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楞调是一种流行在山东成武的传统民歌。1962年10月,成武县文化馆干部魏传经在田集镇小程楼村采访民间歌手周金英时,收集并记录了歌词,后由成武县第一中学教师孙啸天谱曲。
简介
周金英演唱的包楞调,64段词由一首诗发展而来。诗为:“晴空明镜,松峰凤鸣,星亭清静,景动风轻。”诗中的每个字按先后顺序演变成四段词,每段由四句组成。整个唱词内容表现广泛,春夏秋冬、山水花草、日月星辰、君王贤士、公子小姐、天仙神怪、名胜古迹等等,无所不包,应有尽有。
1963年,
魏传经改写填词的包楞调,在
山东省民歌
演唱会上,由
菏泽地区代表队姚月兰演唱。演唱会后,由上海唱片社
灌制唱片,《歌曲》杂志同年第四期发表,从此在全国流行起来。第二年5月,由
山东省歌舞团独唱演员张英在“上海之春”音乐会上演唱,
音乐界人士纷纷发表评论。
成武民歌包楞调的问世,填补了中国声乐史上民间花腔 的空白,打破了国外音乐界认为只有欧美才有民间花腔的论断。
原籍
菏泽的彭丽媛把包楞调带入北京后,几次出访
北欧诸国时演唱,并录制成唱片和磁带发行全国。
历史渊源
包楞调是流行于
山东成武的民歌,1962年经
成武县文化馆干部
魏传经挖掘整理出来后,迅速传遍全国各地,成为中国民间的花腔女高音独唱曲。
历史渊源:
历史上,成武的梁王庙、白浮图、九女集、天宫庙、孙寺、
纪河寺、玉皇庙等寺庙都有庙会。每逢庙会,总有不少善男信女到寺庙里烧香拜佛,祈求平安,尤以妇女拜佛念经者多。一开始,庙前常有年迈的妇女,肩上挑着担子,一头是
进香的香火,一头为了平衡衬个东西,口中念念有词。后来这种形式被改成一头是个莲花盆,一头是个大
鲤鱼(用布或绢制作的道具),担子用半寸宽的5尺多长的竹片制成,光滑而有弹性。也有的用手抚着莲花盆,招来众人围观,边舞边唱小曲。唱词有的来自佛经、孝经、民间故事等,曲调有的是当地民歌,有的是
地方戏曲,《包楞调》就是其中的一首。清朝晚年以后,随着“担经”的人越来越少,会唱的人也越来越少,但《包楞调》这种曲调却以不同形式仍然在民间流传。
1962年10月,成武县文化馆干部
魏传经在
大田集乡小
程楼村采集民歌时,听说
周金英会唱小曲,他就找到了当时已经65岁的周金英,但第一次周金英不承认自己会唱。以后魏传经几次登门拜访,经过交谈和启发,周金英终于唱出了《包楞调》,周金英是位好客的妇女,说书、唱戏、担经、耍艺、唱
琴书的人常在她家做客,《包楞调》就是她跟担经、唱琴书的人学会的,她还说:“当年为琴书伴奏的古筝老艺人李师傅演奏的《包楞调》曲子,更为动人。”《包楞调》又叫《包楞戏》,唱词很多,一唱就是几十段,现在的《包楞调》只是其中的一首诗组成的词,这首诗是:晴空明镜,松峰凤鸣,星亭清静,景动风轻。诗的每个字组成四段词,共六十四段。歌词的格式严密:第一句末尾是白楞楞楞,第二句末尾是一点红,第三句是组诗中的字眼,第四句是紧包楞,歌词内容广泛:春夏秋冬、风云雨露、山水花草、名胜古迹、飞禽走兽、日月星辰、君王贤士、
文官武将、公子小姐、天仙神怪、琴棋书画、格言哲理、土特产品、乡土民情、成武古迹等,犹如一副史诗画卷。当时,由于
魏传经记谱能力有限,遂找到成武一中音乐教师孙啸天,一同进行了记谱。1963年由魏传经改写填词、孙啸天记谱的《包楞调》整理完成,也就是现在大家知道并广为传唱的《包楞调》。
传承谱系
《包楞调》在历代担经人口传,因没有文字资料而早期的传承谱系不详,只能从
周金英开始。
周金英,女,1898年生。《包楞调》的传承人,自幼学唱民歌和担经。
