均功率因数
2、凡装有无功补偿设备且有可能向电网倒送无功电量的用户,应随其负荷和电压变动及时投入或切除部分无功补偿设备,电业部门并应在计费计量点加装带有防倒装置的反向无功电度表,按倒送的无功电量与实用的无功电量两者的绝对值之和,计算月平均功率因数
3、根据电网需要,对大用户实行高峰功率因数考核,加装记录高峰时段内有功、无功电量的电度表,据以计算月平均高峰功率因数;对部分用户还可以试运行高峰、低谷两个时段分别计算功率因数,由试行的省、市、自治区电力局或电网管理局拟订办法,报水利电力部审批后执行。
四、电费的调整
根据计算的功率因数,高于或低于规定标准时,在按照规定的电价计算出其当月电费后,再按照“功率因数调整表”(表一、二、三)所规定的百分数增减电费,如用户的功率因数在“功率因数调整电费表”所列两数之间,则以四舍五入计算。
五、根据电网的具体情况,对不需增设补偿,用电功率因数就能达到规定标准的用户,或离电源点较近、电压质量较好、勿需进一步提高用电功率因数的用户,可以降低功率因数标准值或不实行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但须经省、市、自治区电力局标准,高于降低后的功率因数标准时,不减收电费,但低于降低后的功率因数标准时,应增收电费。
六、本办法正式颁发执行后,1976年颁发的《电热价格》中的《力率调整电费办法》即同时废止。
七、本办法解释权属水利电力部。
以0.80为标准值的功率因数调整电费表
减收电费
增 收 电 费
实际功率因数
月电费
减少%
实际功率因数
月电费
减少%
实际功率因数
月电费
减少%
0.80
0.00
0.79
0.5
0.66
7.0
0.81
0.10
0.78
1.0
0.65
7.5
0.82
0.20
0.77
1.5
0.64
8.0
0.83
0.30
0.76
2.0
0.63
8.5
0.84
0.40
0.75
2.5
0.62
9.0
0.85
0.50
0.74
3.0
0.61
9.5
0.86
0.60
0.73
3.5
0.60
10.0
0.87
0.70
0.72
4.0
0.59
11.0
0.88
0.80
0.71
4.5
0.58
12.0
0.89
0.90
0.70
5.0
0.57
13.0
0.90
1.00
0.69
5.5
0.56
14.0
0.91
1.15
0.68
6.0
0.55
15.0
0.92~
1.00
1.30
0.67
6.5
功率因数自0.54及以下,每降低0.01,电费增加2%
以0.85为标准值的功率因数调整电费表
减收电费
增 收 电 费
实际功率因数
月电费
减少%
实际功率因数
月电费
减少%
实际功率因数
月电费
减少%
0.85
0.00
0.84
0.5
0.71
7.0
0.86
0.10
0.83
1.0
0.70
7.5
0.87
0.20
0.82
1.5
0.69
8.0
0.88
0.30
0.81
2.0
0.68
8.5
0.89
0.40
0.80
2.5
0.67
9.0
0.90
0.50
0.79
3.0
0.66
9.5
0.91
0.65
0.78
3.5
0.65
10.0
0.92
0.80
0.77
4.0
0.64
11.0
0.93
0.95
0.76
4.5
0.63
12.0
0.94~
1.00
1.10
0.75
5.0
0.62
13.0
0.74
5.5
0.61
14.0
0.73
6.0
0.60
15.0
0.72
6.5
功率因数自0.59及以下,每降低0.01,电费增加2%
以0.90为标准值的功率因数调整电费表
减收电费
增 收 电 费
实际功率因数
月电费
减少%
实际功率因数
月电费
减少%
实际功率因数
月电费
减少%
0.90
0.00
0.89
0.5
0.76
7.0
0.91
0.15
0.88
1.0
0.75
7.5
0.92
0.30
0.87
1.5
0.74
8.0
0.93
0.45
0.86
2.0
0.73
8.5
0.94
0.60
0.85
2.5
0.72
9.0
0.95~
1.00
0.75
0.84
3.0
0.71
9.5
0.83
3.5
0.70
10.0
0.82
4.0
0.69
11.0
0.81
4.5
0.68
12.0
0.80
5.0
0.67
13.0
0.79
5.5
0.66
14.0
0.78
6.0
0.65
15.0
0.77
6.5
功率因数自0.64及以下,每降低0.01,电费增加2%
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
(水利电力部 国家物价局)
(83)水电财字第215号文件
1983年12月2日
