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原劳动部工资研究所),于1990年1月成立,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直属事业单位。专门从事工资收入分配、劳动关系调整、劳动标准体系等方面理论、政策及应用研究。同时,将科研成果运用到实践,开展工资业务培训、提供咨询及工资分配方案设计等项服务。
机构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简称工资所)于1990年1月成立,是人力资源和和社会保障部直属公益性科研事业单位。中国劳动学会薪酬专业委员会秘书处设在劳动工资研究所。
基本情况
工资所拥有国内最早的劳动经济专业本科毕业生,近年来又引进了一批毕业于国内外知名院校
人力资源专业、
工商管理专业、经济管理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其中博士、硕士16人;拥有高级职称的研究人员14名。还拥有66名客座研究员、87名特邀通讯员。包括知名院校的知名教授、各省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长、企业总经理、人力资源总监等。薪酬专业委员会现已发展成为会员遍布全国的社团法人,拥有全国各行业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会员理事246名,个人会员理事86名。
工资所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两为、三点、四扩、多联”的办所办会思路。“两为”即研究工作要坚持为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服务,为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变革实践服务;“三点”即要紧紧围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领域及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进行研究;“四扩”即要扩展研究思路、扩展研究广度、扩展研究深度、扩展研究成果;“多联”即开门办所办会,多方联系,与部内有关业务司局、省市劳动保障部门、社会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以及国外有关研究机构等建立广泛的联系。
近年来,工资所适应企事业单位改革要求,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拓展研究领域,加强对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和探索,全面提升为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服务的水平。工资所已发展成为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及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研究领域科研成果领先、学术性强、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性高的综合性研究咨询机构。造就和培养了一批在劳动工资和人力资源管理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拥有了一支精干的科研团队。
主要职能
(一)研究工资收入分配和劳动关系调整等有关理论及政策措施,为政府宏观决策和发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等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依据。
(二)研究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企业的现代企业组织体系、岗位分析和岗位评价体系、薪酬体系、绩效考评体系的具体操作技巧和工具方法,为提升我国企事业单位薪酬管理水平提供咨询和指导。
(三)研究构建我国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体系,探索和开发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手段和方法,面向社会,为企事业单位提供涉及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员工招聘、员工培训、企业文化建设等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整套针对性优质解决方案,帮助企事业单位全面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四)面向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工会等各种类型的管理人员和职能人员,组织开展有关业务培训、信息交流等服务活动及国外学术交流活动。
科研成果
劳动工资研究所自1990年1月成立以来,十多年来共完成课题111项,其中,国家级科研课题13个,部级课题38个,院级、所级课题69个,出版了一批在收入分配领域有较大影响的专著及相关刊物,培养了一支精干的科研队伍。劳动工资研究所紧紧围绕部中心工作,创造性地开展科研工作,全所科研及管理工作均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是集中精力抓重点课题,出了一批有较大影响的科研成果。如2001年抓了《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价值理论及其应用研究》部级课题,并出版了《劳动价值与分配新论——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价值理论及其应用研究》一书;2002年又抓了中央级课题《
中国劳动标准体系研究》,并出版了《中国劳动标准体系研究》一书。2003年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主要目标研究》部级课题,并荣获劳动保障部优秀科技
成果三等奖。2004年完成《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关系预警系统研究》部级课题,在社会产生较大
反响。
十多年来,工资所共承担完成国家级、部级科研课题60多个,院级、所级课题100多个,出版了一批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领域及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有较大影响的专著及刊物,拿出了一批对全国劳动人事工作重大问题决策具有参考价值,对实际工作具有指导作用的科研成果。主要有:
1. 参与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十五”和“十一五”“十二五”规划,完成中财办下达的研究课题。
工资所在为部中心工作服务的思想指导下,先后参与和承担了大量为国家收入分配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研究、决策咨询的课题科研工作。1999年参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十五”规划制订,承担其中的收入分配课题;1999年承担中财办下达给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收入分配研究课题;2004年参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十一五”规划制订,承担其中的收入分配课题; 2004年承担中财办下达给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关系,改善投资消费结构》课题。我所在这些课题研究中,对当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和应该采取的调控措施等提出了建议和意见,有的还被当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文件所采纳。2010年参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十二五”规划制订,承担其中的收入分配课题;
2.《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研究报告》
该课题集中围绕为什么要建立现代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什么是现代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怎么建立现代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三个问题进行研究。其创新点在于提出了现代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的定义,分析了现代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的内容和特征,描述了现代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与现代企业制度及有关方面的相互联系,提出了建立现代企业收入分配制度的可操作性措施建议和方案。