魏传经,男,1931年生,民歌、
民间文学搜集家。1963年对成武全县民歌进行了普查,搜集民歌370首,《包楞调》脱颖而出。
孙啸天,男,1934年生,成武一中高级教师,《包楞调》的曲谱整理者。
宋慧芳,女,
成武镇二中音乐老师。1963年首唱《包楞调》引起轰动。
姚月兰,女,徐月娟,女,两人于1963年参加山东省民歌汇演,受到了中央及省音乐界的赞赏和关注,上海唱片厂把姚月兰演唱的《包楞调》录制了唱片,发行国内外,1963年《歌曲》第四期发表了《包楞调》。
张瑛,女,山东歌舞团独唱演员,1964年在《上海之春》音乐会上演唱了《包楞调》。
彭丽媛,女,
解放军总政歌舞团。1980年由
王音旋教授带领彭丽媛参加全国民间
民族唱法会演,演唱了《包楞调》。1982年,彭丽媛在春节文艺晚会上演唱了《包楞调》。
郑宝华,女,1983年参加山东省民歌会演,郑宝华演唱的《包楞调》由上海唱片厂录制唱片,
山东电视台录制成
电视艺术片。
《包楞调》由演唱发展为合唱、舞曲、器乐曲、编入《
中国民歌》。
发现经过
《包楞调》是
山东民歌的代表曲目,被称为中国民间的花腔独唱曲。自问世以来,久唱不衰,己成为一些知名歌手演唱的当家曲目。著名歌唱家彭丽媛就是因演唱《包楞调》而一举成名。然而,《包楞调》是如何从民间小调走向
音乐艺术殿堂的?
10月初,
菏泽日报记者王健到
成武县党集乡张石店村,专程拜访了《包楞调》的发掘整理者——
魏传经老人。
今年75岁的魏传经曾是成武县文化馆
副研究馆员,从县
工商局退休后回到了家乡党集乡张石点村。1951年,魏传经从成武师范毕业后,被分配到县文化馆工作,主要任务是组织开展
群众文化艺术活动。1962年,县文化馆对全县民歌进行搜集整理,魏传经带着收集民歌的任务几乎跑遍了全县的角角落落,竟然一无所获。初战失利后,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他调整了
工作方法,在查访中,魏传经听说
大田集镇小程楼村65岁的
周金英大娘会唱民间小曲(群众把民歌称为小曲),就马上兴致勃勃地赶到她家,周金英热情地接待了他,却称自己不会唱。二次
碰钉子后,魏传经并没有放弃,他调整了思路,再次登门拜访周金英。这次他到了周金英的家,开头没有谈民歌的事,只说因工作路过这里,顺便看望老大娘。闲谈中,他有目的的介绍了文化馆的工作,说文化干部会唱歌会唱戏唱小曲。在
魏传经接连唱了
山东民歌《四盼》、《对花》、《大实话》等几首歌后,老大娘乐得
合不拢嘴,并且手指打着节拍。在魏传经的感染和再三请求下,周大娘便欣然答应为他唱小曲。就这样,魏传经第三次登门,
周金英就欢快地唱出了《包楞调》。
由于当时没有
录音机,魏传经还不能把曲谱完全记下来,他就干脆跟周金英一句一句地学唱,回馆后,他自唱自记了一番,曲调不太准确、不够味,就邀请了成武一中音乐教师孙啸天老师,他俩一块又到了周金英的家,重新把《包楞调》记录下来。回馆后,他俩把新记的曲谱和他原来记的曲谱认真地进行了整理。使感情流程的静动缓急、深戊起伏,浓郁的乡土味和民间花腔特色表现得层次分明,细致入微,让人耳目一新,达到曲尽其美的意境,从而推向活泼、跳跃、欢快、奔放、飘然、洒脱,独具风采的艺术高峰。
1963年2月,《包楞调》由成武一中学生宋慧芳学唱,参加7县
文艺汇演,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3月,山东省民歌汇演,
菏泽地区民歌手姚月兰演唱了这首歌,受到了中央及省音乐界人士的赞赏和关注。会后,上海唱片厂把姚月兰演唱的《包楞调》灌制了唱片。1963年,由