鉴于电力生产的特点,用户用电功率因数的高低对发、供、用电设备的充分利用、节约电能和改善电压质量有着重要影响。为了提高用户的功率因数并保持其均衡,以提高供电用双方和社会的经济效益,特制定本办法。
功率因数的标准值及其适用范围
功率因数标准0.90,适用于160千伏安以上的高压供电工业用户(包括社队工业用户)、装有带负荷调整电压装置的高压供电电力用户和3200千伏安及以上的高压供电电力排灌站;
功率因数标准0.85,适用于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其他工业用户(包括社队工业用户),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非工业用户和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电力排灌站;
功率因数标准0.80,适用于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农业用户和趸售用户,但大工业用户未划由电业直接管理的趸售用户,功率因数标准应为0.85。
功率因数的计算
凡实行功率因数调整电费的用户,应装设带有防倒装置的无功电度表,按用户每月实用有功电量和无功电量,计算月平均功率因数;
凡装有无功补尝设备且有可能向电网倒送无功电量的用户,应随其负荷和电压变动及时投入或切除部分无功补尝设备,电业部门并应在计费计量点加装有防倒装置的反向无功电度表,按倒送的无功电量与实用无功电量两者的绝对值之和,计算月平均功率因数;
根据电网需要,对大用户实行高峰功率因数考核,加装记录高峰时段内有功、无功电量的电度表,据以计算月平均高峰功率因数;对部分用户还可试行高峰、低谷两个时段分别计算功率因数,由试行的省、市、自治区电力局或电网管理局拟订办法,报水利电力部审批后执行。
电费的调整
根据计算的功率因数,高于或低于规定标准时,在按照规定的电价计算出其当月电费后,再按照“功率因数调整电费表”(表一、二、三、)所规定的百分数增减电费。如用户的功率因数在“功率因数调整电费表”所列两数之间,则以四舍五入计算。
五、根据电网的具体情况,对不需增设补尝设备,用电功率因数就能达到规定标准的用户,或离电源点较近,电压质量较好、勿需进一步提高用电功率因数的用户,可以降低功率因数标准或不实行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但须经省、市、自治区电力局批准备,并报电网管理局备案。降低功率因数标准的用户的实际功率因数,高于降低后的功率因数标准时,不减收电费,但低于降低后的功率因数标准时,应增收电费。
表一以0.90为标准值的功率因数调整电费表
减收电费
增收电费
实际功率因数
月电费减少%
实际功率因数
月电费增加%
实际功率因数
月电费增加%
0.90
0.00
0.89
0.5
0.75
7.5
0.91
0.15
0.88
1.0
0.74
8.0
0.92
0.30
0.87
1.5
0.73
8.5
0.93
0.45
0.86
2.0
0.72
9.0
0.94
0.60
0.85
2.5
0.71
9.5
0.95~1.00
0.75
0.84
3.0
0.70
10.0
0.83
3.5
0.69
11.0
0.82
4.0
0.68
12.0
0.81
4.5
0.67
13.0
0.80
5.0
0.66
14.0
0.79
5.5
0.65
15.0
0.78
6.0
功率因数自0.64及以下,每降低0.01电费增加2%
0.77
6.5
0.76
7.0
表二以0.85为标准值的功率因数电费调整表
减收电费
增收电费
实际功率因数
月电费减少%
实际功率因数
月电费增加%
实际功率因数
月电费增加%
0.85
0.0
0.84
0.5
0.70
7.5
0.86
0.1
0.83
1.0
0.69
8.0
0.87
0.2
0.82
1.5
0.68
8.5
0.88
0.3
0.81
2.0
0.67
9.0
0.89
0.4
0.80
2.5
0.66
9.5
0.90
0.5
0.79
3.0
0.65
10.0
0.91
0.65
0.78
3.5
0.64
11.0
0.92
0.80
0.77
4.0
0.63
12.0
0.93
0.95
0.76
4.5
0.62
13.0
0.94~1.00
1.10
0.75
5.0
0.61
14.0
0.74
5.5
0.60
15.0
0.73
6.0
功率因数自0.59及以下,每降低0.01电费增加2%
0.72
6.5
0.71
7.0
表三以0.80为标准值的功率因数电费调整表
减收电费
增收电费
实际功率因数
月电费减少%
实际功率因数
月电费增加%
实际功率因数
月电费增加%
0.80