该课题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劳动标准体系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劳动标准体系的框架、构成和体系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对我国劳动标准体系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建立健全我国劳动标准体系的设想,并对建立该体系的指导思想、原则和步骤方法进行了较为翔实、科学的探讨。该课题填补了这一领域研究的空白,为今后继续深入研究中国劳动标准体系,特别是其内部各个劳动标准子系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社会保险缴费基数问题研究》
该课题重点围绕我国在保险缴费基数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运用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的相关理论,以深入调查研究为基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进行大量测算检验,并借鉴了国外的有益经验,明确提出了以社会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基数的操作方案,对改进现有缴费基数操作方法,完善政策制订,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实用价值。该课题研究成果对于解决我国当前存在的社会保险缴费基数不实和制度缺陷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重要参考价值。
咨询服务
工资所积极将科研成果运用到社会实践,提供开展人力资源咨询、方案设计及业务培训等项服务,取得丰硕成果。工资所作为国家级科研机构,是国内最早涉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服务的研究咨询机构之一,九十年代初就开始为上海宝山钢铁集团提供薪酬体系改革方案设计服务,在国内产生了较大影响。
工资所不断探索为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咨询和培训服务的路子,总结、独创了一套适合中国
本土文化的咨询服务方法。已为100余家国有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上市公司、外资企业、民营企业提供过包括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跨部门核心业务流程优化、管控模式设计、组织机构优化、部门职能优化、岗位分析、定岗定编、岗位评价、能力模型、薪酬体系、绩效体系、员工培训、员工招聘、竞聘上岗、用工规范、企业文化等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及相关领域的个性化解决方案。
出版刊物
《中国薪酬》(月刊)(原名《劳动工资动态》),是国内劳动工资领域较为的综合性刊物,设有专家论坛、政策快递、理论研究、经验交流、国外动态等十几个栏目。围绕劳动保障中心工作,研究探讨劳动工资改革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具有较强的知识性、政策性和实用性。
《调研参考》,是不定期出版的内部资料,主要刊登阶段性研究成果和调研报告,供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领导和部内业务司局参阅,具有时效新、观点新的特点。
近年来出版的主要书籍有:《劳动价值与分配新论》、《重构与创新-现代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经营者激励与约束-年薪制操作》、《劳动岗位测评参考资料》、《
中国劳动标准体系研究》、《岗位技能工资制实施问答》、《当代中外企业工资分配方法精选》、《企业工资改革成功启示录》、《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与工资制度改革精选》等。
主要职责
劳动工资研究所是独立的法人单位。内设四室:综合室、研究一室、研究二室、研究三室,以及《劳动工资动态》编辑部、科技开发室、企业人工成本与劳动力市场价位咨询服务网。我所有硕士、博士20多人,具有中高级职称者20多人,还有60多名客座咨询员、80多名特邀通讯员。所长
苏海南、副所长杨黎明。
主要职责
1、 研究工资收入分配和劳动关系调整的理论及有关政策措施,为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工资收入分配模式和现代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以及劳动关系调整体系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依据。
2、 研究建立现代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的具体操作方法,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方式,以及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具体办法等。
3、 开展劳动工资咨询服务工作。面向企业,帮助设计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方案,提供政策咨询等多方面服务。
4、 开展培训、信息、学术交流等项服务工作,面向基层劳动部门和企业经营管理、劳动工资、工会等各方面人员,组织开展有关业务培训、信息交流等项服务活动及国外有关学术交流活动。
培训工作
根据社会需求和当年工资分配工作举办企事业单位主管劳动工资的经理人员和劳资人员培训班,介绍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方面的最新政策、改革动向和具体操作办法,同时每年组织国外考察团、培训团,进行国际学术交流和培训。
咨询服务
在理论与政策研究基础上,根据企业实际和市场
需求,为企事业单位深化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供咨询指导和方案设计。主要服务项目有:工作分析与岗位评价、薪酬方案设计、绩效考核体系设计、经营者年薪制和股权激励实施方案设计、按技术要素分配办法设计、职工持股计划设计等。已为国内一百多家大中型企业提供服务,包括宝钢集团工资制度改革实施办法、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方案、中国煤炭研究总院等12家科研院所工资改革操作办法、湖北清江水利开发总公司薪酬方案、金川集团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总体方案设计等。
专家团队
历任所长
------现 任 所 领 导------
------历 任 所 长------
第三任 何平(1992------1994主持工作)
第二任 胡晓义(1991----1992主持工作)
第一任 刘志华(1990----1991主持工作)
所内专家
所内主要专家、科研骨干
客座研究员(部分)名单
孙金瑜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人事部 副总经理
张正洪 青岛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副局长
张 丽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综合计划与工资处 处长
饶 风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 副所长
张国初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特约通讯员(部分)名单
熊凤英 福建三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劳工处工资科
张向东 哈尔滨市劳动局工资处
栾居沪 山东省聊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李成贵 重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资处
董荣林 温州市劳动保障学会
薛 峰 合肥市劳动局计划工资处
金 辉 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
赵成江 黑龙江省鸡西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劳资科
出版书刊
《劳动工资动态》月刊,内部发行。设专家论坛、政策快递、改革经验、省市信息、国外动态、咨询解答等10几个栏目。围绕劳动保障中心工作,研究探讨劳动工资改革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具有较强的知识性、政策性、实用性。
《调研参考》不定期出版的内部资料,刊登阶段性研究成果和调研报告,供部领导和业务司局参阅。
出版的书籍有:《重构与创新—现代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中国劳动标准体系研究》、《经营者激励与约束—年薪制操作》、《劳动岗位测评参考资料》、《岗位技能工资制实施问答》、《当代中外企业工资分配方法精选》、《企业工资改革成功启示录》、《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与工资制度改革精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