魏传经整理记词、魏传经和县一中音乐教师孙啸天共同整理记谱的成武民歌《包楞调》发表在
中国音乐界权威杂志——《歌曲》第四期上;1964年5月,山东省歌舞团著名演员
张瑛在《上海之春》音乐会上演唱《包楞调》效果极佳,被学术界誉为“中国民间的
花腔女高音独唱曲”。
学术地位
成武民歌包楞调的问世,填补了中国声乐史上民间花腔的空白,打破了国外音乐界认为只有
欧美才有民间花腔的论断。1980年,
山东艺术学院王音璇教授带彭丽媛进京参加全国民间唱法汇演,彭丽媛演唱的《包楞调》博得了广大听众和音乐专家的一致赞扬。1982年,在
中央电视台,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办的春节文艺晚会上,彭丽媛为电视观众演唱了《包楞调》。1983年,山东省民歌演唱会,郑宝华演唱的《包楞调》,由上海唱片厂录制了
录音带和唱片,被山东电视台制作成
电视艺术片。三十多年来,《包楞调》久唱不衰,广泛流传。已被改编成合唱歌曲、筝曲、二胡曲、
钢琴曲、舞蹈等多种
艺术形式。
2002年12月6日,著名歌唱家彭丽媛回到了阔别22年的母校——
山东艺术学院,并被聘为山艺的客座教授。在接受省
新闻媒体采访时,彭丽媛告诉记者:“山东的《包楞调》在那个时候非常有名,是记谱最完整的
民间小调,我就是从唱《包楞调》渐渐为大家熟悉的”。
在采访中,
魏传经老师还告诉记者,《包楞调》是
周金英跟好几位说书、唱戏、担经的老师学来的。唱词很多,一唱就是几十段。她演唱的包楞调,64段词由一首诗发展而来。诗为:“晴空明镜,
松峰凤鸣,星亭清静,景动风轻”。
诗中的每个字按先后顺序演变成四段词,每段由四句组成。第一句的末尾是“白楞楞楞”,第二句末尾是“一点红”,第三句末尾是组诗中的字眼,第四句末尾是“紧包楞”(紧包楞是紧紧相连;不可分割的意思)。整个唱词内容表现广泛,
春夏秋冬、山水花草、
日月星辰、君王贤士、公子小姐、天仙神怪、名胜古迹等等,无所不包,应有尽有。
近日,在
菏泽市举办的全市
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与保护成果展上,成武民歌《包楞调》,大放异彩。
成武县文化部门不仅把《包楞调》词曲以及演奏、演唱录像搬进了展区,而且还专门请来了七位年逾六旬的农村老躯表演成武担经,让人们观看真实的《包楞调》,欣赏原汁原昧的
民间文化艺术。
歌词结构
1、 月亮地儿那个出来了,白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太阳来出来了
一点红,葵花朵朵向太阳,条条那个道路放光明,大姐来哎唱罢了紧那个包楞姐来,送给二姐紧那个包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 ……
2、棉花桃那个开花来,白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
高粱来
结籽来遍地儿红,粮棉丰收好年景,家家户户挂红灯,楞楞楞 ……
3、一对对那个飞鸽来,白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百花来开放来万紫千红,五谷丰登好收成,万众来个奔向锦绣前程楞楞楞。二姐来唱罢了,紧那个包楞姐,送给大家紧那个包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 ……