0.0
0.79
0.5
0.65
7.5
0.81
0.1
0.78
1.0
0.64
8.0
0.82
0.2
0.77
1.5
0.63
8.5
0.83
0.3
0.76
2.0
0.62
9.0
0.84
0.4
0.75
2.5
0.61
9.5
0.85
0.5
0.74
3.0
0.60
10.0
0.86
0.6
0.73
3.5
0.59
11.0
0.87
0.7
0.72
4.0
0.58
12.0
0.88
0.8
0.71
4.5
0.57
13.0
0.89
0.9
0.70
5.0
0.56
14.0
0.90
1.0
0.69
5.5
0.55
15.0
0.91
1.15
0.68
6.0
功率因数自0.54及以下,每降低0.01电费增加2%
0.92~1.00
1.3
0.67
6.5
0.66
7.0
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增减查对表
无功/有功
(比值)
电费±%
无功/有功
(比值)
电费±%
无功/有功
(比值)
电费±%
力率标准
力率标准
力率标准
0.90
0.85
0.80
0.90
0.85
0.80
0.90
0.85
0.80
0.000-0.1003
1.00
-0.75
-1.1
-1.3
1.1231-1.1536
0.66
+14
+9.5
+7.0
2.9099-3.0129
0.32
+81
+71
+61
0.1004-0.1751
0.99
-0.75
-1.1
-1.3
1.1537-1.1847
0.65
+15
+10
+7.5
3.0130-3.1224
0.31
+83
+73
+63
0.1752-0.2279
0.98
-0.75
-1.1
-1.3
1.1848-1.2165
0.64
+17
+11
+8.0
3.1225-3.2389
0.30
+85
+75
+65
0.2280-0.2717
0.97
-0.75
-1.1
-1.3
1.2166-1.2490
0.63
+19
+12
+8.5
3.2390-5.3632
0.29
+87
+77
+67
0.2718-0.3105
0.96
-0.75
-1.1
-1.3
1.2491-1.2821
0.62
+21
+13
+9.0
5.3633-3.4961
0.28
+89
+79
+69
0.3106-0.3461
0.95
-0.75
-1.1
-1.3
1.2822-1.3160
0.61
+23
+14
+9.5
3.4962-3.6386
0.27
+91
+81
+71
0.3462-0.3793
0.94
-0.6
-1.1
-1.3
1.3161-1.3507
0.60
+25
+15
+10.0
3.6387-3.7919
0.26
+93
+83
+73
0.3794-0.4107
0.93
-0.45
-0.95
-1.3
1.3508-1.3863
0.59
+27
+17
+11.0
3.7920-3.9572
0.25
+95
+85
+75
0.4108-0.4409
0.92
-0.30
-0.8
-1.3
1.3864-1.4228
0.58
+29
+19
+12.0
3.9573-4.1361
0.24
+97
+87
+77
0.4410-0.4700
0.91
-0.15
-0.65
-1.15
1.4229-1.4603
0.57
+31
+21
+13.0
4.1362-4.3304
0.23
+99
+89
+79
0.4701-0.4983
0.90
-0.0
-0.5
-1.0
1.4604-1.4988
0.56
+33
+23
+14.0
4.3305-4.5423
0.22
+101
+91
+81
0.4984-0.5260
0.89
+0.5
-0.4
-0.9
1.4989-1.5384
0.55
+35
+25
+15.0
4.5424-4.7744
0.21
+103
+93
+83
0.5261-0.5532
0.88
+1.0
-0.3
-0.8
1.5385-1.5791
0.54
+37
+27
+17
4.7745-5.0297
0.20
+105
+95
+85
0.5533-0.5800
0.87
+1.5
-0.2
-0.7
1.5792-1.6211
0.53
+39
+29
+19
5.0298-5.3121
0.19
+107
+97
+87
0.5801-0.6065
0.86
+2.0
-0.1
-0.6
1.6212-1.6644
0.52
+41
+31
+21
5.3122-5.6261
0.18
+109
+99
+89
0.6066-0.6328
0.85
+2.5
+0.0
-0.5
1.6645-1.7091
0.51
+43
+33
+23
5.6262-5.9775
0.17
+111
+101
+91
0.6329-0.6589
0.84
+3.0
+0.5
-0.4
1.7092-1.7553
0.50
+45
+35
+25
5.9776-6.3736
0.16
+113
+103
+93
0.6590-0.6850
0.83
+3.5
+1.0
-0.3
1.7554-1.8031
0.49
+47
+37
+27
6.3737-6.8236
0.15
+115
+105
+95
0.6851-0.7109
0.82
+4.0
+1.5
-0.2
1.8032-1.8526
0.48
+49
+39
+29
6.8237-7.3395
0.14
+117
+107
+97
0.7110-0.7370
0.81
+4.5
+2.0
-0.1
1.8527-1.9038
0.47
+51
+41
+31
7.3396-7.9372
0.13
+119
+109
+99
0.7371-0.7630
0.80
+5.0
+2.5
+0.0
1.9039-1.9571
0.46
+53
+43
+33
7.9373-8.6379
0.12
+121
+111
+101
0.7631-0.7891
0.79
+5.5
+3.0
+0.5
1.9572-2.0124
0.45
+55
+45
+35
8.6380-9.4711
0.11
+123
+113
+103
0.7892-0.8154
0.78
+6.0
+3.5
+1.0
2.0125-2.0699
0.44
+57
+47
+37
9.4712-10.4787
0.10
+125
+115
+105
0.8155-0.8418
0.77
+6.5
+4.0
+1.5
2.0700-2.1298
0.43
+59
+49
+39
10.4788-11.7221
0.09
+127
+117
+107
0.8419-0.8685
0.76
+7.0
+4.5
+2.0
2.1299-2.1923
0.42
+61
+51
+41
11.7222-13.2957
0.08
+129
+119
+109
0.8686-0.8953
0.75
+7.5
+5.0
+2.5
2.1924-2.2575
0.41
+63
+53
+43
13.2958-15.3520
0.07
+131
+121
+111
0.8954-0.9225
0.74
+8.0
+5.5
+3.0
2.2576-2.3257
0.40
+65
+55
+45
15.3521-18.1542
0.06
+133
+123
+113
0.9226-0.9499
0.73
+8.5
+6.0
+3.5
2.3258-2.3971
0.39
+67
+57
+47
18.1543-22.1997
0.05
+135
+125
+115
0.9500-0.9777
0.72
+9.0
+6.5
+4.0
2.3972-2.4720
0.38
+69
+59
+49
22.1998-28.5539
0.04
+137
+127
+117
0.9778-1.0059
0.71
+9.5
+7.0
+4.5
2.4721-2.5507
0.37
+71
+61
+51
28.5540-39.9874
0.03
+139
+129
+119
1.0060-1.0345
0.70
+10
+7.5
+5.0
2.5508-2.6334
0.36
+73
+63
+53
39.9875-66.6591
0.02
+141
+131
+121
1.0346-1.0635
0.69
+11
+8.0
+5.5
2.6335-2.7205
0.35
+75
+65
+55
66.6592-79.9974
0.01
+143
+133
+123
1.0636-1.0930
0.68
+12
+8.5
+6.0
2.7206-2.8125
0.34
+77
+67
+57
1.0931-1.1230
0.67
+13
+9.0
+6.5
2.8126-2.9098
0.33
+79
+69
+59
说明:无功/有功=比值即将当月实用无功电量与倒送的无功电量两者的绝对值之和,除以当月有功电量所得数值即可在表中找出当月的用电功率因数。同时在电费增减栏内查出相应的电费增减百分率。
例如:某户本月实用无功电量10000度,倒送无功电量9260度,有功电量为26100度。因(10000+9260)÷26100=0.7379在表中找出用电力率为0.80,而该户的标准功率因数为0.90,在电费增减栏内查出该户应按全部电费增加5%。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